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野菊花
-
>
我的父親母親 - 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
>
吳宓日記續(xù)編.第7冊.1965-1966
-
>
吳宓日記續(xù)編.第4冊:1959-1960
-
>
吳宓日記續(xù)編.第3冊:1957-1958
-
>
吳宓日記續(xù)編.第2冊:1954-1956
-
>
吳宓日記續(xù)編.第1冊:1949-1953
民國作家的抒情意識與審美追求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6088603
- 條形碼:9787536088603 ; 978-7-5360-8860-3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民國作家的抒情意識與審美追求 本書特色
“民國文學史論”是一套系統(tǒng)研究民國文學學術著作。**輯規(guī)模:6卷,200萬字,包括《民國政治經(jīng)濟形態(tài)與文學》(李怡 著)、《民族國家概念與民國文學》(張中良 著)、《民國文學:概念解讀與個案分析》(張福貴 著)、《民國文學史料考論》(陳福康 著)。**輯2014年出版,納入“十二五”國家重點圖書出版規(guī)劃項目,獲得國家出版基金資金資助,2015年績效考評被評為優(yōu)秀項目,全國總排名第十。第二輯11卷,通過從微觀切入,分析探討民國文學現(xiàn)象和問題。包括《文史對話與大文學史觀》(李 怡 著)、《民國語境中的魯迅研究》(王家平 著)、《民國作家的抒情意識與審美追求》(張?zhí)缅W 著)、《民國時期新詩論稿》(張潔宇 著)、《方言入詩的現(xiàn)代軌轍 ( 顏同林 著)第五卷 民國時期中學生的新文學接受研究(羅執(zhí)廷 著)、詩歌教育與中國現(xiàn)代新詩的發(fā)展 (李俊杰 著)、《紳士階層與中國現(xiàn)代文學》 (羅維斯 著)、《“下江人”和抗戰(zhàn)時期重慶文學》(黃 菊 著)、《〈中央日報〉副刊與民國文學的歷史進程考察 》(張武軍 著)、《〈文藝月刊〉》(1930-1941)中的民族話語 (趙偉 著)。第二輯2019年6月出版印刷。 “民國文學史論”是一套研究民國文學的大型學術著作。云集中國大陸和臺灣著名學者及新銳學者。共三輯。國家出版基金項目,第二輯2019年6月出版印刷。
民國作家的抒情意識與審美追求 內(nèi)容簡介
本書以創(chuàng)作主體“作家”為主要的書寫對象, 試圖探掘民國作家抒情審美意識的形成與表現(xiàn)。研究的對象包括20世紀初的王國維、魯迅、周作人, 1920年代、1930年代的徐志摩、冰心、沈從文、何其芳及湖畔詩人, 1940年代的張愛玲、無名氏、鹿橋及東吳女作家等。
民國作家的抒情意識與審美追求 目錄
民國作家的抒情意識與審美追求 節(jié)選
《民國作家的抒情意識與審美追求》: 二、從邊城走向京城的素樸鄉(xiāng)下人 沈從文的文學風格與成就的確和同行少有共同處,這是他的孤獨處,也是他的特殊處! ∷墓陋毰c特殊,一方面來自他湘西苗區(qū)荒僻小縣的出身,一方面則是他文學天分自然生發(fā)的對藝術審美的追求與堅持。湘西的山水風情不僅決定了他的人格氣質(zhì),也塑造了他的藝術風貌;強調(diào)“我不輕視‘左’傾,卻也不鄙視右翼,我只信仰真實”的寫作態(tài)度,則決定了他在文壇江湖只身闖蕩的孤寂身影,也塑造了他和同時代作家相較下卓爾不群的獨特成就。 1987年1月,《聯(lián)合文學》由鄭樹森總策劃,首度制作推出“沈從文專號”,內(nèi)容涵蓋生平、小說、散文、傳記、評論、書目等,被視為國府遷臺以來對沈從文文學研究成果的*完整呈現(xiàn)。專號的下一期“讀者來函”欄目中,特別刊出許多作家的來信與回響,其中林懷民表示:“在我心目中,沈從文是中國**小說家”,理由是“清談的文字之后,有中國人溫柔敦厚的至情,沈從文對生命的欣賞,對人的愛與包容,有如中國的大地山川!雹谏驈奈牡奈淖秩绻o人山川大地的聯(lián)想,那也是因為他來自山川大地,特別是湘西富有傳奇色彩、鄉(xiāng)土風致的河沆、重山與人事,給他生命的滋潤、性情的陶冶,以及傳統(tǒng)文化(特別是楚文化)的厚實底蘊。