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醫(yī)基礎理論
-
>
高校軍事課教程
-
>
思想道德與法治(2021年版)
-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2021年版)
-
>
中醫(yī)內科學·全國中醫(yī)藥行業(yè)高等教育“十四五”規(guī)劃教材
-
>
中醫(yī)診斷學--新世紀第五版
-
>
中藥學·全國中醫(yī)藥行業(yè)高等教育“十四五”規(guī)劃教材
高等學校電子信息類專業(yè)系列教材信息網絡理論與技術/羅森林等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2519041
- 條形碼:9787302519041 ; 978-7-302-51904-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高等學校電子信息類專業(yè)系列教材信息網絡理論與技術/羅森林等 本書特色
本書系統(tǒng)、全面地研究和論述了信息網絡相關理論及技術,主要內容包括網絡數據通信基礎、信息網絡體系結構、信息網絡通信協(xié)議、信息網絡基礎應用、信息網絡規(guī)律特征、信息網絡文化基礎、信息網絡技術實踐等。本書可滿足高校多樣化人才長期培養(yǎng)的需求,可供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網絡空間安全、信息安全與對抗等相關學科專業(yè)的教學、科研、應用人員閱讀和使用,對從事信息網絡空間相關研究的人員具有重要的實用和參考價值。
高等學校電子信息類專業(yè)系列教材信息網絡理論與技術/羅森林等 內容簡介
本書系統(tǒng)、全面地研究和論述了信息網絡相關理論及技術,主要內容包括網絡數據通信基礎、信息網絡體系結構、信息網絡通信協(xié)議、信息網絡基礎應用、信息網絡規(guī)律特征、信息網絡文化基礎、信息網絡技術實踐等。本書可滿足高校多樣化人才長期培養(yǎng)的需求,可供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網絡空間安全、信息安全與對抗等相關學科專業(yè)的教學、科研、應用人員閱讀和使用,對從事信息網絡空間相關研究的人員具有重要的實用和參考價值。
高等學校電子信息類專業(yè)系列教材信息網絡理論與技術/羅森林等 目錄
第1章緒論
1.1引言
1.2信息及其信息系統(tǒng)
1.2.1信息與信息技術的概念
1.2.2信息系統(tǒng)及其功能要素
1.3信息網絡知識基礎
1.3.1復雜網絡基本概念
1.3.2信息網絡基本概念
1.3.3網絡空間基本概念
1.4網絡空間發(fā)展簡況
1.4.1網絡空間的起源
1.4.2網絡空間的發(fā)展
1.5小結
1.6習題
第2章網絡數據通信基礎
2.1引言
2.2數據通信基礎知識
2.2.1基本概念
2.2.2數據通信網的分類
2.2.3數據通信網的性能指標
2.3數據通信網傳輸
2.3.1傳輸媒介
2.3.2通信方式
2.3.3信道容量
2.3.4串行傳輸與并行傳輸
2.3.5同步傳輸與異步傳輸
2.3.6基帶傳輸與頻帶傳輸
2.3.7信道復用
2.4數據通信網交換
2.4.1電路交換
2.4.2報文交換
2.4.3分組交換
2.4.4交換技術比較
2.5數據的差錯控制
2.5.1差錯類型與差錯控制
2.5.2糾錯編碼
2.6小結
2.7習題
第3章信息網絡體系架構
3.1引言
3.2有線和無線網絡
3.2.1有線網絡
3.2.2無線網絡
3.3局域和廣域網絡
3.3.1局域網
3.3.2廣域網
3.4公共和專用網絡
3.5窄帶和寬帶網絡
3.6小結
3.7習題
第4章信息網絡基礎應用
4.1引言
4.2計算機互聯網
4.2.1計算機互聯網簡介
4.2.2因特網
4.3公共電話網絡
4.3.1公共電話網系統(tǒng)架構
4.3.2公共電話網接入技術
4.4移動通信網絡
4.4.1移動通信網絡簡介
4.4.2蜂窩移動通信系統(tǒng)
4.5廣播電視網絡
4.5.1廣播電視網的發(fā)展
4.5.2廣播電視網的結構
4.5.3廣電接入網雙向改造
4.5.4三網融合
4.6無線傳感網絡
4.6.1無線傳感網絡簡介
4.6.2無線傳感網絡管理平臺
4.7萬物互聯網絡
4.7.1物聯網簡介
4.7.2物聯網的系統(tǒng)
4.7.3物聯網的應用
4.8軍事專用網絡
4.8.1軍事專用網簡介
4.8.2典型軍事專用網
4.9小結
4.10習題
