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馨卡幫你省薪 2024個人購書報告 2024中圖網年度報告
歡迎光臨中圖網 請 | 注冊
> >
晚清科學技術研究

晚清科學技術研究

作者:羅見今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出版時間:2021-11-01
開本: 其他 頁數: 268
本類榜單:自然科學銷量榜
中 圖 價:¥108.0(7.3折) 定價  ¥148.0 登錄后可看到會員價
加入購物車 收藏
運費6元,滿39元免運費
?新疆、西藏除外
本類五星書更多>

晚清科學技術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030678898
  • 條形碼:9787030678898 ; 978-7-03-067889-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晚清科學技術研究 內容簡介

《清代科技史導論》前編綜述本書緣起,康乾時的科學實驗,康熙如何研究數學;介紹前清的天文、物理、科學儀器和傳統(tǒng)兵器。上編論述梅文鼎、明安圖的數學成就,介紹嘉慶末之前如何培養(yǎng)滿蒙天算人才和幾位西方傳教士在華的科學工作。中編論述晚清天文、地理、生物、西醫(yī)、物理、數學等的發(fā)展;討論數學發(fā)展的動力機制、知識增長、數學家群體以及在困難中的創(chuàng)新;以蒸汽機、電氣照明、有線電報、攝影術為例,詳論引進西方技術的艱苦歷程。下編陳述本土工業(yè)和傳統(tǒng)工藝的生存狀況,集中討論派遣留學生、與日朝學術互動和西方科學譯著的版本與質量。

晚清科學技術研究 目錄

目錄
前言
緒言 1
0.1 科學技術與晚清的歷史巨變 1
0.2 《晚清科學技術研究》編寫理念的更新 3
第1章 晚清大力引進西方科學:天文學和地理學 6
1.1 晚清近代天文學的傳入和普及 6
1.2 《談天》出版的意義及其主要內容 8
1.3 晚清的天文學教學及相關天文學著作 13
1.4 天文計時儀器和歷法的發(fā)展 18
1.5 清代前中期和晚清的輿地學者 20
1.6 晚清新地學的興起 25
第2章 晚清引進西學:生物學、醫(yī)學、力學和電學 35
2.1 晚清生物學近代化述要 36
2.2 晚清傳教醫(yī)師的登陸與西醫(yī)學的普及 41
2.3 西方近代力學知識的引入 49
2.4 晚清科學譯著《電學》的主要內容 57
第3章 晚清數學發(fā)展的動因與成就 63
3.1 晚清數學發(fā)展動力機制概述 63
3.2 數學知識增長的速度和方向 70
3.3 晚清浙江數學家群體之研究 85
3.4 晚清傳統(tǒng)數學創(chuàng)新:以“尖錐術”為例 98
第4章 晚清對西方技術的艱難引進 104
4.1 《博物新編》蒸汽機知識析評 104
4.2 電氣照明業(yè)概況及其工業(yè)遺存 111
4.3 有線電報技術引進的主要因素 119
4.4 攝影術傳入晚清中國途徑考略 125
第5章 晚清本土工業(yè)和傳統(tǒng)工藝的困境 132
5.1 晚清煤礦業(yè)發(fā)展滯后原因分析 132
5.2 清代云南鑄幣銅礦的運輸問題研究 137
5.3 流傳至今的晚清民間工藝調查 144
5.4 蒙古靴傳統(tǒng)制作工藝調查報告 153
第6章 派留學生與中日朝數學互動 166
6.1 京師大學堂首遣留洋生始末 166
6.2 晚清漢譯西算著作傳入日本 177
6.3 清末日本數學對中國的影響 183
6.4 漢譯西方數學著作在朝鮮 198
第7章 漢譯西方科學著作質量分析 204
7.1 晚清天文學譯著《談天》版本考 204
7.2 《代數學》和《代數術》中的術語翻譯規(guī)則 211
7.3 晚清科學譯著《重學》版本初探 219
7.4 晚清科學譯著《電學》譯本初探 230
第8章 結語:新歷史觀指導下的科技史論 235
8.1 對晚清科學技術發(fā)展的再認識 235
8.2 本書研究幾個重要問題的收獲 237
8.3 對晚清科技若干問題的新視角 244
8.4 未解決的問題和新的研究空間 249
參考文獻 254
后記 256
展開全部

