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光臨中圖網(wǎng) 請 | 注冊
> >
1882-1938-折沖內(nèi)外-唐紹儀與近代中國的政治外交

1882-1938-折沖內(nèi)外-唐紹儀與近代中國的政治外交

袁世凱倚他為股肱,孫中山視他為盟友,蔣介石當他是強大的政治對手。本書對唐紹儀政治生涯的轉(zhuǎn)折多有客觀而透徹的分析,堪稱一部研究唐紹儀一生事業(yè)成就的總結(jié)性著作。

作者:楊凡逸
出版社:東方出版社出版時間:2016-09-01
開本: 32開 頁數(shù): 344
讀者評分:4.8分21條評論
本類榜單:政治軍事銷量榜
中 圖 價:¥30.2(5.8折) 定價  ¥52.0 登錄后可看到會員價
加入購物車 收藏
運費6元,滿39元免運費
?新疆、西藏除外
本類五星書更多>

1882-1938-折沖內(nèi)外-唐紹儀與近代中國的政治外交 版權(quán)信息

  • ISBN:9787506091107
  • 條形碼:9787506091107 ; 978-7-5060-9110-7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1882-1938-折沖內(nèi)外-唐紹儀與近代中國的政治外交 本書特色

袁世凱倚他為股肱,孫中山視他為盟友,蔣介石當他是強大的政治對手,日本人將他看作“**流政治人物”。他是唐紹儀,中華民國首任國務總理,清末民初著名的外交家、政治家。
本書按時間順序,詳細介紹了唐紹儀自1882年到1938年遇刺身亡這一時間段內(nèi)的政治外交活動,呈現(xiàn)出近代中國政治、外交史上諸多重大問題的原委始末,著重論述了唐紹儀在不同歷史時期的作為和影響,揭示了國內(nèi)不同派系間的權(quán)力斗爭以及列強為維護自身利益對中國政治、外交的干涉等。本書對唐紹儀政治生涯的轉(zhuǎn)折多有客觀而透徹的分析,堪稱一部研究唐紹儀一生事業(yè)成就的總結(jié)性著作。

1882-1938-折沖內(nèi)外-唐紹儀與近代中國的政治外交 內(nèi)容簡介

本書探討晚清幼童留美出身的廣東人唐紹儀,在晚清洋務運動以及民初政治和外交中所扮演的角色。唐紹儀在晚清和民國開國時期受知于袁世凱,在外交和政治上能發(fā)揮所長,表現(xiàn)杰出,并提拔了顧維鈞等數(shù)位優(yōu)秀的外交家。民國開國時期的政治復雜,唐紹儀在北方任職,卻有南方人的情節(jié)。袁世凱提名唐紹儀為國務總理,唐卻參加了孫中山所領(lǐng)導的同盟會,并支持同盟會所建的內(nèi)閣制度,因此與袁世凱決裂。在此前,唐后受知于孫中山。孫死后,國民黨派系林立,唐站在廣東派的一邊,與以蔣介石為代表的江浙派對抗?谷諔(zhàn)爭爆發(fā)前后,唐紹儀賦閑居上海,日本謀在中國建傀儡政權(quán),以與堅持抗日的蔣介石政權(quán)對抗,并以唐紹儀為重要的爭取對象,蔣乃派人將之暗殺。蔣志在保護國家,而唐考慮與日本合作是謀求中國人民不直接受日本統(tǒng)治,與后來汪精衛(wèi)的想法一致。本書能擺脫俗套,對唐紹儀政治生涯的轉(zhuǎn)折有客觀而透徹的分析,值得讀者細讀。──張玉法(臺灣“中研院”院士)

1882-1938-折沖內(nèi)外-唐紹儀與近代中國的政治外交 目錄

自 序
引 言
**章 唐紹儀與晚清外交
**節(jié) 唐紹儀在朝鮮的外交作為
第二節(jié) 負責北洋對外交涉.
第三節(jié) 對主權(quán)的堅持:中英西藏交涉與中日東三省善后事宜交涉
第四節(jié) 任職外務部右侍郎期間主持中國路政
第五節(jié) 整頓海關(guān)行政
第六節(jié) 唐紹儀與清季東北問題
第二章 唐紹儀與民國成立前后的政治(1911—1912)
**節(jié) 蟄伏復出與出任南北議和清廷總代表
第二節(jié) 唐紹儀出任中華民國首任國務總理
第三節(jié) 袁唐關(guān)系生變
第三章 唐紹儀與民初南北政治(1916—1925)
**節(jié) 聲討袁世凱的帝制運動
第二節(jié) 拒絕出任外交總長
第三節(jié) 與孫中山南下護法
第四節(jié) 唐紹儀與1919年上海南北議和
第五節(jié) 南北政局的變化與唐紹儀淡出政壇
第四章 唐紹儀在1930年代的政治抉擇(1931—1938)
**節(jié) 從反蔣到附蔣
第二節(jié) 七七事變以后的對日態(tài)度及遭到暗殺
結(jié) 論
征引書目
展開全部

