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湖南省志(1978-2002)?鐵路志
-
>
公路車寶典(ZINN的公路車維修與保養(yǎng)秘籍)
-
>
晶體管電路設計(下)
-
>
基于個性化設計策略的智能交通系統(tǒng)關鍵技術
-
>
德國克虜伯與晚清火:貿易與仿制模式下的技術轉移
-
>
花樣百出:貴州少數民族圖案填色
-
>
識木:全球220種木材圖鑒
聚合物-無機納米復合材料-第2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122286802
- 條形碼:9787122286802 ; 978-7-122-28680-2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聚合物-無機納米復合材料-第2版 本書特色
本再版書在原版內容基礎上,涉及納米復合材料技術及其納米效應與應用設計,納米科技向工程、建筑、汽車等傳統(tǒng)產業(yè)滲透及其顯著效應與發(fā)展趨勢,并圍繞“納米科技在復雜油氣開采的科學技術體系”等新領域進行拓展,多方位反映納米科技日新月異飛速發(fā)展與巨大成就。 本書對納米中間體、插層剝離、納米可控分散與復合、納米載負、復合處理劑工藝、納米結構性能及納米效應系統(tǒng)詳細論述。闡述納米成核及其誘導固體與液體凝聚行為的內容,突出了納米體系在聚合物體系的分散復合形態(tài)及其界面匹配效應,是探究納米復合多相作用和多功能應用效應的窗口。本書基于作者及合作者的研究工作,涉及了國內外密切關聯的前沿與經典理論內容;就同一個問題提供各自不同觀點的納米科技方案,與國內外*重要成果關聯比較,融合于本書的部分實施例中;采納成熟連貫的內容,從新的視角和*成果與進展進行結合與闡述,提供讀者*技術狀態(tài)及新觀點。
聚合物-無機納米復合材料-第2版 內容簡介
本書對納米中間體、插層剝離、納米可控分散與復合、納米載負、復合處理劑工藝、納米結構性能及納米效應系統(tǒng)詳細論述。闡述納米成核及其誘導固體與液體凝聚行為的內容,突出了納米體系在聚合物體系的分散復合形態(tài)及其界面匹配效應,是探究納米復合多相作用和多功能應用效應的窗口。本書許多實例說明,簡單摻混納米復合體系與微米復合體系性能的極大局限性及其根源。
本書特點之一,主要內容基于作者及合作者的研究工作,只涉及了國內外密切關聯的前沿與經典理論內容;本書特點之二,就同一個問題提供各自不同觀點的納米科技方案,與國內外重要成果關聯比較,融合于本書的部分實施例中;本書特點之三,采納成熟連貫的內容,從新的視角和作者新成果與進展進行結合與闡述,提供讀者前沿技術狀態(tài)及新觀點。
聚合物-無機納米復合材料-第2版 目錄
1.1概述1
1.1.1背景1
1.1.2納米尺度自然發(fā)展2
1.1.3天然與人造納米結構3
1.1.4納米概念與發(fā)展簡史4
1.2納米科學與技術體系5
1.2.1納米科技概念5
1.2.2納米結構與納米材料6
1.2.3納米復合與納米效應6
1.3聚合物納米復合體系9
1.3.1聚合物多級結構及分類9
1.3.2無機納米材料制備及其體系分類11
1.3.3聚合物無機納米復合體系與分類14
1.3.4納米復合材料制備方法14
1.4層狀硅酸鹽與層狀化合物18
1.4.1層狀硅酸鹽黏土礦分類18
1.4.2層狀硅酸鹽結構性能表征18
1.4.3蒙脫土結構性能與表征20
1.4.4層狀結構化合物分類21
1.5聚合物-黏土納米復合材料22
1.5.1納米分散定義和表征22
1.5.2層狀硅酸鹽插層復合方法24
1.5.3層狀化合物插層熱力學與動力學27
1.5.4聚合物-層狀硅酸鹽復合材料分類及加工成型29
1.6聚合物-無機納米復合材料31
1.6.1有機-無機納米復合材料體系概述31
1.6.2聚合物-無機納米復合功能體系32
1.6.3納米復合材料多功能體系34
1.6.4生物有機-無機納米復合材料體系37
1.6.5納米復合材料性能比較38
1.7多樣化納米復合體系及其應用40
1.7.1聚合物多尺度凝聚態(tài)納米復合材料特性40
1.7.2納米組裝載體與催化劑41
1.7.3通用和多功能納米添加劑技術42
1.7.4傳統(tǒng)能源和新能源納米技術與應用43
1.7.5生物、仿生及信息與能源納米技術應用44
參考文獻46
第2章 聚合物無機納米分散復合體系設計48
2.1聚合物凝聚態(tài)納米結構48
2.1.1聚合物高分子凝聚態(tài)48
2.1.2聚合物高分子凝聚態(tài)結構性能52
2.1.3聚合物納米復合凝聚態(tài)特性55
2.1.4聚合物納米復合成核效應原理57
2.2有機-無機納米復合材料設計61
2.2.1納米復合材料的功能性61
2.2.2納米復合材料多功能高性能及合成設計62
2.2.3設計功能聚合物納米復合材料體系63
2.3聚合物納米分散與復合方法67
2.3.1聚合物和納米材料改性方法67
2.3.2聚合物多相體系納米分散方法69
