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野菊花
-
>
我的父親母親 - 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
>
吳宓日記續(xù)編.第7冊.1965-1966
-
>
吳宓日記續(xù)編.第4冊:1959-1960
-
>
吳宓日記續(xù)編.第3冊:1957-1958
-
>
吳宓日記續(xù)編.第2冊:1954-1956
-
>
吳宓日記續(xù)編.第1冊:1949-1953
魯迅雜文與中國雜學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4372383
- 條形碼:9787504372383 ; 978-7-5043-7238-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魯迅雜文與中國雜學 本書特色
《魯迅雜文與中國雜學》在別出心載地將魯迅定位為一代雜學大家的基礎上,以開闊的視野、沛然的情懷,詳細地分析探討了魯迅雜文所彰顯體現(xiàn)的地方性方法、野史視野、幽暗意識、小說氣和民俗美與中國雜學——鄉(xiāng)邦文獻、野史筆記、古典小說、集部文集與民俗學等之間影響、吸納、批判、創(chuàng)新、超越的錯綜復雜關系。在魯學作為顯學而陷入難以為繼的學術困境之際,《魯迅雜文與中國雜學》一定程度上彌補了魯迅研究的一個罅隙,開拓了魯迅雜文研究的疆域,更新了千千萬萬中國讀者對魯迅及其雜文的認識。
魯迅雜文與中國雜學 內(nèi)容簡介
《魯迅雜文與中國雜學》在別出心載地將魯迅定位為一代雜學大家的基礎上,以開闊的視野、沛然的情懷,詳細地分析探討了魯迅雜文所彰顯體現(xiàn)的地方性方法、野史視野、幽暗意識、小說氣和民俗美與中國雜學——鄉(xiāng)邦文獻、野史筆記、古典小說、集部文集與民俗學等之間影響、吸納、批判、創(chuàng)新、跨越的錯綜復雜關系。在魯學作為顯學而陷入難以為繼的學術困境之際,《魯迅雜文與中國雜學》一定程度上彌補了魯迅研究的一個罅隙,開拓了魯迅雜文研究的疆域,更新了千千萬萬中國讀者對魯迅及其雜文的認識。
魯迅雜文與中國雜學 目錄
緒論 **節(jié) 選題的意義和構想 第二節(jié) 以往研究成果述要 第三節(jié) 主要研究方法**章 雜以成家——雜學家魯迅及其雜學、雜文 **節(jié) 雜學家魯迅及其雜學 第二節(jié) 魯迅雜學形成的原因 第三節(jié) 雜學對魯迅雜文的整體意義第二章 雜花生樹——魯迅雜文與其鄉(xiāng)邦文獻、鄉(xiāng)賢著作 **節(jié) 魯迅輯錄鄉(xiāng)邦文獻的內(nèi)在動力 第二節(jié) 魯迅所輯鄉(xiāng)邦文獻的分析 第三節(jié) 輯錄活動對魯迅的意義 第四節(jié) 魯迅所輯文獻中的民俗文化 第五節(jié) 地方性知識的方法與視野第三章 雜以整合——魯迅雜文對經(jīng)史的揚棄 **節(jié) 讀經(jīng)與讀史 第二節(jié) 魯迅雜文的野史視野 第三節(jié) 魯迅雜文與具體野史的分析第四章 雜而化之——魯迅雜文對子集的化用 **節(jié) 魯迅雜文與子部小說家類 第二節(jié) 魯迅雜文的小說氣 第三節(jié) 魯迅雜文駢偶化傾向與生命飄逝感第五章 雜而不越——魯迅雜文與民俗學 **節(jié) 魯迅民俗觀形成的因素 第二節(jié) 魯迅雜文創(chuàng)作的民俗學語境 第三節(jié) 魯迅雜文創(chuàng)作的民俗化傾向 第四節(jié) 魯迅雜文與語言民俗 第五節(jié) 魯迅雜文與節(jié)日民俗 第六節(jié) 魯迅廢舊歷問題上的雙重態(tài)度 第七節(jié) 魯迅雜文對道教民俗的積極利用 第八節(jié) 魯迅雜文與漢畫像 第九節(jié) 魯迅雜文與紹興習俗剪刀陣、壺瓶罵 第十節(jié) 從民俗學的視角細讀魯迅雜文結(jié)語參考文獻附錄一 涉及民俗學的魯迅雜文作品目錄附錄二 1881—1936中國民俗學大事記附錄三 魯迅與民俗學家交往情況一覽表后記
魯迅雜文與中國雜學 作者簡介
趙獻濤,男,1975年12月出生,河北肥鄉(xiāng)人。1998年畢業(yè)于長沙理工大學,2003年畢業(yè)于湖南師范大學文學院,分獲學士和碩士學位;2009年畢業(yè)于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獲文學博士學位;現(xiàn)為河北工程大學文學院講師。在《魯迅研究月刊》、《中國現(xiàn)代文學研究叢刊》、《中國文學研究》等學術刊物上發(fā)表淪文多篇。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月亮虎
- >
姑媽的寶刀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名家?guī)阕x魯迅:朝花夕拾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巴金-再思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