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光臨中圖網 請 | 注冊
> >
大家小書—大家寫給大家看的書:唐人七絕詩淺釋(精裝)

大家小書—大家寫給大家看的書:唐人七絕詩淺釋(精裝)

作者:沈祖棻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出版時間:2021-04-01
開本: 32開 頁數(shù): 432
讀者評分:5分1條評論
本類榜單:文學銷量榜
中 圖 價:¥28.9(5.9折) 定價  ¥49.0 登錄后可看到會員價
加入購物車 收藏
運費6元,滿39元免運費
?新疆、西藏除外
本類五星書更多>
買過本商品的人還買了

大家小書—大家寫給大家看的書:唐人七絕詩淺釋(精裝) 版權信息

  • ISBN:9787200151602
  • 條形碼:9787200151602 ; 978-7-200-15160-2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大家小書—大家寫給大家看的書:唐人七絕詩淺釋(精裝) 本書特色

本書是一部以學者的博學、女性的細膩和詩人的才情將古典詩歌的解讀水平推向新的高度的典范之作。七絕是古典詩歌中一種比較有代表性的詩體,雖然篇幅短小,卻具備了各種詩體的特點,本書把入選的詩篇分成正文和附錄兩類,挑出了若干首作為正文,按時代先后排列,而把另外一些在某一個或幾個方面可以與正文進行比較的詩篇作為附錄,在分析時先正后附,內容詳實深入。作者新穎別致的審美眼光和連類而及的方法不僅使唐人七絕名作的意蘊得到新的闡釋,也使傳統(tǒng)的詩歌鑒賞理論得到了新的理解和升華。本書所選作品字約文豐,詮釋精審,令人回味無窮,常讀常新。

大家小書—大家寫給大家看的書:唐人七絕詩淺釋(精裝) 內容簡介

沈先生此書系據(jù)多年在大學講授唐七絕詩的講義編成,屢經修訂,既吸收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又益以個人涵泳所得,可以說內容詳賅,識見不凡。書名“淺釋”,只是說講得淺顯,內容其實非常深入,已不單單是一本引導普通讀者賞析唐人七絕的通俗讀物,也是一部很有學術價值的研究著作。

大家小書—大家寫給大家看的書:唐人七絕詩淺釋(精裝)大家小書—大家寫給大家看的書:唐人七絕詩淺釋(精裝) 前言

漢語古典詩歌和祖國整個的古典文學一樣,具有悠久的歷史和優(yōu)良的傳統(tǒng)。早在先秦時代,就有《詩經》《楚辭》這樣偉大的作品,屈原這樣偉大的詩人出現(xiàn)。在其后漫長的歲月里,又陸續(xù)出現(xiàn)了許許多多杰出的詩人和詩篇。古典詩歌不但在數(shù)量上是驚人的,在質量上也是非常高的。許多優(yōu)秀的和偉大的詩人,在不同的歷史時代反映了人民的生活和要求;和內容相適應,他們不斷地向人民學習,創(chuàng)造了多種多樣的形式。所有這些流傳下來的內容豐富、形式優(yōu)美的詩歌,都是我們的寶貴的遺產。它們是無窮無盡的寶藏,值得我們努力地

發(fā)掘。

漢語古典詩歌有三個方面值得我們注意!酢,它的內容主要是抒情的。漢語詩歌,從□早的《詩經》起,就絕大多數(shù)是抒情的。敘事作品如《生民》《公劉》《綿》等,只占少數(shù)。漢代樂府中有一些敘事詩,如《孤兒行》《婦病行》《陌上!贰队鹆掷伞贰督怪偾淦蕖返取3恕督怪偾淦蕖芬皇,故事有頭有尾,并且在詩中創(chuàng)造了一些有個性的人物形象外,其余的都比較簡短!赌吧仙!贰队鹆掷伞穼懙亩贾皇枪适轮芯实钠!豆聝盒小贰秼D病行》的情節(jié)雖很動人,但人物形象不夠鮮明。被我們今天認為是敘事詩的這些作品,其抒情的成分也是比較濃厚的。魏晉南北朝的民歌和詩人創(chuàng)作絕大多數(shù)都是抒情的,只有少數(shù)著名的制作如《木蘭詩》是例外。以后著名的敘事詩如白居易的《長恨歌》《琵琶行》等,也不以創(chuàng)造人物為主,倒是以發(fā)抒作家對人物、事件的感受為主,其數(shù)量也不多。

