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塞涅卡全集(1-4冊)
-
>
(精裝)古典名著普及文庫:增廣賢文·弟子規(guī)·孝經(jīng)
-
>
道德經(jīng)全集(全四冊)
-
>
后漢書
-
>
(精)奎文萃珍:考工記圖
-
>
四書五經(jīng)(全4冊)
-
>
奎文萃珍:三教源流搜神大全(精裝)
詩經(jīng)今注-(全二冊)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2585366
- 條形碼:9787532585366 ; 978-7-5325-8536-6
- 裝幀:暫無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詩經(jīng)今注-(全二冊) 本書特色
《詩經(jīng)》是我國*早的詩歌總集。高亨先生研究先秦文學卓有成就,其治諸子,遵循乾嘉考據(jù)遺風,往往勝解精義,發(fā)前人所未發(fā);其治《周易》,一改前人“以經(jīng)解傳,以傳解經(jīng),經(jīng)傳互解”的舊習,首次經(jīng)傳分解,開創(chuàng)了中國現(xiàn)代《周易》“義理派”的研究新方法,為學界所推崇;其治《詩經(jīng)》,以傳統(tǒng)文字訓詁學為根基,在?庇栐b上創(chuàng)發(fā)新義。砥礪基礎,夯實根本,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更進一步,對《詩經(jīng)》各篇加以說明注釋,有許多地方別具識見。
詩經(jīng)今注-(全二冊) 內(nèi)容簡介
苞貯要籍,洵為典范,《中國古典文學叢書》典藏版品種。
詩經(jīng)今注-(全二冊) 目錄
前言
詩經(jīng)簡述
十五國風(一百六十篇)
周南(十一篇)
關雎
葛覃
卷耳
樛木
螽斯
桃夭
兔罝
芣苢
漢廣
汝墳
麟之趾
召南(十四篇)
鵲巢
采蘩
草蟲
采蘋
甘棠
行露
羔羊
殷其靁
摽有梅
小星
江有汜
野有死麕
何彼京矣
騶虞
邶(十九篇)
柏舟
綠衣
燕燕
日月
終風
擊鼓
凱風
雄雉
匏有苦葉
谷風
式微
旄丘
簡兮
泉水
北門
北風
靜女
新臺
二子乘舟
鄘(十篇)
柏舟
墻有茨
君子偕老
桑中
鶉之奔奔
定之方中
蝃侒
相鼠
干旄
載馳
衛(wèi)(十篇)
淇奧
考槃
碩人
氓
竹竿
芄蘭
河廣
伯兮
有狐
木瓜
王(十篇)
黍離
君子于役
君子陽陽
揚之水
中谷有蓷
兔爰
葛藟
采葛
大車
丘中有麻
鄭(二十一篇)
緇衣
將仲子
叔于田
大叔于田
清人
羔裘
遵大路
女曰雞鳴
有女同車
山有扶蘇
萚兮
狡童
褰裳
豐
東門之仂
風雨
子衿
揚之水
出其東門
野有蔓草
溱洧
齊(十一篇)
雞鳴
還
著
東方之日
東方未明
南山
甫田
盧令
敝笱
載驅
猗嗟
魏(七篇)
葛屨
汾沮洳
園有桃
陟岵
十畝之間
伐檀
碩鼠
唐(十二篇)
蟋蟀
山有樞
揚之水
椒聊
綢繆
杕杜
羔裘
鴇羽
無衣
有杕之杜
葛生
采苓
秦(十篇)
車鄰
駟串
小戎
蒹葭
終南
黃鳥
晨風
無衣
渭陽
權輿
陳(十篇)
宛丘
東門之枌
衡門
東門之池
東門之楊
墓門
防有鵲巢
月出
株林
澤陂
檜(四篇)
羔裘
素冠
隰有萇楚
匪風
曹(四篇)
蜉蝣
候人
鸤鳩
下泉
豳(七篇)
七月
鴟鸮
東山
破斧
伐柯
九罭
狼跋
小雅(七十四篇)
鹿鳴之什(十篇)
鹿鳴
四牡
皇皇者華
常棣
伐木
天保
采薇
出車
杕杜
魚麗
南有嘉魚之什(十篇)
南有嘉魚
南山有臺
蓼蕭
湛露
彤弓
菁菁者莪
六月
采芑
車攻
吉日
鴻雁之什(十篇)
鴻雁
庭燎
沔水
鶴鳴
祈父
白駒
黃鳥
我行其野
斯干
無羊
節(jié)南山之什(十篇)
節(jié)南山
正月
十月之交
雨無正
小旻
小宛
小弁
巧言
