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馨卡幫你省薪 2024個人購書報告 2024中圖網(wǎng)年度報告
歡迎光臨中圖網(wǎng) 請 | 注冊
> >>>
中藥藥理學研究簡述與實例分析

中藥藥理學研究簡述與實例分析

作者:趙建平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出版時間:2022-12-01
開本: 其他 頁數(shù): 132
本類榜單:醫(yī)學銷量榜
中 圖 價:¥43.5(7.5折) 定價  ¥58.0 登錄后可看到會員價
加入購物車 收藏
運費6元,滿39元免運費
?新疆、西藏除外
本類五星書更多>

中藥藥理學研究簡述與實例分析 版權信息

  • ISBN:9787030735317
  • 條形碼:9787030735317 ; 978-7-03-073531-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藥藥理學研究簡述與實例分析 本書特色

本書依次介紹了中藥藥理學的發(fā)展、中藥藥理學實驗設計、統(tǒng)計方法、 動物模型、藥理研究、藥效研究等內容,同時提煉了趙建平在中藥藥理學方 面相關的研究成果,并作為實例演示穿插進各個章節(jié)以闡釋重點難點。

中藥藥理學研究簡述與實例分析 內容簡介

本書從中藥藥理學的發(fā)展開始介紹,依次分章節(jié)介紹了中藥藥理學實驗設計、統(tǒng)計方法、動物模型、藥理研究、藥效研究等多環(huán)節(jié)的研究內容與研究設計,并且總結提煉了趙建平名老中醫(yī)藥專家中藥藥理學方面相關的研究成果作為實例演示,具體詳實的穿插進各個章節(jié)以闡釋重點難點。比如以風濕寧膠囊的藥理學研究為例,對于抗風濕藥應當選取什么指標、如何設計實驗、選取適宜的統(tǒng)計方法、科學的建立合適的動物模型,都會結合論文中的實驗設計來進行講解。

中藥藥理學研究簡述與實例分析 目錄

目錄
前言
**章 學術研究背景與研究內容 1
一、中藥藥理研究的發(fā)展概況 1
二、學術研究的主要內容 2
第二章 學術研究方法概要 15
一、研究設計的原則 15
二、研究設計的內容 16
第三章 學術研究的方法選擇梳理 31
一、中藥藥理研究的實驗設計方法 31
二、中藥藥理指標的性質及數(shù)據(jù)處理 35
三、中藥藥理研究的常用統(tǒng)計方法 38
四、量效關系分析 56
五、重復測量數(shù)據(jù)分析 56
六、組方定量設計的多因素分析方法 59
第四章 研究成果實例講解 62
一、解表藥 62
二、清熱藥 77
三、祛風濕藥 90
四、補益藥 100
主要參考文獻 123
展開全部