2.3.3納米可控分散復合方法71
2.3.4調制納米中間體及其分散復合體系73
2.4納米核-殼顆粒分散方法75
2.4.1單分散核-殼結構粒子設計75
2.4.2多分散核-殼結構體系設計方法78
2.4.3核-殼顆粒聚合物分散方法80
2.4.4單分散顆粒在其他介質中分散復合85
2.5納米復合材料結晶熔融行為與表征86
2.5.1納米粒子表面基團與結晶熔融特性86
2.5.2聚酯交聯共聚物納米分散復合結構的固定效應89
2.5.3聚合物納米復合材料特殊結晶熔融行為92
2.5.4聚合物納米復合材料結晶動力學95
參考文獻103
第3章 層狀納米結構插層化學及復合方法105
3.1黏土礦物晶體結構與結構模型105
3.1.1黏土礦物分類及組成106
3.1.2主要黏土礦物晶體與納米結構106
3.2黏土電性與膠體化學114
3.2.1黏土礦物電性114
3.2.2主要黏土礦物水化作用118
3.2.3黏土礦物的吸附性119
3.2.4納米膠體化學基本原理121
3.3黏土礦物納米復合溶膠-凝膠體系124
3.3.1黏土水膠體分散與聚結穩(wěn)定體系124
3.3.2金屬和稀土納米溶膠-凝膠體系128
3.3.3有機-無機納米復合溶膠-凝膠體系設計129
3.4插層過程模型模擬與插層化學130
3.4.1層狀結構物質插層反應模型與模擬計算130
3.4.2層狀物質插層化學131
3.4.3層狀結構體系插層過程與插層復合體系134
3.4.4插層反應工藝比較及分類體系138
3.5層狀結構物質規(guī);{米分散復合的原理方法141
3.5.1層狀結構物質規(guī);煽丶{米分散復合的原理141
3.5.2聚合物納米復合材料的相容劑142
3.5.3納米復合材料熱機械分散與熱加工成型143
3.5.4幾類層狀化合物插層分散與復合方法146
參考文獻152
第4章 聚合物無機納米復合材料設計制備與性能155
4.1聚合物中規(guī);{米分散原則155
4.1.1聚合物多尺度納米分散155
4.1.2聚合物規(guī);痛罂缍燃{米分散性156
4.1.3聚合復合納米效應原則156
4.2聚酰胺-黏土納米復合材料157
4.2.1聚酰胺高分子及其原料與納米復合體系157
4.2.2聚酰胺及其納米復合催化劑158
4.2.3聚酰胺的聚合159
4.2.4聚酰胺-黏土納米復合材料的物化性能161
4.2.5一步法合成堿催化及鑄型尼龍黏土納米復合材料164
4.2.6尼龍66-黏土納米復合材料合成168
4.2.7尼龍納米復合材料的應用與發(fā)展170
4.3環(huán)氧樹脂-黏土納米復合材料171
4.3.1環(huán)氧樹脂的合成反應與制備方法171
4.3.2環(huán)氧樹脂層狀硅酸鹽納米復合材料工藝174
4.3.3PEO-黏土納米復合材料制備與剝離行為175
4.3.4PEO-黏土納米復合材料的性能181
4.3.5其他黏土納米復合材料及其應用展望185
4.4聚酯-蒙脫土納米復合材料186
4.4.1聚酯PET-蒙脫土納米復合材料186
4.4.2聚酯PBT-蒙脫土納米復合材料195
4.4.3聚酯無機納米復合材料的納米效應與應用前景199
4.5聚烯烴-黏土納米復合材料200
4.5.1聚烯烴及其催化劑200
4.5.2聚烯烴的聚合工藝202
4.5.3聚烯烴納米復合材料工藝方法203
4.5.4納米前驅體載負茂金屬聚乙烯催化劑208
4.6功能高聚物納米復合材料209
4.6.1水溶性高分子納米復合材料209
4.6.2水溶性高分子納米復合納米效應211
參考文獻212
第5章 納米結構可控分散及組裝復合體系215
5.1納米結構與組裝體系215
5.1.1納米結構體系215
5.1.2納米結構自組裝與規(guī);噩F技術217
5.1.3納米結構規(guī);夹g219
5.2宏觀尺度模板合成納米陣列結構220
5.2.1模板法合成納米結構特性220
5.2.2主要模板分類和合成方法221
5.2.3模板合成納米結構的方法222
5.3分子自組裝介孔與納米復合結構及性能225
5.3.1分子自組裝體系225
5.3.2納米孔結構自組織體系228
5.3.3介孔固體及復合體體系結構與熒光增強效應230
5.3.4多孔納米復合材料的功能效應232
5.4表面納米組裝及光電轉化效應239
5.4.1表面造孔及功能涂膜與光電轉化體系239
5.4.2多晶硅納米涂膜光伏電池239
5.4.3納米晶太陽能電池243
5.4.4單分散粒子及光子晶體半導體效應246
5.5金屬納米粒子及其膠束自組裝復合材料251
5.5.1小尺度金屬納米粒子乳液合成方法251
5.5.2銀金屬納米粒子與有機體組裝252
5.5.3聚電解質金屬納米復合的成核與組裝253
5.6高聚物納米復合材料相分離體系258
5.6.1高聚物有序相分離結構258
5.6.2聚酯納米復合相分離體系263
參考文獻267
第6章 納米復合材料的結構性能及效應表征方法270
6.1納米微粒與納米復合效應理論270
6.1.1聚合物納米復合增強增剛增韌效應與方法270
6.1.2超微粒和膠體穩(wěn)定理論276