1882-1938-折沖內(nèi)外-唐紹儀與近代中國的政治外交 節(jié)選

二、南北議和經(jīng)過的再探討
  以唐、伍兩人為首的南北雙方的首次正式會談是在1911年12月18日下午于上海英租界南京路的市政廳秘密舉行,為時4小時之久。依照事前的約定,雙方的參贊均不得直接與對方總代表對話,只可向己方總代表以書面或口頭方式提出建議。
  由于南北雙方先前曾于12月9日(農(nóng)歷十月十九日)締結(jié)了停戰(zhàn)協(xié)議,但在陜西、山西、安徽等省仍時有沖突發(fā)生,唐、伍兩人先是互控對方率先挑起釁端,接著雙方均要求對方須撤出于停戰(zhàn)期內(nèi)違約所進占的地區(qū)。另外,陜西、山西、皖北由于電報不通,雙方均要求對方代電令本軍停戰(zhàn)。接著雙方擬定了電報稿后,唐氏即質(zhì)問伍氏何以在電報中將山東及東三省列入;伍氏則答稱,山東人民傾向獨立,而取消獨立則純?yōu)檠矒釋O寶琦個人的意見;至于東三省則因有關(guān)東都督藍天蔚之起義,再加上奉天亦有革命黨起義,故奉天亦須列入東三省,否則對當?shù)馗锩h人士無法交代。唐紹儀*后要求革命黨一律遵守停戰(zhàn)協(xié)議,伍廷芳稱已起義省份,“可以為一致之行動”,至于尚未起義的省份,若有自行起兵者,則“非所能知”。唐氏又要求伍節(jié)制各省咨議局不得暴動,伍氏則答稱無法約束這些懷抱革命思想的自由發(fā)起者。
  雙方議和的目標在商定和平條件,一般認為應首先決定此后的中國政體問題。在第二次會議中,伍廷芳于會中申明兩點:其一,成立共和政體,選舉總統(tǒng);其二,優(yōu)待皇室,并設(shè)法維護滿人的生計。唐紹儀雖表達其個人有意接受伍氏所提出的共和要求,然仍不敢自作主張,并表示須先向袁氏請示后再給予明確的答復。唐氏于是在12月27日致電袁氏請代奏召開臨時國會。本次會議的唯一成果是雙方都同意;鹌谙抻稍鹊12月24日延長至12月31日。
  和談的會議記錄雖已提供中外報刊披載,但英記者丁格爾(Edwin J. Dingle)則披露了一段未曾出現(xiàn)在公開會議記錄的對話:
  唐:就個人而論,本人傾向共和,此乃解決當前危機之唯一辦法,然吾人切勿忽略滿、蒙、藏及其他領(lǐng)土之完整。
  伍:我方并未聲言完整之領(lǐng)土,僅提聯(lián)合之十八省。
  唐:就貴方之質(zhì)問,尚須請示袁總理。
  丁格爾接著比較清軍與革命軍的情況。在客觀方面:**,清軍無論是在訓練及裝備上,皆優(yōu)于革命軍;第二,清軍扼守關(guān)內(nèi)外、蘆漢、津浦等路,因而掌握交通要沖;第三,江北冬季寒冷,革命軍無法適應冬季作戰(zhàn);第四,革命軍僅僅是臨時招募,多半為烏合之眾。因此,除清軍臨陣倒戈外,革命軍根本無力直搗北京。而主觀方面,一手創(chuàng)辦新建陸軍的袁世凱仍深獲官兵擁戴之威望,只要各新軍仍效忠于袁氏,革命軍要想拿下北京的機會即相當渺茫;而革命軍即使能攻取北京,亦須至少費時一年以上。反之,清軍雖能固守江北,然如想進一步收復江南亦非易事,除非革命軍陣營發(fā)生內(nèi)訌。
  12月24日,慶親王與袁世凱擬定一項訓令,授權(quán)唐紹儀將政體問題留待國民議會決定,該議會依照事前雙方商定的條件,于3個月內(nèi)由全國各省選舉的代表組成。袁世凱于12月26日下午將該項訓令發(fā)送給唐氏,唐氏于12月28日晚收到該電報,于是在12月29日南北舉行第三次會議時,乃提議將該議題列入討論的范圍。