中藥藥理學研究簡述與實例分析 節(jié)選

**章 學術研究背景與研究內容   一、中藥藥理研究的發(fā)展概況   中藥藥理學是以中醫(yī)藥基本理論為指導,運用現(xiàn)代科學方法,研究中藥和機體相互作用及作用規(guī)律的一門學科。中藥是指以中醫(yī)學理論為基礎,用于防治疾病的天然藥材;機體則指人體、動物體及病原體。中藥藥理學的研究內容分兩部分,即中藥藥效學和中藥藥物代謝動力學。中藥藥效學是用現(xiàn)代科學的理論和方法,研究和揭示中藥藥理作用產(chǎn)生的機制和物質基礎。中藥藥物代謝動力學是研究中藥及其化學成分在體內的吸收、分布、代謝、排泄過程及其特點。   中藥藥理學是中藥學的分支學科。歷經(jīng)幾千年的發(fā)展,中藥學的研究已經(jīng)有了成熟的理論體系,但是用現(xiàn)代科學的理論和方法去研究和揭示中藥功效產(chǎn)生的藥理學基礎、物質基礎及中藥的體內過程則始于近代。   中藥藥理學作為一個完整而獨立的學科,是在1985年正式確立的。國內中藥藥理研究始于1923年陳克恢自美留學歸國后在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與史米特、伊博恩等共同研究當歸、麻黃的藥理作用,F(xiàn)代中藥藥理學的發(fā)展大致經(jīng)歷了三個時期。   (一)20世紀20~40年代   中國近代中藥藥理研究初期以陳克恢、伊博恩等對于麻黃素及相關化合物的研究為代表,這些研究為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國內外藥理學家所做,并依托于該系擁有的洛克菲勒基金會援助之實驗儀器和設備,故研究比較深入和廣泛,在當時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中期以經(jīng)利彬、劉紹光等學者的研究為代表,他們大多為歐美留學歸國人員,掌握了先進的科學理論和實驗技術,取得了令世界矚目的成績;后期由于受戰(zhàn)爭影響,研究成果較少,但在常山、鴉膽子等藥理研究方面亦有相當成果。這一時期的研究不僅起到了開創(chuàng)性的作用,而且形成了延續(xù)至今的研究思路,即從天然藥材中提取化學成分,通過篩選研究確定其有效成分,與天然藥物研究模式極為相似。   20世紀30年代初期,伊博恩、趙承嘏、馮志東、樸柱秉等離開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分別加入上海雷士德醫(yī)學研究院、國立北平研究院等機構;同時,國民黨北伐成功,提倡學術研究,除先后成立中央研究院及北平研究院外,并于全國經(jīng)濟委員會內成立衛(wèi)生實驗處;各醫(yī)學院校也加以改組,充實師資和設備,于課余從事研究工作。20年代麻黃研究的驚人成就,予中藥研究者以極大鼓舞,因此中藥研究成為30年代朝野一致提倡的學術活動。當時進行專業(yè)中藥藥理研究的機構有國立北平研究院生理學研究所、全國經(jīng)濟委員會衛(wèi)生實驗處藥物研究室、國立北平研究院與中法大學藥物研究所、上海雷士德醫(yī)學研究院生理科學組及國立上海醫(yī)學院藥理學系等。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在1934~1935年近2年的時間里,上述機構發(fā)表論文47篇(含同一文章發(fā)表于不同刊物),取得了很好的成果,之后隨著抗日戰(zhàn)爭的全面爆發(fā),中藥藥理研究一度停滯。  。ǘ20世紀50~80年代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在國家與行業(yè)部門的引導支持下,中藥藥理學研究有了更加廣泛與深入的發(fā)展。   中藥藥理研究著重在抗癌藥、心血管系統(tǒng)及免疫系統(tǒng)藥物的研究,其占比約50%。其中大部分是單味藥的研究,約占87.8%;復方研究僅占12.2%。研究的制劑也不斷純化,單體及總成分的制劑比例從20世紀60年代的8.1%增加到1983年的44.8%。但是仍未廣泛開展復方的研究與基礎理論的研究。   標志性成果有丹參、川芎、冠心2號方活血化瘀作用研究,延胡索鎮(zhèn)痛鎮(zhèn)靜作用研究,清熱解毒藥抗菌抗病毒作用研究等。初步揭示了這些中藥藥理作用的同時,還發(fā)現(xiàn)和確定了許多中藥的有效成分,如小檗堿、川芎嗪、青蒿素、葛根黃酮等。   (三)20世紀90年代后   進入20世紀90年代,中藥藥理學研究的方向主要分兩條:一是天然藥物學研究思路,二是突出了中藥復方的整體研究。