6.1.3超微粒子光散射理論與方法281
6.1.4納米效應和納米復合效應分類283
6.1.5重要納米復合效應原理與實例285
6.2納米復合表界面與表征289
6.2.1納米材料界面結構特性289
6.2.2納米粒子復合表界面結構表征290
6.2.3納米材料表界面調控表征293
6.3層狀納米結構與物性表征297
6.3.1層狀硅酸鹽黏土結構組成297
6.3.2層狀硅酸鹽結構性能表征300
6.3.3層狀硅酸鹽孔結構性能表征305
6.4聚合物納米復合結構與效應表征307
6.4.1聚酯納米復合等溫結晶效應307
6.4.2納米復合結晶成核與熱效應310
6.4.3納米粒子組裝形態(tài)313
6.5聚合物納米復合多級結構性能及表征方法319
6.5.1聚合物納米復合多級結構及分類319
6.5.2納米復合多級結構調控與表征319
6.5.3聚合物層狀化合物納米復合體系多級結構322
6.5.4納米結構與形態(tài)表征方法324
參考文獻330
第7章 聚合物無機納米復合材料工藝與應用334
7.1無機納米材料與工藝設計334
7.1.1甄選無機原材料334
7.1.2納-微米中間體材料336
7.1.3納米材料微乳液合成工藝338
7.1.4納米材料工藝原理與設計340
7.1.5納米粉體材料工業(yè)化工藝342
7.2納米載體催化劑與聚合物納米復合材料346
7.2.1納米催化劑和載體346
7.2.2黏土柱撐多孔非均勻結構催化劑349
7.2.3納米材料載負催化劑352
7.3納米復合涂料354
7.3.1涂料及納米復合涂料功能體系354
7.3.2納米復合環(huán)保仿磁與粉末涂料355
7.3.3納米復合功能涂料與標準357
7.4納米復合膜工藝與應用358
7.4.1高聚物納米復合膜設計原理及制備方法358
7.4.2納米鍍與納米復合輻射防護膜359
7.4.3納米鍍與防護膜應用工藝技術360
7.5聚合物納米復合超短纖維工藝與應用360
7.5.1聚合物共混納米復合短纖維工藝360
7.5.2聚合物熔融紡絲合成短纖維工藝362
7.5.3聚合物納米復合短纖維結構性能364
7.5.4聚合物納米復合超短纖維應用特性366
7.6聚合物納米復合材料功能應用367
7.6.1聚合物納米復合光學功能性367
7.6.2納米復合材料阻隔性369
7.6.3納米復合阻隔包裝功能370
7.7聚合物納米復合工程材料372
7.7.1聚合物納米復合工程塑料372
7.7.2阻燃增強聚酯納米復合材料374
7.7.3阻燃增強聚合物納米復合專用材料375
7.7.4納米復合材料汽車和紡織應用377
7.7.5納米復合材料建材及應用379
7.8納米復合處理劑及石油工業(yè)應用380
7.8.1納米復合處理劑設計制備與應用標準380
7.8.2納米復合懸浮液、微乳液及儲層保護381
7.9聚合物納米復合材料應用與前景386
7.9.1納米材料和納米復合材料綜合應用386
7.9.2納米材料技術融合與變革傳統(tǒng)產業(yè)387
7.9.3納米材料技術新能源應用390
參考文獻392
致謝395
聚合物-無機納米復合材料-第2版 作者簡介
柯揚船,中國石油大學,教授,研究員,柯揚船,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理學院,教授
教育經歷(從大學本科開始,按時間倒序排序;請列出攻讀研究生學位階段導師姓名):
1.1993/09–1996/07, 吉林大學, 高分子化學與物理, 博士, 導師:吳忠文
2.1989/09–1991/07, 吉林大學, 地學院礦業(yè)工程, 碩士, 導師:李永信
3.1982/09–1986/07,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石油開發(fā)系, 學士, 導師:無
科研與學術工作經歷(按時間倒序排序;如為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員或曾進入博士后流動站(或工作站)從事研究,請列出合作導師姓名):
1.2010/10-至今,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理學院(能源納米科技中心),教授、主任柯揚船,中國石油大學,教授,研究員,柯揚船,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理學院,教授
教育經歷(從大學本科開始,按時間倒序排序;請列出攻讀研究生學位階段導師姓名):
1.1993/09–1996/07, 吉林大學, 高分子化學與物理, 博士, 導師:吳忠文
2.1989/09–1991/07, 吉林大學, 地學院礦業(yè)工程, 碩士, 導師:李永信
3.1982/09–1986/07,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石油開發(fā)系, 學士, 導師:無
