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宗慶后:有一種人生叫“大器晚成”
-
>
蘇軾全傳(特裝版)
-
>
人類的群星閃耀時
-
>
水滸人物之最
-
>
愛因斯坦(藏文)
-
>
張之洞督鄂紀年
-
>
我還能看到多少次滿月升起
新書--王致和——用心做好每件事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7553567
- 條形碼:9787507553567 ; 978-7-5075-5356-7
- 裝幀:一般純質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新書--王致和——用心做好每件事 本書特色
小小臭豆腐變化**,由白轉綠掛著一層霜。聞著臭,吃著香,人民的鹵蝦醬,倒點香油,沏倆花椒兒,就著窩頭噴鼻香!王致和臭豆腐名登金榜!西太后賜名“青方”!三百五十年***,**盛名享,一段中國故事,一篇錦繡文章…… 王致和的勵志傳奇不僅反應了百姓餐桌上的人間正道 ,*是平民唇齒間的天地人生。 本書既含有處事智慧,也含有人生智慧,*學會為人處世之道。
新書--王致和——用心做好每件事 內(nèi)容簡介
² 本書詳細記載了中華老字號“王致和”品牌從建立至今350年的悠悠往事,闡述了不同歷史時期“王致和人”的產(chǎn)品理念,生動展現(xiàn)了中華民族頑強不屈、勇敢拼搏、開拓創(chuàng)新的優(yōu)秀品格。 ² 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堅守中華文化立場”,建立“文化自信”,“講好中國故事”,而中華老字號正是數(shù)百年商業(yè)和手工業(yè)激烈競爭后延續(xù)下來的精華產(chǎn)物。本書作者之一著名編劇張永和先生系統(tǒng)梳理了“王致和”的起源、發(fā)展及其所承載的“非遺”技術和品牌故事,傳播老字號背后的歷史和文化,弘揚中華工匠精神。 ² 王致和的勵志傳奇不僅反應了百姓餐桌上的人間正道 ,更是平民唇齒間的天地人生。
新書--王致和——用心做好每件事 目錄
**部分 磨盡鐵硯寫匠心——從落第舉人到“臭豆腐”創(chuàng)始人(1912—1979)
**章 徽州故里 左手磨豆腐 右手讀“四書”的王致和
**節(jié) 石板橋畔“豆腐郎” 十載寒窗求進仕 / 004
第二節(jié) 前世不修生徽州 賈而好儒走天下 / 016
第三節(jié) 徽州**怪 豆腐長毛上等菜 / 021
第四節(jié) 王致和新婚小登科 曹春雨初嫁結伉儷 / 024
第五節(jié) 鄉(xiāng)試奪魁 江南貢院出了個“王解元” / 031
第六節(jié) “鹿鳴宴”豪言壯語 石板橋執(zhí)手相別 / 038
第二章 南柯一夢 “落第舉人”北京城絕處逢生
**節(jié) 正陽門下味炎涼 歙縣會館遇知音 / 044
第二節(jié) 春闈會試歷“煉獄” 北京貢院苦戰(zhàn)九天八夜 / 051
第三節(jié) 走投無路落孫山 重操舊業(yè)賣豆腐 / 056
第四節(jié) 千里音書托鴻雁 兩地甘苦寄相思 / 063
第五節(jié) 南柯一夢醒黃粱 妙手偶得“臭豆腐” / 068
第三章?初創(chuàng)基業(yè)?朗朗乾坤下的“王致和”南醬園
**節(jié) 南醬園香飄延壽街 重義人同心訴衷腸 / 090
第二節(jié) 污吏趙勝啟暗中作祟 王致和險闖南兵馬司 / 102
第三節(jié) 樂顯揚夜探兵馬司 孫岳頒平反持公道 / 110
第四節(jié) 同仁堂煮酒話家國 南醬園重整又開張 / 121
第四章?臭豆腐載譽京師?風靡舌尖上的“大清朝”
**節(jié) 百年老店傳佳話 南醬園來了位“徽班名伶” / 130
第二節(jié) 狀元妙題藏頭詩 光耀門楣譽美名 / 135