何人斯
巷伯
谷風之什(十篇)
谷風
蓼莪
大東
四月
北山
無將大車
小明
鼓鐘
楚茨
信南山
甫田之什(十篇)
甫田
大田
瞻彼洛矣
裳裳者華
桑扈
鴛鴦
佈弁
車舝
青蠅
賓之初筵
魚藻之什(十四篇)
魚藻
采菽
角弓
菀柳
都人士
采綠
黍苗
隰桑
白華
綿蠻
瓠葉
漸漸之石
苕之華
何草不黃
大雅(三十一篇)
文王之什(十篇)
文王
大明
綿
棫樸
旱麓
思齊
皇矣
靈臺
下武
文王有聲
生民之什(十篇)
生民
行葦
既醉
鳧鹥
假樂
公劉
泂酌
卷阿
民勞
板
蕩之什(十一篇)
蕩
抑
桑柔
云漢
崧高
烝民
韓奕
江漢
常武
瞻卬
召旻
周頌(三十一篇)
清廟之什(十篇)
清廟
維天之命
維清
烈文
天作
昊天有成命
我將
時邁
執(zhí)競
思文
臣工之什(十篇)
臣工
噫嘻
振鷺
豐年
有瞽
潛
雝
載見
有客
武
閔予小子之什(十一篇)
閔予小子
訪落
敬之
小毖
載芟
良耜
絲衣
酌
桓
賚
般
魯頌(四篇)
僜
有仺
泮水
事宮
商頌(五篇)
那
烈祖
玄鳥
長發(fā)
殷武
詩經(jīng)今注-(全二冊) 節(jié)選
二、詩經(jīng)的分類——風、雅、頌 《詩經(jīng)》原來分為三類,就是風、雅、頌。 風包括《周南》、《召南》、《邶》、《鄘》、《衞》、《王》、《鄭》、《齊》、《魏》、《唐》、《秦》、《陳》、《檜》、《曹》、《豳》十五國(實際《周南》、《召南》不是兩國的詩歌),合稱十五國風,共一百六十篇,多數(shù)是民間歌謠。宋代王質(《詩總聞》)、程大昌(《詩議》)、清代顧炎武(《日知錄》)、近代梁啟超(《釋四詩名義》)等人認為南也是《詩》的一類,應該從風中劃出,就是把《詩經(jīng)》分為南、風、雅、頌四類。這種說法是不對的。**,二《南》的主要部分也是民間歌謠,和其馀十三國風性質相同。第二,《左傳·隱公三年》:‘風有《采蘩》、《采蘋》!恫赊馈贰ⅰ恫商O》都是《召南》的一篇,可見《左傳》作者認為《周南》、《召南》屬于風!吨芏Y·大師》、《禮記·樂記》、《荀子·儒效》論《詩》,都是風、雅、頌三類并舉,而不及南?梢姟吨芏Y》作者、《樂記》作者和荀卿都認為《詩經(jīng)》只有風、雅、頌三類,南屬于風,不是自為一類。先秦人對于三百篇的類別,不致弄錯。因此,我們說二《南》也是風詩。風本是樂曲的通名!洞笱拧め赂咂罚骸ψ髡b,其詩孔碩,其風肆好!滹L是說《崧高》詩的曲調(diào)!蹲髠鳌こ晒拍辍罚骸畼凡偻溜L!溜L就是本土的曲調(diào)!蹲髠鳌は骞四辍罚骸狍E歌北風,又歌南風,南風不競,多死聲!憋L就是北方的曲調(diào),南風就是南方的曲調(diào)!渡胶=(jīng)·大荒西經(jīng)》:‘太子長琴……始作樂風!逗(nèi)經(jīng)》:‘鼓延是始為鐘,為樂風!瘶凤L就是樂曲。由上述五個例證看來,風本是樂曲的通名了。樂曲為什么叫做風呢?主要原因是風的聲音有高低、大小、清濁、曲直種種的不同,樂曲的音調(diào)也有高低、大小、清濁、曲直種種的不同,樂曲有似于風,所以古人稱樂為風。同時樂曲的內(nèi)容和形式,一般是風俗的反映,所以樂曲稱風與風俗的風也是有聯(lián)系的。由此看來,所謂國風就是各國的樂曲,《衞風》就是衞國的樂曲,《曹風》就是曹國的樂曲,馀可類推。在這里應該指出:風一方面是樂曲的通名,一方面又是風詩的專名,正如‘書’一方面是書籍的通名,一方面又是《尚書》的專名;‘詩’一方面是詩歌的通名,一方面又是《詩經(jīng)》的專名。(先秦時代《尚書》只稱為《書》,《詩經(jīng)》只稱為《詩》。)名詞含義的演變常有這種現(xiàn)象。 雅有《小雅》、《大雅》,合稱二《雅》,共一百零五篇,都是西周王朝直接統(tǒng)治地域——‘王畿’的詩歌,多數(shù)為朝廷官吏(公卿大夫士)的作品。雅是借為夏字,《小雅》、《大雅》就是《小夏》、《大夏》。因為西周王畿,周人也稱為夏,所以《詩經(jīng)》的編輯者用夏字來標西周王畿的詩。