科研與學術工作經歷(按時間倒序排序;如為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員或曾進入博士后流動站(或工作站)從事研究,請列出合作導師姓名):
1.2010/10-至今,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理學院(能源納米科技中心),教授、主任
2.2003/01-2010/10,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化學工程學院(重質油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
3.2001/11-2003/01,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化學工程學院(重質油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
4.1999/12-2001/10,中國石化集團,聚烯烴國家工程中心,高級工程師、技術委員會委員
5.1998/11-1999/03,中國科學院,化學所,副研究員
6.1996/07-1998/11,中國科學院,化學所,博士后
7.1991/07-1993/07,吉林大學,地學院礦業(yè)工程,講師
8.1996/07-1998/11,中國科學院,博士后,合作導師:漆宗能、王佛松
主持或參加科研項目(課題)及人才計劃項目情況(按時間倒序排序):
1.國家自然基金面上項目,51274223,新穎的油氣層孔道插層反應及潤濕分布與導流性調控方法,起止時間2013/01-2016/12,80萬,在研,主持。
2.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創(chuàng)新研究群體項目,51221003,復雜油氣井鉆井與完井基礎研究,起止時間2013/01-2015/12,15萬元,已結題,核心成員參加。
3.國家自然基金面上項目,21076229,多核芳烴共軛骨架結構的調控與光電轉化效應,起止時間2011/01-2013/12,35萬元,已結題,主持。
代表性研究成果和學術獎勵情況
一、期刊論文
(1)Ke, Yangchuan (#) (*),Field of high-performance polymer material - I. Composites from polymerizing heavy oil,Polymer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2012,28(6):159-162 168
(2)Yang, Li,Wang, Yu-Guo Ke, Yang-Chuan (#) (*),Preparation and property of polypropylene composite super-short fiber,Polymer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2010,26(12):141-143
(3)Wang Yuguo,Yang Li Ke Yangchuan(#) (*),Improving the hydrophobic,water barrier and crystallization properties of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by incorporating monodisperse SiO2 particles,Polymer International,2010,59(10):1350-1359
另:通訊作者論文
(1)Guoliang Zhang,Yangchuan Ke (*),Jing He,Meiru Qin,Hua Shen,Shichao Lu,Jingshui Xu,Effects of organo-modified montmorillonite on the tribology performance of bismaleimide-based nanocomposites,Materials and Design,2015,86:138-145
(2)Guoliang Zhang , Youzhi Song,Shichao Lu,Zhaobin Wang,Yangchuan Ke (*),Preparing copolyester–titanium dioxide nanocomposites with low melting point via in situ hydrolysis, catalysisand esterification process,High Performance Polymers,2015,1(1):1-8