  唐紹儀鑒于停戰(zhàn)期限即將屆滿,于是提議討論罷兵的方法,他原提議7日內(nèi)雙方應一律罷兵,且不得再有戰(zhàn)爭,但*后雙方?jīng)Q議自12月30日上午8時起,所有山西、陜西、湖北、安徽、江蘇等省的清兵,5日內(nèi),一律退至原駐地百里之外。針對伍氏所質(zhì)疑之彼此駐兵太近,易發(fā)生沖突,而宜撤出境外,但唐氏認為仍需有兵力維持地方秩序。*后雙方同意僅留巡警保衛(wèi)地方,清軍撤出的地區(qū),革命軍亦不得侵占,以免雙方發(fā)生沖突,并于5日內(nèi)商妥退兵條款,按照所訂條款辦理。山東、河南等革命軍已占之地,清軍亦不得進攻,革命軍亦不得進攻他處。此外,雙方還決定召開國民會議,以解決國體問題,在獲得多數(shù)與會代表通過后,雙方均須依從在國民會議未解決國體問題前,清廷不得提用已經(jīng)借定的洋款,亦不得再度舉借外債。*后,雙方還擬定了對于于清帝及滿、蒙古、回、藏人士之待遇等問題。
  12月30日,各省代表于南京召開臨時大總統(tǒng)正式選舉會議,推舉孫中山為中華民國首任臨時大總統(tǒng)。此一革命黨的重要措置已使南北議和的進行產(chǎn)生了戲劇性的變化,也為唐紹儀是否應繼續(xù)擔任清廷議和總代表產(chǎn)生變量。
  在12月30日的第四次會議中,雙方所討論的議題主要包括:(1)國民會議的開會地點;(2)是否舉借外債,由清、革雙方均分,以用之于維系地方的治安上;(3)對清室的待遇等。
  早在1911年11月26日(宣統(tǒng)三年十月初六),上海《申報》即披露當時擔任清廷郵傳部大臣的唐紹儀嚴厲譴責張勛部隊在南京“擅專行事”,無視清廷的命令。 所以,基本上,唐、伍兩人在張勛縱軍燒殺奸掠的議題上早已取得共識,在他們的第五次會議中即正式討論之,后者認為,由于張勛屢次違約、縱兵燒殺奸掠、違逆人道,“形同強盜”,故應視為匪徒,唐紹儀則同意將此事致電袁內(nèi)閣查辦。其次,在第四、五兩次會議中,雙方爭執(zhí)的另一焦點在于國民會議的開會地點,唐紹儀請伍紹儀同意于北京召開,伍氏則堅決反對,并主張應于上海召開。唐氏同意將伍氏的主張代為轉(zhuǎn)達袁內(nèi)閣,并請袁世凱盡速回電。
  三、袁、唐兩人與列強的互動
  伍廷芳希望南北議和于上海召開,除了受到江浙地方勢力的影響外,更重要的是由于列強在上海擁有龐大的利益,他希望藉由在上海這個國際大都會舉行南北議和而吸引國際的注意。唐紹儀之所以同意赴滬談判,或亦基于與列強聯(lián)系便利之故,因此他較之在漢口時更為重視列強的態(tài)度。而唐、伍兩人在會場的互動,實際也都在列強的監(jiān)控之下,所有臺面上下的運籌帷幄,列強能通過直接間接的手段予以相當?shù)恼莆铡4送,由于當時列強多支持袁世凱之執(zhí)掌大權(quán),借以收拾當時的混亂局面。所以,自袁氏復起掌權(quán)之初,列強即竭力促成南北議和,并對和會施加壓力。因此,在談判開始后不久,英、美、日、俄、德、法六國駐滬領(lǐng)事隨即于1911年12月20日向唐、伍兩人先后面交同樣內(nèi)容的照會一份,以對他們施以強大的外交壓力。
  該照會系由法國公使皮科(Fran?ois Georges-Picot)以法文起草。12月19日下午4時,駐滬六國總領(lǐng)事先在德國總領(lǐng)事館會合,當場分發(fā)該照會的英文稿,翌日(12月20日)上午,六國總領(lǐng)事在俄國總領(lǐng)事館集合,聯(lián)袂前往議和會場,先后將同樣內(nèi)容的照會交給唐、伍兩人。該照會內(nèi)容如下:
 。▏┱J為,目下中國戰(zhàn)事若持續(xù)下去,不單中國自身,同時亦對外國人之實質(zhì)利益與安全造成重大影響。
  (國名)政府在持續(xù)采取其一貫的絕對中立態(tài)度的同時,認為有責任非正式地吁請雙方代表注意,有必要盡速達成協(xié)議,使目前的沖突歸于停止,并認為此觀點符合清、革雙方之希望。
  唐紹儀在接獲照會后立即做出回應,他同意向清廷轉(zhuǎn)達列強的善意,并承諾在與伍廷芳磋商后,由兩人發(fā)表聯(lián)合聲明。伍氏則先詢問現(xiàn)場是否有邀請記者,各國領(lǐng)事則以未得本國政府訓令而未表同意,他在響應中一方面先感謝列強,另一方面,則表示其本身是數(shù)個主和團體的一員,因而不能無視于為自由而戰(zhàn)的中國人民。因此,若一旦同意和平,就必須根基于鞏固的基礎(chǔ)之上,以確保日后任何革命事件不再重演。此外,革命黨方面批評該照會中的第二段,亦即革命黨不相信列強真能維持和平與秩序。他認為這項照會暗示列強有意援助清廷。當時有傳聞稱,袁氏有意借延長停戰(zhàn)期限,以獲取外國借款以支付其軍隊的餉銀并維持秩序。大多數(shù)革命黨人士則對于外力的介入并不感到意外,愿意無懼地面對這項可能性。
  12月22日上午,袁世凱致電英國公使朱爾典與日本公使伊集院彥吉,希望能在當日下午共同商討上海議和的相關(guān)問題。依照外交慣例,朱爾典與伊集院兩人在會晤袁世凱前先曾私下磋商,但兩人并不知道袁氏作此商討的真正意圖。朱爾典在離開英使館前接獲一封寄自駐滬總領(lǐng)事的電報,其中說明上海議和所討論的一些問題:唐紹儀雖為清廷議和總代表,然其同情共和的傾向卻是眾所周知,實際上他已拋棄了所應代表的立場。唐氏致電袁氏稱,為防止談判破裂,有必要發(fā)表正式宣言,建議應于3個月內(nèi)召開國民會議以決定日后中國的政體,解決各項難題,并避免無謂的傷亡。在中國本部的22省中,每省咨議局應各選出3名代表,而目前南北雙方的議和代表應不在國民會議的參加名單之內(nèi);該建議業(yè)已獲得革命黨溫和派的贊同。唐氏認為解決此項困境的唯一辦法,不是拋棄清廷,就是與全民的意志相對抗。朱、袁會談時,袁氏強調(diào)即使他有意接受革命黨的提議,他也是無法將其麾下的將士帶向革命陣營。因此,袁氏認為由于共和將導致中國之分崩離析,他寧愿告老還鄉(xiāng),也不愿冒此風險。站在維持中國領(lǐng)土主權(quán)完整的立場上,袁氏堅信帝制的觀念在中國人民的舊有觀念及習慣中已根深蒂固,因而以激烈的方式締造共和并與過去傳統(tǒng)割裂是中國人民所萬萬無法容忍的。他認為伍廷芳及溫宗堯等人根本毫無行政經(jīng)驗,且對中國內(nèi)情一無所知,根本沒有資格代表中國人民。朱爾典雖同意袁氏的看法,然仍希望他考慮采納唐紹儀所提出之國體問題交由國民議會代表決議的建議。袁世凱則認為,在當前國家動蕩的情況下,召集各省代表共聚一堂實窒礙難行,且在未獲朝廷奏準前,他當然無法采納唐氏的建議。然而,就袁氏個人而論,他當然愿意將此問題交由民意決定。袁氏在結(jié)束與朱爾典的會談后,隨即會晤日使伊集院。事后英、日兩公使還相互比對與袁氏的談話記錄。