著名藥理學家周金黃教授提倡五個結合,形成中藥藥理學學科的基本構架,中藥藥理學的研究逐漸專門化、規(guī)范化。中藥作用機制研究在此階段有了較明顯的提高,許多單味藥的研究已經(jīng)深入到細胞水平、分子水平甚至基因水平。一直困擾學術界的中藥粗制劑體外研究的方法學問題,隨著中藥血清藥理學的研究發(fā)展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決。同時中藥的毒理研究也有了較大的進展。更加重要的是中藥復方研究的思路與方法漸漸形成了體系。復方中藥是中藥預防疾病的主要方式,中藥復方具有豐富的中醫(yī)理論,是目前醫(yī)藥利用中*為復雜、難度*大的研究之一。   總之,隨著醫(yī)藥技術的進步,中藥藥理學的研究方法也在不斷進步,同時也面臨著新的挑戰(zhàn)和機遇。總結已有的研究成果,發(fā)現(xiàn)問題并解決問題,提出更合理、更科學的研究方法使得研究更深入是中藥藥理學研究過程中一直追求的目標,不過這還需要臨床工作的進一步探索。   二、學術研究的主要內容  。ㄒ唬┲兴幩幮岳碚摰乃幚硌芯   在宋代以前,“藥性”一詞的含義已有廣義、狹義之分。廣義的“藥性”,泛指藥物的各種性質,包括寒熱溫涼、質地潤燥、功效、配伍等。狹義的藥性,則專指藥物的性能,F(xiàn)代藥理所研究的藥性多指藥物內在物質所決定的與臨床治療相關的性質,其中包括藥物的毒性及寒熱之性等相關內容,包括“四氣”“五味”“升降浮沉”“法象”“歸經(jīng)”“七情”“十劑”等許多內容。   寒涼、溫熱藥性是其所含有效成分作用于機體的客觀反映,有研究認為中藥所含化學成分是其產(chǎn)生藥理作用的基礎,與其寒熱藥性具有密切關系。20世紀80~90年代,嚴永清選取400多種常用中藥,運用統(tǒng)計學方法對其化學成分和寒熱藥性進行相關性分析,結果顯示辛溫藥大多含揮發(fā)油成分,苦寒藥多以生物堿、蒽醌苷、強心苷、皂苷為主要成分;甘平藥的化學成分中糖類較多。李武等對212種寒涼藥物進行分析,提出寒涼藥物主要來自菊科、豆科、百合科、禾本科的植物;藥效主要涉及涌吐、清熱、利水滲濕、平肝息風;且消炎殺菌藥多來自生物堿類,強心藥多來自苷類,故清熱藥與其功用之間存在物質基礎。   早在20世紀60年代,侯燦對72種中藥的研究分析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寒性藥具有退熱、抗菌、抑制作用,而熱性藥具有興奮、刺激作用。陳群等則通過檢測反映能量代謝強弱的琥珀酸脫氫酶的變化,發(fā)現(xiàn)熱證時琥珀酸脫氫酶活性升高,用清熱中藥治療后活性有所降低,即能量代謝減弱。陳銳群等發(fā)現(xiàn)清熱藥可抑制Na+-K+-ATP酶的活性。彭淑紅等對寒性中藥的研究認為寒性中藥可能通過降低肝臟線粒體琥珀酸脫氫酶的活性從而減少ATP的生成,降低肝臟Na+-K+-ATP酶、Ca2+-ATP酶的活性從而減少ATP的消耗,起到調節(jié)肝臟能量代謝的作用。   寒性、熱性中藥對中樞神經(jīng)遞質都有影響,寒性中藥對其有抑制作用,而熱性中藥能興奮中樞神經(jīng)遞質,目前已經(jīng)有諸多文獻支持這個觀點,例如溫陽藥和補氣藥均能提高腦內去甲腎上腺素(NE)、多巴胺(DA)遞質含量,提高血清多巴胺-β-羥化酶(DβH)活性,增加腎上腺皮質激素含量,同時降低腦內5-羥色胺(5-HT)的含量。同時寒性中藥能降低交感神經(jīng)的興奮性,可能增強副交感神經(jīng)的興奮性;熱性中藥能加強交感神經(jīng)的興奮性。梁月華等發(fā)現(xiàn)寒涼藥可以降低心率、DβH活性,溫熱中藥可以增強心率、DβH活性。寒證患者用溫熱性方藥治療后,尿內兒茶酚胺、17-羥皮質類固醇排出量迅速增加;而熱證患者用寒涼性方藥治療后,尿內兒茶酚胺、17-羥皮質類固醇排出量明顯減少。   寒性、熱性中藥還對機體其他激素的分泌具有調整作用。如金星等發(fā)現(xiàn)寒性中藥復方可使大鼠血清促甲狀腺激素水平下降,垂體內促腎上腺皮質激素及黃體生成素釋放減少。寒性、熱性中藥影響信號物質如激素遞質釋放而引起的藥理作用,與第二信使尤其是環(huán)磷酸腺苷(cAMP)及環(huán)磷酸鳥苷(cGMP)的生成有密切關系。余惠曼等的研究發(fā)現(xiàn)溫熱藥可提高促cAMP生成的腺苷酸環(huán)化酶的表達而導致cAMP的合成增多,而寒涼藥則降低腺苷酸環(huán)化酶的表達。   