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光臨中圖網(wǎng) 請 | 注冊

李家墳

作者:宗沛妍
出版社:河南文藝出版社出版時間:2010-08-01
開本: 16 頁數(shù): 328頁
讀者評分:5分1條評論
本類榜單:文學銷量榜
中 圖 價:¥14.1(4.3折) 定價  ¥32.8 登錄后可看到會員價
加入購物車 收藏
運費6元,滿39元免運費
?新疆、西藏除外
溫馨提示:5折以下圖書主要為出版社尾貨,大部分為全新(有塑封/無塑封),個別圖書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劃線標記、光盤等附件不全詳細品相說明>>
本類五星書更多>

李家墳 版權信息

  • ISBN:9787807652892
  • 條形碼:9787807652892 ; 978-7-80765-289-2
  • 裝幀:暫無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李家墳 本書特色

《李家墳:一件讓我想了四十多年的事》40年如昨,只因那終生忘也忘不掉的知青記憶!《李家墳:一件讓我想了四十多年的事》天涯網(wǎng)點擊過240萬,令無數(shù)的老知青和知青子女感動!

李家墳 目錄

1968年page 1九月中旬,小山村活躍了——迎來了**批知識青年,給這個終年見不到幾個外人的山溝溝,增添了十三個新面孔。八男五女,竟沒有一個重姓的。男知青:徐榮光、方國慶、周劍南、李旭東、王繼紅、韓彤輝、黃為民、陳建軍,他們住在西屋;女知青:聯(lián)紅霞、姜立新、余抗修、艾抵資、何艷麗,她們住在東屋。1969年page 57一轉眼春暖花開了,小隊的二十多頭耕牛就不喂干草了,每天早、中、晚由專人負責把它們放到較近的溝岔、河沿吃嫩草。1970年page 98春節(jié)過后,農歷正月初十已經(jīng)是二月十六日了,同學們都回來了。停了十多天的煙火,青年點兒冰冷冰冷的。1971年page 269又是春回大地,萬物復蘇,群山披上了綠色。一九七一年春天,布谷鳥又唱響了它的保留曲目——永遠的布谷。牛馬拉著鐵犁,又穿梭在田野里、山坡上,蹚出了一條條黑褐色的嶄新的平行線,散發(fā)著泥土的芳香,給農民帶來了新的希望。1972年page 299一九七二年正月初十,知青和社員排著隊往地里挑土糞,熱熱鬧鬧的。各生產小隊的糞堆都一樣,上面都用包米稈子熰著火、冒著煙。一股沖天的臊味彌漫在空氣里,嗅覺被熏得都麻木了,休眠了,不認真辨別是啥子氣味了。1973年page 306時間的流逝,即是漫長的,又是飛速的。1973年3月,南山學校又開學了,又開始了有條不紊的教學工作。聯(lián)紅霞、何艷麗上下班吃住也方便多了,更要下一番苦功,讓南山小學的各項工作,好好保持在教育系統(tǒng)的先進行列里。
展開全部

李家墳 節(jié)選

《李家墳:一件讓我想了四十多年的事》講述一九六八年八月的南山大隊第六生產小隊,充滿傳說的“李家墳”被選定為知青點。以徐榮光、聯(lián)紅霞為點長的十三名知識青年,入住了“李家墳”。面對知青之間不斷出現(xiàn)的困難和矛盾,他們將如何處理?彼此間不經(jīng)意產生的細微情愫*終的結果怎樣?艾抵資,偷懶愛貪便宜,嫉賢妒能,人稱“拿情犯”。 她為了回城,排擠同伴,揭人短處,*終付出了慘痛的代價才得以如愿。而在相處中漸漸對她有好感的韓彤輝又該如何?何艷麗,由于出身資本家,受到個別同學的排斥,神經(jīng)衰弱,在進入農村這個陌生的環(huán)境里,時常產生幻聽、幻視。她努力地做好每一件事情,*后能否得到大家的認可?同時和周劍南的感情,隨著他的參軍會發(fā)生變化嗎?“不愛紅裝愛武裝”的余抗修*終會因為大隊醫(yī)生楊學留下嗎?李旭東雖然出身好,是個好青年,但性格比較耿直,給自己參軍、抽工、升學等都帶來了不少麻煩。還有口無遮攔、樂觀開朗的方國慶,文藝青年王繼紅,會點小功夫的陳建軍,為人老實的姜立新和黃為民……在下鄉(xiāng)插隊的六個年頭里的生活、參軍、抽工、升學,*后都抽調回城的全過程。同時再現(xiàn)那個特殊年代,讓人啼笑皆非的一些人和事,以及給多數(shù)人帶來的困惑、彷徨、盲動、悲哀……