  12月23日,朱爾典與伊集院兩人再度收到慶親王與袁世凱要求于翌日(12月24日)舉行會談的要求,因為慶親王與袁世凱擬提出一份發(fā)給唐紹儀訓令的草稿,授權(quán)唐氏將政體問題留待國民議會決定,該議會可依照南北雙方所商定的條件,于3個月內(nèi)由各省選舉的代表組成。12月24日下午4時,慶親王與袁氏于在外務部先會見朱,向朱爾典展示致唐紹儀的訓令電報,主要是授權(quán)唐氏在清、革雙方商妥的情況下,可同意于2—3個月內(nèi)召開國民會議。慶親王與袁氏向朱爾典保證,該項提議業(yè)已獲得皇族的一致同意,并懇切要求身為友人的朱爾典提出坦率的建議。朱爾典則認為該項提議一方面有助于將清廷置于道德的優(yōu)勢,另一方面若革命黨方面拒絕,則反而對其不利,因此極為合理。不過,慶親王表示,若國民會議于此后2—3個月內(nèi)召開,日益窘迫的清廷財政將更加惡化,因而向朱爾典詢問,一旦清廷同意該提案,列強是否愿提供財政援助。朱爾典則響應,會議延后召開,將可使清、革雙方得到冷靜的機會,且不會對清廷造成損害,至于外援方面,清廷不妨先試探其他列強的意見,朱爾典個人贊成召開國民會議,然若慶親王提出財援要求,他愿代為詢問英國政府的態(tài)度。
  慶親王表示,他與袁世凱一致認為,共和無法在中國建立穩(wěn)定的政府。朱爾典早已將兩人的意思轉(zhuǎn)報英國政府。在中國建立共和政體是否可行是列強無法擅自做主的事;各國或許可認為,中國人民應有自己決定其國家政體的權(quán)利。朱爾典本人從未建議中國實行共和,因為就他個人對中國的了解,中國并不適合該項尚處于試驗階段的政體。袁氏則嚴厲抨擊共和的窒礙難行,并宣稱若國民會議一旦同意共和,他寧可辭職;朱爾典表示,在華外國人對此一問題的看法有分歧。一派認為由于中國人民長期仰賴君主政體,故其智慧尚不足以實行共和;另一派認為各省宣示獨立的政府在許多方面基本上是民主的。袁世凱則認為,在滬外國人據(jù)說一面倒的傾向共和,朱爾典同意這項看法,但他也認為上海人民對政府作風不滿的原因主要在于清廷對黃浦管理委員會(Huangpu Conservancy)的無所作為,據(jù)說這使在滬外國人認為,政體改變較之維持當前政權(quán)對其利益較不具傷害性。
  伊集院先前曾向袁氏轉(zhuǎn)達日方傾向希望中國建立君主立憲政體,袁氏則反問日方擬提出何種支持,伊集院則稱該問題仍待請示外務省之后再予答復。12月24日,慶親王與袁氏再度向伊集院詢問日方對中國召開國民會議的態(tài)度,伊集院則稱日方的訓令可望于兩日內(nèi)接獲,在未收到訓令前,中國不宜輕舉妄動。
  12月25日,袁世凱請日使館通譯官高尾前往會談,當時他甫接獲唐紹儀的急電,感到事態(tài)緊迫,于是請高尾代將電報轉(zhuǎn)給伊集院電傳本國。 袁世凱顯然有意藉由唐紹儀的催促而迫使日本早日表態(tài)。伊集院乃于12月26日下午親自拜會袁世凱,再度要求袁氏緩發(fā)訓令。然袁氏則向伊集院表明,皇族為避免談判破裂,袁氏本身又鑒于周圍的情勢及其本身的處境,故只能同意召開國民會議討論日后之中國政體,而且他實在無法承擔延遲訓令唐紹儀所可能造成的后果。伊集院眼見無法扭轉(zhuǎn)袁氏的決心,只能將袁氏的決定電回本國政府,并警告袁氏應對一切后果及日后所衍生的事態(tài)負完全責任。
  12月26日上午,袁世凱通知朱爾典稱,由于情勢極其緊迫,且日方答復的時限即將逼近,因而擬于當日下午將12月24日所草成的提議致電唐紹儀。朱爾典則認為在未獲得伊集院的同意前切勿發(fā)送電報,他并將此緊急事態(tài)告知伊集院。伊集院在與朱爾典進行密談時表達若中國一旦建立共和,將使日本處于極其困窘的立場,他并試圖說服朱爾典聯(lián)合列強共同向中國提出列強希望中國維持君主政體的立場,希望能借此對革命黨施加一定程度的壓力。朱爾典則向伊集院警告,革命軍握有在華外國人三分之二的生命與財產(chǎn)安全威脅之力,且據(jù)英國駐滬總領(lǐng)事法磊斯及其他人士的判斷,革命軍當然會對在華外人訴諸報復,以譴責列強意圖支配日后中國的政體。英國的立場尤其微妙,因為香港與星馬地區(qū)的大多人口多來自華南各省,他們公然對革命黨表示同情。 法磊斯也認為,由于革命黨方面有相當良好的情報機關(guān),因而相當了解日方的態(tài)度。伍廷芳等人宣布日方若一旦反對,全中國人將團結(jié)起來奮力一搏;革命軍將領(lǐng)將奉命于12月31日起再度開始戰(zhàn)斗;革命黨方面并致電日方稱,若一旦重啟戰(zhàn)端,日方須為此負完全之責任。
