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大家小書:蘇辛詞說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墨繪
-
>
(精)中國人的稱呼(簽名鈐印本)
-
>
楓涇史話
-
>
風詩的情韻:李山講《詩經(jīng)》
酷的征服-商業(yè)文化.反主流文化與嬉皮消費主義的興起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5052866
- 條形碼:9787305052866 ; 978-7-305-05286-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酷的征服-商業(yè)文化.反主流文化與嬉皮消費主義的興起 本書特色
《酷的征服:商業(yè)文化、反主流文化與嬉皮消費主義的興起》以1960年代的美國社會為背景,闡述了美國社會商業(yè)文化、反主流文化與嬉皮消費主義的興起。1960年代的美國社會出現(xiàn)了二戰(zhàn)以來*大的文化變革,人們開始反思過去,審視未來,反傳統(tǒng)的思潮甚囂塵上,這股思潮后來又波及到整個西方社會。在這種文化變革下,社會的各個方面都產生了巨大變化,社會的轉型加劇,作者把研究的筆觸伸向了社會變革的深處。
酷的征服-商業(yè)文化.反主流文化與嬉皮消費主義的興起 內容簡介
本書以1960年代的美國社會為背景,闡述了美國社會商業(yè)文化、反主流文化與嘻皮消費主義的興起。1960年代的美國社會出現(xiàn)了二戰(zhàn)以來*大的文化變革,人們開始反思過去,審視未來,反傳統(tǒng)的思潮甚囂塵上,這股思潮后來又波及到整個西方社會。在這種文化變革下,社會的各個方面都產生了巨大變化,社會的轉型加劇,作者把研究的筆觸伸向了社會變革的深處。本書共十一章,具體研究了1960年代的管理理論與消費革命、高度現(xiàn)代主義、廣告文化、年輕人的文化和創(chuàng)造性、時尚與多樣性、嘻皮與淘汰等諸多問題。
酷的征服-商業(yè)文化.反主流文化與嬉皮消費主義的興起 目錄
酷的征服-商業(yè)文化.反主流文化與嬉皮消費主義的興起 節(jié)選
nbsp; 序
自晚清曾文正創(chuàng)制造局,開譯介西學著作風氣以來,
西學翻譯蔚為大觀。百多年前,梁啟超奮力呼吁:“國家
欲自強,以多譯西書為本;學子欲自立,以多讀西書為
功。”時至今日,此種激進吁求已不再迫切,但他所言西學
著述“今之所譯,直九牛之一毛耳”,卻仍是事實。世紀之
交,面對現(xiàn)代化的宏業(yè),有選擇地譯介國外學術著作,更
是學界和出版界不可推諉的任務;谶@一認識,我們
隆重推出《當代學術棱鏡譯叢》,在林林總總的國外學術
書中遴選有價值的篇什翻譯出版。
王國維直言:“中西二學,盛則俱盛,衰則俱衰,風氣
既開,互相推助。”所言極是!今日之中國已迥異于一個世
紀以前,文化間交往日趨頻繁,“風氣既開”無須贅言,中
外學術“互相推助”更是不爭的事實。當今世界,知識更
新愈加迅猛,文化交往愈加深廣。全球化和本土化兩極
互動,構成了這個時代的文化動脈。一方面,經(jīng)濟的全球
化加速了文化上的交往互動;另一方面,文化的民族自覺
目益高漲。于是,學術的本土化迫在眉睫。雖說“學問之
事,本無中西”。(王國維)但“我們”與“他者”的身份及
其知識政治卻不容回避。但學術的本土化決非閉關自
守,不但知己,亦要知彼。這套叢書的立意正在這里。
“棱鏡”本是物理學上的術語,意指復合光透過“棱
鏡”便分解成光譜。叢書之所以取名《當代學術棱鏡譯
叢》,意在透過所選篇什,折射出國外知識界的歷史面貌
和當代進展,并反映出選編者的理解和匠心,進而實現(xiàn)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目標。
本叢書所選書目大抵有兩個中心:其一,選目集中在
國外學術界新近的發(fā)展,盡力揭橥域外學術90年代以來
