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馨卡幫你省薪 2024個人購書報告 2024中圖網(wǎng)年度報告
歡迎光臨中圖網(wǎng) 請 | 注冊
> >>
講給大家的中國歷史8:新時代的開端

講給大家的中國歷史8:新時代的開端

作者:楊照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出版時間:2020-11-01
開本: 32開 頁數(shù): 344
本類榜單:歷史銷量榜
中 圖 價:¥30.2(6.3折) 定價  ¥48.0 登錄后可看到會員價
加入購物車 收藏
運費6元,滿39元免運費
?新疆、西藏除外
本類五星書更多>
買過本商品的人還買了

講給大家的中國歷史8:新時代的開端 版權(quán)信息

  • ISBN:9787521723663
  • 條形碼:9787521723663 ; 978-7-5217-2366-3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講給大家的中國歷史8:新時代的開端 本書特色

中國這個獨特的生命體是如何誕生、成長、進取、挑戰(zhàn)、變革的,匯集近百年歷史學、考古學的豐碩成果,運用擱置在學術(shù)象牙塔的新知識、新方法,提供中國通史的全新讀法,講透中國歷史的深層邏輯。
-----------------
特色之一:把中國看作一個生命體
中國是一個生命體,有它的起源和定型,也有它的生長和成熟,還要經(jīng)歷巔峰和逆轉(zhuǎn)。假設我們忘掉了關(guān)于中國歷史的一切,假設我們是一個在火星上觀察中國的局外人,我們好奇中國為什么是這樣的中國,中國歷史為什么是這樣的歷史——這就是這套書打算講解的核心內(nèi)容。
-----------------
特色之二:挖掘中國歷史的深層邏輯
這套中國歷史,關(guān)注歷史演進的深層脈絡,關(guān)心歷史運作的背后邏輯,而不是講述某個時間發(fā)生了什么事情,不是煩瑣地考證一個新的歷史知識,更不是突出帝王將相的豐功偉績和宮廷內(nèi)斗的血雨腥風。中國到底是怎么從滿天星斗一般的諸多新石器部落,演化成大一統(tǒng)的帝國,而游牧與農(nóng)耕的帝國在歷史上又是如何彼此沖擊,塑造出今天的中國,這是這套書關(guān)注的重點。
-----------------
特色之三:文學讀蔣勛,歷史看楊照
這套中國歷史,楊照先生已經(jīng)在臺北完整講過兩次,分別用了5年時間,影響了兩代學子和上班族;作者又用了5年時間整理成文字,到處都是干貨滿滿的新知識、新見解。這套講解,不那么學術(shù),卻到處都是精深的學術(shù)成果;這套講解,不追求戲說,卻充滿了暢快而愉悅的輕松氛圍。
-----------------
特色之四:中國歷史遠比我們想象的更豐富
這套中國歷史,關(guān)注王朝更替、殺伐決斷、遠交近攻這些“大歷史”,也關(guān)心歷史上名不見經(jīng)傳的小人物,關(guān)心古人的生活作息和衣食住行,關(guān)心不同階層之人的所思所想,關(guān)心不同時代人們表達自我的方式,這些“小歷史”讓我們看見,中國的深刻底蘊,中國歷史的深層內(nèi)涵,遠比我們想象的更豐富。
-----------------
特色之五:新材料、新觀點、新寫法,全新的中國通史
這套書是一套全新的中國通史,是今天的歷史學家用今天的新視角寫給今天中國人的中國歷史。我們現(xiàn)在讀的中國歷史,太多都是50年前的老書,而100年以來全新的考古發(fā)現(xiàn)和學術(shù)成果卻被人們束之高閣,我們一點都不知道。這套書提供的就是新材料、新成果、新寫法,講透中國歷史的運作邏輯。 1、使用新材料,讓我們比司馬遷更懂先秦,比司馬光更懂唐宋。
因為我們看到了連那個時代的人都沒看到過的新材料,就像甲骨文、敦煌文獻、居延漢簡,還有馬王堆的帛書。 2、廣泛吸收新成果,我們發(fā)現(xiàn)原來學術(shù)的東西還可以這么好玩!
從一百年前梁啟超、王國維、陳寅恪開啟的新史學革命,到今天中國大陸和臺灣、日本、歐美漢學界的新成果。 3、采用新寫法,思維清奇、平易近人,從零開始,重新認識。
從頭講述,從零開始,重新認識,思想的厚重感、講述的故事感,兼容并蓄;不偏不倚,不薄不厚,不深不淺,歷史的現(xiàn)場感、破案的暢快感,應有盡有。