晚清科學技術研究 節(jié)選

緒言 2006年,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晚清科學技術研究”由本書主編羅見今和李迪先生為主持人,提出計劃、組織實施,內蒙古師范大學科學技術史研究院教師和博士、碩士研究生為主力團隊承擔任務,與清華大學、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高校本專業(yè)教師博士、碩士研究生協(xié)同開展研究工作,通過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完成申報、批準和驗收等程序,2010年結題,本書就是這個項目的成果。 本書各章節(jié)的內容大多是按項目提綱組織稿源,資助研究者在幾種學報或學術刊物發(fā)表的論文。 本書的體例是按專題展開,力圖深入探討若干研究不足的重要問題。本書非通史,不求全責備,重視史料分析,各位作者各抒己見,主編并不統(tǒng)一口徑,相信由于信息量的積累,讀者會得出符合史實的結論。 0.1 科學技術與晚清的歷史巨變 1.晚清科學技術發(fā)展在史學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清代(1644~1911年)延續(xù)268年,是中國*后一個專制王朝,其開始和結束正處在兩次西學東漸的過程之中。中國科學經過主要是清代(包括其前后)三百多年從古代向現(xiàn)代的過渡,大體上完成了科學史意義上的近代化變革,尤其是在晚清(1840~1911年)72年間,從思想觀念、產業(yè)基礎、經濟關系和文化形態(tài)上促成了中國社會的巨變,在歷史上具有客觀的重要地位。 晚清科學技術發(fā)展的重要性表現(xiàn)在引進西方自然科學的新學科、工交農醫(yī)的新技術,建立起初步的近代產業(yè)基礎,新的經濟關系和文化形態(tài)逐步形成。 改革開放以來,人們的歷史觀從皇朝變遷史、英雄創(chuàng)世史、儒法斗爭史等的思想桎梏中解脫出來?茖W技術史學科的創(chuàng)始人喬治 薩頓(George Sarton,1884~1956年)提出了科學史基本理論、新人文主義和科學的發(fā)展是人類進步的核心理論?茖W技術是推動歷史發(fā)展的“**生產力”,清代提供了一個典型的案例。要深入理解這一命題,須有感性的具體認識,了解那個時代中國社會、產業(yè)、科技、教育等的真實狀況:晚清的本土科技和傳統(tǒng)工藝原是什么狀態(tài)?在當時主要引進了哪些西方科技?經歷了怎樣的引進過程?朝野對此有何看法,客觀上產生了怎樣的社會影響?在一個封閉社會中科技發(fā)展具有怎樣的動力機制?晚清自然科學知識如何擴張? 一系列問題無法回避,先前的史學研究對此或者漠不關心,或者語焉不詳,或者不能盡述。這些問題形成新史學的基礎,也是科學技術史研究必須回答的問題,構成了本書論述的重點。 科學、技術與社會(Science,Technology and Society,STS)的研究告訴人們,一定的科學技術,產生于一定的社會形態(tài),兩者之間存在互相適應、互相依存的密切關系!跋癫浑x璞”,如果科技史的研究忽略了社會背景,就事論事地進行觀察,僅止于“技術性”的細節(jié),那就必然失之于史料堆砌,缺乏思想性的高度,這是一切科技史研究需要避免的。 2.晚清輸入的科學知識引發(fā)了思想領域的革命 按照著名科學哲學家托馬斯 庫恩(Thomas Samuel Kuhn,1922~1996年)《科學革命的結構》①的觀點,所謂“科學革命”,**是科學的新發(fā)現(xiàn)、嶄新的科學基本概念與理論的確立,同時產生一批歷史上卓越的科學家;第二是導致科學體系的根本變革和知識總量的劇烈增長;第三是在此基礎上,科學的認知提高到一個新水平,提出認識物質世界的新原則,引發(fā)思維方式的變革,并促成人類的思想革命。 晚清輸入了西方科學的新發(fā)現(xiàn)、新概念與新理論,本土學科體系被取代或更新,各學科知識量劇烈膨脹,*終促成了思維方式和思想的變革——相當于輸入了科學革命,這是東西文化間的一次大規(guī)模交流,其結果促進了我國的社會發(fā)展。當然,人們也清醒地看到其不足:首先,所有這些科學創(chuàng)新均非自主完成,帶有“借用”和被迫引進的性質,甚至遭到相當程度的抵制——清代文化包容度遠不及唐代;其次,晚清輸入的西方科技內容不少并非當時一流,而且在這一過程中也沒有培養(yǎng)出具有重大貢獻的本土自然科學家或發(fā)明家。但不能因此而低估西方科學革命給中國帶來的變革的重大意義。 