  這一消息顯然影響了日本,因為伊集院于12月28日再度拜會了袁世凱,并向袁氏保證日方對召開國民會議不表異議,只希望他能經(jīng)常與伊集院保持密切聯(lián)系,為平定時局而充分盡力。
  12月28日晚,清廷正式下詔同意召開國民會議。該詔書指出由于君主立憲或共和問題將對中國的內(nèi)政外交形成重大的影響,故應交由全民公決,而非僅由朝廷或特定團體來決定。另外,該詔書還提出停止沖突以籌備召開國民會議的建議。
  朱爾典認為,該詔書的字里行間充滿了妥協(xié)的意味,雖然它的內(nèi)容就東方國家而言稍嫌不符實際,然應為解決問題的唯一可行辦法。 此外,朱爾典還認為,清廷所以下詔的主要原因有二:其一,唐紹儀在致袁氏的電報中認為東南各省的民心一致贊成共和,符合民眾要求的唯一解決途徑就是將國體問題交由國民會議公決;其二,內(nèi)閣在上奏中詳陳了派遣唐紹儀赴滬和議的原因,另除感謝朱爾典與列強駐華使節(jié)的調(diào)停外,還詳細引述唐氏所呈報上海議和過程中諸電報,內(nèi)閣因而認為,由于革命黨絲毫不讓步,再加上清廷方面欠缺資源,導致內(nèi)閣別無選擇,只能奏請皇室考慮采納唐氏的建議而召開國民會議。*后終于獲得詔準。因為在過去3個月期間,清廷已受盡諸多侮辱,寧愿保持顏面,而不愿讓戰(zhàn)爭來裁決其未來命運。
  英國外務部則認為,唐紹儀呈給袁世凱的電報提供了饒富興味的談判記錄,導致了決定以國民會議決定未來政體。很不幸的是,由于雙方對選舉及開會的細節(jié)問題發(fā)生爭執(zhí),再加上革命黨業(yè)已宣布共和,這項計劃因而未獲支持。就該電報的內(nèi)容而論,朱爾典的行事作風機智而謹慎。日后須關(guān)注的是伊集院之態(tài)度對革命黨的影響。
  在清、革雙方的停戰(zhàn)協(xié)議即將屆滿的前三日,唐、伍兩人再就延長停戰(zhàn)事展開磋商。唐紹儀認為清廷方面已數(shù)度延長停戰(zhàn),今已無法再作任何讓步,而革命黨提出延長停戰(zhàn)之事,無非是想獲得準備戰(zhàn)爭的時間,清廷方面對此斷然拒絕。唐氏認為,若欲匡救時局,無非在召集國民議會之事獲得裁可。大概在同一時間,北京發(fā)生炸彈攻擊事件,除了威脅皇帝與皇族大員外,亦影響到外國人的安危,這樣將使當時的政局更增添糾紛。就唐、伍兩人決定由袁世凱擔任大總統(tǒng)之事,當袁氏被詢問時,立即予以否認,但先前唐氏曾向日駐滬總領(lǐng)事有吉明告知袁氏當在獲得清廷上諭后才得以成為大總統(tǒng);唐氏也提及袁氏在會晤伊集院時,伊集院稱,由于日方的地位有別于他國,故他國不得干預,日本則應負起重責大任單獨行動。日使館參事松井慶四郎除對此加以駁斥外,還對唐氏說,伊集院從未說過以兵力助袁氏之事,亦不希望使袁認為日方有意出兵,且在未接獲日本政府的訓令前,袁世凱即向唐氏發(fā)出關(guān)于國民會議的訓令,袁氏須為此承擔一切后果。另外,唐紹儀還指出,袁氏與慶親王在會見朱爾典與伊集院時,朱爾典對召開國民會議一事不表異議,而伊集院卻有不同意見,松井則再度對此加以駁斥,并說唐氏的這一言論與袁氏的電報內(nèi)容并不吻合。 因此,唐紹儀在呈內(nèi)閣電報中指出,伊集院與松井兩人所言有極大的出入,或許是傳譯上的錯誤所致,并請袁世凱與英、日公使再作面談,以化解外人的疑慮。