講給大家的中國歷史8:新時代的開端 內(nèi)容簡介

《講給大家的中國歷史》系列,一套全新的中國通史。不是為讀者介紹干巴巴的歷史事件和知識點,而是發(fā)掘中國歷史背后的深層邏輯,提供一套嶄新的讀懂中國歷史的認知方法。系列共4輯13冊,全景呈現(xiàn)“中國”這個獨特而頑強的生命體的演進。第8冊《新時代的開端》重點講述了五代到宋初,是如何從中古(從魏晉到唐)過渡到近世(從北宋到晚清)的,熱鬧活潑的城市生活、商業(yè)生活,帶有強大文化自覺的文人集團,這兩股力量打造了我們所熟悉的中國社會。你會看到:趙匡胤為了解決武人專政的問題,采取了與文人士大夫共治天下的策略;宋朝的一大特色是重文抑武,而且其官僚體系也越來越龐大,遠勝過往;范仲淹的名言“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只有在宋朝才可能說出;宋朝的文人并不需要任何現(xiàn)實感,這讓他們得以投身琴棋書畫這些比詩詞更無實用價值的美學趣味中……--------------------《講給大家的中國歷史》系列(4輯全13冊),中信出版集團·見識城邦已經(jīng)推出——第yi輯:起源與定型:從共主到君主(已出)講給大家的中國歷史01:中國是怎么出現(xiàn)的講給大家的中國歷史02:文明的基因講給大家的中國歷史03:從列國到帝國新石器時代星羅棋布的文化在黃河中下游匯聚,形成了夏、商、周三個強大的氏族部落,他們同時并存,互相競爭,相繼做中原的共主。夏建立了國家政權(quán)的起源形態(tài),商用文字和青銅器展現(xiàn)治理的實力,周用成熟的制度將這一切定型,并借著春秋戰(zhàn)國諸國的彼此競爭和拓展,以及秦的整合,中國延伸到更廣的地方,帝制從此定型。-------------第二輯:生長與進。旱蹏卫硐碌暮推剑ㄒ殉觯┲v給大家的中國歷史04:帝國的昂揚精神講給大家的中國歷史05:危機與考驗講給大家的中國歷史06:大分裂時代講給大家的中國歷史07:新帝國的試驗匈奴與兩漢、突厥與隋唐,還有中間作為過渡的鮮卑帝國,各自實踐了不同的帝國形態(tài),中國開始了帝國模式的新嘗試。匈奴是北方游牧帝國的原初形態(tài);突厥則是其生長形態(tài)。西漢是爆發(fā)式的,由內(nèi)而外將中國的范圍靠前地擴展開來;東漢是內(nèi)斂型的,皇帝和貴族通過分享權(quán)力維持帝國守成的局面。而隋唐是融合型的,將北方游牧和南方農(nóng)耕成功結(jié)合起來,成為一個典型的大一統(tǒng)中國。--------------------2020年8月—2021年上半年推出繼續(xù)陸續(xù)推出——第三輯:成熟與很好:從大陸到海洋(即將推出)講給大家的中國歷史08:新時代的開端講給大家的中國歷史09:分裂與互動講給大家的中國歷史10:世界性帝國生長中的中國向外進取,成熟期的中國向下扎根。遼、金、西夏、宋各自繼承了前代的遺產(chǎn),在彼此的博弈中向內(nèi)尋求原發(fā)動力,中國的官僚體系、科學技術(shù)、文化藝術(shù)在此達到成熟狀態(tài),中國的形態(tài)不僅成為后世的樣板和楷模,更通過蒙古這個世界性大帝國向全世界發(fā)散。-----------------第四輯:危機與變革:帝制的黃昏(即將推出)講給大家的中國歷史11:光明與黑暗并存的時代講給大家的中國歷史12:帝國的千年變局講給大家的中國歷史13:希望與絕望交雜的時代世界的格局已經(jīng)變化,亞歐大陸為中心的古代文明被世界一體化和工業(yè)革命的浪潮侵襲。在中國,游牧與農(nóng)耕的對抗變成中國與世界的對抗,海岸線取代長城成了中國歷史的主軸。漸漸被卷入世界體系的中國,經(jīng)歷痛苦和掙扎,也迎來希望和重生。