他從湘西出走,*終還是回到湘西。在繁華上海、古老北京中打滾多年,雖然紳士氣已在不知不覺中潛移默化,但他還是一身揮之不去的鄉(xiāng)下人氣息——至少他始終堅持一個“鄉(xiāng)下人”的立場! 1932年秋天,30歲的沈從文費時三周,滿懷深情地寫下了膾炙人口的《從文自傳》,款款訴說他作為“鄉(xiāng)下人”的出身,與湘西鄉(xiāng)土間血肉相連的情分,特別是與他生命的河流——沅水(即辰河)密不可分的關系。必須承認,沈從文是現(xiàn)代文學史上*擅長寫水的作家之一,不論是《從文自傳》《邊城》,還是《湘行散記》,都不乏出色的河流描寫與水的意象,他在《自傳》中這樣說過:“我幼小時較美麗的生活,大部分都與水不能分離。我的學?梢哉f是在水邊的。我認識美,學會思索,水對我有極大的關系!笨箲(zhàn)勝利后返回北京不久,他寫了《一個傳奇的本事》一文,再次強調(diào)了山川大地上的“川”給他的影響和啟示:“水和我的生命不可分,教育不可分,作品傾向不可分。……三十年來水永遠是我的良師,是我的諍友,給我用筆以各種不同的啟發(fā)!乙磺凶髌返谋尘,都少不了水。”水的柔弱與強韌,水的兼容并包,水的無堅不摧,這些隱藏的德性,無形中化為他的人生觀與創(chuàng)作觀,他清楚地指出:“水教給我粘合卑微人生的平凡哀樂,并作橫海揚帆的美夢,刺激我對于工作永遠的渴望,以及超越普通個人功利得失,追求理想的熱情洋溢!边@位湘西之子,在他一生坎坷的歷練中,身上始終有著土地的堅毅,河流的婉約,二者共構出他傳奇的本事。 沈從文20歲以前的經(jīng)歷其實已經(jīng)決定了他的一生及文學事業(yè),在《自傳》的《船上》一章中寫到押運軍服帆船上的曾姓朋友,就是《湘行散記》中那個戴水獺皮帽子大老板;《一個大王》中寫到跟部隊要到四川,從湖南邊境的茶峒到貴州邊境的松桃,再到四川邊境的秀山,一共走了六天,那次路上的經(jīng)驗如渡筏,“十年后還在我的記憶里,極其鮮明占據(jù)了一個位置”。而《邊城》即由此寫成。這兩《民國作家的抒情意識與審美追求》是他*具代表性的散文集與小說集,取材都離不開他的湘西經(jīng)驗! ∪欢,湘西再美,終究拴不住一顆年輕不安分的心靈。他決定離開湘西,在《女難》中道盡了當時寂寞的心理:“我歡喜辰州那個河灘,不管水落水漲,每天總有個時節(jié)在那河灘上散步!磺薪阅敲春椭C,那么愁人。美麗總是愁人的。我或者很快樂,卻用的是發(fā)愁字樣。但事實上每每見到這種光景我總默默的注視許久。我要人同我說一句話,……可是能在一堆玩,一處過日子,一陣子說話的,已無一個人。我感覺我是寂寞的!彼蚩拷鼘W校的城墻走去,看學生們在玩球嬉鬧,“可是不到一會,那學校響了上課鈴,大家一窩蜂散了,只剩下一個圓圓的皮球在草坪角隅,墻邊不知名的繁花正在謝落,天空靜靜的,我望到日頭下自己的扁扁影子,有說不出的無聊。我得離開這個地方,得沿了城墻走去”!
民國作家的抒情意識與審美追求 作者簡介
張?zhí)描煟?962年6月生于臺灣地區(qū)新竹。臺灣地區(qū)師范大學中文系、中文所碩士班畢業(yè),1999年獲東吳大學中國文學博士學位。曾任(臺灣地區(qū))政治大學華語文教學學位學程主任、《政大中文學報》主編,F(xiàn)任(臺灣地區(qū))政治大學中文系教授、(臺灣地區(qū))中國現(xiàn)代文學學會常務理事、《民國文學與文化研究集刊》主編。曾獲臺灣地區(qū)的“中國文藝獎章”“中興文藝獎章”文學評論獎等。學術研究領域以中國現(xiàn)代文學、澳門文學為主,著有《白馬湖作家群論稿》《現(xiàn)代文學百年回望》《黃遵憲的詩歌世界》《民國文學中的邊緣作家群體》《邊緣的豐饒:澳門現(xiàn)代文學的歷史嬗變與審美建構》等十余種;編著有《現(xiàn)代小說概論》《中國現(xiàn)代文學概論》《大陸當代文學概論》等書;主編《現(xiàn)代文學名家傳記叢書》《臺港地區(qū)澳門文學評論選》等叢書。
- >
唐代進士錄
- >
推拿
- >
煙與鏡
- >
山海經(jīng)
- >
史學評論
- >
朝聞道
- >
莉莉和章魚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