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估到手價是按參與促銷活動、以最優(yōu)惠的購買方案計算出的價格(不含優(yōu)惠券部分),僅供參考,未必等同于實際到手價。
-
>
野菊花
-
>
我的父親母親 - 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
>
吳宓日記續(xù)編.第7冊.1965-1966
-
>
吳宓日記續(xù)編.第4冊:1959-1960
-
>
吳宓日記續(xù)編.第3冊:1957-1958
-
>
吳宓日記續(xù)編.第2冊:1954-1956
-
>
吳宓日記續(xù)編.第1冊:1949-1953
詩和遠方:江南詩性文化的多元解讀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1738035
- 條形碼:9787511738035 ; 978-7-5117-3803-5
- 裝幀:一般純質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詩和遠方:江南詩性文化的多元解讀 本書特色
本書分為十章,對江南詩性文化進行系統(tǒng)分析和梳理,包括江南的地域界定和文化特質,江南學術及其審美精神,江南詩性文化的文學呈現(xiàn)、生活表現(xiàn)、園林藝術呈現(xiàn)、經(jīng)濟表現(xiàn)等,是一本主題鮮明、兼具學術和通俗的作品。
詩和遠方:江南詩性文化的多元解讀 內容簡介
我國的江南地區(qū), 風光旖旎、人杰地靈, 溫山軟水的環(huán)境不僅*宜人居, 也是歷代文人墨客的精神家園。江南文化是在吳越文化基礎上, 經(jīng)長期吸納融合、取舍揚棄而逐漸形成的詩性特色極為鮮明的區(qū)域文化。這種詩性特質超越了束縛人性的實用主義和功利主義, 成為中華民族舒解心靈、追求詩意棲居的內在動力, 使人的生活更人性化, 也更具情調、趣味和意義。本書從十個不同的向度和層面, 對江南文化的詩性特質進行了解讀, 并力圖揭示出這種文化對歷史、社會和生活的深刻影響。
詩和遠方:江南詩性文化的多元解讀 目錄
**章 何處江南
———江南的地域界定與文化特質
第二章 煙雨化夢
———“水”與江南文化的詩性特征
第三章 詩性智慧
———江南學術及其審美精神
第四章 江左風流
———江南詩性文化的文學呈現(xiàn)
第五章 書香悠遠
———江南讀書傳統(tǒng)與人才成因
第六章 水漾古鎮(zhèn)
———江南詩性文化的生活折光
第七章 逸趣雅園
———詩性文化在園林藝術中的投射
第八章 戲文傳奇
———吳韻水袖里的詩性情懷
第九章 東南財賦
———江南文化性格及其經(jīng)濟碩果
第十章 經(jīng)天緯地
———江南智者敏求先行的科技軌跡
主要參考文獻
詩和遠方:江南詩性文化的多元解讀 節(jié)選
江南文化是在吳越文化的基礎上,經(jīng)過長期的吸納融合,取舍揚棄之后,逐漸發(fā)展起來的詩性特色極為鮮明的區(qū)域文化。作為中國詩性文化的半壁江山,這種詩性特質超越了實用主義和功利主義的精神桎梏,成為中華民族紓解心靈與詩意棲居的內在追求的動力,它使人們的生活更人性化,也更具趣味和意義。江南,在為我們營造了無比旖旎的自然風光之外,也賦予歷代文人墨客以無限的靈感與遐想。 