講給大家的中國歷史8:新時代的開端 目錄

第八冊《新時代的開端》目錄
總 序 重新認識中國歷史

**講 從武將落幕到文人登臺
01 我們應該持怎樣的史觀-002
02 明代王學興起的新解釋-005
03 士商是何時合二為一的-009
04 琴棋書畫不只是琴棋書畫-012
05 “五代”是五個朝代嗎?-015
06 為什么“十國”比“五代”更長?-018
07 到處認爹的時代-021
08 一妻多夫的亂家-024
09 文人終于熬出了頭-026
----------
第二講 古老中國開始走向近世
01 貴族制度的崩潰與人民的相對自由-030
02 自由帶來的社會巨變-033
03 中國歷史新的分期-036
04 唐宋之間的貌合神離-039
05 科舉變得越來越重要-042
06 考不上科舉只能去經(jīng)商-044
07 “戲文小說”的出現(xiàn)和流行-048
08 《金瓶梅》誕生的時代意義-051
09 士紳代替了貴族-054
10 由外而內(nèi)的轉(zhuǎn)變-057
11 “近世史”的內(nèi)部分期-059
----------
第三講 宋朝的建立和政治改革
01 “黃袍加身”的故事-062
02 “陳橋兵變”是早有預謀的嗎?-067
03 契丹入侵是有人編造的?-070
04 一頓飯就把兵權(quán)吃沒了-074
05 “杯酒釋兵權(quán)”僅僅是開始-078
06 崇文抑武的國策-082
07 “金匱之盟”與“燭影斧聲”-086
08 宰相權(quán)力的削弱-088
09 再沒有人勸諫皇帝了-091
10 頭腦比四肢更優(yōu)越-094
----------
第四講 以防弊之政,為立國之法
01 必須遵守的“祖宗家法”-098
02 狄青被撤的啟示-101
03 岳飛悲劇的背后-104
04 嚴防死守的宮禁-107
05 備受節(jié)制的宦官-110
06 待遇優(yōu)厚的文人-113
07 科舉取士的隱憂-116
08 新辦法解決不了舊難題-119
09 審美趣味的大流行-122
10 “祖宗家法”的利與弊-125
----------
第五講 琴—自娛自樂的雅趣
01 文人身份的象征-130
02 你說的“琴”是什么琴?-133
03 古代琴譜是怎樣記錄的?-136
04 樂器可以分為哪幾種?-138
05 唐代宮廷樂隊的組織-140
06 唐代音樂形式的發(fā)展-143
07 盛唐詩人與音樂的趣事-145
08 近世宮廷音樂的沒落-149
09 只給自己聽的音樂-152
10 從文人雅趣到市井生活-155
11 音樂與戲劇的逐漸融合-158
----------
第六講 棋—元關(guān)勝負的游戲
01 圍棋進入文人教育-162
02 王積薪聞棋的故事-165
03 圍棋十訣的理論-170
04 劉仲甫與《棋訣》-173
05 宋代的圍棋詩-177
06 圍棋棋藝的品級-180
07 不只是好玩-183
08 比象棋更高級-186
09 啟人智慧的藝術(shù)-191
10 文人專享的雅事-194
----------
第七講 書—貫注精神的妙筆
01 中國文字的圖像性質(zhì)-198
02 篆書到隸書的演變-200
03 竹書和楷書的發(fā)展-203
04 蔡襄如何躋身“北宋四大家”?-205
05 法帖的大量刻印-207
06 臨摹碑帖的弊端-210
07 蘇軾和黃庭堅的書法理論-213
08 狂傲不馴的米芾-217
09 宋徵宗與他的“瘦金體”-220
10 在法度中追求自由-224
----------
第八講 畫—抒寫個性的墨戲
01 文人畫的構(gòu)成-228
02 文人畫的三個標準-231
03 文人畫的精神內(nèi)涵-234
04 文人畫的風格特征-237
05 文人畫的美學追求-240
06 從“游觀山水”到“書齋山水”-243
07 形似與神似的矛盾-246
08 題畫詩的產(chǎn)生-250
09 文人畫的核心價值-253
10 難窺金豹的文人畫-256
----------
第九講 禪宗—見性成佛的修行
01 禪宗在中國的崛起-258
02 慧能與《六祖壇經(jīng)》-261
03 禪宗傳教的艱辛歷程-264
04 佛性之前人人平等-267
05 不立文字的禪宗-270
06 禪宗的世俗化-273
07 破除陳規(guī)的教義-276
08 打倒權(quán)威的宗旨-279
09 棒喝調(diào)教的瘋狂-282
10 禪宗向理學思想的轉(zhuǎn)變-285
11 理學對禪宗思想的繼承-288
----------
第十講 理學,生命意義的追尋
01 什么是真正的學問?-292
02 錢穆的讀書歷程-295
03 宋明儒家的“生命之學”-298
04 追尋自由的理學精神-301
05 “華夷差異”和“教理之爭”-304
06 宋代理學要解決的問題-307
07 理學的基本信念-310
08 陸九淵的理學思想-313
09 朱熹和陸九淵的分歧-316
10 理學與佛教的差異-319
11 從“五經(jīng)”到“四書”的轉(zhuǎn)變-322
12 宋代理學的致使缺陷-325
展開全部

