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馨卡幫你省薪 2024個人購書報告 2024中圖網(wǎng)年度報告
歡迎光臨中圖網(wǎng) 請 | 注冊
> >
毛澤東讀書治國

毛澤東讀書治國

作者:徐永軟
出版社:中央文獻出版社出版時間:2008-01-01
開本: 03 頁數(shù): 483
讀者評分:4分1條評論
本類榜單:傳記銷量榜
中 圖 價:¥27.4(5.7折) 定價  ¥48.0 登錄后可看到會員價
加入購物車 收藏
運費6元,滿39元免運費
?新疆、西藏除外
本類五星書更多>
買過本商品的人還買了

毛澤東讀書治國 版權(quán)信息

  • ISBN:9787507325027
  • 條形碼:9787507325027 ; 978-7-5073-2502-7
  • 裝幀:暫無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毛澤東讀書治國 節(jié)選

bsp;前言
“讀書看報,每天都不能少!”
    “人有了學問,好比站在山上,可以看到很多東西。沒有學問,好比
在暗溝中走路,摸索不著,那會苦煞人的。”㈠“我沒想到我會當共產(chǎn)黨的
主席,我本是想當一名教書先生,就是當名教書先生也是不容易的呢。”
    青少年時期的毛澤東就樹立了欲改造社會,必先學習文化的信念。
    “我一生*大的愛好是讀書。”
    “飯可以一日不吃,覺可以一日不睡,書不可以一日不讀。”
    “讀書看報,每天都不能少!”
    “一天不讀報是缺點,三天不讀報是錯誤。”
    毛澤東這樣談到自己的閱讀愛好。
    可是,毛澤東以前的毛家卻是世代務農(nóng)的。他的父親亦農(nóng)亦商,精明
能干,有了點家業(yè)以后,就需要一個管賬的,加之后來在一次訴訟中的失
敗,使他更想讓兒子念一點書,可以幫他打贏官司,記記賬。
    出乎父親意料的是,毛澤東一讀起書,就一發(fā)不可收拾,兒子*終沒
有幫助他管理自己的小家,而是幫助千千萬萬中國人管理了一個大家。毛
澤東帶領(lǐng)中華民族贏得了獨立,帶領(lǐng)中國千千萬萬受苦受難的農(nóng)民和工人
爭奪到了做人的權(quán)利。
    毛澤東經(jīng)歷了中國歷史發(fā)生空前變革的時代,經(jīng)歷了從舊中國到新中
國的巨大變化,毛澤東不但是那一場場歷史變革的見證者,更是一場場斗
爭的引領(lǐng)者,他引領(lǐng)中國革命和建設近半個世紀之久。
    “我們的目的在改造現(xiàn)社會,我們的求學是求實現(xiàn)這個目的的學
司。”毛澤東的治國思想和治國策略顯然和他的讀書生活高度相關(guān)。那
 么,他從學生時代開始,曾經(jīng)閱讀過哪些重要的書籍?這些書籍又給他和
中國的命運帶來了怎樣的影響?這正是本書的使命所在。
    “我對于學問,尚無專究某一種的意思,想用輻射線的辦法,門門涉
  獵一下。”1920年6月7日,青年毛澤東在給他的老師黎錦熙的一封信中
  這樣談到。
    毛澤東認為認識一個問題,評價一個人,不能盲目下結(jié)論,而是要廣
  泛閱讀有關(guān)方面的書籍后再作結(jié)論。他曾經(jīng)對周福明說:“一個人的知識
  面一定要寬些,這樣看問題就不停留在一個方面,能夠從多角度、多側(cè)面
  觀察問題。”
    1957年10月2日,他在給秘書林克的信中說:“鉆到看書、看報、看
  刊物中去,廣收博覽,于你我都有益。”
    毛澤東曾對謝靜宜說:“小謝,你要好好學習,將來大有前途。”“今
  后你要有計劃地讀書,哲學、政治經(jīng)濟學、魯迅全集、古典文學、唐詩宋
  詞都要讀。”
    基于這種認識,他讀書的范圍非常廣泛。從社會科學到自然科學,
  從馬列主義到西方各流派的著作,從古到今,從國內(nèi)到國外,從哲學、
  政治、經(jīng)濟、軍事到歷史、地理、文學自然科學方面的書籍,中國近現(xiàn)
  代的一些名著,還有各種工具書,一些譯成中文的世界名著,以及報
