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光臨中圖網(wǎng) 請 | 注冊
> >>
四十年新聞攝影:圖片社時代

四十年新聞攝影:圖片社時代

出版社:四川美術(shù)出版社出版時間:2019-12-01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228
讀者評分:5分2條評論
本類榜單:藝術(shù)銷量榜
中 圖 價:¥63.2(2.9折) 定價  ¥218.0 登錄后可看到會員價
團購價:
加入購物車 收藏
運費6元,滿39元免運費
?新疆、西藏除外
溫馨提示:5折以下圖書主要為出版社尾貨,大部分為全新(有塑封/無塑封),個別圖書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劃線標記、光盤等附件不全詳細品相說明>>
本類五星書更多>
買過本商品的人還買了

四十年新聞攝影:圖片社時代 版權(quán)信息

四十年新聞攝影:圖片社時代 本書特色

16開平裝,四川美術(shù)出版社出版
本書主要涉及法國及國際上各大圖片社:黑星圖片社、聯(lián)系圖片社、孔特拉斯托圖片社、網(wǎng)絡攝影師圖片社、朦朧社、VII圖片社、VU'圖片社等
照片的拍攝者親自講述每張照片背后的故事,如第*個獲得羅伯特·卡帕金獎的女攝影師,第*個拍攝艾滋病人的攝影師,拍到本·拉登藏身洞穴的攝影師……
對全世界新聞領(lǐng)域和圖片社知名人士的采訪,呈現(xiàn)新聞攝影資深從業(yè)者的心路歷程和行業(yè)觀察



★攝影師親述每張照片背后的故事
過去四十年涌現(xiàn)了無數(shù)優(yōu)秀的新聞攝影師,本書精選多位攝影師的作品與讀者分享。比如:
第*個獲得羅伯特·卡帕金獎的女攝影師、身高僅僅1.52米的卡特琳·勒魯瓦因其“超凡的勇氣和作為”拍攝和記錄了無數(shù)張戰(zhàn)場的生動照片,贏得了所有戰(zhàn)士的尊重。
首批獲準進入智利的記者之一戴維·伯內(nèi)特講述了自己如何在被官方限制的情況下意外獲得智利政變政治囚徒的照片。
第*個拍攝艾滋病人的攝影師阿隆·賴寧格,他的照片在歐洲一些報刊和美國《生活》雜志上發(fā)表,引起了全世界對艾滋病狀況的注意。2012年度荷賽獎獲得者、英年早逝的攝影師雷米·奧什勒克拍攝了許多戰(zhàn)爭局勢的照片,他獲得的贊譽是他本人就是反駁“新聞攝影已死”*好的例子。
為數(shù)不多的拍到奧薩馬·本·拉登藏身洞穴的攝影師之一阿蘭·布選擇了一張反穆巴拉克游行示威的照片講述自己的“一次革命”行動。這些攝影師或者前往戰(zhàn)場、或者關(guān)注某一類型的社會話題,有些照片是常年守候的結(jié)果,有些純屬意外。通過本書我們得以了解照片和照片背后的故事。

★新聞攝影資深從業(yè)者的心路歷程和行業(yè)觀察
十位新聞攝影界的資深從業(yè)者與讀者分享了他們對該行業(yè)的歷史、發(fā)展、轉(zhuǎn)型的切身體驗和行業(yè)思考。比如:
多家新聞攝影社前社長米歇爾·波什撰長文回顧了一個世紀以來的新聞攝影圖片社,從20世紀30年代巴黎成為新聞攝影之都開始,二戰(zhàn)后新聞圖片社經(jīng)歷了輝煌的三十年,迎來20世紀80—90年代新聞攝影的鼎盛時期,除了三大主要圖片社的鼎足之勢,也涌現(xiàn)了許多小型的圖片社。
伽瑪圖片社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雷蒙·德帕東講述了自己如何從一名農(nóng)場工人成為攝影師的經(jīng)歷。
VU’圖片社、VU’畫廊創(chuàng)始人克里斯蒂安·科若勒提出了圖片社是“攝影師的圖片社而非照片的圖片社”的重要觀點,并分享了如何成功將圖片社轉(zhuǎn)型為攝影主題的盈利性畫廊。
狗仔之王、記者丹尼爾·安杰利,開啟了“人物”攝影的主題方向。
《費加羅》雜志圖片主編西里爾·德魯埃對過去十年新聞攝影所發(fā)生的變化做了一定的分析。
*后,本書的主編米歇爾·賽邦也談論了該書的編輯歷程和對新聞攝影的未來思考,作為對本系列書的總結(jié)。這些業(yè)內(nèi)人士的分享將帶給讀者除了圖片之外更多更深刻的思考。