講給大家的中國歷史8:新時代的開端 節(jié)選

總序 重新認識中國歷史
(楊照) 01
錢穆(賓四)先生自學出身,沒有學歷,沒有師承,很長一段時間在小學教書,然而他認真閱讀并整理了古書中幾乎所有春秋、戰(zhàn)國相關(guān)史料,寫成了《先秦諸子系年》一書。之所以寫這樣一本考據(jù)大書,很重要的刺激來自名噪一時的《古史辨》,錢穆認為以顧頡剛為首的這群學者,“疑古太過”,帶著先入為主的有色眼光看中國古代史料,處處尋覓偽造作假的痕跡,沒有平心靜氣盡量客觀做好查考比對文獻的基本工夫。工夫中的工夫,基本中的基本,是弄清楚這些被他們拿來“疑古辨?zhèn)巍钡牟牧暇烤剐纬捎谑裁磿r代。他們不愿做不能做,以至于許多推論必定流于意氣、草率,于是錢穆便以一己之力從根做起,竟然將大部分史料精確排比到可以“編年”的成就。
很明顯地,《先秦諸子系年》的成就直接打擊《古史辨》的可信度。當時任職燕京大學,在中國學術(shù)界意氣風發(fā)引領(lǐng)風騷的顧頡剛讀了《先秦諸子系年》,也立刻理解體會了錢穆的用意,他的反應是什么?他立刻推薦錢穆到廣州中山大學教書,也邀請錢穆為《燕京學報》寫稿。中山大學錢穆沒有去,倒是替《燕京學報》寫了《劉向歆父子年譜》,錢穆自己說:“此文不啻特與頡剛諍議,頡剛不介意,既刊余文,又特推薦余在燕京任教。”
這是個“民國傳奇”。里面牽涉到那個時代學者對于知識學問的熱情執(zhí)著,也牽涉到那個時代學者的真誠風范,還牽涉到那個時代學院重視學識高于重視學歷的開放氣氛。沒有學歷的錢穆在那樣的環(huán)境中,單純靠學問折服了潛在的論敵,因而得以進入當時的*高學府任教。
這傳奇還有后續(xù)。錢穆后來從燕京大學轉(zhuǎn)往北大,“中國通史”是當時政府規(guī)定的大學歷史系必修課,北大歷史系慣常的做法,是讓系里每個老師輪流排課,將自己所擅長的時代或領(lǐng)域,濃縮在幾堂課中教授,用這種方式來構(gòu)成“中國通史”課程。換句話說,大家理所當然認為“中國通史”就是由古至今不同斷代的中國歷史接續(xù)起來,頂多再加上一些跨時代的專史。
可是被派去“中國通史”課堂負責秦漢一段歷史的錢穆,不同意這項作法。他公開地對學生表達了質(zhì)疑:不知道前面的老師說了什么,也不知道后面的老師要說什么,每個老師來給學生片片斷斷的知識,怎么可能讓學生獲得貫通的中國史理解?學生被錢穆的質(zhì)疑說服了,也是那個時代的精神,學生認為既然不合理就該要求改,系里也同意既然批評反對得有道理就該改。
怎么改?那就將“中國通史”整合起來,上學期由錢穆教,下學期則由系里的中古史大學者陳寅恪教。這樣很好吧?問了錢穆,錢穆卻說不好,而且明白表示,他希望自己一個人教,而且有把握可以自己一個人教!
這是何等狂傲的態(tài)度?本來只是個小學教員,靠顧頡剛提拔才破格進到北大歷史系任職的錢穆,竟然敢要排擠數(shù)不清精通多少種語言,已經(jīng)是中古史權(quán)威的大學者陳寅恪,自己一個人獨攬教“中國通史”的工作?他憑什么?他有資格嗎?
至少那個年代的北大歷史系覺得他有資格,依從他的意思,讓錢穆自己一個人教“中國通史”。他累積了在北大教“中國通史”的經(jīng)驗,后來抗戰(zhàn)中,就在隨西南聯(lián)大避居昆明時,埋首寫出了經(jīng)典史著《國史大綱》。 02
由《國史大綱》的內(nèi)容及寫法回推,我們可以明白錢穆堅持一個人教“中國通史”,以及北大歷史系接受讓他教的理由。那不是他的狂傲,毋寧是他對于什么是“通史”提出了當時系里其他人沒想到的深刻認識。
用原來的方式教的,是“簡化版中國史”,不是“中國通史”。“中國通史”的關(guān)鍵,當然是在“通”字,而這個“通”字顯然來自太史公司馬遷的“通古今之變”。司馬遷的《史記》包納了上下兩千年的時代,如此漫長的時間中發(fā)生過那么多的事,對于一個史家*大的挑戰(zhàn),不在如何收集兩千年來留下來的種種數(shù)據(jù),而在如何從龐大的數(shù)據(jù)中進行有意義的選擇,從中間選擇什么、又放棄什么。