第三節(jié) 老佛爺御賜“青方” 南醬園身價倍增 / 140
第四節(jié) 晚清“大阿哥”落魄街頭 變身臭豆腐“代言人” / 145
第二部分?歷盡風雨終涅槃——從民國初年到解放后重獲新生(1912—1979)
第五章?解放后“王致和”鳳凰振翅又涅槃
**節(jié) 盛極而衰“王致和”老店數(shù)易其主 / 152
第二節(jié) 解放春風沐“四和”同行“冤家”齊挽手 / 154
第三部分?承前啟后鑄匠道——從改革開放后的老牌國企到新時代大國工匠(1979—2020)
第六章?順應時代?開拓創(chuàng)新“王致和”挺立潮頭
**節(jié) 走出北京 開拓外埠市場的“三步走”戰(zhàn)略 / 168
第二節(jié) “王二代”“王三代”薪火相傳 見證臭豆腐廠華麗蛻變 / 174
第三節(jié) 從“大缸造 小塊賣”到直裝工藝 “王致和”掀起腐乳產(chǎn)業(yè)革命/ 179
第四節(jié) 高擎文化大旗 打造“王致和”企業(yè)品牌形象 / 187
第五節(jié) “一元錢官司”轟動全國 彰顯企業(yè)精神 / 195
第七章?打造核心競爭力?響應“一帶一路”倡議?揚帆出海的“王致和”
**節(jié) 率先實行“四標一體” 在國際舞臺為中國發(fā)聲 / 202
第二節(jié) 核心技術不轉移的 OEM 生產(chǎn)加工模式 / 206
第三節(jié) 收購桂林腐乳廠 從“南北之爭”到“南北聯(lián)姻” / 209
第四節(jié) “王致和”順應國家戰(zhàn)略 精準扶貧 揚帆出海 / 212
第八章?致和慶華誕?匠心迎未來 “王致和”書寫大國工匠傳奇
**節(jié) “王致和”腐乳釀造技藝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名錄》 / 218
第二節(jié) 老字號有了新形象“王致和” 推出文化 IP—“王小和” / 225
新書--王致和——用心做好每件事 節(jié)選
臭豆腐,醬豆腐,王致和臭豆腐…… 凡是在老北京胡同里生活過的人,大都記得這熟悉的叫賣聲,那抑揚頓挫的聲調(diào),拖得稍長、微微上揚的尾音兒,聽上去既親切,又有趣。 一塊小小的豆腐,它穿越了350年古今滄桑,締造了一個令外國人都嘖嘖贊嘆的大國工匠品牌——北京二商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王致和”,書寫了一段跌宕起伏的中國故事,一篇蕩氣回腸的錦繡文章。 本書作者之一、耄耋之年的著名戲曲編劇張永和先生,在2019年底上演的曲劇《王致和》中調(diào)商為曲、潑墨成輝: 小小臭豆腐變化非常, 由白轉綠掛著一層霜。 聞著臭,吃著甜,人民的鹵蝦醬, 倒點香油,沏倆花椒兒,就著窩頭噴鼻香! 王致和臭豆腐名登金榜! 西太后賜名“青方”! 三百年老字號,全球盛名享, 一段中國故事,一篇錦繡文章…… 既然稱之為“中國故事”,其中必定是風云際會,百轉千回,充滿了咱們中華民族五千年血脈深處特有的精神風骨和肝膽氣節(jié)。 王致和何許人也?有何不同尋常的經(jīng)歷?他一手創(chuàng)制的臭豆腐因何香飄京城,一“臭”越百年,流傳下“太后賜名,狀元題詩,阿哥叫賣”的傳奇故事?被京城老百姓奉為佐餐佳品的小小“青方”,又會牽連出怎樣跌宕起伏的“兩個女人一臺戲”? …… 要回答這些問題,考究350年中華老字號“王致和”的歷史淵源,不能不跨越時光,回到長袍馬褂的大清朝,從清康熙年間的安徽仙源古鎮(zhèn),那個生命底色中鐫刻著“徽”文化與古徽州記憶的地方講起。 俗話說:“一方水土養(yǎng)育一方人。”安徽舉人王致和能夠扎根京城,成就三百年不衰的臭豆腐基業(yè),與他自幼生長的環(huán)境與人文風俗息息相關。 