★震撼心靈的75張照片見證當代歷史的關(guān)鍵時刻
越南戰(zhàn)爭、兩伊戰(zhàn)爭、柏林墻的倒塌、艾滋病、海灣戰(zhàn)爭、盧旺達大屠殺、俄羅斯出兵車臣、中國三峽大壩動工、 “911”事件、巴以沖突、伊拉克戰(zhàn)爭、蘭佩杜薩島非法移民問、敘利亞沖突、烏克蘭獨立廣場抗議活動……見證世界歷史的每一個重要時刻都有這些攝影師的存在。

四十年新聞攝影:圖片社時代 內(nèi)容簡介

繼《希帕時代》和《西格瑪時代》之后,本書作為收官之作,結(jié)束“四十年新聞攝影”系列三部曲。
本書主要涉及法國及國際上各大圖片社:黑星圖片社、聯(lián)系圖片社、孔特拉斯托圖片社、網(wǎng)絡攝影師圖片社、朦朧社、VII圖片社、VU'圖片社等。
在本書中,75位著名攝影記者挑選了各自職業(yè)生涯中具有象征意義的照片并附上了評論。這些照片或感人肺腑,或極富戲劇張力和震撼力,偶爾還有些滑稽,自20世紀60年代至今,它們跨越了幾十年的時光,見證了一個新聞攝影如日中天的時代,而今天,因特網(wǎng)和日新月異的傳播方式顛覆了新聞攝影的地位。書中對全世界新聞領(lǐng)域和圖片社知名人士的采訪,為我們展現(xiàn)了這段屬于法國新聞攝影的歷史,同時也讓我們思考圖片在當今社會中的地位。