江南的靈山秀水,江南的多彩文化,那些文化的豐富內涵,那些內涵獨有的特色,還有那些在歷史上結緣江南、邂逅江南的人物……無論散文隨筆,還是論文著述,零零星星、瑣瑣屑屑、雪泥鴻爪其實一直在我的筆端游走,數(shù)十年來已成為一個生命中揮之不去的情結,只是并未形成一個系統(tǒng)的架構。 這些年,研究的動力全然發(fā)乎于內心,探究的軌跡也十分清晰,從城市文化到吳地文化再到江南文化,后面的腳印覆蓋了前面的足跡,但內在維系,環(huán)環(huán)相扣,由淺入深,由散亂而變得系統(tǒng);江南的形象也由模糊而清晰,由感性而知性。于是,“寫一部好看的、比較系統(tǒng)的江南的書”成為一個揮之不去的念頭,這個念頭在日復一日的忙碌中每每沉淪隱去,但每到一定的季節(jié)就又會被喚醒:每當踏春于黿頭渚、鹿頂、太湖;沉醉于春濤卷雪般的如云櫻花;或是游走于桃紅柳綠、草長鶯飛的蠡湖堤岸,懷想當年范蠡西施泛舟五湖的傳說;抑或是在早春時節(jié)捷足先登,一窺疏影橫斜、暗香浮動的梅園;尤其是在萬里清秋的日子里,在惠山腳下汩汩千年的二泉旁聆泉品茗,與六百七十多歲高齡的老銀杏低語相擁;或踏進康熙、乾隆每下江南必要駐蹕的寄暢園,內心總會涌出要寫點什么的沖動。更不消說,在姑蘇的七里山塘,看船娘腰肢舒展搖起滿塘的漣漪,在網(wǎng)師園聽評彈藝人輕啟朱唇吟唱 “月落烏啼霜滿天”,在杭州西子湖畔的蘇小小墓旁遙想舊時佳人的浪漫情愫,在斷橋邊感受那些早已風流云散的 “三生石上舊精魂”了。正如有人說的那樣, “這真是一片特別能招惹浪漫情懷,特別能撩撥起閑情逸致,甚至是幾分荒涼心的土地”。 2 0 0 8年,在一個特殊的背景下,我策劃并主撰了大型人文紀錄 片 《說吳》,雖歷經(jīng)波折與艱辛,但與央視新影視中心的編導們合作 得十分愉快。2 0 0 9年6月片子在央視“探索發(fā)現(xiàn)”欄目首播后引起 很大社會反響,2 0 1 0年元旦CCTV紀錄頻道開播的**天,這部片 子又被選為首日播出片,后來又遠播海外多個國家頻道。在朋友們的慫恿下,我將原先八集 的紀錄片解說詞進行了修改擴容,出版了同名圖書 《說吳》,居然銷售極好,書店、網(wǎng)上很快銷售一空,并獲 得了2 0 1 0年度“全國優(yōu)秀 (古籍通俗類)圖書獎”。一段時間內, 我不斷接到電話和書信詢問書哪里有賣,這讓我忽然意識到竟然這世界上有那么多人和我一樣深愛這片土地,深愛這里的文化。 2 0 1 4年1 1月,江蘇省電視總臺計劃拍攝一部名為《江南文脈》 的系列紀錄片,省委宣傳部還將其列入了 “五個一工程”重點項目,但一直找不到合適的撰稿人,多方打聽之下找到了我。本來以為那一次的南京之行,只不過是充任一個顧問的角色,只需將想法心得與編導做個溝通交流,殊不知*后片子的撰稿任務竟然又落到了自 己的頭上。1 2月簽約之后,要求5個月之內完成。盡管長期研究地 域文化有了不少感悟,盡管擔任江南文化與影視研究中心主任的虛職,盡管頭上有幾個文化研究會會長、副會長的頂戴,盡管寫過無數(shù)關于江南文化的零星文字,但是,要完成這樣系統(tǒng)、完整、宏大的敘事構架,又要在浩瀚的資料堆里篩選、淘洗出可以用鏡頭來加以表現(xiàn)的內容,尤其是必須準確無誤地提煉出江南文化的特質,這一切,對我而言壓力仍然巨大。 十五個篇章,是當下紀錄片少見的宏大敘事構架,感性與知性的交織,言簡意賅的表達,具有鏡頭感、表現(xiàn)力的文字,是紀錄片的基本要求,要做到并不容易。