關(guān)鍵在于“有意義”。只是將所有材料排比出來,呈現(xiàn)的勢必是偶然的混亂。許多發(fā)生過的事,不巧沒有留下記錄數(shù)據(jù);留下記錄數(shù)據(jù)可供后世考索了解的,往往瑣碎零散。更重要的,這些偶然記錄下來的人與事,彼此之間有什么關(guān)聯(lián)呢?如果記錄是偶然的,人與人、事與事之間也沒有什么關(guān)聯(lián),那么知道過去發(fā)生了什么要做什么?
史家的根本職責就在有意識地進行選擇,并且排比、串聯(lián)所選擇的史料。*簡單、*基本的串聯(lián)是因果解釋,從過去發(fā)生的事情中去挖掘、去探索“因為/所以”,前面有了這樣的現(xiàn)象,以致后來有了那樣的發(fā)展;前面做了這樣的決定,導致后來有了那樣的結(jié)果。排出“因為/所以”來,歷史就不再是一堆混亂的現(xiàn)象與事件,人們閱讀歷史也就能夠藉此理解時間變化的法則,學習自然或人事因果的規(guī)律。
“通古今之變”,也就是要從規(guī)模上將歷史的因果解釋,放到*大。之所以需要像《史記》那樣從文明初始寫到當今現(xiàn)實,正因為這是人類經(jīng)驗的*大值,也就提供了從過往經(jīng)驗中尋索出意義與智慧的*大可能性。我們能從古往今來的漫長時間中找出什么樣貫通原則或普遍主題呢?還是從消化漫長時間中的種種記錄,我們得以回答什么只有放進歷史中才能回答的關(guān)鍵大問題呢?
這是司馬遷*早提出的“通古今之變”理想,這應該也是錢穆先生堅持一個人從頭到尾教“中國通史”的根本精神價值來源。“通史”之“通”在于建立起一個有意義的觀點,幫助學生、讀者從中國歷史中看出一些特殊的貫通變化。這是眾多可能觀點的其中一個,藉由歷史的敘述與分析能夠盡量表達清楚,因而也必然是“一家之言”。不一樣的人研究歷史會看到、凸顯不同的重點,提出不同的解釋,如果是按著不同時代、不同主題就換不同人從不同觀點來講,那么追求一貫“通古今之變”的理想與精神就無處著落了。 03
這也是我明顯自不量力一個人講述、寫作一部中國歷史的勇氣來源。我要說的,是我所見到的中國歷史,從接近無窮多的歷史材料中,有意識有原則地選擇出其中的一部份,講述如何認識中國歷史的一個故事。我說的,只是眾多中國歷史可能說法中的一個,有我如此述說、如此建立“通古今之變”因果模式的道理。
這道理一言以蔽之,是“重新認識”。意思是我自覺針對已經(jīng)有過中國歷史一定認識的讀者,透過學校教育、普遍閱讀甚至大眾傳媒有了對中國歷史的一些基本常識、一些刻板印象。我試圖要做的,是邀請這樣的讀者來“重新認識”中國歷史,來檢驗一下你以為的中國歷史,和事實史料及史學研究所呈現(xiàn)的,中間有多大的差距。
也就是在選擇我的中國史敘述重點時,我會優(yōu)先考慮那些史料或史學研究上相當扎實可信,卻和一般常識、刻板印象不相合、甚至相違背的部分。這個立場所根據(jù)的,是過去百年來,“新史學”、西方史學諸方法被引進運用在研究中國歷史所累積的豐富成果。但很奇怪的,也很不幸的,這些精彩、有趣、突破性的歷史知識與看法,卻遲遲沒有進入教育體系、沒有進入一般人的歷史常識中,以至于活在21世紀的大部分人對中國歷史的認識,竟然都還依循一百多年前流通的傳統(tǒng)說法!爸匦抡J識”的一個目的,就是用這些新發(fā)現(xiàn)、新研究成果修正、挑戰(zhàn)、取代傳統(tǒng)舊說法。