第二,它的篇幅一般比較短小。如上所述,古代長篇敘事詩是很少的,而一般抒情詩的形式也同樣都是比較短小,即使是我們上面已經提到的《詩經》中間那些敘述祖先們創(chuàng)造國家的功績和奮斗的歷史的作品,篇幅也很有限。被大家認為少有的長詩如《焦仲卿妻》也不過三百五十三句,一千七百六十五字。后來的文人創(chuàng)作,以唐詩為例,如李白的《經亂離后,天恩流夜郎,憶舊游書懷,贈江夏韋太守良宰》、杜甫的《北征》、韓愈的《南山》、盧仝的《月蝕》、鄭嵎的《津陽門詩》、韋莊的《秦婦吟》等,都算是很長的詩了。有些民歌,如吳歌、西曲,短小到只有二十個字,甚至十三個字,仍然是一首完整的詩,它們并沒有因為篇幅的限制而減低質量。

第三,它具有或寬或嚴的格律。漢語古典詩歌是□講究格律的,盡管格律的尺度有寬嚴的不同。在古代,我們有許多富有詩意的抒情散文,卻沒有散文詩、自由詩,可以證明格律在古典詩歌中的普遍性和必要性。在它們中間,格律嚴的,需要講究聲律對偶,甚至按譜填詞,分別四聲陰陽,如律詩、詞、曲;格律寬的,也至少全篇要有韻腳,句中的字要平仄間用,如騷賦、古詩。

五七言詩是古典詩歌中流行時間□久,杰出詩人□多,作品□豐富的一個領域,而以唐代為其登峰造極時期。它一般地又可分為古詩、律詩、絕句詩三類,但無論哪一種體裁的作品,絕大多數(shù)都體現(xiàn)了上述的一些值得注意之點。

詩是□精粹的語言。它用經過反復挑選過的□合適的語言來表達其□美好、豐富和微妙的思想感情。而七言絕句則可算是□精粹的詩體之一,因為它以□經濟的手段來表現(xiàn)□完整的意境或感情見長。當然五言絕句字數(shù)更少,但七絕雖然每句只比它多兩個字,卻顯得委婉曲折,搖曳生姿,聲辭俱美,情韻無窮,因而別有其動人之處。

七絕這種以短小的篇幅來表達豐富深刻內容的特征規(guī)定了:它在創(chuàng)作中,必須比篇幅較長的詩歌更嚴格地選擇其所要表達的內容,攝取其中具有典型意義,能夠從個別中體現(xiàn)一般的片段來加以表現(xiàn)。因而它所寫的就往往是生活中精彩的場景,強烈的感受,靈魂底層的悸動,事物矛盾的高潮,或者一個風景優(yōu)美的角落,一個人物突出的鏡頭。在多數(shù)七絕詩的杰作中,這種富有特色的藝術魅力乃是一種帶有普遍性的存在。

具有上述特色的七言絕句詩,和其他許多古典詩歌□□一樣,來源是很古的;同時,在發(fā)展中,它與詩中聯(lián)句的風氣、律化的現(xiàn)象都有關系。因此,我們在講到七言絕句的來源時也要涉及它們。