李家墳 相關資料

一東北山區(qū),南山腳下,有個核桃樹溝,住著六十幾戶人家,是當時的太陽升公社南山大隊第六生產小隊。全溝很難找到一塊像樣的平地。農戶多半住的都是依山建造的茅草房子,唯獨小隊部是磚瓦結構,坐北朝南,一大四小五間房橫在溝口,像個屏障,界定了溝里溝外。隊部的東屋,是小賣部。東房山上有個賣貨的窗口,前面是通向溝外的大車道,大車道的東側是一條從南山各溝岔兒流下來的山泉,形成了一條小河。河床兩側是一棵棵粗粗的楊樹和柳樹,河水順著大道東側流向正北?邕^丈把寬的河面,坎上就是李家墳。有兩畝多地,離小隊部平行不足四十米, 算是全溝最大的一塊平地了。再往東側便是一面陡峭的石壁,上面長滿了藤條青苔,遮住了早晨東升的太陽。李家沒有了后人,墳塋荒蕪二十八九年了,雜草叢生,樹木橫林。每當夜幕降臨之后,更顯得格外陰森,常有鬼火飛來飛去,時疏時密。如果沒有小隊部門前那盞高高綁在松樹桿子上的大電燈,通宵達旦地亮著,夜里幾乎沒有幾個心紅膽壯的英雄好漢,敢單獨由此經(jīng)過。傳說,要是遇上“擋”(這是當?shù)氐恼f法,現(xiàn)在人們都知道的“鬼打墻”),就得整夜在這地方轉悠了。1968年8月初的一天,政治隊長秦海農去溝外大隊部開會,帶回一個重要任務。城里的知識青年響應毛主席“農村是個廣闊的天地,到那里是可以大有作為的”這個偉大號召,到農村插隊落戶。九月份就下達到各小隊了。上級要求在知青到來之前,一要蓋好房子(青年點),二要備好燒柴,三要在隊部附近選址建房,要有院子。國家給每個知青撥建房費、生活費共240元。當年吃國家供應糧,以后就吃隊里打的毛糧,每人每年不得低于600斤。這樣每年得多打一萬多斤糧食才能滿足。蓋房子不算什么大問題。磚可以到大隊的磚窯去拉,秋后算賬,房檁子、椽子、大梁、門窗等木料可以到小隊集體的落葉松林子去砍;現(xiàn)成的門窗隊里還有備料。石頭呢?這里最不缺的就是石頭,那是集體常年進現(xiàn)錢的副業(yè)之一;沙子,河床上取之不盡;玻璃,上級給撥了指標,更何況還有一大筆建房費。只是房場很難選定。秦海農是參加過抗美援朝的復原軍人,三十四五歲,工作認真,雷厲風行,當晚就召開了社員大會。那時候鄉(xiāng)政府叫人民公社,每個公社管轄十七八個大隊,每個大隊管轄六七個生產小隊不等,是集體所有制,農民都是公社社員。只有“地富反壞”四類分子例外,必須經(jīng)過管制勞動,社會主義思想改造,再由社員大會評議通過,才能摘了這個“四類分子”的帽子,成為一名光榮的公社社員。針對房場的選定問題,大家七嘴八舌戧戧了兩個多小時也定不下來。首先,耕地不能動。全隊三百來口男女老少,人吃馬喂還得交公糧,人均不足二畝薄地。添人進口,土地不能再生,隊部左右前后,除了集體的馬棚、牛欄、豬圈、糞堆,再就是打谷場了,沒有一點兒可利用的空閑地。這時,有人提到了李家墳。有人贊同,好主意!生產隊長趙德福高興地說:“對呀!可解決大問題了。秦大哥,咱咋把這風水寶地給忘了呢?” 秦海農說:“不行!簡直是胡鬧!咱自己咋沒在墳塋圈(juàn)子里蓋房子?拿人心比自心。 鄙鐔T你一言我一語地說:這話看怎么說,破除迷信了嘛,李家墳就是最合乎上級要求的房場了,F(xiàn)在不是“文化大革命”嘛,橫掃一切牛鬼蛇神。城里的紅衛(wèi)兵小將們,敢把皇帝拉下馬,還能怕死鬼嗎?毛主席說,與天斗其樂無窮,與地斗其樂無窮,與階級敵人斗其樂無窮,那與死鬼斗一斗,也應該是其樂無窮啊!毛主席的話一句頂一萬句,用在哪里,哪里就有了理論根據(jù)!話說到這個份兒上,算是上綱上線了,秦海農也就沒法再說什么了。于是,少數(shù)服從多數(shù),通過了。