而且明知道即使是紀錄片也要躬身俯就觀眾,我內心想要表達的東西未必能在片中得以完整呈現(xiàn),明知道今天浮躁的市場更喜歡繽紛搶眼的花段子,明知道紀錄片制作者也不得不媚俗,明知道有些摯愛的內容即使寫了也不一定會拍,雖然有許多個 “明知道”,但我還是接受了任務,我想至少自己有機會在文字中傳達、呈現(xiàn)我的所思所想,至少有機會去嘗試希冀企及的思想高度和審美高度,至少對有著江南情結的我而言,可以借助這一外來的任務,逼迫自己在一個較短的時間里完成心中久已有之的 “江南”書寫夙愿。 此后的五個月里,我埋頭資料,不惜犧牲視力和頸椎,放棄所有的節(jié)假日和休息日,在不辨晨昏的節(jié)奏中終于從混沌走向清晰,從雜亂走向系統(tǒng),在不斷地審思搭建、推倒重來、修改再修改中逐漸形成了一個較為完整的 “江南詩性文化”解讀體系。雖然,有遺憾、有不足、有遺漏,雖然還有一些零星的感悟未能編織進這個架構之中,但終于有了一個完整的模樣,我為此而感到欣喜和釋然。 紀錄片解說詞是一種特殊的文體,對文字有著嚴苛的要求,既要有學術論文般的嚴謹和思想閃光,也要有鮮活的形象性、可讀性,甚至可聽性,更重要的是要具有鏡頭可以表現(xiàn)的視覺內容,不可獨立或游離于片子之外。那時的想法真如余光中先生說的那樣,“真想在中國文學的風火爐中,練出一顆丹來!覈L試著把中國的文字壓縮、槌扁、拉長、磨利,把它拆開又拼攏,折來且迭去”,這于我顯然是做不到的,但卻是我寫作時的心情。余先生所追求的那種“有聲、有色、有光、有木簫的甜味和釜形大鼓騷響的”散文世界倒更像是為紀錄片解說詞所定位的文字風格。 應該承認,解說詞的這種對文字的特殊要求,很大程度鍛煉打磨了我的文筆,至少讓自己的文字不至于枯澀、無味。因此,在寫作 《詩和遠方———江南詩性文化的多元解讀》這本書時,雖然與解說詞不同,加入了一些論證性的闡述,但是我還是延續(xù)了頗受歡迎的 《說吳》一書的風格,盡可能深入淺出、兼顧雅俗地去表達,盡可能摒棄枯澀而采取有豐潤詩意的表達方式,盡可能在有限的篇幅中表現(xiàn)更多的情思。不過,在出書之前,因為紀錄片的1 5集內容并不能完全對應本書的主題,所以*后還是割去5篇,只留1 0篇,寧缺毋濫。前兩年,我邀請余光中先生為我負責編輯的刊物 《江南文化》和主編的 《江南學人文叢》題幾句話,收到后分外欣喜,因為余先生寥寥幾句正點到了要害,說出了我心里的話:“橋外有橋,櫓聲迢迢;寺外有寺,鐘聲悠悠;風景待人欣賞,文化待人研究!毕壬f得太好了,江南的迷人之處并非只有自然風景,夢入煙水、畫船聽雨的后面,還有悠遠而厚重的人文,有多少風景讓我們品咂不夠,更有多少燦爛的文化留待我們潛心研究。故而敬置于書前,作為全書的主旨。
詩和遠方:江南詩性文化的多元解讀 作者簡介
莊若江,江南大學教授,江南文化與影視研究中心主任,無錫市作協(xié)副主席,吳地文化研究專家。著有《說吳》《城市文化》《吳文化內涵的現(xiàn)代解讀》《工商脈動與城市文化》《無錫望族》《臺灣女作家散文論稿》等著作,發(fā)表論文130余篇,另有文學創(chuàng)作《坐看云起》《江南望族》《中華酒歌》《江南文脈》等。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姑媽的寶刀
- >
推拿
- >
月亮與六便士
- >
羅庸西南聯(lián)大授課錄
- >
我與地壇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月亮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