如眾所周知,文學形式大都是為人民所創(chuàng)造,然后由作家加工,逐漸變得完美的,七言絕句也是這樣。它起源于民間歌謠。七言絕句在形式上□顯著的標志,就是全篇以七言四句組成。這種形式的歌謠出現(xiàn)得很早,甚至可以追溯到周朝春秋末期產生的史籍《逸周書》中的《周!菲K且愿柚{體寫成的含有教訓意味的作品。在形式上,或者是全章以三言和七言六句組成,句法是三、三、七、三、三、七,或者是全章以七言四句組成。后者可以說是七言絕句的始祖。如:

凡彼濟者必不怠,觀彼圣人必趣時。

石有玉而傷其山,萬民之患故在言。

漢以來這種歌謠也仍然流行,如《漢書·東方朔傳》載有他的射覆辭:

臣以為龍又無角,謂之為蛇又有足,

跂跂脈脈善緣壁,是非守宮即蜥蜴。

射覆是一種民間游戲,東方朔能夠當場脫口而出地做成這樣的七言韻文,可見這種腔調是他素所熟悉的亦即當時社會上流行的歌謠樣式。到了曹魏有《行者歌》:

青槐夾道多塵埃,龍□□闕望崔巍。

清風細雨雜香來,土上出金火照臺。

在東晉也有《豫州歌》:

幸哉遺黎免俘虜,三辰既朗遇慈父。

玄酒忘勞甘瓠脯,何以詠恩歌且舞。

這些歌謠都是七言四句組成,所不同于后來的七言絕句的,是二句一換韻或四句全押韻。

南北朝以來,七言四句的歌謠及文人擬作漸漸多起來,并且在用韻的方面有了進一步的發(fā)展。在民間歌謠方面,如隋代的《長白山歌》:

長白山頭百戰(zhàn)場,十十五五把長槍,

不畏官軍千萬眾,只怕榮公第六郎。

在文人創(chuàng)作方面,如北齊魏收的《挾瑟歌》:

春風宛轉入曲房,兼送小苑百花香。

白馬金鞍去未返,紅妝玉箸下成行。

梁簡文帝的《夜望單飛雁》:

天霜河北夜星稀,一雁聲嘶何處歸。

早知半路應相失,不如從來本獨飛。

這都已經是四句三韻,□□、第二、第四句押韻,第三句不押韻,就和后來□普通的七言絕句的押韻方式完全一致。再如北周庾信的《代人傷往》:

青田松上一黃鶴,相思樹下兩鴛鴦。

無事教渠更相失,不及從來莫作雙。

則是四句二韻,□□、第二兩句用對偶,□□句不押韻。這也是后來常見的七言絕句形式,不過全章和每句之間平仄還沒有全部協(xié)調,也就是還沒有嚴格地律化罷了。到了隋代,古詩律化已經相當普遍,律化了的絕句也隨之出現(xiàn)。如無名氏的《別詩》:

楊柳青青著地垂,楊花漫漫攪天飛。

柳條折盡花飛盡,借問行人歸不歸。

則和唐以來一般的七言絕句完全沒有什么差別了。

根據(jù)現(xiàn)有的文學史知識來說,古代七言詩的起源并不遲于五言詩。但可能由于五言歌謠被采入樂府比七言歌謠早得多,因而它得以憑借音樂的力量,廣為流布,先行發(fā)達。所以在漢魏六朝時期五言詩是非常有勢力的,五言古詩在這時期成熟了,詩人們寫出了不少的杰作;不但是五言古詩,就是五言四句的入樂歌謠,從晉以后,也愈來愈多。晉宋之際,吳歌、西曲的數(shù)量是豐富的,它們的基本形式是五言四句。當時文人所作五言四句的小詩也頗為盛行。但這時期的七言詩,特別是七言四句的詩則是很少的?梢娢逖运木浜推哐运木涞拿耖g歌謠起源雖都很早,但在唐以前,七言四句的詩歌,卻不占重要地位。這和唐以來的情形大不相同。不僅如此,我們現(xiàn)在所用的七言絕句這一名稱,也是從五言絕句那里借來的。因為六朝時代只有某些五言四句的詩方被稱為絕句,而七言四句的詩卻并沒有這種名稱。