  刊雜志,字帖,還有各種各樣的雜書,如小人書、笑話,古今楹聯(lián),
  等等。
    毛澤東一生博覽群書,我們從他借書的情況,就可以窺見其一斑。全
  國解放后,他還經(jīng)常到北京圖書館、北師大圖書館、首都圖書館等處借
  書,用以學習和研究。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進北京以后至1966年9月,他先后
  從北京圖書館等單位借用各種圖書達2000余種,5000余冊。在他的遺物
  中,至今還完好地保存著毛澤東在北京圖書館的借書證。 
    他在中南海豐澤園的個人藏書近10萬冊。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對毛澤
  東在中南海的藏書室這樣描述道:“這是一個中等大小的房間,四周墻邊
  的書架上擺滿了文稿,桌上、地下也堆著書。這房間看上去更像是一位學
  者的隱居處,而不像是世界人口*多的大國領(lǐng)導人的會客室。”
    從上面我們可以看出,毛澤東讀書數(shù)量之多,范圍之廣。
    無論是上鄉(xiāng)村的私塾,還是外出到長沙上學,他認真聽講,同時又積
  極思考。從他在湖南**師范讀書時的《講堂錄》中,我們可以看出他已
  經(jīng)達到了那個時代的知識分子遠不能及的知識水平。
    除了上學,他更重視自學。“我一生恨極了學校,所以我決定不再進
 學校。自由研究,只要有規(guī)律,有方法,未必全不可能。”他喜歡在自學
中獨立思考,而不是人云亦云,厚古薄今。
    除了自學,他更重視虛心問學。他說“學問學問,勤學好問。”他不
但尊敬自己老師,虛心求教,而且關(guān)心他們的生活,為國人樹立了好的
榜樣。
    除了問學,他還重視共享閱讀,以文會友,在討論中把問題引向
深入。    /
    青年的號澤東曾經(jīng)倡導同學們集資搞讀書會,不但可以以較少的錢讀
到更多的號報,而且可以互相討論,互相促進。全國解放后,從1959年
12月10日到1960年2月9日,他組織胡繩、鄧力群、田家英、陳伯達和
自己一起赴杭州,住在西子湖畔的劉莊,攻讀《政治經(jīng)濟學教科書》。
    帝年的毛澤東曾經(jīng)在湖南組織新民學會,與同學們共同探討“如何使
個人及全人類的生活向上”,決心改造自己的品性,在互助中相互促進
學向。
    在北大時,他曾加入新聞研究會,這對于他后來在五四運動時期的活
動——在湖南從事學生運動、驅(qū)張運動、新文化運動、湖南自治運動和工
人運動,產(chǎn)生了重大影響。
    他不光重視書本上得來的東西,更重視游學,青年的毛澤東甚至和同
學蕭子升一起進行過乞?qū)W。
    1919年,毛澤東在起草的《問題研究會章程》中這樣寫道:“問題的
研究,有須實地調(diào)查者,須實地調(diào)查之;無實地調(diào)查,及一時不能實地調(diào)
查者,則從書冊、雜志、新聞報紙三項著手研究。”㈠。’這說明,他除了閱讀
書冊、雜志和新聞報紙,更重視調(diào)查研究。
    “閉門求學,其學無用,欲從天下國家萬事萬物而學之,則汗漫必垓,
遍游四宇尚已。農(nóng)事不理,則不知稼穡之艱難,休其蠶織,則不知衣服之
所衣。”  “馬遷覽瀟湘,登會稽,歷昆侖,周覽名山大川,而其襟懷及
益廣。
    “沒有滿腔的熱忱,沒有眼睛向下的決心,沒有求知的渴望,沒有放
下臭架子、甘當小學生的精神,是一定不能做,也一定做不好的。”
    在毛澤東的一生中,他非常重視對社會情況的調(diào)查、了解。他認為,
了解社會情況,研究社會情況,是決策的重要依據(jù)。他一方面通過閱讀報
刊、掌握信息,另一方面,只要有機會,他還要直接接觸群眾,聽取群眾
反映,搞調(diào)查研究。除此以外,他一直把人民來信作為了解民情、民意的
重要途徑,他還發(fā)動身邊的工作人員搞社會調(diào)查,形成了一個信息網(wǎng)絡,
 了解到不少社會情況,作為解決現(xiàn)實問題和決策的重要依據(jù)。為了更全面
地調(diào)查和了解社會情況,他要求負責他安全的警衛(wèi)一中隊的成員,從全國
