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野菊花
-
>
我的父親母親 - 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
>
吳宓日記續(xù)編.第7冊.1965-1966
-
>
吳宓日記續(xù)編.第4冊:1959-1960
-
>
吳宓日記續(xù)編.第3冊:1957-1958
-
>
吳宓日記續(xù)編.第2冊:1954-1956
-
>
吳宓日記續(xù)編.第1冊:1949-1953
幾生修得到梅花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6095723
- 條形碼:9787506095723 ; 978-7-5060-9572-3
- 裝幀:一般純質(zhì)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幾生修得到梅花 本書特色
本書不是感性評述,不是學術鑒賞,是一個工科文藝女青年的讀詩手記、日常心路。靈氣、悟性與真誠洋溢于字里行間。翻開它,你可以看到詩里*美的畫面,詩外悠遠的語境,體會詩詞溫柔而強大的力量,繼而懂得,詩詞如何讓人心不死。幾生修得到梅花,或許不必幾生,只靜靜地,用心地,讀幾首詩,就能接近更美好的自己。
幾生修得到梅花 內(nèi)容簡介
眾多《中國詩詞大會》觀眾認為,整季看下來*看好的就是陳更,她是真正意義上的才女。 光彩奪目的舞臺之外,她將自己的詩詞感悟、從漫長的時光中積累起來的靈感和體會,比如對“暖男”杜甫的感動、對“月鉤初上紫薇花”的意會、對李商隱《題僧壁》中生命意識的理解……寫成了這部《幾生修得到梅花》。 朋友們對她的文字有深度共鳴,他們說:“從陳更處重新理解了詩詞,重新愛上了詩詞。”“陳更用*感人的語言講述詩人當時的心境”“還有比喚起人的初心更感人的嗎?” 她的文章有很強的代入感,觸摸平仄的溫度、還原古典詩人創(chuàng)作“那一刻的情深”,發(fā)掘詩歌興發(fā)感動的力量,將自己在信息時代,在理科實驗室中讀詩的獨特心得與讀者分享。以初心解初心,以初心喚醒初心。 她說:“我喜歡看似平白,但是很深情的詩句,‘于無聲處聽驚雷’這樣的感覺!段湟纳街小返淖髡咧x枋得是我比較喜歡的一位詩人。我本身也比較好靜,我性格里也有倔強的成分。我特別喜歡這種有骨氣的人,他在宋亡以后隱居不仕,被捕也絕不屈服,他寫的詩也是那種清冷的氣息,所以我比較喜歡有格調(diào)的、有意境的作品,而不是以華麗詞藻來塑造的。” “幾生修得到梅花。”有文人風骨,有自我期許。這本書所呈現(xiàn)的,正是她每日讀詩,從而變得越來越美好的樣子。 蒙曼教授作序推薦: 陳更是一個非常敏感的女孩子,她筆下的詩人與詩歌,都帶著她本人的強烈印記,不是知識堆積,而是她讀詩看人的真體會,讓人不僅讀到了詩,也讀到了這位年輕女博士的往事心曲。時下“文學青年”幾乎成了貶義詞,但我覺得,一個青年愛好文藝,本來是*自然的事情,如果連青年都那么世故,那么無趣,人生也罷,社會也罷,還有什么希望呢?所以,我衷心愿意為這本書說上幾句話。我堅信,一個喜歡詩的女孩子,會造出更好的機器人,也會造出更好的人生。
幾生修得到梅花 目錄
幾生修得到梅花 相關資料
讀書是*愉快的事。人的一生,要讀先賢之書,也要讀后輩之書。讀先賢書,傳承智慧;讀后輩書,激發(fā)情志。陳更的這本書,不大,但很有情志,值得一讀。 ——康震(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 讀詩,是要用心的,是要帶上靈魂的。這本90后工科博士生的讀詩小集,讓我們終于找到詩詞的靈魂。 ——酈波(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 北大的多元文化造就了多才多藝的學子。研究智能康復的陳更熟讀唐詩宋詞,將讀古詩詞的感悟,用她特有的輕快有趣的網(wǎng)絡文筆寫出來,自然流暢,讀來令人耳目一新。 ——吳志攀(北京大學常務副校長)
幾生修得到梅花 作者簡介
陳更,1992年生,陜西咸陽人,20*年本科畢業(yè)于同濟大學自動化專業(yè),現(xiàn)為北京大學一般力學與力學基礎專業(yè)在讀博士生。因參與兩季中央電視臺《中國詩詞大會》而受到關注,并因表現(xiàn)出色被選為共青團中央主辦的“第二屆中華學子青春國學薈”形象代言人,全國婦聯(lián)家庭和兒童工作部“‘書香飄萬家’親子閱讀活動推廣大使”。作品曾發(fā)表于《光明日報》等媒體。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詩經(jīng)-先民的歌唱
- >
煙與鏡
- >
自卑與超越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qū):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推拿
- >
經(jīng)典常談
- >
中國歷史的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