對于王致和的生卒年月,史料記載不詳,筆者翻閱史書,只說:“王致和,字遠候,清代太平縣仙源(今黃山區(qū)仙源鎮(zhèn))人!绷頁(jù)1996年出版的《徽州風俗》一書記載: 王致和,祖籍今安徽省仙源鎮(zhèn)。 這寥寥數(shù)語,似乎成了歷史留給我們尋味王致和故事的惟一線索,循著歷史的版圖,讓我們把目光聚焦于氤氳著詩情畫意的水墨安徽。 相傳,安徽是我國豆腐的發(fā)祥地之一。皖南地區(qū)(安徽南部)早在明代就是腐乳的名特產(chǎn)區(qū),腐乳的生產(chǎn)技藝相當普及。明末,王家祖上為了逃避災荒,舉家遷居皖南,同時也把磨豆腐的技藝帶到了那里。 據(jù)明代文學家李日華《篷攏夜話》一書記載:“黟縣人喜于夏秋間釀腐,令變色生毛,隨拭去之,待稍干,投沸油中灼過! 這段文字說的就是腐乳的制作過程,而黟縣就在今安徽省的南部,與王致和的家鄉(xiāng)仙源同屬皖南地區(qū)。 關于王致和家鄉(xiāng)仙源這一地名的由來,《太平縣志》中曾有這樣的記載: 以其流經(jīng)邑城之麻川源出黃山,古稱仙源是也。 由此看來,仙源此名應與黃山有關。 仙源地處黃山北麓,黃山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軒轅峰、煉丹峰等名稱便取自黃帝在黃山煉丹得道升天的故事。因此,距黃山*近的山谷小城被賦予“仙源”這樣詩意的名字也就不足為怪,且有黃山*大的水系麻川河相連接,有仙則名,有水則靈,山水相映,得名“仙源”確也名副其實。 仙源古鎮(zhèn)名人輩出,南宋進士孫楸、明弘治年間知縣趙象、御史崔涯都是仙源人,崔涯在其《春日省城記》一文中這樣描述仙源:“倚碧云,揖黃山諸峰,羅列如黍米,麻川、富溪湍激洄漩……”寥寥數(shù)語,山水靈氣躍然紙上。 ……
新書--王致和——用心做好每件事 作者簡介
張永和,國家一級編劇、著名戲曲評論家、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新劇本》雜志原副主編、北京戲曲評論學會原副會長、北京市文化局藝術專家指導委員會委員。編劇主要作品有北京曲劇《珍妃淚》《煙壺》《龍須溝》《王致和》,京劇《風雨同仁堂》《滿江紅》,昆曲《貴妃東渡》,電視劇《大清藥王》《天下第一丑》等。作品先后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文化部“文華新劇目獎”等各類大獎。多次參加中央電視臺戲曲晚會、戲曲演員電視大賽、票友大賽等大型文藝節(jié)目,并于中央電視臺戲曲音樂部長期擔任策劃、撰稿等職,以其廣泛的社會影響在文化界享有盛譽。著有《馬連夏傳》(三版)、《張永和聊史說戲》《京劇的魅力與時尚》等作品。 張婧,1981年出生,北京人,畢業(yè)于中國戲曲學院戲劇影視文學專業(yè),現(xiàn)任北京市職工教育協(xié)會傳統(tǒng)文化工作委員會副秘書長,曾編著《貞觀政要全集》、《民國大師講書記》、《改變自己一點點》等圖書,在《北京晚報 五色土》、《中國京劇》發(fā)表多篇戲曲評論文章及詩詞。
- >
朝聞道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qū):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煙與鏡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隨園食單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名家?guī)阕x魯迅:朝花夕拾
- >
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