第5章信息網絡通信協(xié)議
5.1引言
5.2網絡協(xié)議簡介
5.2.1網絡協(xié)議分層結構
5.2.2參考模型
5.3TCP/IP
5.3.1TCP/IP基本概念
5.3.2TCP/IP體系結構
5.3.3網際協(xié)議
5.3.4路由選擇協(xié)議
5.3.5用戶數據報協(xié)議
5.3.6傳輸控制協(xié)議
5.3.7資源預留協(xié)議
5.3.8IPv6協(xié)議
5.4ATM
5.4.1ATM的基本概念
5.4.2ATM體系結構
5.4.3ATM的信元結構
5.4.4ATM的邏輯連接機制
5.5IP over X
5.5.1IP over ATM
5.5.2IP over SDH
5.5.3IP over MPLS
5.6移動通信協(xié)議
5.6.13G空中接口協(xié)議棧
5.6.24G空中接口協(xié)議棧
5.7其他協(xié)議
5.7.1無線傳感網絡體系結構
5.7.2物聯網的體系結構
5.8小結
5.9習題
第6章信息網絡規(guī)律特征
6.1引言
6.2復雜網絡的特征量
6.3復雜網絡基本特征
6.3.1度分布的冪律特性
6.3.2聚集特性
6.3.3小世界特性
6.3.4自相似性
6.3.5網絡拓撲特性
6.4信息網絡主要規(guī)律
6.4.1基礎定律
6.4.2技術規(guī)律
6.4.3發(fā)展規(guī)律
6.5信息網絡思維模式
6.5.1人類幾種主要思維模式
6.5.2信息網絡思維基本含義
6.5.3信息網絡思維的主要模式
6.6信息網絡部分模型
6.6.1拓撲結構典型模型
6.6.2信息網絡傳播模型
6.6.3社交網絡模型實例
6.7小結
6.8習題
第7章信息網絡文化基礎
7.1引言
7.2網絡文化知識基礎
7.2.1文化的基本概念
7.2.2網絡文化的概念
7.3網絡文化主要功能
7.4網絡文化基本特征
7.4.1網絡文化的技術特征
7.4.2網絡文化的精神特征
7.4.3網絡文化的主體特征
7.5網絡文化社會影響
7.5.1網絡文化的正價值
7.5.2網絡文化的負價值
7.6網絡文化法律法規(guī)
7.7網絡文化若干悖論
7.8小結
7.9習題
第8章信息網絡技術實踐
8.1引言
8.2網線的制作與測試
8.2.1實驗目的
8.2.2實驗環(huán)境
8.2.3實驗原理
8.2.4實驗方法
8.2.5實驗要求
8.3局域網組建與配置
8.3.1實驗目的
8.3.2實驗環(huán)境
8.3.3實驗原理
8.3.4實驗方法
8.3.5實驗要求
8.4路由器及路由協(xié)議配置
8.4.1實驗目的
8.4.2實驗環(huán)境
8.4.3實驗原理
8.4.4實驗方法
8.4.5實驗要求
8.5網絡數據捕獲系統(tǒng)
8.5.1實驗目的
8.5.2實驗環(huán)境
8.5.3實驗原理
8.5.4實驗方法
8.5.5實驗要求
8.6網絡編程
8.6.1實驗目的
8.6.2實驗環(huán)境
8.6.3實驗原理
8.6.4實驗方法
8.6.5實驗要求
參考文獻
高等學校電子信息類專業(yè)系列教材信息網絡理論與技術/羅森林等 作者簡介
羅森林:1968年生,教授、博導。1992年、1995年分別獲得哈爾濱電工學院電子工程系電磁測量及儀表專業(yè)學士和碩士學位;1998年獲得北京理工大學電子工程系通信與電子系統(tǒng)博士學位;2000年10月于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計算機科學博士后流動站出站到北京理工大學工作。北京市教學名師,學科專業(yè)責任教授,北京理工大學實驗中心主任、研究所所長,出版著作15部(國家級規(guī)劃教材4部),發(fā)表學術論文200多篇,獲批專利20多項,信息安全與對抗技術競賽(ISCC)發(fā)起人,獲省部級以上榮譽30多項。教育部、北京市、國防特色專業(yè)和工信部重點專業(yè)建設負責人。國家網絡安全產業(yè)園區(qū)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中國兵器學會信息安全與對抗專業(yè)委員會總干事,廣西信息安全學會理事長,中國計算機用戶協(xié)會信息安全分會副理事長,中國人工智能學會人工智能與安全專業(yè)委員會常務委員。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名家?guī)阕x魯迅:故事新編
- >
莉莉和章魚
- >
巴金-再思錄
- >
月亮與六便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