的*新趨向和熱點問題;其二,不忘拾遺補缺,將一些重
要的尚未譯成中文的國外學術著述囊括其內。
眾人拾柴火焰高。譯介學術是一項崇高而又艱苦的
事業(yè),我們真誠地希望更多有識之士參與這項事業(yè),使之
為中國的現(xiàn)代化和學術本土化做出貢獻。
叢書主編
2000年秋于南京大學
年輕地思考:年輕人的文化和創(chuàng)造性
他坐在他的塑料充氣沙發(fā)上,胡須蜷縮在他的高領套頭毛衫、珠
子以及尼赫魯夾克衫上面。喇叭里放著錫塔琴演奏的音樂。他和身
穿透明襯衫的廣告詞撰寫者剛剛告訴客戶他能做些什么。
——弗蘭徹埃利·卡德韋爾和戴維斯·哈爾,1968
在廣告革命的初期,創(chuàng)造性意味著極簡風格。自喬治·洛伊斯為大眾汽車
廣告做出簡約設計、運用空白背景取得成功之后,要向若千年來被廣告中形體
夸大、部件錚亮的汽車弄得將信將疑的消費者們作廣告宣傳,極簡風格成為當
然的選擇。但在20世紀60年代中期,創(chuàng)造性的風格和語言都發(fā)生了顯著的變
化。在紐約藝術總監(jiān)俱樂部上世紀60年代出版的《廣告藝術年鑒》發(fā)刊過程
中,這一轉變是顯而易見的。這些刊物作為創(chuàng)造性革命的年鑒,成為DDB,PKL
及其不斷壯大的擁躉們所掌控的秀場。一直到60年代中期,它們還是干凈而
完全的極簡風格的秀場,無襯線字體,簡潔、利落的設計占據(jù)主導地位。但隨著
1966年的那期年鑒的發(fā)刊(出版于1967年),創(chuàng)造性找到了一個截然不同的平
面設計之音:象征1966年藝術總監(jiān)年展的是一張裸體女人的照片,她面向鏡頭
仰臥,身體從頭到腳描繪著精巧的熒光色花朵、彩虹和以下詞句:“第46屆紐約
藝術總監(jiān)年展”。創(chuàng)造性和反主流文化融為一體。
實際上任何歷經(jīng)美國20世紀60年代的人都記得,廣告業(yè)非同尋常、突如
其來地迷戀上非主流文化意象,在一夜之間轉向搖滾樂,轉向十幾歲的小青年
們那奇奇怪怪、令人費解的舞蹈場景。照片中和電視廣告片中的模特們更為年
輕,他們一改整飭的外貌,長發(fā)及反叛著裝取而代之,逢迎的微笑被對鏡頭的肅
然凝視所取代。新的夢幻風格一創(chuàng)造出來,就立即被字體及平面設計所反映。
廣告話語的斷層線也隨之改變,仿佛突然發(fā)生了地震一般。在一場場的會議上
和一篇篇文章中,廣告人向同行們推介嬉皮行話里的細微之處,搖滾樂的種類
以及大有可為的夢幻平面效果。1967年的某一天,麥迪遜大街的廣告人甩掉他
那灰色的法蘭絨外套,一頭扎進年輕人的文化。
對于反主流文化的參與者和其崇拜者來說,廣告業(yè)的這一改變是純粹而簡
單的籠絡之舉,意在消解一場意義非凡、甚至頗具威脅的暴亂,同時贏得一大群
消費者。嬉皮文化之所以吸引麥迪遜大街,其魅力源自它和創(chuàng)造性革命體現(xiàn)出
的對消費文化的新理解之間的親緣關系,也同樣源自它人口統(tǒng)計因素意義上的
魅力。反主流文化仿佛是對新的消費視野的理想表達,在這一視野中,Y理論
資本主義得以出現(xiàn),帶著它所有輝煌的靈活性,立時交流性及迅速過時性。
時髦現(xiàn)象
作為廣告詞撰寫者以及喬治·洛伊斯若干專著的合著者,比爾·皮茨在
1977年回望創(chuàng)造性革命時,將其特征表述為“反主流文化開始在麥迪遜大街得
以表達”的發(fā)展和*終勝利;這場反叛運動所擁有的態(tài)度及敵對者,較之顛覆了
60年代和70年代眾多陳腐而恭順的價值觀的年輕人反叛運動,并無二致;“富
有創(chuàng)造力的嶄新一代,少數(shù)反叛的藝術總監(jiān)和廣告詞撰寫者,他們懂得文字表
述與視覺表達密不可分,卻受到老規(guī)則的約束,被指派為廣告創(chuàng)作過程中的次
要角色,而毫無創(chuàng)造性可言的技術官僚們卻高居其上”。同樣地,90年代的創(chuàng)
新巨星杰夫·古德拜近來贊揚了霍華德·戈薩奇的作品,稱頌它是對自己“僅
數(shù)重大山之隔”、位于舊金山的消防站辦公室所引領的生活方式革命的肯定。