各個專區(qū)選送,不要重復。他對他的警衛(wèi)們說:“這樣做有兩個好處:一
是提高你們的文化知識水平,鍛煉工作能力;二是使我了解全國的真實情
況,并且使我從你們那里學到一些知識。”
    毛澤東早年在極為艱難的條件下,進行過大量的實地調(diào)查,寫出了影
響深遠的《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  《湖南農(nóng)民運動考察報告》以及
《尋烏調(diào)查》、《興國調(diào)查》等一系列調(diào)查報告。他提出了“沒有調(diào)查,沒
有發(fā)言權(quán)”的著名論斷。
    毛澤東的閱讀,不是為了文憑,也不是為了顯示自己,更不是為了閱
讀而閱讀,他非常重視學以致用,古為今用,西為中用,他從閱讀中,喚
起了自己的愛國熱情,許多重要的治國策略都是從他的閱讀中獲得的。
    少年時讀《盛世危言》,他開始經(jīng)常思考祖國的現(xiàn)狀和前途,喚起了
自己的愛國熱情。
    讀《論中國有被列強瓜分之危險》,他了解到日本占領(lǐng)朝鮮、臺灣的
經(jīng)過,以及對越南、緬甸宗主權(quán)喪失的情況。后來,他回憶自己當時讀過
之后的話說:“甚至現(xiàn)在我還記得這本小冊子的開頭一句:‘嗚呼,中國其
將亡矣!”’“我讀了以后,對國家的前途感到沮喪。我開始認識到,國家
興亡,匹夫有責。”㈩’
    在東山小學,毛澤東**次知道康有為和梁啟超,并且十分崇拜這兩
個人物。他借到了一套《新民叢報》。這是梁啟超于戊戌政變后亡命日本
時,1902年在橫濱創(chuàng)辦的刊物,梁啟超對封建主義的批判,對西方資產(chǎn)階
級社會政治學說的介紹,都使他覺得無比的新鮮。
    1911年他投入湖南新軍二十五混成協(xié)五十標**營左隊當了一名列
兵。有一天,他從《湘漢新聞》上讀到一篇談論社會主義的文章。這是他
**次知道“社會主義”這個名詞。毛澤東很有興趣和士兵們討論,還熱
情地寫信給幾個同學提出應該研究這個問題。
    ……    .
    他讀到一本李自成的傳記《永昌演義》時,便以李自成為戒,向全黨
發(fā)出警告,表示“我們決不當李白成。”
    他讀《水滸傳》、《西游記》,以梁山好漢和孫悟空自比,批評了國民
黨10年內(nèi)戰(zhàn)的反共政策:“我們上山打游擊,是國民黨剿共逼出來的,是
逼上梁山。就像孫悟空大鬧天宮。玉皇大帝封他為弼馬溫,孫悟空不服
氣,自己豎定是齊天大圣?墒悄銈冞B弼馬溫也不讓我們做,我們只好扛
 槍上山了。”
    他讀《三國志》中的《呂蒙傳》,讀出了高級軍官都需要加強學習的
迫切感。1958年9月,毛澤東乘專列視察大江南北。“一天,毛主席正在
車上閱讀《三國志》,張治中和羅瑞卿進來,在談話間,毛主席說:‘呂蒙
是行伍出身,沒有文化,很感不便,后來孫權(quán)勸他讀書,他接受了勸告,
勤讀苦讀,以后當了東吳的統(tǒng)帥,F(xiàn)在我們的高級軍官中,百分之八九十
都是行伍出身,參加革命后才學文化的,他們不可不讀《三國志》的《呂
蒙傳》。”
    他讀《蘇聯(lián)社會主義經(jīng)濟問題》,說:“廢除商品,對農(nóng)民的產(chǎn)品實行
統(tǒng)一調(diào)撥,就是對農(nóng)民的剝奪。”
    毛澤東的讀書不同于經(jīng)院式的讀書,他靈活地讀書,*重視學以致
用,抱著改造社會的目的讀書,他一生經(jīng)歷無數(shù),決策無數(shù),從這本書
中,你可以讀到歷史上的重大事件和他的閱讀之間的不為人知的關(guān)系,也
可以讀到他的思維方法,他的讀書方法。
    無論對于一個管理者,還是對于一個普通人;無論對于一個成年人,
還是對于青少年,任何人都可以從毛澤東身上汲取到寶貴的人生財富和無
價的人生智慧。
    徐文欽
    2006.7.20
    附注:
    (1)引自1939年1月28日,毛澤東第十八集團軍延安總兵站檢查工
作會議上的講話記錄稿。
    (2)引自《博覽群書》,見王恕煥《毛澤東的人生哲學》,湖北人民
出版社,2004年版。    .