四十年新聞攝影:圖片社時代 目錄

6 前言 從凡爾賽到奇跡宮 阿蘭·熱內(nèi)斯塔爾(Alain Genestar) 8 一個世紀以來的新聞攝影圖片社 米歇爾·波什(Michel Puech) 22 1960/ 雷蒙·德帕東(Raymond Depardon) 24 1967/ 卡特琳·勒魯瓦(Catherine Leroy) 26 1973/ 戴維·伯內(nèi)特(David Burnett) 28 1975/ 羅蘭·內(nèi)沃(Roland Neveu) 30 1977/ 丹尼爾·安杰利(Daniel Angeli) 32 1977/ 瑪麗—洛爾·德·德克爾(Marie-Laure De Decker) 34 1978/ 亞恩·阿蒂斯—貝特朗(YannArthus-Bertrand) 36 1981/ 帕斯卡·羅斯坦(Pascal Rostain) 38 1982/ 阿蘭·比佐(Alain Bizos) 40 1982/ 布呂諾·穆龍(Bruno Mouron) 42 1984/ 迪利普·梅赫塔(Dilip Mehta) 44 專訪雷蒙·德帕東(Raymond Depardon) 50 1985/ 富蘭克·福尼爾(Frank Fournier) 52 1985/ 喬治·梅里永(Georges Mérillon) 54 1986/ 阿隆·賴寧格(AlonReininger) 56 1988/ 魯·修克(Luc Choquer) 58 1989/ 亞歷山德拉·阿瓦基安(Alexandra Avakian) 60 1989/ 彼得·特恩利(Peter Turnley) 62 1990/ 麥克·亞伯拉罕斯(Mike Abrahams) 64 1990/ 簡·伊夫琳·阿特伍德(Jane Evelyn Atwood) 66 專訪克里斯蒂安·科若勒(Christian Caujolle) 72 1990/ 樊尚·勒盧(Vincent Leloup) 74 1990/ 安東尼·蘇奧(Anthony Suau) 76 1991/ 肯尼思·杰瑞克(Kenneth Jarecke) 78 1991/ 帕斯卡·梅特爾(Pascal Maitre) 80 1991/ 彼得·門澤爾(Peter Menzel) 82 1991/ 熱拉爾·尤菲拉(GérardUféras) 84 1992/ 馬克·安思寧(Marc Asnin) 86 1992/ 讓—克里斯蒂安·布卡爾(Jean-Christian Bourcart) 88 1992/ 卡特琳·卡布羅爾(Catherine Cabrol) 90 1992/ 讓—克洛德·庫托司(Jean-Claude Coutausse) 92 專訪馬塞爾·薩巴(Marcel Saba) 98 1992/ 朱達·帕索(Judah Passow) 100 1993/ 斯科特·索德(Scott Thode) 102 1994/ 格扎維!だ什紶(Xavier Lambours) 104 1994/ 杰克·皮肯(Jack Picone) 106 1995/ 克里斯托弗·莫里斯(Christopher Morris) 108 1996/ 伊夫·熱利(Yves Gellie) 110 1996/ 曾年(Zeng Nian) 112 1997/ 帕特里克·巴爾(Patrick Bard) 114 專訪丹尼爾·安杰利(Daniel Angeli) 120 2000/ 斯科特·休斯敦(Scott Houston) 122 2000/ 吉勒·萊姆德費爾(Gilles Leimdorfer) 124 2001/ 奧利維耶·庫爾曼(Olivier Culmann) 126 2001/ 洛麗·格林克(Lori Grinker) 128 2001/ 戴維·特恩利(David Tutnley) 130 2002/ 馬特·雅各布(Mat Jacob) 132 2002/ 帕特里克·圖內(nèi)伯夫(Patrick Tourneboeuf) 134 2003/ 紀堯姆·埃爾博(Guillaume Herbaut) 136 2003/ 布魯諾·史蒂文斯(Bruno Stevens) 138 專訪西里爾·德魯埃(Cyril Drouhet) 144 2004/ 馬克斯·貝赫勒(Max Becherer) 146 2004/ 雷米·奧什勒克(Rémi Ochlik) 148 2005/ 揚尼斯·康托斯(YannisKontos) 150 2006/ 塞繆爾·博倫多爾(Samuel Bollendorff) 152 2006/ 菲利普·吉奧尼(Philippe Guionie) 154 2007/ 斯特凡納·拉古特(StéphaneLagoutte) 156 2008/ 本·貝克(Ben Baker) 158 2008/ 米克爾·德弗韋—普拉納(MiquelDewever-Plana) 160 2008/ 奧利維耶·杜利里(Olivier Douliery) 162 2008/ 埃麗卡·拉森(Erika Larsen) 164 專訪羅伯特·普雷基(Robert Pledge) 170 2008/ 斯庫特·圖凡克簡(Scout Tufankjian) 172 2009/ 法比奧·庫蒂卡(Fabio Cuttica) 174 2009/ 塞德里克·戈比哈耶(CédricGerbehaye) 176 2011/ 紀堯姆·比內(nèi)(Guillaume Binet) 178 2011/ 阿蘭·布(Alain Buu) 180 2011/ 西蒙娜·吉佐尼(SimonaGhizzoni) 182 2011/ 朱廖·皮希泰利(Giulio Piscitelli) 184 2011/ 紐莎·塔娃克利安(NewshaTavakolian) 186 2013/ 弗朗西斯科·安塞爾米(Francesco Anselmi) 188 2013/ 威廉·丹尼爾斯(William Daniels) 190 專訪阿蘭·明格姆(Alain Mingam) 196 2013/ 愛德華·埃利亞(édouardélias) 198 2013/ 尼古拉·古耶(Nicolas Gouhier) 200 2013/ 皮埃爾·伊布爾(Pierre Hybre) 202 2013/ 弗朗絲·凱澤(France Keyser) 204 2013/ 洛倫佐·梅洛尼(Lorenzo Meloni) 206 2013/ 馬克·彼得森(Mark Peterson) 208 2014/ 埃里克·布韋(éric Bouvet) 210 專訪米歇爾·賽邦(Michel Setboun) 216 攝影師的面孔 224 攝影師索引 226 圖片社索引 227 照片版權(quán) 228 鳴謝
展開全部

四十年新聞攝影:圖片社時代 節(jié)選












四十年新聞攝影:圖片社時代 作者簡介

米歇爾·賽邦(Michel Setboun),法國著名戰(zhàn)地攝影師。1978年開始攝影生涯,因拍攝1979年伊朗革命而知名,之后又對阿富汗戰(zhàn)爭、兩伊戰(zhàn)爭等進行了報道。曾在槍林彈雨中出生入死的他,至今體內(nèi)還留著一顆子彈。20世紀90年代起,米歇爾·賽邦就開始著手一項更宏大的計劃——拍攝城市。到1991年,他脫離圖片社成為獨立攝影師之后,城市題材就成為他的目標。米歇爾·賽邦相當高產(chǎn),2000年以后,他出版的各類城市主題的攝影集不下六部,包括《蒙古,無垠的夢境》《紐約眩暈》《開羅的復興》,以及三部巴黎主題的作品(《巴黎—夜光盒》《從鐘樓上看巴黎》《漫步巴黎》)等。

瑪麗·庫贊(Marie Cousin),曾作為法國自由撰稿人、記者,與多家法國新聞雜志保持合作關(guān)系,是法國社會新聞和國際新聞方面的專家。與米歇爾·賽邦合作編寫《四十年新聞攝影:西格瑪時代》等書。

商品評論(2條)
書友推薦
本類暢銷
編輯推薦
返回頂部
中圖網(wǎng)
在線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