“重新認識”的另一個目的,是回到“為什么學歷史”的態(tài)度問題上,提供不同的思考。學歷史到底在學什么?是學一大堆人名、地名、年代,背誦下來考試時答題?這樣的歷史知識一來是根本隨時在互聯(lián)網(wǎng)上都能查得到,二來是和我們的現(xiàn)實生活有什么關(guān)聯(lián)?不然是學用現(xiàn)代想法改編的古裝歷史故事、歷史戲劇嗎?這樣的歷史,固然有現(xiàn)實連結(jié),方便我們投射感情入戲,然而對于我們了解過去、體會不同時代的特殊性,有什么幫助呢?
在這套書中,我的一貫信念是學歷史*重要的不是學What──歷史上發(fā)生了什么,而是更要探究How and Why──去了解這些事是如何發(fā)生的,為什么會發(fā)生。沒有What當然無從解釋How and Why,歷史不可能離開事實敘述只存在理論;然而歷史也不可以、不應該只停留在事實敘述上。只敘述事實不解釋如何與為什么,無論將事實說得再怎么生動,畢竟無助于我們從歷史而認識人的行為多樣性以及個體或集體行為邏輯。
借由述說漫長的中國歷史,藉由同時探究歷史中的如何與為什么,我希望一方面能幫助讀者梳理、思考今日當下這個文明、這個社會是如何形成的;二方面能讓讀者確切感受到中國文明內(nèi)在的多元樣貌。在時間之流里,中國絕對不是單一不變的一塊,中國人、中國社會、中國文明曾經(jīng)有過太多不一樣的變化。這些歷史上曾經(jīng)存在的種種變貌,總和加起來才是中國。在沒有如實認識中國歷史的豐富變化之前,讓我們先別將任何關(guān)于中國的看法說法視為理所當然。 04
這是一套一邊說中國歷史,一邊解釋歷史知識如何可能的書。我的用心是希望讀者不要只是被動地接受這些信息當作是斬金截鐵的事實,而能夠在閱讀中部份地主動參與去好奇、去思考:我們怎么能知道過去發(fā)生了什么、又如何去評斷該相信什么懷疑什么?歷史知識的來歷常常和歷史本身同樣曲折復雜,甚至更加曲折復雜。
這套書一共分成13冊,能夠成書*主要是有臺灣的“敏隆講堂”和“趨勢講堂”讓我能夠兩度完整地講授中國通史課程,每一次的課程都前后橫跨五個年頭,換句話說,從2007年**講開講算起,花了超過十年。十年備課授課過程中,大部分時間用于消化各式各樣的論文、專書,也就是關(guān)于中國歷史的研究,并努力吸收這些研究的發(fā)現(xiàn)與論點,盡量有機地編組進我的歷史敘述與討論中。明白地說,我將自己的角色設定為一個勤勞、忠實、不輕信不妥協(xié)的二手研究整合者,而不是進入原始一手材料提出獨特成果的人。也只有放棄自己的原創(chuàng)研究沖動,虛心地站在前輩同輩學者的龐大學術(shù)基礎上,才有可能處理中國通史題材,也才能找出一點點“通”的心得。
將近兩百萬字的篇幅,涵蓋從新石器時代到辛亥革命的時間范圍,這樣一套書,一定不可避免含夾了許多錯誤。我只能期望能夠?qū)渭冎R事實上的“硬傷”失誤降到*低,至于論理與解釋帶有疑義的部分就當作是“拋磚引玉”,請專家讀者不吝提出指正意見,得以將中國歷史的認識推到更廣且更深的境界。 第八冊《新時代的開端》第三講 宋朝的建立和政治改革 01 “黃袍加身”的故事
后周世宗在公元959年去世,臨終前考慮到即將繼位的兒子(后周恭帝)只有七歲,就作了一番重要的人事調(diào)動安排。其中對后世影響*大的,是將原本擔任殿前軍都指揮使的趙匡胤升為殿前軍都點檢。
周世宗是一位有野心的皇帝,即位之后不只致力于鞏固自身的王朝,還意欲對外擴張,懷抱統(tǒng)一之志。為此他很認真地訓練軍隊,將自己掌握的部隊分成兩支,一支是侍衛(wèi)親軍,另一支就是殿前軍,殿前軍比侍衛(wèi)親軍人數(shù)更少,也更精銳。
依照制度,殿前軍都指揮使上面還有一級副都點檢,但世宗卻讓趙匡胤越過了副都點檢這一級,直接跳上了都點檢的位置!端问贰酚涊d世宗之所以在臨終時選擇趙匡胤接任都點檢,是因為之前
有三件事:
**件,世宗征淮南時,有一晚趙匡胤的父親到了趙匡胤帶領(lǐng)的軍隊所駐扎的城下,要求入城,趙匡胤卻遵守軍令而要父親在城外等到第二天天明。第二件,也是在征淮南時,有人向世宗告密,說趙匡胤帶軍隊進城后搜刮了很多財富。世宗于是派人去突襲檢查,卻發(fā)現(xiàn)趙匡胤私人的箱中放的都是書,沒有什么金銀財貨。第三件,在征南唐時,南唐以三千兩白銀賄賂帶兵的趙匡胤,趙匡胤全數(shù)都繳給了世宗的內(nèi)府。
因為這三件事,所以世宗特別信任趙匡胤,臨終時將自己一手訓練的*精良的部隊交給他帶領(lǐng),也就是托孤,要他負責保護少主的意思。
然而恭帝剛即位,就傳來了鎮(zhèn)州、定州告急的消息。司馬光《涑水記聞》記錄:
建隆元年正月辛丑朔,鎮(zhèn)、定奏契丹與北漢合勢入寇,太祖時為歸徳軍節(jié)度使、殿前都點檢,受周恭帝詔,將宿衛(wèi)諸軍御之。癸卬,發(fā)師,宿陳橋,將士陰相與謀曰:“主上幼弱,未能親政,今我輩出死力為國家破賊,誰則知之?不若先立點檢為天子,然后北征,未晩也。”
才剛開年,鎮(zhèn)、定二州傳來契丹和北漢聯(lián)合南下攻擊的消息,趙匡胤此時身兼歸德軍節(jié)度使和殿前都點檢的職位,接了新皇帝的詔令,帶著軍隊要北上去防御抵抗。兩天之后,軍隊出發(fā)了,夜里停駐在陳橋,底下的士兵們互相討論計劃,說:“皇帝才七歲那么小,不可能自己掌握權(quán)力,現(xiàn)在我們冒著生命危險去為國家抵抗敵人,做了什么,建立了什么功勞,有誰知道呢?”意思是我們怎么能夠有把握付出的血汗能得到適當?shù)莫勝p呢?新的政局不穩(wěn)定的情況下,要如何讓我們賣死命去打仗呢?“不如先擁立帶兵的都檢點當皇帝,我們自己立的皇帝,可以保證將來能得到的獎賞,再來出兵打仗也不送!”
“五代”為什么朝代更替那么快?又為什么在“五代”之外還有“十國”?一部分原因就在于當時流行軍人擁立天子,這種情形愈來愈普遍,也愈來愈容易,光是為了盤算可以從打仗中得到什么,就可以策劃自己立新的天子。
甲辰將旦,將士皆擐甲執(zhí)兵仗,集于驛門,歡噪突入驛中。太祖尚未起,太宗時為內(nèi)殿祗候供奉官都知,入白太祖,太祖驚起,出視之。諸將露刃羅立于庭,曰:“諸軍無主,愿奉太尉為天子。”太祖未及答,或以黃袍加太祖之身,眾皆拜于庭下,大呼稱萬歲,聲聞數(shù)里。太祖固拒之,眾不聽,扶太祖上馬,擁逼南行。
——《涑水記聞》
第二天早上,元月初四,計劃聯(lián)絡好的軍官和士兵一起全副武裝集合在趙匡胤的營門口,趙匡胤還沒起床,將士們就鼓噪著突然沖了進去。將士是全副武裝沒有通報并得到同意沖進去的,也就是帶著脅迫的意味。這時候太宗,也就是趙光義當時擔任內(nèi)殿供
奉官都知,趕緊進去告訴哥哥,趙匡胤這時才匆忙起身,出來面對這突然的情況。
這群人中的代表甚至連刀都拔出來了,說:“我們的軍隊沒有真正的領(lǐng)袖,希望擁立你來當皇帝。”趙匡胤還來不及回應,他們就將事先準備好的黃袍,也就是只有皇帝能穿、代表皇帝身份的袍服披蓋在他身上,然后大家一起行拜皇帝的禮,大呼“萬歲”。因為人很多,又齊聲高呼,幾里外都聽得見。趙匡胤堅持不肯,但他們不管,硬是將他扶上馬,大家簇擁著他轉(zhuǎn)往南走。軍隊本來是要出城去北方打契丹和北漢的聯(lián)軍,現(xiàn)在卻轉(zhuǎn)回頭往南,也就是朝著都城前進。
太祖度不能免,乃系轡駐馬謂將士曰:“汝輩自貪富貴,強立我為天子,能從我命則可,不然,我不能為若主也。”眾皆下馬聽命。太祖曰:“主上及太后,我平日北面事之,公卿大臣,皆我比肩之人也,汝曹今日毋得輒加不逞。近世帝王初舉兵入京城,皆縱兵大掠,謂之“夯市”。汝曹今毋得夯市及犯府庫,事定之日當厚賚汝;不然,當誅汝。如此可乎?”眾皆曰:“諾!蹦苏嗞犖槎校胱匀屎烷T,市里皆安堵,無所驚擾,不終日而帝業(yè)成焉。
——《淶水記聞》
趙匡胤看這個情勢,沒辦法了,不可能不當皇帝,就拉住馬停下腳步,對這些官兵說:“唉,你們?yōu)榱俗约贺潏D獎賞功名,硬是要把我架上天子的位子,那我有條件,你們必須答應,不然我不能當你們的皇帝。”大家就都下馬來敬領(lǐng)趙匡胤的條件。