    (3)引自《博覽群書》,見王恕煥《毛澤東的人生哲學》,湖北人民
出版社,2004年版。
    (4)引自《博覽群書》,見王恕煥《毛澤東的人生哲學》,湖北人民
出版社,2004年版。
    (5)引自龔育之等著《毛澤東的讀書生活》,三聯(lián)書店,1986年9
月版。
    (6)《湖南自修大學創(chuàng)立宣言》,載《新時代》第1號。

毛澤東讀了哪篇文章發(fā)現(xiàn)T大秀才田家英7
.    他因一篇文章而受到毛澤東的青睞和重用。
    他曾經(jīng)被毛澤東定為毛岸英的老師。
    他起草的八大開幕詞受到許多中央領(lǐng)導人的夸獎。
    他就是毛澤東身邊的秘書、中共中央辦公廳副主任田家英。
    田家英本名曾正昌,1922年出生于四川成都一個藥店小老板之家。3
歲喪父后,家境開始衰落,他讀到初中一年級時,因母亡被迫離開學堂到
藥鋪當學徒,以“走遍天下路,讀盡世上書”的誓言走上半工半讀之路。
他13歲便向報刊投稿并連連被采用,“田家英”成了他*常用的筆名。14
歲時,他在報上與一個姓劉的教授論戰(zhàn)并大獲全勝,被川中許多人稱為有
“過目不忘”之才的“神童”。
    1937年,15歲的田家英奔赴延安。他首先人陜北公學,1938年加入
了共產(chǎn)黨,同年畢業(yè)留校成為*年輕的近代史教員。
    1941年9月,中共中央決定成立中央政治研究室,毛澤東兼主任,陳
伯達為副主任。研究室設在楊家?guī)X西邊的王家溝。它的一個重要任務,是
根據(jù)國統(tǒng)區(qū)和淪陷區(qū)發(fā)行的各種報刊,研究國民黨和日偽的情況,供中央
參考和對外宣傳用。19歲的田家英從中央馬列學院教員調(diào)來研究室做研究
員。這時期,國民黨在大后方加緊了法西斯獨裁統(tǒng)治,抗戰(zhàn)的言論受禁
錮,進步的文化遭摧殘,進步青年學生受到監(jiān)視和迫害。為了揭露和批判
國民黨的文化專制主義,1941年至1943年間,田家英寫了《奴才的見
解》、《沙漠化的愿望》等文章,無情地揭露和鞭撻了國民黨的專制獨裁,
經(jīng)李銳編輯,陸續(xù)發(fā)表在《解放日報》上。
    1942年1月8日,20歲的田家英在延安《解放日報》上發(fā)表了《從
侯方域說起》一文,內(nèi)容如下:
    兩年前讀過《侯方域文集》,留下的印象是:太悲涼了。
    至今未忘的句子“煙雨南陵獨回首,愁絕烽火搔上毛”,就
    是清晰地刻畫出書生遭變,恣睢辛苦,那種憤懣抑郁,對故國哀
 思的心情。
    一個人,身經(jīng)巨變,感慨自然會多的。不過也要這人還有血
性,熱情,不作“搖身一變”才行,不然,便會三翻四覆,前后
矛盾。比如侯方域吧,“煙雨南陵獨回首”,真有點“側(cè)身四顧不
忘故國者能有幾人”的口氣;然而曾幾何時,這位復社臺柱,前
明公子,已經(jīng)出來應大清的順天鄉(xiāng)試,投身新朝廷了。這里自然
我們不能苛責他的,“普天之下”此時已是“莫非”大清的“王
土”,這種人也就不能指為漢奸,況且過去束奴的奴才已經(jīng)成為
奴隸,向上爬去原系此輩常性,也就不免會企望龍門一跳,躍為
新主子的奴才。“后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近幾年來我們不是
看得很多:寫過斗爭,頌過光明,而現(xiàn)也正在領(lǐng)餉作事,倒置是
非的作家們的嘴臉。
    不過侯方域究竟是一個生長在離亂年間的書生,晚年寫作雖
處處在避免觸著新主的隱痛,言文早已含蓄婉轉(zhuǎn),但也還有一二
精辟的意見。比如在《與李其書》,論到統(tǒng)制言論的問題:當天
下分裂之際,倘朝野清議猶存,則其亂暫;若夫骨鯁在喉不能
吐,直言苦日不得陳,則國尚何可為!