對于藥性的基礎研究,匡海學教授的“中藥性味科學內涵新假說”提出“中藥同時具有性(氣)與味,性(氣)與味是中藥(包括方劑、單味中藥、有效部位或組分、單體化合物)同時兼具的兩種特性。藥味與藥物的具體功效相關”。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譜-四極桿-飛行時間質譜聯(lián)用(UPLC-QTOF-MS)法確定了18個與能量代謝相關的內源性生物標志物,而這些代謝物主要通過參與氨基酸代謝、糖代謝、花生四烯酸代謝、磷酸戊糖途徑來影響機體的能量代謝。而王秋紅等借助蛋白質組學研究思路與技術,針對復雜生物樣本的特殊性,開發(fā)了全新的目標蛋白富集、目標蛋白定性定量——iTRAQ技術,基于此建立了溫熱中藥(附子、干姜、花椒)對機體肝臟組織的能量代謝及物質代謝相關蛋白定量的方法。結果表明,熱性中藥附子、干姜、花椒影響機體物質代謝和能量代謝主要通過兩條途徑來實現(xiàn)。一是主要通過調控代謝相關蛋白的表達,如通過上調糖原磷酸化酶、尿苷二磷酸-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羥激酶等相關蛋白的表達,調節(jié)丙酮酸代謝、三羧酸循環(huán)、脂肪酸代謝、糖代謝(淀粉-蔗糖代謝、核糖體、糖酵解/糖異生)等途徑的相關蛋白的表達影響機體代謝過程,加快肝糖原分解,減少糖原合成,增加體內熱量的產(chǎn)生;并通過上調O-肉堿棕櫚酰轉移酶2、醛脫氫酶X蛋白的表達,促進脂肪酸代謝,增加體內熱量的產(chǎn)生;通過過氧化物酶體增殖物激活受體(PPAR)途徑上調乙酰輔酶A(CoA)合成酶,增加乙酰輔酶A的生成,進入三羧酸循環(huán)氧化供能,使熱量生成增多;通過花生四烯酸代謝途徑,上調細胞色素P4503A18,調控參與類固醇激素的合成,可促進激素轉化,減少其滅活和排泄,增強機體代謝過程。二是熱性中藥附子、干姜、花椒通過調控氨基酸代謝相關蛋白的表達,如通過氨基酸代謝途徑,上調蛋白醛氧化酶X、D-氨基酸氧化酶水平,增強體內氨基酸代謝、生酮或生糖氨基酸的分解代謝,產(chǎn)生三羧酸循環(huán)的中間產(chǎn)物或轉變?yōu)樘腔蚶^續(xù)氧化提供能量;通過上調類固醇17-α-羥化酶的表達,調控參與類固醇激素的合成,促進生物體內類固醇代謝,并能通過N-聚糖生物合成途徑,上調N-聚糖生物合成途徑中的多萜基二磷酸寡聚糖蛋白糖基轉移酶1,提高對能量的利用;通過脂肪酸生物合成途徑,下調脂肪酸合酶的表達,提高對機體能量的利用;通過胰島素信號通路上調相關的蛋白糖原合酶,使糖原合成增多,耗能增多。這與匡海學教授此前提出的理論與相關研究成果是一致的,并且提出了評價中藥寒熱藥性的普適性方法。   中藥藥性的現(xiàn)代分析方法有:①中藥藥性本質多元學說:中藥藥性物質組學是研究中藥藥性物質組組成、作用及其相互關系的科學。以中藥藥性物質組為研究對象,用現(xiàn)代科學技術如原子吸收光譜法、化學計量法研究中藥藥性的本質,并借助計算機分析比較被測各元素與中藥寒、涼、溫、熱之間的關系。盡管該方法采用現(xiàn)代科學技術手段,設計縝密,但把功能主治歸結于化學元素的作用有所偏失。中藥藥性與生態(tài)因子有一定關聯(lián)性,比如,涼性藥材更多地分布在腐殖土和沙土中,略多地分布在寒冷的環(huán)境中。中藥的有效化學成分是中藥藥性的物質基礎,同時中藥的有效化學成分會受到生態(tài)因子的影響。從分子水平認識中藥,中藥是一個復雜的分子巨系統(tǒng),對于復方來講,其分子組成更加巨大、復雜,面對如此復雜的分子巨系統(tǒng),要將某種中藥或某個復方的物質組成完全分析清楚,在目前的技術條件下是難以實現(xiàn)的,而且溫熱或寒涼藥中各種物質分子的藥性并不都是溫熱性或寒涼性,也就是說在溫熱藥中可同時含有寒涼的物質分子,寒涼藥中可同時含有溫熱的物質分子。例如,大黃中的番瀉苷是其瀉下作用*強的有效成分,同時含有的鞣質可收斂止瀉。每個化學分子都與中藥整體藥性有關,但每個分子都代表不了中藥整體藥性。②基于生物熱動力學的中藥四性研究:通過建立中藥四性的生物熱譜圖和熱力學模型研究四性。③中藥藥性物質論:中藥寒熱藥性的生理生化指標評價從寒熱藥性明確的常用中藥出發(fā),探討了多個生理生化指標與中藥寒熱藥性的關聯(lián)關系,為中藥藥性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商品評論(0條)
暫無評論……
書友推薦
本類暢銷
編輯推薦
返回頂部
中圖網(wǎng)
在線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