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馨卡幫你省薪 2024個人購書報告 2024中圖網(wǎng)年度報告
歡迎光臨中圖網(wǎng) 請 | 注冊
> >>
東南亞銅鼓研究

東南亞銅鼓研究

出版社:中國科學技術(shù)出版社出版時間:2018-01-01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392
本類榜單:歷史銷量榜
中 圖 價:¥74.4(6.2折) 定價  ¥120.0 登錄后可看到會員價
加入購物車 收藏
運費6元,滿39元免運費
?新疆、西藏除外
本類五星書更多>

東南亞銅鼓研究 版權(quán)信息

  • ISBN:9787504680280
  • 條形碼:9787504680280 ; 978-7-5046-8028-0
  • 裝幀:80g膠版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東南亞銅鼓研究 本書特色

本書是關(guān)于中國與東南亞各國銅鼓分布、源流、工藝關(guān)系等科技史的研究成果,是2017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中國—東南亞銅鼓數(shù)字化記錄與研究”(項目編號: 17ZDA163)階段性成果之一,具有很高的學術(shù)水平,填補了國內(nèi)關(guān)于銅鼓跨境研究的的空白。該書不是幾年中形成的研究成果,而是近10年持續(xù)不斷的銅鼓研究——不僅有跨國境田野調(diào)查的豐富成果,科技考古的實證研究成果,還有豐富的文獻研究成果,對全面了解中國與東南亞銅鼓之間的傳承、演變,了解其間的文化聯(lián)系與發(fā)展具有很好的參考價值。 兩位作者常年致力于銅鼓研究,尤其是萬輔彬教授,是銅鼓研究的大家,較早采用科技考古的手段研究銅鼓,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第二作者韋丹芳是萬教授的開門弟子,如今在銅鼓和南方少數(shù)民族科技史研究中成果豐碩,是不可多得的科技史領域的青年才俊。相信這本書對推動銅鼓研究的進一步繁榮會起到積極地作用。

東南亞銅鼓研究 內(nèi)容簡介

已有 2700余年歷史的銅鼓是古代中國南方和東南亞國家諸多民族創(chuàng)造的青銅文化瑰寶。它集冶煉、鑄造、音樂、美術(shù)、舞蹈于一體,是曾經(jīng)的權(quán)力與財富象征的“重器”、指揮軍陣的“響器”、溝通人神的“祭器”和娛神娛人的樂器。經(jīng)過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中國南方和東南亞都確實存在著連片的銅鼓文化圈,且至今依然存在活態(tài)銅鼓文化。 本書作者在田野調(diào)查和考古研究的基礎上,分十章論述了中緬、中老、中越跨境民族以及越南、泰國、緬甸、印度尼西亞、柬埔寨、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的銅鼓分布、現(xiàn)狀與源流,探討了中國與東南亞傳世銅鼓的工藝特點與聯(lián)系,并依據(jù)對湄公河流域與紅水河流域的黑格爾Ⅲ型(西盟型)銅和黑格爾Ⅳ型(麻江型)銅鼓豐富的田野調(diào)查,全面展示了中緬、中老、中越跨境民族的銅鼓文化,提出了銅鼓文化圈的概念,并呼吁加強國際協(xié)作與交流,通過建立國際性的銅鼓數(shù)據(jù)庫、恢復并保育銅鼓文化圈的文化生態(tài)、注意推陳出新和將銅鼓文化符號化等措施來實現(xiàn)銅鼓文化的保護與傳承。 本書對了解銅鼓的歷史、分布、傳播、工藝與傳承具有很好的參考價值,對于傳承、保護和發(fā)展銅鼓文化具有指導作用,適合傳統(tǒng)工藝研究者與愛好者、非物質(zhì)物化遺產(chǎn)研究者與愛好者、銅鼓研究者與愛好者等參閱。

