書馨卡幫你省薪 2024個人購書報告 2024中圖網年度報告
歡迎光臨中圖網 請 | 注冊
> >>
航天線陣影像攝影測量定位理論與方法

航天線陣影像攝影測量定位理論與方法

出版社:測繪出版社出版時間:2018-04-01
開本: 16開 頁數: 158
本類榜單:自然科學銷量榜
中 圖 價:¥56.4(8.3折) 定價  ¥68.0 登錄后可看到會員價
加入購物車 收藏
運費6元,滿39元免運費
?新疆、西藏除外
本類五星書更多>
買過本商品的人還買了

航天線陣影像攝影測量定位理論與方法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3040368
  • 條形碼:9787503040368 ; 978-7-5030-4036-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航天線陣影像攝影測量定位理論與方法 本書特色

隨著航天技術和空間遙感技術的發(fā)展,航天攝影測量從經典的航空攝影測量中脫穎而出。一方面,它以月球探測中的測繪技術為跳板,繼而解決太陽系中其它行星的測繪問題;另一方面,以全球基礎測繪為牽引,解決無地面控制點條件下的高精度地圖測繪問題。 目前,傳輸型光學測繪衛(wèi)星的主要傳感器是線陣CCD推掃式相機,其獲取的是線陣影像,屬于動態(tài)掃描成像,即在CCD掃描行方向是嚴格的中心投影,而在衛(wèi)星飛行方向則是近似平行投影。由于線陣影像與面陣影像的攝影幾何特性具有很大的不同,因此攝影測量數據處理的理論與方法也具有顯著的差異性。 本書從專著與科研的角度出發(fā),結合課題組多年從事航天攝影測量工程實踐的經驗,既注重理論性與系統(tǒng)性,又兼顧工程性與實用性。全文共分八章。第1章介紹了光學遙感測繪衛(wèi)星及其數據處理技術的發(fā)展與現(xiàn)狀;第2章介紹了航天攝影測量所需的基礎知識,包括天文學基礎知識以及時空基準;第3章介紹了航天線陣影像的獲取,主要包括衛(wèi)星軌道理論、航天攝影系統(tǒng)以及攝影測量對航天攝影的基本要求;第4章介紹了線陣CCD傳感器的構像模型,包括物理傳感器模型與通用傳感器模型;第5章介紹了線陣影像外方位元素的直接測定方法,包括精密定軌和精密定姿;第6章介紹了線陣影像外部定向,包括外方位元素的建模、單像后方交會和區(qū)域網平差;第7章介紹了線陣立體影像攝影測量定位方法,重點介紹了基于有理函數模型的立體定位;第8章介紹了航天攝影系統(tǒng)的幾何定標,包括實驗室定標和在軌定標。

航天線陣影像攝影測量定位理論與方法 內容簡介

本書系統(tǒng)地介紹航天線陣影像攝影測量定位理論與方法,主要包括航天攝影測量基礎、航天攝影系統(tǒng)、線陣CCD傳感器成像模型、精密定軌與定姿、線陣影像外部定向、線陣影像攝影測量立體定位以及攝影系統(tǒng)的幾何定標等內容。 本書從專著與科研的角度出發(fā),結合作者多年從事航天攝影測量工程實踐的經驗,既注重理論性與系統(tǒng)性,又兼顧工程性與實用性,既闡述傳統(tǒng)理論和方法可供航天、測繪、遙感、攝影測量、地理信息系統(tǒng)等領域的高等院校教師、科研人員、研究生和工程技術人員學習參考。

航天線陣影像攝影測量定位理論與方法 目錄

第1章 緒論 §1.1 光學遙感測繪衛(wèi)星的現(xiàn)狀與發(fā)展 §1.2 航天線陣影像攝影測量處理的研究進展第2章 航天攝影測量基礎 §2.1 天文學基礎知識 §2.2 時間系統(tǒng) §2.3 坐標系統(tǒng)第3章 航天線陣影像的獲取 §3.1 航天器的軌道 §3.2 航天攝影系統(tǒng) §3.3 航天攝影的基本要求第4章 線陣CCD傳感器成像模型 §4.1 常用坐標系 §4.2 物理傳感器模型 §4.3 通用傳感器模型第5章 航天影像外方位元素測定 §5.1 精密定軌 §5.2 精密定姿第6章 航天線陣影像外部定向 §6.1 影像外方位元素建模 §6.2 單像空間后方交會 §6.3 航天線陣影像空中三角測量 §6.4 基于有理函數模型的區(qū)域網平差 §6.5 激光測高數據輔助的線陣影像聯(lián)合平差第7章 線陣立體影像攝影測量定位 §7.1 空間前方交會 §7.2 基于有理函數模型的三維幾何重建第8章 航天攝影系統(tǒng)幾何標定 §8.1 實驗室?guī)缀螛硕? §8.2 在軌幾何標定參考文獻
展開全部