趁著農閑,第二天就開工了。政治隊長秦海農,貧協(xié)組長兼?zhèn)}庫保管員、喂豬飼養(yǎng)員為一身的張來順都是共產黨員,是當然的帶頭人,還有生產隊長趙德福、婦女隊長王春蘭、民兵排長李長勝、會計楊學、木匠兼小隊出納員田大江、老石匠張鶴齡,這些算是有點兒頭銜的,都得參加平房場。其他社員都情愿去搬石頭、伐木頭、拉磚、篩沙子,雖然累點兒,但誰也不愿意去挖墳掘墓,那是人生一大忌,是怕招邪,遭報應。 伐倒老樹,割去荒草,鏟平墳丘,填實墳穴,是個好房場,真是一個好房場,其實,它本來就是個好房場。早在二十八年前,這里還是李財主的宅子。李財主不是本地人,有了錢又嫌城里鬧,于是看好了風水后,才在這里大興了土木。當時的李財主五十出頭,娶了三房老婆。大老婆生了一個兒子,叫李奉利,留學東洋做了日本鬼子的翻譯官,娶了個日本女人,有一個六歲的兒子,取名李一郎;二老婆生了兩個兒子,都是買賣人,也都娶妻生子了,富貴滿堂;三老婆是從妓院里贖出來的女人,年輕有幾分姿色,雖然出身煙花柳巷,卻有一個高潔的名字——白瑞雪,膝下無子女,她很討厭大兒子李奉利的那副奴才相,卻很喜歡中日合資的大孫子李一郎。1940年初夏,暑氣早來。李財主過壽,家人團聚。大兒子李奉利從縣城請來了一群日本官兵,騎著馬挎著槍,耀武揚威。李財主并不喜歡,但李奉利卻十分得意。一個日本軍官喝得興起,想尋開心,盯上了三姨太白瑞雪。李奉利示意三姨娘去應酬,白瑞雪氣得咬牙切齒,恨李奉利不拿自己當人看,就領著李一郎躲進了東廂房。鬼子不肯作罷,闖入東廂房與白瑞雪糾纏。六歲的李一郎比他爹深明大義,上去一口咬住了鬼子的屁股不撒口。心毒手狠的鬼子拔槍打死了這個有著一半日本血統(tǒng)的孩子。白瑞雪新仇舊恨一起涌上心頭,當年要不是日本鬼子殺害了她全家,她也不至于被逼良為娼墮入風塵;她親眼目睹日本鬼子在中國大地上欠下的一筆筆血債,怒不可遏,拔下簪子刺透了鬼子的腮幫子。鬼子疼得哇哇大叫,對著白瑞雪連開三槍。福壽堂頓時變成了屠殺現(xiàn)場。李財主和李奉利聽見槍聲慌忙趕來。目睹慘狀,李財主氣得渾身發(fā)抖,抓起一個膽瓶砸向鬼子,大罵:“奉利,你個渾蛋!快開槍!殺了這狗娘養(yǎng)的小日本鬼兒!”李奉利這才意識到,是自己引狼入室,招來了滅門大禍。這個軟骨頭終于開了槍,滅絕人性的日本鬼子先下了手,面對大宴款待他們的中國人,大開了殺戒。李家上下三十多口人,外加親友用人,只跑出去一個長工李虎,連同那個日本媳婦都遇了難。日本鬼子沒忘了把財物洗劫一空,放火燒了李家大院,還有十幾家農戶的房子也跟著遭了殃。事后是石匠張鶴齡帶領鄉(xiāng)親們,把李家燒焦的尸骨就地掩埋了。從此,這里就成了李家墳!

李家墳 作者簡介

宗沛妍,一九五二年出生于遼寧省沈陽市。一九六八年九月到農村插隊,七年后回城,當過工人,做過人事及財會工作,現(xiàn)已退休。我也不會作家的那些寫作手法,更不具備那些虛構能力,文中的人物大多都是真實姓名,我和其中的很多人現(xiàn)在還保持聯(lián)系,當然不包括那些已經(jīng)逝去的。文中的故事有些是自己親歷的,有些是聽社員講的,總之,都是我的回憶。

商品評論(1條)
  • 主題: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知青上山下鄉(xiāng)的歲月。

    2020/5/27 22:19:07
    讀者:180***(購買過本書)
書友推薦
本類暢銷
編輯推薦
返回頂部
中圖網(wǎng)
在線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