(3)Jingshui Xu,Denglong Chen, Li Yang,Xin Bai,Guoliang Zhang,Zheling Zeng,Wenshuai Gao,Deming Gong (#) (#)Yangchuan Ke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partially hydrolyzed polyacrylamide nanocomposite weak gels with high molecular weights,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2015,132(41):1-12
(4)Jingshui Xu ,Denglong Chen,Xianglong Hu, Qian Zhou,Wensuai Gao,Zheling Zeng,Guoliang Zhang, Yangchuan Ke (*),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poly(MMAEGDMA-AMPS) microspheres by soap-free emulsion polymerization,Journal of Polymer Engineering,2015,1(1):1-11
(5)Jingshui Xu,Yangchuan Ke (*) ,Qian Zhou,Xianglong Hu, Zijuan Tan,Liyan Yang,Youzhi Song,Yangyang Zhao,Guoliang Zhang,Preparation,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Poly (vinylacetate-co-methyl methacrylate) Nanocomposite Microspheres With Exfoliated Montmorillonite Through Using Two-Stage In Situ Suspension Polymerization,Polymer Composites,2014,35(6):1104-1116
(6)張國亮,柯揚船 (*) ,楊麗燕,趙洋洋,杜守琴,納米SiO2復合潤滑脂流體的觸變效應,石油學報(石油加工),2014,30(2):283-291
(7)張國亮,柯揚船 (*) ,楊麗燕,金屬表面納米復合抗磨防腐保護技術的研究進展,腐蝕科學與防護技術,2014,26(2):187-190
(8)Xu, Jingshui,Ke, Yangchuan (*),Zhou, Qian,Hu, Xianglong,Tan, Zijuan,Yang, Liyan,Song, Youzhi,Zhao, Yangyang,Zhang, Guoliang,Preparation, 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poly(vinyl acetate-co-methyl methacrylate) nanocomposite microspheres with exfoliated montmorillonite through using two-stage in situ suspension polymerization,Polymer Composites,2014,35(6):1104-1116
(9)Zhang, Guoliang,Ke, Yangchuan (*),Yang, Liyan,Zhao, Yangyang,Du Shouqin,Thixotropy effects of Nano-SiO2 composite grease fluids,Acta Petrolei Sinica / Petroleum Processing Section,2014,30(2):283-290
(10)Liyan Yang, Yangchuan Ke (*),Synthesis of polystyrene nanolatexes via emulsion polymerization using sodium dodecyl sulfonate as the emulsifier,High Performance Polymers,2014,26(8):900-905
(11)Ke, Yangchuan (*),Tan, Zijuan ,New utilization of residue oil utilization in synthesizing photosensitizer,
- >
山海經
- >
月亮與六便士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史學評論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中國歷史的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