東南亞銅鼓研究 目錄

目 錄
前言
緒論
**節(jié).銅鼓的分布和分類
第二節(jié).銅鼓和銅鼓文化研究綜述
一、國外學者對銅鼓和銅鼓文化的研究
二、中國學者對銅鼓和銅鼓文化的研究
三、對東南亞銅鼓文化的研究
第三節(jié).研究思路
一、選題的意義和創(chuàng)新性
二、主要研究內(nèi)容
第二章 中緬、中老、中越使用銅鼓的跨境民族
**節(jié).克木人
一、克木人的歷史
二、克木人的分布
三、老撾的克木人
第二節(jié).佤族
第三節(jié).苗族和瑤族
一、中緬、中老、中越跨境而居的苗族
二、中緬、中老、中越跨境而居的瑤族
第四節(jié).彝族(倮倮人)
第三章.中緬、中老、中越跨境民族使用的銅鼓
**節(jié).中國的佤族銅鼓
一、20世紀中期的佤族銅鼓
二、博物館收藏的佤族銅鼓
第二節(jié).老撾的克木鼓
一、館藏的克木鼓
二、傳世的克木鼓
第三節(jié).緬甸的克倫鼓
第四節(jié).其他東南亞國家的黑格爾Ⅲ型銅鼓
一、泰國銅鼓
二、越南和柬埔寨的同類型銅鼓
第四章.越南銅鼓
**節(jié).越南銅鼓樣品鉛的富集與鉛同位素測定
第二節(jié).越南銅鼓和其他器物成分分析
一、越南銅鼓成分分析解讀
二、麻江型和石寨山出土銅鼓成分分析結(jié)果比較
三、越南出土其他類型器物成分分析結(jié)果試析
第三節(jié).越南銅鼓及相關(guān)器物金相分析
一、鑄造青銅
二、熱鍛及冷加工銅器組織
三、夾雜硫化物的組織
四、對金相分析結(jié)果的討論
第四節(jié).越南東山銅鼓再認識與銅鼓分類新說
一、前人的銅鼓分類及存在的局限性
二、越南東山銅鼓與東山文化的再認識
三、東山銅鼓鉛同位素數(shù)據(jù)的解讀
四、筆者對銅鼓分類的意見
五、小結(jié)
第五章.泰國銅鼓
**節(jié).泰國歷史上的銅鼓
第二節(jié).泰國皇宮中使用的銅鼓
一、春耕儀式
二、皇家鳳凰船游行儀式
第六章.其他東南亞國家的銅鼓
**節(jié).印度尼西亞的銅鼓
第二節(jié).柬埔寨、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的銅鼓
第七章.中國與東南亞傳世銅鼓的工藝
**節(jié).黑格爾Ⅲ型鼓的銅鼓工藝:失蠟法
一、黑格爾Ⅲ型鼓的結(jié)構(gòu)特征
二、黑格爾Ⅲ型鼓的失蠟鑄造特征
三、失蠟法鑄造銅鼓的工藝
第二節(jié).黑格爾Ⅳ型鼓鑄造工藝:濕型砂模鑄造法
一、學術(shù)界對銅鼓鑄造工藝的實驗研究
二、廣西民間的麻江型銅鼓鑄造
三、濕型砂模鑄造法鑄造銅鼓的工藝
四、韋氏兄弟銅鼓鑄造技術(shù)的創(chuàng)新
第三節(jié).小結(jié)
第八章.中緬、中老、中越跨境民族的銅鼓文化
**節(jié).與銅鼓相關(guān)的傳說
一、老撾克木族的銅鼓傳說
二、泰國的銅鼓傳說
三、緬甸的銅鼓傳說
第二節(jié).黑格爾Ⅳ型銅鼓文化
一、瑤族銅鼓文化
二、苗族銅鼓文化
三、彝族銅鼓文化
四、黑格爾Ⅳ型鼓的流通與使用
第三節(jié).黑格爾Ⅲ型銅鼓文化
一、緬甸佤族的祭鼓儀式
二、銅鼓與財富
三、銅鼓與祈福
四、銅鼓紋飾與稻作文化
五、銅鼓的功用與稻作生產(chǎn)
第九章.銅鼓文化的保護與傳承
**節(jié).銅鼓文化的保護應加強國際協(xié)作與交流
第二節(jié).銅鼓文化保護與傳承應持的理念
一、原生態(tài)的保護理念
二、參與式保護的理念
第三節(jié).銅鼓文化保護與傳承的基本措施
一、建立國際性的銅鼓數(shù)據(jù)庫
二、恢復并保育銅鼓文化圈的文化生態(tài)
三、銅鼓文化的保護應鼓勵創(chuàng)新
四、將銅鼓文化符號化
第十章.結(jié)論:試論銅鼓文化圈
參考文獻
索引
后記
展開全部

東南亞銅鼓研究 作者簡介

萬輔彬,1942年 9月生,安徽繁昌人,教授,廣西民族大學(原廣西民族學院)原副校長,廣西高等學校首屆教學名師。1992年起享受國務院頒發(fā)的政府特殊津貼,廣西優(yōu)秀留學回國人員。主要研究銅鼓,曾 3次以銅鼓為題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次獲得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現(xiàn)為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 “東南亞銅鼓數(shù)字化記錄與研究”子課題負責人。多次獲得省級優(yōu)秀成果二、三等獎,在核心期刊發(fā)表相關(guān)論文 20余篇,出版相關(guān)專著 10余部。曾獲 高校教學成果二等獎 1項。 韋丹芳,女,1979年 8月生,廣西宜州人,現(xiàn)為貴州師范大學歷史與政治學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南方民族技術(shù)史,F(xiàn)任中國科學技術(shù)史學會少數(shù)民族科技史專業(yè)委員會秘書長、中國古代銅鼓研究會理事、中國傳統(tǒng)工藝研究會理事。主持和在研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 2項,完成省級哲學社會科學項目 3項,在研省級哲學社會科學重大項目 1項。在核心期刊發(fā)表研究論文數(shù)十篇,出版專著 3部。

商品評論(0條)
暫無評論……
書友推薦
本類暢銷
編輯推薦
返回頂部
中圖網(wǎng)
在線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