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野菊花
-
>
我的父親母親 - 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
>
吳宓日記續(xù)編.第7冊.1965-1966
-
>
吳宓日記續(xù)編.第4冊:1959-1960
-
>
吳宓日記續(xù)編.第3冊:1957-1958
-
>
吳宓日記續(xù)編.第2冊:1954-1956
-
>
吳宓日記續(xù)編.第1冊:1949-1953
南游雜憶 廬山游記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4868184
- 條形碼:9787534868184 ; 978-7-5348-6818-4
- 裝幀:精裝本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南游雜憶 廬山游記 本書特色
胡適是二十世紀中國zuiju國際聲譽的學者、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在文、史、哲等學科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是“五四”以來影響中國文化學術zui深的歷史人物。
胡適活躍于社會政治領域,是中國自由主義zuiju詮釋力的思想家。他一生在政治上追求民主、法治、自由、人權等等普世價值的實現(xiàn),反對暴力革命,堅持漸進的改革。
南游雜憶 廬山游記 內容簡介
《昨日書林:南游雜憶 廬山游記》主要包括兩部分內容,其中“南游雜憶”包含香港、廣州、廣西、廣西的印象、尾聲和
附錄粵桂寫影,第2部分是廬山游記。
南游雜憶 廬山游記 目錄
一 香港
二 廣州
三 廣西
四 廣西的印象
五 尾聲
附錄 粵桂寫影
廬山游記
南游雜憶 廬山游記 節(jié)選
一 香港
我在元旦上午坐哈里生總統(tǒng)船南下,一月四日早晨到香港,住在香港大學副校長韓耐兒(Sir William Homell)的家里。我在香港的日程,先已托香港大學文學院長佛斯脫先生(眥L.Foorster)代為排定。西洋人是能體諒人的,所以每天上午都留給我自由支配,一切宴會講演都從下午一點開始。所以我在港五天,比較很從容,玩了不少地方。
船到香港時,天還未明,我在船面上眺望,看那輕霧中的滿山燈光,真像一天繁星。韓校長的家在半山,港大也在半山,在山上望見海灣,望見遠近的島嶼,氣象比青島、大連更壯麗。香港的山雖不算很高,但幾面都靠海,山和海水的接近,是這里風景的特色。有一天佛斯脫先生夫婦邀我去游覽香港市的背面的山水,遍覽淺水灣,深水灣,香港仔,赤柱各地。陽歷的一月正是香港*好的天氣。滿山都是綠葉,到處可以看見很濃艷的鮮花;我們久居北方的人,到這里真有“趕上春了”的快樂。我們在山路上觀看海景,到圣士梯反學校小坐喝茶,看海上的斜陽,風景特別清麗。晚上到佛斯脫先生家去吃飯,坐電車上山,走上山頂(The Peak),天已黑了,山頂上有輕霧,遠望下去,看那全市的燈火,氣象比紐約和舊金山的夜色還更壯麗。有個朋友走遍世界的,曾說,香港的夜景,只有南美洲巴西首都麗阿德耶內羅(Rio De Janeiro)和澳洲的西德內(Sidsey)兩處可以相比。過了一天,有朋友邀我去游九龍,因時間太晚,走的不遠,但大埔和水塘一帶的風景的美麗已夠使我們驚異了。
有一天,我在扶輪社午餐后演說,提到香港的風景之美,我說:香港應該產(chǎn)生詩人和畫家,用他們的藝術來贊頌這里的海光山色。有些人聽了頗感覺詫異。他們看慣了,住膩了,終日只把這地方看作一個吃飯做買賣的商場,所以不能欣賞那山水的美景了。但二十天之后,我從廣西回到香港時,有人對我說,香港商會現(xiàn)在決定要編印一部小冊子,描寫香港的風景,他們準備印兩萬本,來宣傳香港的山水之美!
香港大學*有成績的是醫(yī)科與工科,這是外間人士所知道的。這里的文科比較*弱,文科的教育可以說是完全和中國大陸的學術思想不發(fā)生關系。這是因為此地英國人士向來對于中國文史太隔膜了,此地的中國人士又太不注意港大文科的中文教學,所以中國文字的教授全在幾個舊式科第文人的手里,大陸上的中文教學早已經(jīng)過了很大的變動,而港大還完全在那變動大潮流之外。近年副校長韓君與文學院長佛君都很注意這個問題,他們兩人去年都曾到北方訪問考查;去年夏天港大曾請廣東學者陳受頤先生和容肇祖先生到這里來研究港大的中文教學問題,請他們自由批評并指示改革的途徑。這種虛心的態(tài)度是很可以佩服的。我在香港時,很感覺港大當局確有改革文科中國文字教學的誠意,本地紳士如周壽臣、羅旭和諸先生也都熱心贊助這件改革事業(yè)。但他們希望一個能主持這種改革計劃的人,這個人必須兼有四種資格:(一)須是一位高明的國學家,(二)須能通曉英文,能在大學會議席上為本系辯護,(三)須是一位有管理才干的人,(四)*好須是一位廣東籍的學者。因為這樣的人才一時不易得,所以這件改革事業(yè)至今還不曾進行。
香港大學創(chuàng)始于愛里鶚爵士(Sir charles Eliot),此君是一位博學的學者,精通梵文和巴利(Pali)文,著有《印度教與佛教》三巨冊;晚年曾任駐日本大使,退休后即寄居奈良,專研究日本的佛教,想著一部專書。書稿未成,他因重病回國,死在印度洋的船上。一九二七年五月,我從美國回來,過日本奈良,曾在奈良旅館里見著他。那一天同餐的,有法國的勒衛(wèi)先生(sylvan Levi),瑞士(現(xiàn)改法國籍)的戴彌微先生(Demieville),日本的高楠順次郎先生和法隆寺的佐伯方丈,五國的研究佛教的學人聚在一堂,可稱盛會。于今不過八年,那幾個人都云散了,而當日餐會的主人已葬在海底了!
愛里鶚校長是*初推薦鋼和泰先生(Baron stael-Holstein)給北京大學的人。鋼先生從此留在北京,研究佛教,教授梵文和藏文,至今十五六年了。香港大學對中國學術上的貢獻,大概要算這件事為*大。可惜愛里鶚以后,這樣的學術上的交通就不曾繼續(xù)了。
……
- >
隨園食單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羅庸西南聯(lián)大授課錄
- >
莉莉和章魚
- >
巴金-再思錄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回憶愛瑪儂
- >
史學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