    這意見是大致不錯的。古今中外的史實都在證明,,陸到國破
世亂,民族在生死中掙扎時,我們常見的倒不僅清議不存,且正
是混淆黑白的言論充斥不堪。明末如此,三百多年后的今天也何
嘗不如此。近一二年來,國內(nèi)言論的道路不正是愈來愈為險窄,
也愈來愈為魑魅嗎?不準寫,不準看的明法暗規(guī)很多很多,堅持
抗戰(zhàn)進步的文字被刪削到不知所云,人民的喉舌在重壓下面,萎
縮干枯以至于死。收買,威迫……一切昏憒無恥法寶的使用,正
在“方興未艾”呢!
    而這,還有“以宣傳對宣傳”的一面。——其實不穩(wěn)當?shù)难?br /> 論早已或是逼死,或是困難發(fā)行,那里還有“宣傳”可“對”,
應當叫做獨家專賣了吧。就以近兩月的來看:有的在《抗戰(zhàn)勝利
后的中國》題目之下,大家談夢說幻,寫出的理想不外坐汽車兜
風于綠蔭蔽行的大路之上,臥躺椅喝冰琪琳于斗室之中等等之
類。有的正在研討中國作家中那些屬于“技巧派”,這回連“汪
政權(quán)”下的文化小狗穆時英的大文也捧出來“示范”。除開“艷
史”,“秘聞”,身邊瑣事,那“經(jīng)國大業(yè)”是:有的寫作“中共
黨史”,結(jié)論自然是共產(chǎn)黨歷史太不清白。激進的主張:“先瓦解
   八路軍,以后掃蕩邊區(qū)”。穩(wěn)重的在“從歷史的敘述,政策的檢
  討,以及革命性質(zhì)的分析中”,“證明中共參加國民革命而又破壞
  居民革命是必然的”,“除了*后解決外,沒有其它辦法”。嘁嘁
  喳喳,說是在說“良心話”了,其實真使人分不出人言還是鬼
  語。翹起一條尾巴,算做一面大旗,萃聚幾名同類,便有書報期
  刊,沖殺上陣,浩浩蕩蕩……
    這樣清議不存,鬼論塞道的原因,侯方域是不了解,或者了
    解了卻未便名言,他只客客氣氣地帶過一筆:“夫門戶日深,水
    火日急也。”他自己參加過明末的“門戶”“水火”,這里自然有
    點“懺悔”的意思。其實真像不在“日深”“日急”,而是有人
    戀著自己的權(quán)勢;防制蟻民翻身,需要設備格殺異端的絞架,維
    持秩序的監(jiān)獄,也需要顛倒是非的言論,對付“紛歧錯綜思想”
    的方法,是與防制異己的政治同時存在。
    結(jié)果是弄到青年學生無書可讀。侯方域在同文另一段說:
  “青笈之懸,士論詆之。”這說的是阮大鋮得勢之日,禁止復社文
  字流布,自己卻“付梓”了許多文存,但當時士林都以案置這類
  文籍為恥。若干年來中國人在欺騙愚弄之下,從別人說謊、自己
  受欺中間,已經(jīng)生長成了智慧和聰明,已經(jīng)具備了生存的起碼常
  識:凡他們懼的、罵的、禁的就是好的;凡要知道這事實的真
  相,就首先不相信他們的儻論與正言。
    深夜燭光搖曳中,偷讀禁書的青年很多,到官辦書坊購買幾
    冊的卻是太少。盡管編輯先生一再捏言“本刊近來接到香港以及
    國內(nèi)各地來信很多,讀者愛護之深,使我們感愧”;訂費一再跌
    價,“減輕讀者負擔”;其實哪怕貶價到零,派訂還附送畫報,也
    難博得閱者正眼相視。表面在故裝熱鬧,骨子里的空虛和荒涼是
    顯然的。
    侯方域是明末的“四公子”之一,在河南鄉(xiāng)試中副榜,曾向清總督出
屎獻策。田家英對這個“生長在離亂年間的書生”作了犀利的解剖,從開
始“太悲涼了”印象演繹為“這個人還有血性、熱情、不作‘搖身一變’
才行”。雖然那只是一篇千余字的雜文,但文筆深沉老辣,毛澤東從中看
出了作者較深的中文功底和敏銳的思想。沒有想到的是,這篇文章竟然出
自20歲的年輕人之手,毛澤東讀后,極為贊賞,從此他開始注意到這個叫
田家英的年輕人。



商品評論(1條)
書友推薦
本類暢銷
編輯推薦
返回頂部
中圖網(wǎng)
在線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