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馨卡幫你省薪 2024個人購書報告 2024中圖網年度報告
歡迎光臨中圖網 請 | 注冊
> >
中國歷史:近代中國

中國歷史:近代中國

出版社: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出版時間:2017-12-01
開本: 32開 頁數: 371
本類榜單:歷史銷量榜
中 圖 價:¥23.5(4.9折) 定價  ¥48.0 登錄后可看到會員價
加入購物車 收藏
運費6元,滿39元免運費
?新疆、西藏除外
溫馨提示:5折以下圖書主要為出版社尾貨,大部分為全新(有塑封/無塑封),個別圖書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劃線標記、光盤等附件不全詳細品相說明>>
本類五星書更多>
買過本商品的人還買了

中國歷史:近代中國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2022070
  • 條形碼:9787552022070 ; 978-7-5520-2207-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歷史:近代中國 內容簡介

  《近代中國(第27輯)》主要是對近代中國歷史的研究!  督袊ǖ27輯)》包括對中國近代社會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社會組織研究,以及重要史料的輯錄!  督袊ǖ27輯)》由18篇專題論文組成,主要有《抗戰(zhàn)時期甘肅煤礦的調查與開放》、《近代上海湘籍群體研究》等,作者均為大學和專業(yè)科研領域的專家和學者,具有很強的史料價值。

中國歷史:近代中國 目錄

特稿
在上海中山學社成立30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
經濟社會研究
革命舉債與實業(yè)建設——試論早期革命先行者公債思想
1927—1937年外資銀行在華金融市場控制權的變動
試論20世紀40年代縣銀行創(chuàng)設中的制度建設與困境
民國時期藥商和普通藥品管理法規(guī)的制定與推行
民國文獻中的疫苗使用與管理——以民國報刊報道的霍亂疫苗為例
亂世凈土糾紛案——以民國時期上海清涼寺案為例
抗戰(zhàn)時期甘肅煤礦的調查與開發(fā)
政治思想研究
論清末中央集權的是是非非
從輿論精英看近代社會的平權思潮
人物群體研究
試析何廉與戰(zhàn)后政論期刊《世紀評論》的學人群體
梁啟超的革命論及其轉變(1897—1903)
近代上海湘籍群體研究
日本關東大地震后的中國留日學生
文化教育研究
日本東亞同文會在華教育活動述論(1900—1945)
會議綜述
上海中山學社成立30周年紀念活動綜述
史料輯錄
美國駐沈陽總領事館關于1929年2—3月中國東北政情的秘密報告
葉貞甫先生家訓(第三、四卷)
展開全部

中國歷史:近代中國 節(jié)選

  《近代中國(第27輯)》:  孫中山早年長期游學在海外,對于西方近代經濟發(fā)展既有直接的觀感,同時亦有學理上的接觸。在辛亥革命之后,革命的重心出現轉移,面對貧窮落后的中國,既無技術,又乏資金,因此孫中山借鑒國外先進國家經驗以及國內發(fā)展實際考慮,更加鮮明地論證了民國政府舉外債的必要性以及借債的原則、具體操作方式。為了獲得西方對民國政權的支持,在中華民國建立后,孫中山在對外宣言書中便指出:“革命以前,滿政府所借之外債及所承認之賠款,民國亦承認償還之責,不變更其條件!雹诿鎸γ駠l(fā)展道路選擇,孫中山從宏觀上認為需要加大對外開放力度,“今欲急求發(fā)達,則不得不持開放主義。利用外資,利用外人,皆急求發(fā)達我國家之故,不得不然者”。③  自革命轉移到建設之始,財政危機就讓孫中山深刻體驗到了資金困窘所帶來的艱難。民國建立后,華資金融資本相較外國金融資本規(guī)模仍然十分弱小,本土的金融市場發(fā)育緩慢,因此政府財政缺乏必要的融資渠道。而為解決國家未來發(fā)展所面臨的實業(yè)建設資金等困境,唯有主動地對外開放。辛亥革命前夕,孫中山在歐洲為國內革命奔走中便提出:“共和成立之后,當將中國內地全行開放,對于外人不加限制,任其到中國興辦實業(yè)。”在返回國內途中,在新加坡發(fā)表演講時指出:“借洋債之有萬利,而無一害。中國今日非五萬萬不能建設裕如!1912年,在上海報界公會歡迎會上公開演說強調開放的價值在于:“開放門戶政策利于保障主權。利用外資,可以得外資之益,故余主張開放門戶,吸收外國資本,以筑鐵路、開礦山。今人猶持昔日之閉關主義,實于時勢不合!雹俅撕,孫中山在所規(guī)劃的未來經濟宏圖的扛鼎之作《實業(yè)計劃》中更是全方位描繪了發(fā)展實業(yè)以及如何解決資本等問題。歸納來看,其主要的途徑便是主張全面利用外資來實現其富強中國的宏大實業(yè)計劃。孫中山在起草《實業(yè)計劃》之時,他主要期待的便是來自國外的資本及技術援助,而并不指望靠中國國內的資金來支撐如此龐大的建設計劃。②  在利用國內資金的同時,孫中山十分重視外債的利用。他認為,歐美各國無限制投資之事,蓋一國之財力有限,合各國之財力則力量甚大。③1912年4月在南京同盟會的告別演講中,孫中山系統(tǒng)闡述了他的外債思想。在比較各國經濟歷史經驗看,主張利用外資是發(fā)展經濟十分有效的手段。在演講中講道:“國家欲興大實業(yè),而苦無資本,則不能不借外債。借外債以興實業(yè),實內外所贊成的……至中國一言及外債,便畏之如毒,不知借外債以營不生產之事則有害,借外債以營生產之事則有利!雹芎侠淼乩媒鑲鶃戆l(fā)展生產也顯得必要。辭去臨時大總統(tǒng)后不久,孫中山在上海中華實業(yè)聯合會歡迎會演說:中國乃極貧之國,非振興實業(yè)不能救貧。論資本一層,外債非不可借,但合辦則流弊甚大。仆之意*好行開放主義,將條約修正,將治外法權收回,中國有主權,則無論何國之債皆可借,即外人之投資亦所不禁。①舉借外債的重要目的即在于興辦實業(yè)。他指出:“中國欲興大實業(yè),而苦無資本,則不能不借外債,借外債以興實業(yè)實內外所贊成!林袊谎约巴鈧,便畏之如毒,不知借外債以營不生產之事則有害,借外債以營生產之事則有利!比欢闹鲝堃嗖粫r受到各種挑戰(zhàn)。認為在民窮財盡的情況下發(fā)展實業(yè),“款既籌不出”就需要借外債。②“惟現當民窮財竭之時,國家及人民皆無力籌此巨款,無已惟有募集外資之一法!笨梢,舉借外債是國內經濟形勢的需要。在借債能否興利上,孫中山特別強調吸收晚清政府“借債筑路”的沉痛教訓。他明確指出,“滿清借債筑路,其弊在條約不善,并非外資不可借”,而我們“若能使借款之條約不礙主權,借款亦復何傷”?所以,發(fā)展實業(yè)還是應該借外債的!  

中國歷史:近代中國 作者簡介

主編廖大偉,東華大學人文學院教授、副院長,上海中山學社副社長,《近代中國》編委。主要學術成果:《辛亥革命時期英國對華政策》《上海工人運動史》《新編中國現代史》等

商品評論(0條)
暫無評論……
書友推薦
本類暢銷
編輯推薦
返回頂部
中圖網
在線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