思想上的重大突破是一個非常重要卻易被低估的因素:對中國人來說,天文學的“日心說”、地理學的新世界觀、生物學的進化論、物理學的能量守恒定律、化學的物質不滅原理,這些亙古未聞的新思想沖擊“天不變,道亦不變”“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子子孫孫永寶用也”的陳腐思想,社會進化的觀念逐漸在民眾中滲透,奏響了社會變革的前奏,為辛亥革命準備了思想條件和社會條件,突破獨裁專制的桎梏遂成大勢所趨。 3.晚清科技變革推動辛亥革命對亞洲產生影響 晚清科技進步直接改變了人的勞作與交換方式、生活習慣、人際關系與社會地位,不僅促成了中國大變革的來臨,而且吹響了亞洲社會前進的號角。 從1895年廣州起義開始,孫中山領導十次武裝起義,直至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結束了兩千多年的封建統(tǒng)治,*早在亞洲響起反專制獨裁連續(xù)的炮聲,具有廣泛的國際影響。專制制度與亞洲類型相同或相近的俄國,1905年始有暴動,1917年二月革命中沙皇被推翻,十月革命中布爾什維克又從克倫斯基手中奪取政權。土耳其1909年發(fā)動兵變,僅將王位更迭,廢兄換弟,真正的變化發(fā)生在1923年凱末爾擔任總統(tǒng)之后。孫中山援助菲律賓、越南的革命,對印度爭取獨立,也給予道義支持和實際援助。② 所有社會革命的發(fā)生均存在政治、經濟、軍事、外交、文化、歷史、種族、信仰等因素,而科學技術及與其相應的生產方式和生產力,則起到決定性的推動作用。 0.2 《晚清科學技術研究》編寫理念的更新 1.科學技術史要研究史學基本理論問題 科學技術史在我國被列為一級學科,從研究的對象看,分別屬于數、理、化、天、地、生、工、交、農、醫(yī),即屬于理、工、農、醫(yī)等的分支學科。但所有的科目研究的都是歷史,因此它不可避免地同史學存在交集,或者科學技術史就屬于史學的一部分。有許多科技史的問題本來就屬于歷史學的基本問題,兩者密切相關。 以中國科學史的分期問題為例,這是關系到如何認識各個歷史階段科學性質和水平的大問題,但老幾代科學史工作者都按社會性質劃分,如“近代”的劃分,從1840年鴉片戰(zhàn)爭開始,到1919年五四運動為止,共80年。在這短短的80年中,中國科學就從古代跨入了現(xiàn)代,這可能嗎? 人們認為,世界近代科學的起源地——歐洲,從文藝復興開始,經歷了三四百年,才進入現(xiàn)代。幾乎全部現(xiàn)代科學均從近代發(fā)展而來,如果說中國人只用了他們約五分之一的時間,就輕松跨入科學技術現(xiàn)代化的門檻,顯而易見不符合歷史的基本事實;而且科學的各學科實現(xiàn)現(xiàn)代化的時間也不是整齊劃一的。 編寫《晚清科學技術研究》,要重視、了解史學界的研究現(xiàn)狀,例如,在1980年朱紹侯先生主持編寫的《中國古代史》高校歷史系教材中③,朱先生明確提出編寫歷史教材要尊重史實的主張④。這套書成為1949年來發(fā)行量*大、使用*為廣泛的高校歷史教材之一,對中國古代史教學做出了重要貢獻。本書的編寫從中獲益不少。 實際上,對于科學技術史的研究,也存在要求服務于現(xiàn)實的問題;但并非為了尋找本土發(fā)明的世界**,更不是走向帶有極端色彩的民族主義。這些都表明了研究史學基本理論問題的重要性。 2.建立多維視野的科學史觀 作為絢麗多彩的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古往今來的科學技術蘊含的信息量巨大,如果用“點線面體+時間”來描述,即可構成一個多維時空:任何一個人,無論站在科學界內部還是外部,只可能獲得局部的認識,*多對其大體的輪廓有一些初步了解。因此,人們希望看到用準確、科學、簡練、概括的語言介紹的歷史,并且認識到越簡單就越困難,有人并非開玩笑地說:*難寫的莫過于小學歷史教科書了。于是,每個時期便出現(xiàn)一些歷史的解說者,他們力圖用*簡明的語言,向公眾提供歷史的基本線索,他們有的成功了,有的被譽為思想家,有的則用一筆畫⑤勾勒出歷史的輪廓,堪稱一筆畫大師。 救世主、帝王、英雄創(chuàng)史論,輝格史觀⑥,物質欲望驅動,或把性欲夸大為支配人類的一切行為動機,等等,都曾經風靡一時,企圖用單一視角去解釋人類社會發(fā)展的動因,并宣稱所提倡的是唯一正確的結論。然而,對科學技術史而言,不存在這樣的一筆畫,也不接受這一類的蠱惑。 這里只簡略討論輝格史觀對科學史觀的影響。 