這個說法是有根據(jù)的:**,雅夏二字古通用,《墨子·天志下》引《詩經(jīng)》《大雅》作《大夏》,足證古本《詩經(jīng)》,《小雅》《大雅》也作《小夏》《大夏》。第二,二《雅》都是西周王畿的詩,這從詩篇的整個內(nèi)容來看,是可以肯定的。(只有《小雅·大東》等似是東周域內(nèi)人所作。)春秋時人引《小雅》詩句,曾稱為‘周詩’,(見《國語》中《晉語》、《楚語》)引《大雅》詩句,也曾稱為‘周詩’。(見《左傳·襄公三十一年》、《國語·楚語》)所謂‘周詩’,就是西周王畿的詩。至于東周王畿的詩則是《王風》了。而西周王畿,周人也稱為‘夏’,(見《尚書》中《康誥》、《立政》)這個地域后歸秦國所有,從而這個地域的詩篇就是《秦風》了。春秋時人尚稱《秦風》為‘夏聲’。(見《左傳·襄公二十九年》)由此可見,雅是借為夏字,夏是西周王畿的舊稱,《詩經(jīng)》的編輯者用夏字標明這部分詩篇產(chǎn)生的地域。第三,《詩經(jīng)》三百篇都是以地域分編,用地域名稱加標題的。十五國風的十五國(《王風》的王代表東周王朝的統(tǒng)治區(qū)),《周頌》、《魯頌》、《商頌》的周、魯、商,都是代表地域,可見二雅的雅也是代表地域,即借為夏字。如果不是這樣,二雅是哪個地域的詩歌就表示不出來了。雅詩為什么有小大的區(qū)別呢?古說都不圓通,現(xiàn)在還得不出確解。 頌有《周頌》、《魯頌》、《商頌》,合稱三頌,共四十篇。大體是西周和魯國、宋國的*高統(tǒng)治者用于祭祀或其它重大典禮的樂歌。這類詩為什么叫做頌呢?頌就是歌頌之頌,贊美之意。三頌的詩,其中心內(nèi)容是贊美在位的周王、魯侯、宋公或其祖先的功德,其專用范圍限于周王、魯侯、宋公舉行祭祀或其它重大典禮,所以叫做頌。這是頌詩兩個基本條件,至于風詩、雅詩中也有贊美王與公侯或其祖先的詩篇,適合前一條件,但不適合后一條件,所以不列入頌詩。 總之,風雅頌的區(qū)別:風是民間歌謠,但也有些例外;雅是朝廷官吏的作品,而《小雅》又有些民間歌謠;頌是王侯舉行祭祀或其它重大典禮專用的樂歌。三者的界限并不嚴格。這是詩三百篇在歷史上的分類,我們現(xiàn)在研究《詩經(jīng)》,應該從它們的思想內(nèi)容去分類,不必拘守風、雅、頌了。 三、詩三百篇的地域和時代 《詩經(jīng)》原來是按照三百篇的產(chǎn)生地域分編,共計周南、召南、邶、鄘、衞、王(東周)、鄭、齊、魏、唐、秦、陳、檜、曹、豳、雅(即夏,西周)、魯、宋十八個地域,所以從地域上劃分,比較容易;但有沒有錯編地域的詩篇,則不可知。 三百篇的產(chǎn)生時代,是由西周初期到春秋末期,共約五百多年(公元前一零六六年至前五四一年前后)。但是某篇作于周代哪個王朝,絕大多數(shù)無從考定,甚至哪幾篇是西周作品或東周作品,也無根據(jù)可資論斷。所以從時代上劃分,比較困難,只能勾出一個輪廓而已。 現(xiàn)在把三百篇的地域和時代結合在一起,做個扼要的敍述!
詩經(jīng)今注-(全二冊) 作者簡介
高亨(1900—1986),字晉生,吉林雙陽人,1924年考入北京大學,1925年秋考入清華大學研究生院,師從梁啟超、王國維兩位大師,是我國研究先秦文學和文字學、訓詁學的著名學者。一生篤志于弘揚我國傳統(tǒng)學術,成就斐然,是上一世紀先秦學術文化研究的一座重鎮(zhèn)。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自卑與超越
- >
月亮虎
- >
朝聞道
- >
詩經(jīng)-先民的歌唱
- >
史學評論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qū):歷史與人類學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