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雜記
豆瓣8.9分推薦,語言學(xué)家、語文教育家呂叔湘針對許多常見的問題,以隨筆形式做了深入淺出的講解。
-
>
野菊花
-
>
我的父親母親 - 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
>
吳宓日記續(xù)編.第7冊.1965-1966
-
>
吳宓日記續(xù)編.第4冊:1959-1960
-
>
吳宓日記續(xù)編.第3冊:1957-1958
-
>
吳宓日記續(xù)編.第2冊:1954-1956
-
>
吳宓日記續(xù)編.第1冊:1949-1953
語文雜記 版權(quán)信息
- ISBN:9787108063946
- 條形碼:9787108063946 ; 978-7-108-06394-6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語文雜記 本書特色
《語文雜記》針對許多常見的問題,以隨筆形式做了深入淺出的講解。中國古代有講究用典的傳統(tǒng),但現(xiàn)代人對于這些典故常常是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比如“將無同”是什么意思?“莫須有”指的是什么?我們常說的。一不作,二不休”意思是“不作不休”嗎?為什么還要安上個“一”和“二”呢?我們?nèi)粘I钏究找姂T了的一些說法是否就是正確的?報刊上經(jīng)常能夠見到的“情況基本屬實(shí)”的說法對嗎?口語表達(dá)與書面語有什么不同?文學(xué)和語言有什么樣的關(guān)系……雖然每篇札記一般只有幾百字,但涉及面廣,包括語法、語義、修辭、正誤等方面。呂叔湘先生在自序稱“其中有些篇是僅僅起了個頭,要深入下去還有大文章可做”。
本次出版的《語文雜記》,還收入?yún)问逑嫦壬牧硪徊俊靶薄段赐睚S語文漫談》(1991)。書中的文章,*初是為《中國語文》雜志所寫,共計29篇。這些文章亦同《語文雜記》中的文章一樣,海闊天空,無拘無束,有話則長,無話則短。將二者置于一書,想必會得到讀者的首肯吧。
呂叔湘先生(1904—1998)是語言學(xué)家、語文教育家、翻譯家。在為數(shù)不多的關(guān)于語言學(xué)通俗易懂的普及讀物中,呂叔湘先生的《語文雜記》是一直為人稱道的:針對許多常見的問題,以隨筆形式做了深入淺出的講解。雖歷經(jīng)數(shù)十年,這些文字讀來仍饒有興味。表現(xiàn)了高屋建瓴的大家風(fēng)范。大家寫小書,對作者而言是厚積薄發(fā);對一般讀者來說,可能更具有實(shí)際效用。
語文雜記 內(nèi)容簡介
《語文雜記》針對許多常見的問題,以隨筆形式做了深入淺出的講解。中國古代有講究用典的傳統(tǒng),但現(xiàn)代人對于這些典故常常是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比如“將無同”是什么意思?“莫須有”指的是什么?我們常說的。一不作,二不休”意思是“不作不休”嗎?為什么還要安上個“一”和“二”呢?我們?nèi)粘I钏究找姂T了的一些說法是否就是正確的?報刊上經(jīng)常能夠見到的“情況基本屬實(shí)”的說法對嗎?口語表達(dá)與書面語有什么不同?文學(xué)和語言有什么樣的關(guān)系……雖然每篇札記一般只有幾百字,但涉及面廣,包括語法、語義、修辭、正誤等方面。呂叔湘先生在自序稱“其中有些篇是僅僅起了個頭,要深入下去還有大文章可做”。
語文雜記 目錄
目錄
語文雜記
序
后序
一 將無同
二 莫須有
三 一不作,二不休
四 結(jié)果
五 主腰
六 五指子
七 惡發(fā)
八 外后日
九 “所由”本義
一0 生前、身后
一一 花濺淚、鳥驚心
一二 “很”和“狠”
一三 讀《三國志》
一四 讀《北夢瑣言》
一五 讀《癸已有稿》
一六 酒泉子的句法和韻式
一七 典故的形成
一八 背景知識一
一九 綠帽子的來源和產(chǎn)地
二0 文學(xué)和語言的關(guān)系
二一 文學(xué)作品體裁
二二 散文用韻
二三 兒化
二四 博喻
二五 說“達(dá)”
二六 說應(yīng)用文
二七 我對于“修辭”的看法
二八 學(xué)文雜感
二九 語句次序(一)
三0 語句次序(二)
三一 語句次序(三)
三二 一首詩的兩種語序
三三 臨時單音詞
三四 雙音節(jié)優(yōu)勢的一種表現(xiàn)
三五 節(jié)律壓倒結(jié)構(gòu)
三六 整齊和參差
三七 同義反復(fù)
三八 重復(fù)得好
三九 重復(fù)“一個”、“這個”、“那個”
四0 掉個過兒還是一樣
四一 遼代的南京”遼代的北京
四二 汽車醫(yī)院和水果醫(yī)院
四三 說“互相”
四四 說“該”
四五 “誰是張老三?”和“張老三是誰?”
四六 “吾”是“我”,“我”是誰?