1931年,巴特菲爾德(Herbert Butterfield)提出了“輝格史觀”概念,批判英國輝格黨人的歷史觀,即從現(xiàn)狀出發(fā),將歷史的發(fā)展解釋為依據本黨理解的邏輯向現(xiàn)在演變的必然過程,并按今天的需要對歷史進行是非優(yōu)劣評價。這一觀點在政治和史學領域已被否定,而在科學史界尚有影響,需要討論如何對待輝格史觀的問題。一種觀點認為,用現(xiàn)在的標準評判過去固然不當,但歷史上的科學工作具有累積性,今人比前人認識深刻得多、知識面要寬得多,審視前人走過的彎路能夠看清當時所犯錯誤,但這不能導致“輝格史觀”在科學史領域還有存在價值的結論。 這種看法有偷換論題之嫌:今人很難避免帶有現(xiàn)代觀點去審視過去,但這與“把歷史的發(fā)展用今天需要的方式重新解釋”不是一回事?茖W史研究中會因未充分考慮到時代的差異,出現(xiàn)以今代古或拔高古人的傾向,但這同有意識地美化一部分人(比如儒法斗爭中的法家)以適應當時政治需要的做法本質不同,不能混為一談。而在科學史研究中采用西方發(fā)展坐標,以先進的一方為標準俯視或審視后進的一方,對本土成果持否定態(tài)度,那才是輝格史觀造成的結果。 3.歷史發(fā)展的動力:科學技術 上文提到帝王或英雄創(chuàng)史論,其關注點多在帝王天縱英明或昏庸無能、內亂權爭與皇朝變遷、政治腐朽或宮廷陰謀、“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等。由此演繹出的“歷史”,不過是以古人衣冠為道具的現(xiàn)代坊間演義。那么,歷史的發(fā)展動力是什么呢? 1979年3月,中國社會科學院在成都召開史學規(guī)劃會議,戴逸先生明確提出“生產斗爭動力說”⑦,劉澤華、王連升質疑“階級動力說”⑧。其實,在科學技術史領域內,早就存在“科學的發(fā)展是人類進步的核心”的新人文主義,影響范圍雖然限于學界,但其精神實質具有積極進取的普遍意義。 科技發(fā)展與社會進步是互相依存、互相促進的兩個方面,按照科學史家喬治 薩頓⑨提出的觀點,人類的歷史是不斷進步的歷史,而科學的發(fā)展則是人類進步的核心。這構成了他的新人文主義的基礎。今天可以理解為:科學技術是推動社會前進的根本力量。這一看法與生產力論并不矛盾。 在辯證唯物主義的經典作家看來,科學技術構成了生產力的基本要素,其側重點一是生產勞動者,一是科學技術。但是,科學技術是通過怎樣的形式占據生產力的鰲頭,它又是怎樣影響社會發(fā)展的,需要有非常具體的研究。由于晚清西方科學技術大量引進中國,從而引發(fā)社會劇烈變化,成為論證這一觀點的*好案例。因此,本書提供自然科學、工交農醫(yī)和傳統(tǒng)工藝真實而細致的變化情況,對近代化改造在社會發(fā)展中的作用和意義做初步闡述,并提供給理論家們做各方面深入探討的參考資料。 對于自然科學每門具體的學科而言,都存在探討本學科發(fā)展動因的需要。在本書中,3.1節(jié)和3.2節(jié)選擇“晚清數學發(fā)展動力機制”和“數學知識增長的速度和方向”,區(qū)別于先前科學史研究僅僅回答“有什么”“是什么”的問題,深入問題的背景和思想的深處,要回答“怎么樣”“為什么”的問題,也是開辟新領域的創(chuàng)新嘗試。 4.建立科學技術史學科的學術規(guī)范 要建立科學技術史學科的學術規(guī)范,有幾個必須討論的方面:基礎理論、價值觀念、原始資料、科學方法、歷史分期、專業(yè)術語、辯論平臺、評價機制等。這里僅談談專業(yè)術語的問題。 正像托馬斯 庫恩所說,科學史是20世紀50年代以來一個新興的學科,“目標和價值觀念主要來自其他領域”⑩,科哲、政治、經濟、社會、教育 各門術語隨之涌進,也可能是誕生之初難免的現(xiàn)象,表明該學科尚不成熟,尚未形成獨立的術語體系。例如,一些嚴肅的科技史論

晚清科學技術研究 作者簡介

羅見今,1942年生,1962年從教,資深科學史、數學史工作者。1978年進入科學技術史、中國數學史研究領域,1992年為內蒙古師范大學科學史研究所教授,領取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兼西北大學教授,先后任西北大學和內蒙古師范大學博士生導師。曾任內蒙古師范大學科學史研究所所長、科學史與科技管理系主任,中國數學會數學史分會副理事長,全國組合數學研究會首屆會員、理事。主要研究方向:科學史、數學史、組合數學、簡牘年代學。

商品評論(0條)
暫無評論……
書友推薦
本類暢銷
編輯推薦
返回頂部
中圖網
在線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