“首先,原來的皇帝、太后,還有其他大臣,你們不能加害他們。其次,近來的慣例,當皇帝的率兵打入京城,都讓軍隊隨意劫掠百姓,稱之為‘夯市’,我們現(xiàn)在進了城,你們可不準‘夯市’,也不能搶奪官方府庫,等到一切平定安穩(wěn)了,我自然會給你們豐厚的賞賜。誰不遵從我就殺誰。這樣可以嗎?”大家都說:“可以!”
于是整理好隊伍繼續(xù)前進,從仁和門進城,城里沒有任何驚擾,人民生活照常,只花了一天不到的時間,趙匡胤就順利當上皇帝了。 02 “陳橋兵變”是早有預謀的嗎?
這就是流傳甚廣的“陳橋兵變”、“黃袍加身”故事,后世的種種說法,大致都是改編自司馬光的《涑水記聞》!朵乘浡劇肥撬抉R光關(guān)于宋朝政治上種種傳言的筆記。有意思的是關(guān)于趙匡胤當皇帝這件事,《涑水記聞》不只記錄了“陳橋兵變”和“黃袍加身”。另有一段:
及將北征,京師間喧言:“出軍之日,當立點檢為天子。”富室或挈家逃匿于外州,獨宮中不之知。太祖聞之懼,密以吿家人曰:“外間讻讻若此,將如之何?”太祖姊或云即魏氏長公主,面如鐵色,方在廚,引面杖逐太祖擊之,曰:“大丈夫臨大事,可否當自決胸懷,乃來家間恐怖婦女何為耶!”太祖默然而出。
這條說法和上一條有微妙卻關(guān)鍵的出入。這條說要出兵北征時,京城里就已經(jīng)有風聲了,傳言部隊會擁立都點檢趙匡胤當天子。一定是言之鑿鑿,而且流傳甚廣,以至于京城里的有錢人判斷要發(fā)生政治上的大動蕩了,趕緊攜家?guī)Ь觳恢浑x開京城,還要遠遠逃躲到外州去,免得被動蕩時局牽連傷害。整座城里的人都知道了,就只有宮里的皇帝和他周圍的人不知道。
被人家講成這樣,趙匡胤很擔心很害怕,回家跟家人商量,問說:“唉,外面?zhèn)餮詽M天飛到這種程度,該怎么辦呢?”這時候趙匡胤的大姊,后來的魏氏長公主正在廚房里忙著,干嘛呢,忙著搟面,聽到弟弟這樣的話,變臉了,生氣鐵青著臉,直接舉著搟面棍打趙匡胤,罵他:“你個男子漢遇到了大事,可以做什么該做什么,自己沒有盤算沒法決定嗎?拿這種事到家里來嚇女人家算什么!”趙匡胤被訓了,只好摸摸鼻子自討沒趣出門。
原來趙家除了趙匡胤和趙光義之外,還有一位如此兇悍的大姊,另外,如果依照這條記錄,那“陳橋兵變”怎么會是一件突如其來、讓趙匡胤嚇一跳的事呢?他早就聽說了啊,甚至整座京城里的人都預先知道要發(fā)生這件事了!
基于歷史紀實的信念,在《宋史·卷二百四十二》里還有另外一條:
及太祖為群情推戴,及太祖自陳橋返京師,人走報太后曰:“點檢已作天子!焙笤唬骸拔醿核赜写笾,今果然!
“陳橋兵變”之后,“黃袍加身”的趙匡胤回師到京城,有人去報知趙匡胤的母親杜太后說:“點檢當皇帝了!”你看杜太后如何反應,她很鎮(zhèn)定地說:“我兒子向來就有大志,今天實現(xiàn)了!”母親沒有驚訝,早有心理準備了。

講給大家的中國歷史8:新時代的開端 作者簡介

楊照,歷史學家,1963年生。臺灣大學歷史系畢業(yè),兼修考古學和人類學,入美國哈佛大學東亞語言與文明研究所,為哈佛大學博士候選人,師從張光直先生和杜維明先生,研究專長為中國古代思想史、人類學。曾任職于“中央研究院”史語所,兼任多所大學講師,后以歷史學術(shù)普及和歷史寫作為重心。楊照現(xiàn)任臺灣誠品講堂與敏隆講堂講師,常年開設一系列關(guān)于中國歷史和中國經(jīng)典的課程,他的歷史創(chuàng)作延續(xù)呂思勉、錢穆的治學和教學路徑,將艱深而豐富的學術(shù)成果以生動通俗的方式傳達給大眾讀者。

商品評論(0條)
暫無評論……
書友推薦
本類暢銷
編輯推薦
返回頂部
中圖網(wǎng)
在線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