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光臨中圖網(wǎng) 請 | 注冊

魯迅講小說

作者:魯迅
出版社:長征出版社出版時間:2008-10-01
開本: 16 頁數(shù): 247 頁
本類榜單:文學銷量榜
中 圖 價:¥29.9(7.5折) 定價  ¥39.8 登錄后可看到會員價
暫時缺貨 收藏
運費6元,滿39元免運費
?新疆、西藏除外
本類五星書更多>

魯迅講小說 版權信息

  • ISBN:9787802043251
  • 條形碼:9787802043251 ; 978-7-80204-325-1
  • 裝幀:暫無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魯迅講小說 本書特色

《魯迅講小說》以《中國小說史略》為底本(根據(jù)1938年魯迅先生紀念委員會編印的《魯迅全集》第九卷中《中國小說史略》翻印)。《中國小說史略》是我國**部小說專史,全書共28篇,敘述了中國古代小說發(fā)生、發(fā)展、演變過程,始于神話與傳說,迄于清末譴責小說,描畫出一條脈絡清晰的數(shù)千年中國小說“進行的線索”,言簡意賅,評斷允當,開創(chuàng)了中國小說學學科,是中國古代小說史方面*權威的著作。

魯迅講小說 內(nèi)容簡介

德國哲學家雅斯貝爾斯指出:個體自我的每一次偉大的提高,都源于同古典世界的重新接觸。意大利文學家卡爾維諾說:經(jīng)典是那些正在重讀的書,經(jīng)典是常讀常新的書。
中華民族博大精深的歷代經(jīng)典作品中蘊藏著富民強國的豐富智慧、眾多值得汲取和反思的經(jīng)驗教訓。民為貴、君為輕的治國理念和民本思想,清正廉潔、克勤克儉的為官之道,允公允能、德才兼?zhèn)涞挠萌藰藴?如臨如履、朽索馭馬的防腐意識,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幸福觀念,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憂患意識,精忠報國、捐軀濟危的民族大義,富貴不淫、威武不屈的氣節(jié)操守,自強不息、精進向上的積極人生,格物致知、知行合一的求是精神,溫良恭儉、己欲達而達人的人間關愛,厚德載物、不涓細流的博大胸襟,等等,對領導干部有著重要的鏡鑒和啟迪作用。
《領導干部讀經(jīng)典》**輯輯選民國人文精粹,囊括梁啟超、章太炎、王國維、蔡元培、魯迅、朱自清、鄭振鐸、呂思勉等大師級作品,為領導干部提供治國理政參考和修養(yǎng)鏡鑒,是一套值得溫故知新并具有現(xiàn)實指導價值的經(jīng)典讀物。

魯迅講小說 目錄


出版說明
題記
序言

**篇 史家對于小說之著錄及論述
第二篇 神話與傳說
第三篇 《漢書。藝文志》所載小說
第四篇 今所見漢人小說
第五篇 六朝之鬼神志怪書(上)
第六篇 六朝之鬼神志怪書(下)
第七篇 《世說新語》與其前后
第八篇 唐之傳奇文(上)
第九篇 唐之傳奇文(下)
第十篇 唐之傳奇集及《雜俎》
第十一篇 宋之志怪及傳奇文
第十二篇 宋之話本
第十三篇 宋元之擬話本
第十四篇 元明傳來之講史(上)
第十五篇 元明傳來之講史(下)
第十六篇 明之神魔小說(上)
第十七篇 明之神魔小說(中)
第十八篇 明之神魔小說(下)
第十九篇 明之人情小說(上)
第二十篇 明之人情小說(下)
第二十一篇 明之擬宋市人小說及后來選本
第二十二篇 清之擬晉唐小說及其支流
第二十三篇 清之諷刺小說
第二十四篇 清之人情小說
第二十五篇 清之以小說見才學者
第二十六篇 清之狹邪小說
第二十七篇 清之俠義小說及公案
第二十八篇 清末之譴責小說
后記
編后記
展開全部

魯迅講小說 節(jié)選

德國哲學家雅斯貝爾斯指出:個體自我的每一次偉大的提高,都源于同古典世界的重新接觸。意大利文學家卡爾維諾說:經(jīng)典是那些正在重讀的書,經(jīng)典是常讀常新的書。
中華民族博大精深的歷代經(jīng)典作品中蘊藏著富民強國的豐富智慧、眾多值得汲取和反思的經(jīng)驗教訓。民為貴、君為輕的治國理念和民本思想,清正廉潔、克勤克儉的為官之道,允公允能、德才兼?zhèn)涞挠萌藰藴剩缗R如履、朽索馭馬的防腐意識,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幸福觀念,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憂患意識,精忠報國、捐軀濟危的民族大義,富貴不淫、威武不屈的氣節(jié)操守,自強不息、精進向上的積極人生,格物致知、知行合一的求是精神,溫良恭儉、己欲達而達人的人間關愛,厚德載物、不涓細流的博大胸襟,等等,對領導干部有著重要的鏡鑒和啟迪作用。
《領導干部讀經(jīng)典》**輯輯選民國人文精粹,囊括梁啟超、章太炎、王國維、蔡元培、魯迅、朱自清、鄭振鐸、呂思勉等大師級作品,為領導干部提供治國理政參考和修養(yǎng)鏡鑒,是一套值得溫故知新并具有現(xiàn)實指導價值的經(jīng)典讀物。

魯迅講小說 相關資料

中國本信巫,秦漢以來,神仙之說盛行,漢末又大暢巫風,而鬼道愈熾;會小乘佛教亦人中土,漸見流傳。凡此,皆張皇鬼神,稱道靈異,故自晉訖隋,特多鬼神志怪之書。其書有出于文人者,有出于教徒者。文人之作,雖非如釋道二家,意在自神其教,然亦非有意為小說,蓋當時以為幽明雖殊途,而人鬼乃皆實有,故其敘述異事,與記載人間常事,自視固無誠妄之別矣。
  《隋志》有《列異傳》三卷,魏文帝撰,今佚。惟古來文籍中頗多引用,故猶得見其遺文,則正如《隋志》所言,“以序鬼物奇怪之事”者也。文中有甘露年間事,在文帝后,或后人有增益,或撰人是假托,皆不可知。兩《唐志》皆云張華撰,亦別無佐證,殆后有悟其抵牾者,因改易之。惟宋裴松之《三國志注》,后魏酈道元《水經(jīng)注》皆已征引,則為魏晉人作無疑也。
  南陽宗定伯年少時,夜行逢鬼,問曰,“誰?”鬼曰,“鬼也!惫碓,“卿復誰?”定伯欺之,言我亦鬼也。鬼問欲至何所,答曰欲至宛市,鬼言我亦欲至宛市。共行數(shù)里,鬼言步行大亟,可共迭相擔也。定伯曰大善。鬼便先擔定伯數(shù)里,鬼言卿大重,將非鬼也?定伯言,我新死,故重耳。定伯因復擔鬼,鬼略無重。如是再三。定伯復言,我新死,不知鬼悉何所畏忌?鬼曰,唯不喜人唾。

商品評論(0條)
暫無評論……
書友推薦
本類暢銷
編輯推薦
返回頂部
中圖網(wǎng)
在線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