  召開國民會議的問題暫時獲得解決后,唐紹儀所面臨的下一項問題是,一旦會議決定實行共和制,將可能招致英、日等列強的共同干預。事實上,伊集院于12月18日會晤袁世凱時,即曾問及若上海南北議和一旦宣告破裂,袁氏究竟有何打算。袁氏表示尚未制定出明確的政策,但不排除訴諸列強的調(diào)停。伊集院借機向袁氏提出:中國只能將問題訴諸列強,而且首先應通過在東亞擁有*大利益的英、日兩國。袁氏同意伊集院的看法,并稱愿將此事知會英方。伊集院則要求袁世凱不得將此事透漏給英、日以外的其他列強。伊集院再向袁氏探詢,究竟只須英、日兩國介入調(diào)停清、革沖突,或是還要邀請其他列強參與,袁氏答稱只愿尋求英、日兩國,并遵照兩國的建議及決定行事。 另一方面,日本駐英代辦山座圓次郎在12月28日拜會英外務大臣格雷時就曾提出,一旦國民會議宣布共和,其后果將使中國陷入分崩離析的狀態(tài),尤其是滿、蒙古、藏等地方將可能受到其他列強的控制。山座還提議,列強應共同建議清、革雙方接受君主立憲政體,若英方對此不表異議,英、日兩國應共同協(xié)力,以使其他四強的意見趨于一致。格雷一方面贊成英、日兩國應與其他四國保持協(xié)商,另一方面則認為列強若試圖進行施壓,將要承擔相當大的風險。
  英國駐日公使竇納樂報告稱,日方“絕對反對共和”,甚至不排除在情勢需要時以實力維持中國君主政體的說法,經(jīng)《泰晤士報》披露流傳后,引發(fā)日本國內(nèi)嘩然,外務省尤為眾矢之的。日本某報社論批評道,一旦施行此項錯誤干預政策,將斷送日后與中國打交道的機會,駐華公使伊集院彥吉與外務大臣內(nèi)田康哉的政策實相當不負責任,日本民眾需要內(nèi)閣為此向全國人民解釋。因為英國的做法比日本審慎,且嚴守中立,所以,如國內(nèi)外知道日本政府有意進行干涉時,勢必引發(fā)革命黨方面的強大反彈,不僅如此,還會妨礙列強之間的和諧,且影響和平的進展。
  日本同意接受英國之請,在為清、革雙方善意調(diào)停問題上兩國共同合作。情況演變到后來,英、日雙方的目標明顯呈現(xiàn)分歧:英方僅希望中國出現(xiàn)強大而穩(wěn)定的政權(quán),且隨時準備接受中國人民所希望的任何政體的政府。而另一方面,日本則擺明了不放棄以清廷為主的君主立憲政體,伊集院并以堅決的口吻對袁世凱傳達了日方的立場。伊集院的態(tài)度到*后反而讓自己陷入窘境,且日方還試圖要英國明確表態(tài)介入干涉。伊集院在12月17日與袁氏的會談中曾預料上海議和終將失敗,若中國認為有必要訴諸外力干涉時,中國應交予英、日兩國為之,其他國家不得過問;朱爾典認為,這已逾越了本國政府給予駐外使節(jié)的權(quán)限。
  袁世凱于12月22日向伊集院彥吉指出,由于清、革代表對政體問題有不同的意見,因而導致和議的破裂,朱爾典實現(xiàn)君憲政體的努力宣告失敗,唯一的解決辦法是由日本向清、革代表表示支持君憲制的堅定立場。伊集院在情急之下泄漏了日本意圖干涉中國政體的真正意圖,這正是袁世凱巧妙的政治操弄手法。 美國學者安斯切爾(Eugune Anschel)認為,盡管唐紹儀曾向袁世凱暗示應向革命軍靠攏,并強調(diào)若不接受革命軍的條件,革命軍將拒絕繼續(xù)談判,再加上東南省份已多半支持共和,然袁世凱對清、革雙方所持的主張皆不感興趣,而僅在乎涉及他個人利害的部分。
  ……