古德拜記得,“霍華德好像從不品評甚或承認嬉皮文化本身。”“然而稍加回顧,
他似乎更與之相仿,而非與之相左,一派笑嘻嘻的鬧市前哨模樣”。對于參與那
些年里集體動亂的人來說,把創(chuàng)造性和反主流文化進行類比似乎是自然而然
的。幾乎是在一夜之間,年輕人的文化變成了工業(yè)的主要幻想,這不僅改變了
廣告業(yè)的公眾形象,還改變了這個行業(yè)的話語。
這真是個奇異的共生現(xiàn)象。年輕的嬉皮士們以鄙視麥迪遜大街和其代表
的虛偽文明而著稱,然而廣告人卻仿佛永遠也不厭煩他們的指摘、他們的音樂,
或是標志他們開放的奇妙玩意兒!稊嗔选愤@本書是這一現(xiàn)象的病歷,它于
1967年夏天,由一個創(chuàng)新派的紐約廣告人和他那抽大麻、上哥倫比亞大學的侄
子合寫的。雙方都努力進入對方的世界:廣告人抽起了大麻,大學生則去出席
四季酒店觥籌交錯的客戶午餐會。書中發(fā)生的通常角色的逆轉讓當代讀者們
大吃一驚。廣告人厄尼斯特·弗拉德爾坦白得奇怪,他似乎對神秘的年輕人的
生活產生了真正的興趣。他帶著失態(tài)的欽羨比較起大麻和他常喝的酒:
孩子們正沉迷于一種完全不同的新刺激。不是為享受性愛,也不
是放縱自我的能力。這兩種東西對他們來說都唾手可得。他們追求
的是感受更多的東西,看到更多,嘗到更多,聽到更多,以及享受更多。
孩子們是享樂派,我們則是苦行僧。
但二十歲的嬉皮士理查德·洛珀卻目空一切、居高臨下,還極度自負,向陌
生人推薦“意識擴展試驗”,并宣稱他的叔叔不可能僅嘗試一次就真的享受了
大麻之樂,(這種樂趣“被我的許多朋友……認為是體驗神圣的深度”)因為“吸
大麻是個漸進的學習體驗,每抽一次其效果都在不可思議地累加著。”
但理查德和他的朋友們的輕蔑態(tài)度并非全無道理。廣告人用來夸獎反叛
的年輕人的好話總也說不夠,寫不夠,新一代創(chuàng)新派的廣告人尤為如此——甚
至在大量發(fā)行的體面雜志于1967年首度關注反主流文化之前,一些溢美之詞
就已出現(xiàn)。1966年DDB刊出一項青年研究,其結論“預示并展望了基于高貴、
高尚、浪漫主義和崇高目標的美國年輕人新形象”,從而預見了羅斯扎克和雷奇
的崛起。較之所有登峰造極的稱頌,這些好話實際上只是當時廣告行話中的平
平之作。用廣告人兼研究青年的專家默爾·斯塔爾1967年的話說,“新一代”
是摧毀規(guī)則的創(chuàng)造性時代的理想消費者,他們遠遠走在其貌似落后的長輩們的
前面:“年輕人以現(xiàn)在的眼光看待并表述事物。其他人卻以過去的眼光看待事
物。”來自芝加哥的利奧·伯內特是美國中產階級價值觀的頌揚者,他在1967
年夸獎了他所謂的“批判性的一代”對既有價值觀的懷疑,稱它可能是“發(fā)生在
人類身上的*有益的事件之一”。到1969年,《廣告時代》已能夠公開發(fā)表創(chuàng)新
派領導人漢利·諾林斯對“以年輕人為先鋒的……個人革命”的正面宣言(按
拉爾夫·格利森的標準,漢氏已經(jīng)從創(chuàng)造性的提倡者轉變?yōu)榉粗髁魑幕目駸?br />
推崇者)。諾林斯邀請他的觀眾一道,對“哺育思想的別具一格的詞句(搖滾樂
歌詞)”,奇妙的新?lián)u滾樂團名,其中“每個人都爭顯不同”的花樣無窮的新嬉皮
大為贊嘆,他頌揚了年輕人領導下的對“集體循規(guī)蹈矩這一束縛”的摧毀。廣
告人不應關注怎樣去鎮(zhèn)壓年輕人的革命——這無論如何都是不可能的——而
酷的征服-商業(yè)文化.反主流文化與嬉皮消費主義的興起 作者簡介
作者:(美)托馬斯·弗蘭克 譯者:胡繼旋 杜文君 應建慶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月亮虎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山海經(jīng)
- >
羅庸西南聯(lián)大授課錄
- >
巴金-再思錄
- >
自卑與超越
- >
經(jīng)典常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