四七 “您們“和“妳”
四八 關(guān)于“您們”
四九 動物稱“們”
五0 “他”和“她”
五一 他爹,他兒子
五二 二十年前,二十年后
五三 立足點(diǎn)
五四 語境
五五 用詞不當(dāng)
五六 “安”字兩解
五七 “要”字兩解
五八 “搶”的對象
五九 念的什么經(jīng)?
六0 何謂“特殊化”?
六一 “什么”和“那個”的特別用法
六二 “黎明”的定義
六三 “老北京”及其他
六四 好
六五 看
六六 “笑”和“樂”
六七 “片面”和“全面”
六八 “以上”和“以下”(答問)
六九 語言里的不對稱現(xiàn)象
七0 關(guān)于否定的否定
七一 動作時間的肯定和否定
七二 反義形容詞
七三 反義動詞
七四 帶否定成分的詞的反義詞
七五 好不
七六 中性詞與褒貶義
七七 有“大”無“小”和有“小”無“大”
七八 是、算、像
七九 “稍微點(diǎn)兒”,“多少點(diǎn)兒”
八0 一嗓子
八一 “把”字用法二例
八二 “動趨式+賓語”的語序
八三 “也、又、都、就、還”的輕重讀音
八四 “兒”是后綴
八五 作狀語用的形名短語
八六 五七
八七 “二”和“兩”
八八 “不怎么”
八九 連用“是”,連用“不知道”
九0 標(biāo)點(diǎn)四則
九一 連動、聯(lián)謂和標(biāo)點(diǎn)
九二 領(lǐng)格表受事及其他
九三 代詞領(lǐng)格的一項(xiàng)特殊用法
九四 “他的老師教得好”和“他的老師當(dāng)?shù)煤谩?
九五 關(guān)于“的”、“地”、“得”的分別
九六 再論“的”和“地”的分合問題
九七 驅(qū)之不去的“的”
九八 簡稱的濫用
九九 “合流式”短語
一00 “恢復(fù)疲勞”及其他
一0一 論“基本屬實(shí)”
一0二 一個“被”字見高低
一0三 “之所以”起句
一0四 “請見某書某頁”
一0五 “勿庸諱言”
一0六 “懸殊很大”
一0七 “有人”和“某報”
一0八 “不管部長”
一0九 “人際”和“人與人之間”
一一0 偏偏不告訴讀者他所*想知道的
一一一 髪生、並甫、常寕、凡鳥
一一二 由蘇東坡作《黠鼠賦》的年齡問題引起的
未晚齋語文漫談
序
一 語言的“任意性”和“約定俗成”
二 動詞性語素組成的名詞
三 太陽、雨、客人
四 “繪聲繪影”與“繪聲繪色”
五 “爹爹”和“哥哥”
六 關(guān)于成語
七 張恨水的幽默
八 熟語變形、變義
九 一個“普通人”的話和他自己的解說
一0 “使功不如使過”的出處
一一 詞類活用
一二 “物”作“人”講
一三 宋人筆記中某些字音字義
一四 饅頭和包子
一五 五奴
一六 奇文共欣賞
一七 陳剛的《北京方言詞典》
一八 新華社電訊中的文字失誤
一九 單名以及有關(guān)寫信的用語
二0 拉開帷幕和降下帷幕
二一 襯字性質(zhì)的“它”
二二 指示代詞二分法和三分法能不能比較
二三 “他(她、它)”到哪里去了?
二四 由筆誤想到的
二五 人稱代詞圖解
二六 有感
二七 多事和省事
二八 蘇東坡和“公在乾侯”
二九 剪不斷,理還亂
語文雜記 作者簡介
呂叔湘(1904-1998)是語言學(xué)家、語文教育家、翻譯家。他從事語文教學(xué)與研究七十余年,撰寫專著和編譯著作近二十種,論文和其他文章六百余篇;內(nèi)容涉及一般語言學(xué)、漢語研究、詞典編纂,文字改革、語文教學(xué)等廣泛領(lǐng)域。
- 主題:《語文雜記》針對許多常見的問題,以隨筆形式做了深入淺出的講解...
中國古代有講究用典的傳統(tǒng),但現(xiàn)代人對于這些典故常常是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比如“將無同”是什么意思?“莫須有”指的是什么?我們常說的。一不作,二不休”意思是“不作不休”嗎?為什么還要安上個“一”和“二”呢?我們?nèi)粘I钏究找姂T了的一些說法是否就是正確的?報刊上經(jīng)常能夠見到的“情況基本屬實(shí)”的說法對嗎?口語表達(dá)與書面語有什么不同?文學(xué)和語言有什么樣的關(guān)系……雖然每篇札記一般只有幾百字,但涉及面廣,包括語法、語義、修辭、正誤等方面。呂叔湘先生在自序稱“其中有些篇是僅僅起了個頭,要深入下去還有大文章可做”。
- 讀者:鵪鶉?yán)?**(購買過本書)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月亮虎
- >
巴金-再思錄
- >
隨園食單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shí)旅程
- >
姑媽的寶刀
- >
二體千字文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