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野菊花
-
>
我的父親母親 - 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
>
吳宓日記續(xù)編.第7冊.1965-1966
-
>
吳宓日記續(xù)編.第4冊:1959-1960
-
>
吳宓日記續(xù)編.第3冊:1957-1958
-
>
吳宓日記續(xù)編.第2冊:1954-1956
-
>
吳宓日記續(xù)編.第1冊:1949-1953
城市文化傳播新論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6050184
- 條形碼:9787106050184 ; 978-7-106-05018-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城市文化傳播新論 內(nèi)容簡介
北京市屬高等院校新聞與傳播系專業(yè)的青年學者們,圍繞著“城市文化傳播”這一學科方向,在新時代下積極參與北京市全國文化中心建設、參與北京“一城三帶”建設。《城市文化傳播新論》所錄研究文章就是他們的新思考,是他們系統(tǒng)梳理北京歷史文化資源,深入開展研究,發(fā)掘其文化內(nèi)涵,評價其綜合價值、歷史地位以及文化傳承傳播等方面新成果的總結。
城市文化傳播新論 目錄
大運河文化帶(東城段)文化樣態(tài)及文化傳播策略
城市文化傳播視域下的西山
“三山五園”的對外傳播價值
王國維《頤和園詞》的家國境界
用腳步丈量北京老胡同后的啟示
舊京遺影:明信片上的老北京
社會影視公司在北京影視文化產(chǎn)業(yè)發(fā)展中的作用和影響
北京名人故居的保護現(xiàn)狀研究
從“北京禮物”旅游商品大賽看北京的城市文化特征
城市再現(xiàn)、文化記憶與身份認同:葉廣岑小說中的北京書寫
中國搖滾音樂中的北京元素
北京奧運會對北京城市形象的影響和塑造
城市文化與傳播
音頻媒體生態(tài)變遷與城市廣播融合發(fā)展探析
新媒體視閾下的城市文化傳播策略研究
——以北京為例
符號學視角下城市文化的表意系統(tǒng)及其傳播策略
從旅游節(jié)變遷看上海城市公關的變化、特點與啟示
基于大數(shù)據(jù)的城市傳播初探
乾隆宮廷“散志”的政治傳播
城鄉(xiāng)關系視角下“鳳凰男”敘事中的倫理沖突
城市環(huán)境與藝術審美
文化與傳播
文化傳播中文化模式理論應用研究
“互聯(lián)網(wǎng)+”文化產(chǎn)業(yè)的發(fā)展現(xiàn)狀和趨勢研究
論紅色文化在城市型、應用型大學人才培養(yǎng)中的作用
——以北京聯(lián)合大學為例
民俗類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的國際傳播挑戰(zhàn)與策略
——以妙峰山廟會為例
淺談民間藝術的法律保護
善意傳播:人本存在視域下的多元視角
城市形象與品牌
品牌營銷視角下的“北京長城”品牌文化內(nèi)涵分析
從全聚德看餐飲老字號的品牌傳播對城市形象的推廣
北京傳統(tǒng)文化在城市形象廣告中的應用
城市形象傳播研究進展及其對北京的啟示
雄安新區(qū)的城市形象傳播思路
國外特色小鎮(zhèn)建設及啟示
“評價理論”視角下高校的形象建構
——以國科大和耶魯兩所高校英文宣傳片解說詞的對比分析為例
廣告學研究前沿問題探析
語言與文化
晚清翻譯小說中的實業(yè)想象:林譯小說《愛國二童子傳》論
《詩經(jīng)》**人稱代詞研究
論網(wǎng)絡流行語“你X”和“貴X”的修辭語義
論微信公眾號的軟文現(xiàn)象及其寫作策略
高校英語教學中的價值觀培育
城市文化傳播新論 節(jié)選
《城市文化傳播新論》: 用長慶體詩歌來表達人物命運加亡國之悲的詩歌,*著名的莫過于明代遺民吳偉業(yè)的《圓圓曲》。而近代人物命運式“長慶體”歌行,雖然數(shù)量繁多,內(nèi)容豐富,佳作累見,但真正體現(xiàn)近代“長慶體”創(chuàng)作特色和獨特風格的作品,恐怕要首推那些宮苑興衰式的“長慶體”歌行了。王國維的《頤和園詞》就是其中的代表。它與王闿運的《圓明園詞》可以說是近代“長慶體”官苑興衰式*具影響力的作品。錢基博評說:“七古*著者,莫如所作《圓明園詞》一篇。韻律調(diào)新,風情宛然,乃學唐元稹之《連昌宮詞》,不為高古,于《湘綺集》為變格。”王國維的摯友近代文史大師陳寅恪先生在《王觀堂先生挽詞》中寫道:“曾賦《連昌》舊苑詩,興亡哀感動人思。豈知長慶才人語,竟作靈均息壤詞!2可以說這兩首長慶體詩都具有重要文學和史學的雙重價值。與其他長慶體詩歌比較,這兩首詩用宏偉的宮苑興衰來感嘆家國的興亡之情。