1882-1938-折沖內(nèi)外-唐紹儀與近代中國的政治外交 相關(guān)資料

  楊凡逸博士研究唐紹儀一生的重要事跡,不只利用了近年廣為流布的中、英、日文中的源文件資料,也將前人與時人對唐氏所作的研究論述,做了一番徹底綜合整理的工夫,撰為本書,堪稱為研究唐紹儀一生事業(yè)成就的總結(jié)性著作。
  ──李恩涵(臺灣“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退休研究員)
  作者以時間為經(jīng)、主題為緯,分別由內(nèi)政外交的交互影響、國民黨史及憲政史的演進等角度入手,敘述唐紹儀在清末民國政治演變暨外交折沖樽俎的過程,書中交叉比對一手史料及二手論著,引證資料完備翔實,除了盡量還原史實之外,并客觀地給予唐氏在歷史洪流中的定位,值得向讀者推薦閱讀。
  ──陳三井(臺灣“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兼任研究員)
  本書深入爬梳不同時期的唐紹儀,從其最初嶄露外交頭角、擔綱民國首任國務總理、主持南北議和、一度淡出政壇、晚年政治抉擇及其最后為國民黨特務所謀殺。作者娓娓道來唐紹儀一生在政壇上的風云起伏,不僅深具學術(shù)價值,且陳述了許多不為人所熟知的歷史敘事。
  ──吳翎君(臺灣東華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楊凡逸博士研究唐紹儀一生的重要事跡,不只利用了近年廣為流布的中、英、日文中的源文件資料,也將前人與時人對唐氏所作的研究論述,做了一番徹底綜合整理的工夫,撰為本書,堪稱為研究唐紹儀一生事業(yè)成就的總結(jié)性著作。
──李恩涵(臺灣“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退休研究員) 
作者以時間為經(jīng)、主題為緯,分別由內(nèi)政外交的交互影響、國民黨史及憲政史的演進等角度入手,敘述唐紹儀在清末民國政治演變暨外交折沖樽俎的過程,書中交叉比對一手史料及二手論著,引證資料完備翔實,除了盡量還原史實之外,并客觀地給予唐氏在歷史洪流中的定位,值得向讀者推薦閱讀。──陳三井(臺灣“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兼任研究員) 
本書深入爬梳不同時期的唐紹儀,從其最初嶄露外交頭角、擔綱民國首任國務總理、主持南北議和、一度淡出政壇、晚年政治抉擇及其最后為國民黨特務所謀殺。作者娓娓道來唐紹儀一生在政壇上的風云起伏,不僅深具學術(shù)價值,且陳述了許多不為人所熟知的歷史敘事。
──吳翎君(臺灣東華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1882-1938-折沖內(nèi)外-唐紹儀與近代中國的政治外交 作者簡介




楊凡逸,1975年生,臺灣政治大學歷史學系學士(1997)、碩士(2001)、臺灣師范大學歷史學系博士(2010),研究專長為近代中國外交史,現(xiàn)為臺灣師范大學僑生先修部歷史科約聘教師,著有《美日“帕奈號”(U.S.S.Panay)事件與中美關(guān)系(1937—1938)》,發(fā)表《論唐紹儀在中英西藏交涉上的角色》《唐紹儀與1911年南北議和》《乾隆朝中緬關(guān)系初探》等論文。




商品評論(21條)
  • 主題:還不錯的書

    算是比較經(jīng)典的一本老書了,圖圖的書庫里淘一淘還是有不少好東西的

    2024/8/18 14:07:26
  • 主題:卻之不恭。

    卻之不恭,慢慢學習吧。

    2024/1/9 19:03:13
    讀者:mkm***(購買過本書)
  • 主題:

    質(zhì)量非常好,物流超級快

    2024/1/4 10:02:32
    讀者:ztw***(購買過本書)
  • 主題:

    精裝版有塑封 2017年左右看到的評論 現(xiàn)在入手

    2023/11/10 22:34:04
    讀者:197***(購買過本書)
  • 主題:推薦一本好書

    很滿意的一次購書,值得珍藏!

    2023/4/29 20:49:29
    讀者:ztw***(購買過本書)
  • 主題:

    可以看看吧

    2023/3/30 9:51:58
    讀者:ztw***(購買過本書)
  • 主題:近代人物傳記

    人民出版社的書籍一如既往的穩(wěn)定,臺灣學者高水準!

    2022/12/5 15:57:58
    讀者:zxq***(購買過本書)
  • 主題:

    為了彌補關(guān)于自己民國方面知識見識的細節(jié)!這類書籍還有一個最大的好處就是很多事件是有具體時間的,讓人代入感很強!

    2022/10/23 19:06:27
    讀者:ztw***(購買過本書)
  • 主題:

    內(nèi)容不錯,我對民國政治較感興趣

    2022/8/6 9:40:36
  • 主題:值得一讀的書

    看完只能說,民國形勢的復雜嚴峻,當下人的選擇和作為只有時間才能評判

    2022/6/24 16:49:29
    讀者:201***(購買過本書)
書友推薦
本類暢銷
編輯推薦
返回頂部
中圖網(wǎng)
在線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