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光臨中圖網 請 | 注冊
> >>
(新版)最新發(fā)掘唐宋歌曲

(新版)最新發(fā)掘唐宋歌曲

作者:李健正
出版社:河北大學出版社出版時間:2010-09-01
開本: 16 頁數(shù): 188
本類榜單:藝術銷量榜
中 圖 價:¥43.1(4.9折) 定價  ¥88.0 登錄后可看到會員價
暫時缺貨 收藏
運費6元,滿39元免運費
?新疆、西藏除外
溫馨提示:5折以下圖書主要為出版社尾貨,大部分為全新(有塑封/無塑封),個別圖書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劃線標記、光盤等附件不全詳細品相說明>>
本類五星書更多>

(新版)最新發(fā)掘唐宋歌曲 版權信息

  • ISBN:9787810974721
  • 條形碼:9787810974721 ; 978-7-81097-472-1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新版)最新發(fā)掘唐宋歌曲 本書特色

《*新發(fā)掘唐宋歌曲(新版)》:從長安古樂發(fā)現(xiàn)了唐代音樂記譜法——半字譜。半字譜是打開中國古代音樂寶庫的金鑰匙。

(新版)最新發(fā)掘唐宋歌曲 內容簡介

本書分*新發(fā)掘宋歌曲發(fā)掘報告;唐宋歌曲內容說明及簡譜、五線譜;半字譜與韻曲三部分。

(新版)最新發(fā)掘唐宋歌曲(新版)最新發(fā)掘唐宋歌曲 前言

我國古代音樂文化發(fā)展的過程,很清楚地說明了一個科學規(guī)律,即音樂或音樂素材出于民間,歷代的新音樂都是在繼承了舊有音樂的傳統(tǒng)和成就的基礎上,在新的社會條件下發(fā)展起來的,處于不停地變化狀態(tài)中。就樂曲說,在流傳過程中,由于時代、地區(qū)、民族、流派以及社會條件的不同,有些消失了,有些流傳下來。流傳下來的樂曲都是群眾喜愛的,也在變化中,但它們的基本旋律卻有頑強的生命力,或者比較完整地保存下來,或者局部地變相地保存下來,會使人有“似曾相識燕歸來”之感。這種情況在西安“古樂”中也可以看到。
西安地區(qū)流行的古樂,源遠流長。過去經當?shù)孛耖g的音樂社團和音樂家世世代代辛勤傳習,并不斷地加以發(fā)展,才保存下來;自解放以后,各古樂社都進行了發(fā)掘和整理音樂遺產的丁作,很多音樂工作者也深入地進行調查研究,發(fā)表了不少論著,提出了許多新見解,加深了對我國古代音樂的認識。各古樂社和老藝人保存下來的古樂譜有一千多曲,此外還有心傳口授的樂譜、演奏程規(guī)及技巧。許多學者認為古樂至今還保存著不少唐宋以來各個歷史時期的藝術傳統(tǒng),特別明顯的是保存著那么多唐宋燕樂大曲的藝術傳統(tǒng)。這樣分析是有道理的。雖然古樂經過多次繼承、創(chuàng)新、補充和調整的發(fā)展過程,已經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但唐宋以來音樂的流風余韻仍然活躍地體現(xiàn)在古樂里。
例如:大約南北朝末年由波斯(今伊朗)經中亞和新疆傳入中原的“潑寒胡戲”,它所用的樂曲,名《蘇摹遮》,后改名《感皇恩》,據(jù)李健正同志研究,古樂曲譜中就有《蘇幕遮》的影子。
“潑寒胡戲”原來是由潑水祈福的習俗演化而成的,至唐代曾在長安(西安)、洛陽等地風行一時。表演情況,可以由并州清源縣尉呂元泰給皇帝的奏疏中了解到一些。

(新版)最新發(fā)掘唐宋歌曲 節(jié)選

當然,畢竟是經過了幾百年了,所以我在挑選曲譜時是比較慎重的。相同的曲目,必須以與歌詞配合協(xié)調者才能選用。
唐、宋歌曲19首的發(fā)掘工作,是從1985年開始的。那一年,我參加了幾次學術會議。結識了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的施議對先生,他對詩詞與音樂的研究有獨到的見解。對我很有幫助。同年,我還結識了任半塘先生的高足王小盾博士,他受半塘先生影響,立足文學,熱愛音樂,他的博士論文《唐雜言》對我很有啟發(fā)。我在發(fā)掘的過程中每遇到文學方面的疑難,便寫信請教于他,他也是有問必答。在文學界朋友們的幫助下,我的發(fā)掘工作進行得還比較順利。
我選擇歌詞的原則,首先是有代表意義的佳作,一般的詩詞即使可以找到合適的曲譜也暫不入選。詩詞的來源有唐、五代及宋的傳世之作,也有敦煌發(fā)掘的歌詞。在譯、配的過程中,我首先從曲目的相同情況上來考慮。比如《鵲踏枝》曲名和詞名就完全一樣。《虞美人》是李后主的佳作,而曲譜原名“玉美人”,初步配合后情調合適,方認識到“玉”字是“虞”字的同音別字,所以就采用了。也有的歌曲名稱是歷史上改動過的,如唐天寶十三載改金風調《蘇莫遮》為《感皇恩》,所以我選的詞名是《蘇莫遮》而曲名卻是《感皇恩》。
對于曲調與詞,在原則上是不允許改動的,就像發(fā)掘地下文物一樣,盡可能保存原貌,否則就不是發(fā)掘而是改編了。但歌詞是可以反復的,這是傳統(tǒng)音樂的表現(xiàn)方法之一。19首歌曲中,僅《蘇摩遮》的曲調在第11拍增加了一拍,原因是這里明顯是上、下句樂句,下句又是上句的“換頭”,結果下句中間卻掉了一拍,估計是原譜抄寫時的遺漏,好在用上句中段補足就可以了。詳細的譯配情況在歌曲的“內容介紹”中都已談到了,這里不再贅述。
這些歌曲初譯時全部采用簡譜,是因為簡譜在唱名法上與半字譜有相通之處,而五線譜的固定唱名法并不能表示半字譜的宮調含義,后來推演出了二十八調調號,才解決了這一問題。

(新版)最新發(fā)掘唐宋歌曲 作者簡介

李健正,男,1940年11月9日出生于西安市,祖籍陜西華陰。音樂學家,陜西省藝術研究所研究員。系中國音樂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南音學會理事、中國泉州南音集成專家委員會委員、首都師范大學中國詩歌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國際樂譜現(xiàn)代化協(xié)會(MNMA)會員。出身書香門第,酷愛音樂、文學,14歲即在西安“群眾堂”登臺為國際友人表演笛子獨奏,1955年考入西北藝專附中,師從平湖派琵琶大師楊少彝先生和蜀派古琴大師喻紹澤先生,1962年畢業(yè)于西安音樂學院。先后在陜西樂團、陜西省歌舞劇院歌舞團任首席琵琶演奏員、撥彈樂聲部長之職。1980年主動要求參加籌建“唐代燕樂研究室”工作,后合并為陜西省藝術研究所。其音樂學研究注重以中國傳統(tǒng)樂學、律學為主,善用音樂實踐來驗證科研成果。熟識中國古代音樂,能解讀五六種中國古譜。出版專著《最新發(fā)掘唐宋歌曲》(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獲第七屆中國圖書獎。在《中國音樂》《音樂研究》《中央音樂學院學報》《交響》等期刊發(fā)表學術論文數(shù)十篇。

商品評論(0條)
暫無評論……
書友推薦
本類暢銷
編輯推薦
返回頂部
中圖網
在線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