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野菊花
-
>
我的父親母親 - 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
>
吳宓日記續(xù)編.第7冊.1965-1966
-
>
吳宓日記續(xù)編.第4冊:1959-1960
-
>
吳宓日記續(xù)編.第3冊:1957-1958
-
>
吳宓日記續(xù)編.第2冊:1954-1956
-
>
吳宓日記續(xù)編.第1冊:1949-1953
安之若樹 版權(quán)信息
- ISBN:9787567647107
- 條形碼:9787567647107 ; 978-7-5676-4710-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安之若樹 內(nèi)容簡介
本書共分三輯, **輯為月下調(diào)笙, 第二輯是節(jié)氣生花, 第三輯為人間煙火。收錄了《那時(shí)有約》《春色撩人》《且聽蛙聲一片》《真茶不局促》《春風(fēng)長》等散文。
安之若樹 目錄
安之若樹 節(jié)選
《安之若樹》: 一路上,一直在翻《湘行散記》。沈從文的這本散文集,多年前就已讀過,他筆下的湘西真美,安靜純樸,高山秀麗,河水清澈,那些愛說野話的勇敢的水手,那些吊腳樓上為了生活而選擇賣笑的可愛女子,都讓我對那片神奇的土地充滿好奇,而沈先生的出生地鳳凰縣,那里的染坊、皮靴店、豆腐坊,沱江的櫓歌,也深深吸引著我。這個(gè)暑假,自駕去貴州的路上,我特意繞道湘西,前往鳳凰古城。 抵達(dá)鳳凰時(shí)是晚上,泊好車,把行李放到賓館,從上游段出發(fā),我們開始沿沱江閑走。沱江從東到西穿城而過,兩岸全是吊腳樓,原以為暮色里一切都會是幽暗的,是幽靜和安寧的,沒料到它們被全部亮化了。江上的橋身也布滿燈光,各色彩燈和不停變幻色彩的霓虹,把江水映得五彩斑斕,完全不是想象中的樣子。沿江全是商業(yè)街,賣各種吃食的,賣服裝的,賣旅游紀(jì)念品的,眼花繚亂。酒吧尤多,南岸一條街全是,震耳的嘶吼聲、歌聲、音樂聲,響成一片,伸頭往一間酒吧看一下,許多的年輕人,有的在喝酒,有的在唱歌,有的在瘋狂勁舞。門口的沿江小路上,人流摩肩接踵,腳下的江水被水車搖打著,轟轟聲隱在鬧市里,似乎很遙遠(yuǎn),很不真實(shí)。在這樣的夜色里走動,感覺腳步都踉蹌著,人如在夢中一般。這就是鳳凰城?神秘的、古老的鳳凰城? 早知道開發(fā)旅游會毀掉一個(gè)地方的獨(dú)特,沒想到,此處毀得如此徹底! ≡跇蛳驴吹揭粋(gè)宣傳欄,二維碼下寫著“翠翠帶你游鳳凰”,這幾個(gè)字讓我有片刻的愣怔。沈先生那聞名遐邇的《邊城》中,女主人公翠翠的原型,很大程度上來源于街上絨線鋪里的小女孩,那個(gè)黝黑漂亮的小女孩,惹得趙姓少年一次一次地去她那兒買鞋帶,可是如今,哪里還有絨線鋪呢7那個(gè)生長在大山里單純的姑娘,恐怕不能適應(yīng)如此的市井聲吧。 帶著這樣的失望入睡,早晨起來重游,總算得到了一些安慰。陽光下的沱江,比夜晚好了許多,沒了酒吧的喧囂和彩燈的光怪陸離,總算可以喘一口氣了。江水是碧綠的,雖沒有沈從文筆下描寫得那般清澈見底,倒也還算清亮,三五只小小的游船泊在水面,船娘撐著長篙,在水中慢慢蕩悠。晴光下的吊腳樓,影子安靜地鋪在河里,鳳凰城終于有了幾分古舊的樣子! √鴰r是沱江的一大特色。所謂跳巖,就在水中排列成道的石塊,每塊相隔一步之遙,是古老又簡便的渡河工具,也可以在跳巖上架設(shè)木板。沱江上有石塊跳巖,也有架了木板的跳巖,當(dāng)年,沈從文、黃永玉這兩位大師,就是從此處走過沱江,走出鳳凰的。夏天水大,有一處跳巖,石面幾乎完全浸在水里,江水汩汩流過,碧綠的水草掛在石頭上,很誘人。沱江跳巖可謂出名,游人都要在此拍照留念,以示到此一游。我也從俗拍照留念,照片上,我提著裙裾,踏在跳巖上的腳浸在流水里,身后是陽光下碧綠的江水和江畔老舊的吊腳樓。 到鳳凰,不能不去看沈從文。從文墓地在縣城之外的聽濤山上。沿著沱江往下走,游人漸稀,漸漸地,便只有江水轟轟流動的聲音。聽濤山滿山翠色,從山腳拾級而上,踏過幾十級臺階,一小片平臺處,就是從文墓了。出乎意料的是,從文墓竟然沒有墳丘,巨石下的一角,僅用石頭砌了一小臺,上面插了塊紅褐色的木板,刻著“沈從文墓”四個(gè)大字。近旁有一五色大石,算是墓碑吧,石頭正面刻著沈從文自己的話:“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認(rèn)識人!北趁妫且堂脧埑浜偷耐炻(lián):“不折不從,星斗其文;亦慈亦讓,赤子其人!边@挽聯(lián)藏著四個(gè)字:“從文讓人”! ∈堑模仓挥凶屓说膹奈、簡靜和不爭的慈悲的從文,會把墓地選在一個(gè)如此僻靜之處。頭枕著青山,翠玉似的樹冠半掩著墓地,旁側(cè),兩行細(xì)細(xì)的溪流自上而下,流進(jìn)碧綠的沱江。按照從文遺言,他的骨灰一半灑在了腳下的沱江,另一半埋進(jìn)了這片墓地。十九年后,其妻張兆和的骨灰也移葬到了這里。看過新華社發(fā)的一則消息,“張兆和骨灰移葬鳳凰,從文夫婦從此聽濤共眠。”“聽濤共眠”,我喜歡這幾個(gè)字,安臥于青山之上,枕著故鄉(xiāng)的濤聲,繼續(xù)恩愛,繼續(xù)寫那些美麗的文字,寫《湘行散記》里那些纏綿的情書! ≌驹谀骨疤魍瓕γ婺亲粯颖叹G的山頭上,正盤旋著幾只飛鳥,它們互相追逐著,嬉戲著,很快樂的樣子。山腳下,兩個(gè)中年婦人手持彩扇,正在學(xué)跳健身舞,江水在她們身邊汩汩濤濤,向下流去。立在那兒望著,我那顆失望的心,那顆兩天來無處安頓的心,一下子寧靜下來,誰說鳳凰城古意全無7這兒,才是它的魂魄所在,也才是我的期待所在…… ……
安之若樹 作者簡介
張秀云,安徽省碭山縣人,中國作協(xié)會員、副刊編輯,出版有散文集《一袖新月一袖風(fēng)》,作品散見于多種文學(xué)刊物,現(xiàn)供職于拂曉報(bào)社。
- >
推拿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煙與鏡
- >
姑媽的寶刀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名家?guī)阕x魯迅:朝花夕拾
- >
莉莉和章魚
- >
回憶愛瑪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