航天線陣影像攝影測量定位理論與方法 節(jié)選

  航天攝影測量是以人造地球衛(wèi)星、宇宙飛船、航天飛機、空間探測器等航天器作為遙感平臺,用遙感器在軌道空間對地球或其他行星進行攝影,并根據獲取的影像數據,通過判讀、量測、分析與表達等處理,以確定被測物體的形狀、大小和位置,并判斷其性質的一門學科! 『教鞌z影測量的主要任務是獲取具有現(xiàn)勢性的地理空間信息,即測繪各種比例尺的地形圖,具體包括數字線劃圖(digital line graphic,DLG)、數字正射影像圖(digital orthophoto map,DOM)、數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或數字表面模型(digital surface model,DSM)。因此,執(zhí)行航天攝影測量任務的衛(wèi)星也稱為測繪衛(wèi)星。從廣義上講,具備立體測圖或者高程測量能力的衛(wèi)星都可以稱為測繪衛(wèi)星。從狹義上說,目前一般把能從不同視角獲取同一地區(qū)影像的光學遙感衛(wèi)星稱為測繪衛(wèi)星。  在近半個世紀的發(fā)展進程中,測繪衛(wèi)星從*初的膠片返回式衛(wèi)星,發(fā)展到目前的傳輸型衛(wèi)星;從面陣相機,發(fā)展到現(xiàn)在的單線陣、雙線陣或三線陣CCD(charge coupled device)相機;測繪衛(wèi)星的空間分辨率從百米級提高到當前的亞米級,時間分辨率和光譜分辨率也不斷提高;測繪衛(wèi)星的種類日趨完善,從光學衛(wèi)星發(fā)展到干涉雷達衛(wèi)星、激光測高衛(wèi)星、重力衛(wèi)星、磁力衛(wèi)星、導航衛(wèi)星等;衛(wèi)星測繪應用技術也不斷進步,從過去的有地面控制測圖,發(fā)展到稀少控制測圖甚至無地面控制測圖;測圖精度也日益提高,從滿足1∶250 000地形圖制圖發(fā)展到滿足1∶5 000地形圖制圖;測繪應用也日益廣泛,應用范圍從軍用向軍民共用、從限于本國到全球共享,從單一的測繪產品生產擴展為全球各行業(yè)地理信息的獲取與更新等。衛(wèi)星傳感器技術與測繪應用技術的巨大進步,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的發(fā)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唐新明等,2012)! ∮捎谑苊骊嘋CD幅面以及電荷轉移速率的限制,目前傳輸型光學測繪衛(wèi)星搭載的均為線陣CCD傳感器。為表述方便,本書后續(xù)文中所述的測繪衛(wèi)星均指采用光學線陣CCD傳感器的測繪衛(wèi)星。  ……

航天線陣影像攝影測量定位理論與方法 作者簡介

胡莘,西安測繪研究所 副所長兼總工。 胡莘教授,1982年畢業(yè)于解放軍測繪學院航測系,獲學士學位;2006年畢業(yè)于哈爾濱工業(yè)大學航天學院,獲博士學位。1982- 1992年任西安測繪研究所攝影測量與遙感研究室助理工程師、工程師、高級工程師,1993-1996年任研究室副主任,1996-2000年任究室主任,2000年任研究員,目前擔任西安測繪研究所副所長兼總工程師。從2001年起任863航天航空領域專家委員會委員。他是中國科協(xié)“求是青年實用工程獎”獲得者,入選百千萬人才并享受政府特殊津貼。他還擔任中國測繪學會攝影測量專業(yè)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遙感技術與應用》、《測繪科學與工程》、《測繪科學技術學報》編委。主持及參與三十余項大型科研課題研制,在多個衛(wèi)星項目中擔任總師,累計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一等獎6項,二、三等獎多項,發(fā)表論文20余篇。

商品評論(0條)
暫無評論……
書友推薦
編輯推薦
返回頂部
中圖網
在線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