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野菊花
-
>
我的父親母親 - 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
>
吳宓日記續(xù)編.第7冊.1965-1966
-
>
吳宓日記續(xù)編.第4冊:1959-1960
-
>
吳宓日記續(xù)編.第3冊:1957-1958
-
>
吳宓日記續(xù)編.第2冊:1954-1956
-
>
吳宓日記續(xù)編.第1冊:1949-1953
童話的魅力(童話的心理意義與價值)(精) 版權(quán)信息
- ISBN:9787509770887
- 條形碼:9787509770887 ; 978-7-5097-7088-7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童話的魅力(童話的心理意義與價值)(精) 本書特色
作者認為,童話以象征的語言傳達出人類千百年來積累起來的經(jīng)驗和智慧,揭示了許多有關人生和人性的真理。與兒童所能理解的其他類型的故事相比,童話故事能使我們了解到更多的關于人類內(nèi)心問題的信息,更多的正確解決社會中的困境的辦法。 童話會對兒童的心理成長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而這種作用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都是積極的,能幫助兒童發(fā)現(xiàn)自我、度過難關、得到安慰、獲得經(jīng)驗,并且處理好自身與外部世界以及自身與父母之間的關系。童話暗示我們,即使是身處逆境,有益的生活也就在咫尺之間。
童話的魅力(童話的心理意義與價值)(精) 內(nèi)容簡介
本書是20世紀70年代發(fā)表的具有代表性的童話心理學研究成果,是世界兒童文學理論名著,在學術(shù)界產(chǎn)生廣泛影響的同時,受到一般讀者及廣大父母的歡迎。作者認為童話以象征的語言傳達出人類千百年來積累起來的經(jīng)驗和智慧,揭示了許多有關人生和人心的基本真理。他探討了童話故事所蘊含的巨大潛力,因為“與兒童所能理解的任何其他類型的故事相比,從童話故事中我們能了解到更多的關于人類內(nèi)心問題的信息,更多的正確解決他們在任何社會中的困境的辦法”。
童話的魅力(童話的心理意義與價值)(精) 目錄
導論 努力尋求人生意義
童話故事與生存困境
童話:一種獨特的藝術(shù)形式
**部 解開魔袋
生活源自內(nèi)心的探究
《漁夫和吉尼》:童話與寓言的比較
童話與神話:樂觀主義與悲觀主義
《三只小豬》:享樂原則與現(xiàn)實原則
兒童需要魔力
替代性滿足與意識識別
外化的重要性:幻想的人物與事件
變形轉(zhuǎn)換:關于壞繼母的幻想
給混亂帶來秩序
《蜜蜂王后》:獲取人格整合
《小弟弟和小姐姐》:統(tǒng)一我們的雙重性
《水手辛巴德和腳夫辛巴德》:幻想與現(xiàn)實
《一千零一夜》的框架故事
兄弟倆的故事
《三種語言》:建立整合
《三片羽毛》:*小的孩子被看作小傻瓜
戀母情結(jié)的沖突與解決:穿盔甲的騎士與痛苦的女郎
畏懼幻想:為什么要禁忌童話故事?
借助幻想超越幼年期
《牧鵝少女》:獲得自主
幻想·恢復·逃避·慰藉
怎樣講述童話故事
第二部 走進奇境
《亨塞爾和格萊特爾》
《小紅帽》
《杰克與豆莖》
《白雪公主》里的嫉妒王后和俄狄浦斯神話
《白雪公主》
《金發(fā)少女和三只熊》
《睡美人》
《灰姑娘》
童話故事中的動物-新郎系列:走向成熟的斗爭
《傻大膽學害怕》
物新郎
《雪里白和玫瑰紅》
《青蛙王子》
《丘比特和普賽克》
《中魔的豬》
《藍胡子》
《美女和野獸》
參考文獻
童話的魅力(童話的心理意義與價值)(精) 節(jié)選
《童話的魅力》:
在其他的文化中,同樣的母題可能以這樣的敘述形式出現(xiàn),邪惡之敵顯露出巨大、兇惡的動物形體,威脅要吃掉主人公。如果不是主人公機智應變,巧施一計,他就根本不是這個惡魔的對手。于是主人公就大聲地說,你這么強大的妖怪以巨大的動物形體出現(xiàn)是非常容易的,但要變成一個小動物,比如一只老鼠或一只小鳥,卻是萬萬不可能的。這種利用妖怪虛榮心的計策給妖怪帶來了滅頂之災。為了顯示它沒有什么做不到的事情,這兇惡的妖怪就搖身變成了一個小動物,于是主人公就輕而易舉地戰(zhàn)勝了它。
《漁夫和吉尼》隱含的信息要比表現(xiàn)這一童話母題的其他形式的故事豐富得多,因為它具有其他故事里少有的非常有意義的細節(jié)。它的一個特征是對吉尼怎么會變得如此殘酷,竟然要殺死使他獲得自由的人的描述;另一個特征是三次未獲成功的努力終于在第四次嘗試時得到回報。
根據(jù)成人的道德觀念,囚徒被囚禁的時間越長,他對解放他的人就越是應當感恩戴德。但這與吉尼所述說的情況不同:他被囚禁在銅罐里的頭一百年間,他“在心里許愿:‘無論是誰,只要放我出去,我將使他永遠、永遠享受榮華富貴!
……
童話的魅力(童話的心理意義與價值)(精) 作者簡介
布魯諾·貝特爾海姆,美國心理學家,兒童自閉癥經(jīng)典研究的發(fā)起人,在心理學界與童話研究界均享有盛名。1903年生于維也納,在維也納大學獲得博士學位。1939年移居美國。芝加哥大學著名的教育學、心理學和精神病學教授。著有《空虛的堡壘》《夢幻的兒童》《愛得不夠》《與母親們的對話》等。1977年《童話的魅力》一書獲得美國國家圖書獎(National Book Award )和美國國家書評獎(National Book Critics Circle Award )。1990年去世。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姑媽的寶刀
- >
名家?guī)阕x魯迅:朝花夕拾
- >
山海經(jīng)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shù)叢書(紅燭學術(shù)叢書)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回憶愛瑪儂
- >
羅庸西南聯(lián)大授課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