自然比單純地依靠個人命運情感抒發(fā)情懷更為高明,其格局和氣魄要強得多得多! ‰m然這兩首都是全景敘事的官苑式長慶體詩,但具體來講,他們之間還是有很多不一樣。首先,從頤和園和圓明園本身來說。兩座都是著名的皇家園林,圓明園被毀,頤和園仍在。所以《圓明園詞》更像是以景抒情,以圓明園的建成象征清帝國的強盛,到后來圓明園的毀滅標志清王朝的衰落,感嘆出國家興亡交替的悲傷。而頤和園因為沒有被毀滅,所以在詩中并沒有像《圓明園詞》中董監(jiān)這樣的角色充當旁白來講述故事,也沒太多的哀嘆在詩句中。*終的落腳點因為“圣主”的駕崩而使王朝覆滅,可憐的只是皇室成員。 其次,從詩的寫作手法來說!秷A明園詞》是采取先揚后抑的寫作手法,用一半的篇幅來敘述圓明園建造以及帝王在那里行樂的場面,而后筆鋒一轉(zhuǎn)寫出圓明園被劫略、被燒毀,有種盛極必衰的意味。而《頤和園詞》的寫作手法卻是先抑后揚再抑。在國破家亡之際,慈禧太后排眾而出剿滅了捻軍,使國家重新恢復興盛的局面,繼而大興土木修建頤和園并肆意玩樂。而后更是以慈禧太后本人的口吻敘述,“五十年間天下母,后來無繼前無偶!边@樣自豪驕傲的語氣,幾乎是慈禧太后的真實寫照。隨后“兩宮一旦同綿懾,天柱偏先地維折”就已經(jīng)確定悲劇性的結局了! *后,從兩首詩對清朝衰亡原因的解釋進行比較。人才的凋零和錢財?shù)睦速M是王闿運認為清王朝衰亡的重要原因。《圓明園詞》中寫道“詔選三臣出視師”中提到的勝保、袁甲三和曾國藩外,沒有可以用得上的大臣。清廷人才的匱乏是王闿運認為清王朝衰亡的一個重要原因。在詩中還用“鴛文龍爪新還故,總饒結彩大宮門”的詩句來諷諫同治大婚花費超過兩千萬,與重修圓明園相去無多;适业纳莩蘩速M令財政枯竭,也是致使清王朝衰落的另一個重要原因。而在《頤和園詞》中,國家的危難早在太后開始垂簾聽政之時便已解決。之所以國家會衰亡,主要原因是太后的駕鶴西去和袁世凱的背叛!澳侵巳招鲁,便是當時顧命臣”,從這句就可以看出王國維對袁世凱的怨念。這有些個人崇拜的因素在里邊。 《頤和園詞》和《圓明園詞》之所以有這樣巨大的不同,筆者認為有以下幾種原因:**,時代背景不同。王閶運寫《圓明園詞》的時候是在“同治十四年”,正是王朝“中興”之時,但清政府面對的危機依然嚴峻:人才凋零與皇室奢靡無度。在王闿運看來,曾國藩雖然能平定太平天國起義,但并不是一個治世之能臣,所以人才的稀缺依舊是清政府的重大問題。而他本人作為一名詩人的感傷和史家的好奇是去探究“廢宮”那不曾目睹的美好往昔和破敗如斯的當時境況。而王國維寫《頤和園詞》的時候清王朝已經(jīng)覆滅,沒有了報效的目標,再多解決問題的方法也無濟于事,可謂是有心殺賊無力回天!
城市文化傳播新論 作者簡介
杜劍峰,女,1963年生,文學碩士。北京聯(lián)合大學教授,中國電影家協(xié)會編劇委員會專家委員,北京聯(lián)合大學影視教育與產(chǎn)業(yè)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北京文化研究所兼職研究員。主持或參與校級及以上科研課題《影像北京》《北京城市影像中的歷史記憶》等20余項。獨著或參著《插圖本百年中國文學史》《韓國電影導演創(chuàng)作論》等著作5部,主編或副主編《城市文化傳播策論》《城市文化傳播新論》等文集16部,發(fā)表論文《西方影片中北京城市影像的塑造與傳播》等70余篇! ±顝┍,1980年生,傳播學博士,北京聯(lián)合大學應用文理學院新聞與傳播系副教授。在《現(xiàn)代傳播》《國際新聞界》《當代傳播》等刊物發(fā)表文章30余篇,其中被《新華文摘》摘要轉(zhuǎn)載3篇,人大報刊復印資料《新聞與傳播》全文轉(zhuǎn)載3篇。出版專著《政治傳播視野下中國國家形象構建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政治的微傳播研究》(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多民族背景下中國國家形象內(nèi)部生成機制與傳播研究”(17BXW047)、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規(guī)劃青年項目“新媒體時代政府信息傳播的話語研究”(15ZHC022)、北京聯(lián)合大學百杰項目“文化傳播視野下首都北京城市形象塑造研究”(BPHR2017CS02)等項目。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莉莉和章魚
- >
推拿
- >
名家?guī)阕x魯迅:朝花夕拾
- >
我與地壇
- >
姑媽的寶刀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qū):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