絕句得名由于聯(lián)句!踉绲穆(lián)句可以追溯到漢武帝與其臣僚共作的《柏梁臺詩》,其方式是每人各做七言一句,每句押韻,合成一篇古詩,但此詩或系偽托。晉代賈充和他的妻子李夫人聯(lián)句,則是每人各作五言二句。到了東晉末年,陶淵明與愔之、循之的聯(lián)句,才發(fā)展為每人各作五言四句。南北朝時,聯(lián)句非常盛行,并且每人各作五言四句,已成為定型。著名詩人如鮑照、謝朓、何遜、范云、庾肩吾等都有很多聯(lián)句,盛極一時。與聯(lián)句相對,當時才出現(xiàn)了絕句這一名稱!赌鲜贰の膶W傳·檀超傳》:

又有吳邁遠者,好為篇章,宋明帝聞而召之。及見,曰:“此人連、絕之外,無所復有!

這是□早以連(聯(lián))句、絕句連類而言的。再如《南史·梁簡文帝紀》中載有:

有隨(王)偉入者,誦其聯(lián)珠三首、詩四篇、絕句五篇,文并凄愴云。

這里是將一般的詩和絕句分開記載的。《南史·梁元帝紀》也說:

在幽逼,求酒飲之,制詩四絕。

這里更明白地表示了絕句為詩之一體?梢娊^句一名當時已經成立。但何以見得它是由聯(lián)句而來,同時又是和聯(lián)句相對的呢?原來,當時的詩人們認為:有兩人以上同作一詩,一人先作四句,其他的人每人續(xù)作四句,如此蟬聯(lián)而下,成為一篇,就是連句或聯(lián)句;如果一人先作了四句,無人續(xù)作,或續(xù)而不成,那么,這僅存的四句就被稱為斷句或絕句了。如《宋書·謝晦傳》說:

世基,絢之子也,有才氣,臨刑,為連句詩曰:“偉哉橫海鱗,壯矣垂天翼,一旦失風水,翻為螻蟻食!被蘩m(xù)之曰:“功遂侔昔人,保退無智力;既涉太行險,斯路信難陟!

謝世基這首詩有謝晦續(xù)作,所以就稱為連句(聯(lián)句)。又《南史·宋文帝諸子列傳》說:

晉熙王昶……知事不捷,乃夜開門奔魏!诘揽犊疄閿嗑湓唬骸鞍自茲M鄣來,黃塵半天起,南山四面絕,故鄉(xiāng)幾千里!

劉昶這首詩無人續(xù)作,所以就稱為斷句(絕句)。稍后,梁簡文帝就有《夜望浮圖上相輪絕句》和《詠鐙籠絕句》,已經將絕句作為一種詩體,寫入題中了。

五言絕句的出現(xiàn),雖然后于五言四句的歌謠,但在外形上,這兩種來源不同的詩是完全一樣的。它們的區(qū)別只是一是能唱的,本系歌謠;一是不能唱的,來自聯(lián)句。但這種區(qū)別后來也漸漸地混同起來。例如梁徐陵編的《玉臺新詠》,就將可能產生于漢代的五言四句的歌謠四首題為《古絕句》,但在漢代,我們知道,每人作五言四句的聯(lián)句風氣還沒有出現(xiàn)。

大家小書—大家寫給大家看的書:唐人七絕詩淺釋(精裝) 目錄

001引言
04□贈蘇書記
047山行留客
051回鄉(xiāng)偶書(二首之一)
056涼州詞
065涼州詞(二首錄一)
070送魏二
074長信秋詞(五首之三)
086閨怨
09□從軍行(七首錄四)
099出塞(二首錄一)
105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錄一)
111送孟浩然之廣陵
118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1□3春夜洛城聞笛
1□8客中作
13□越中覽古
140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146送元二使安西
15□送沈子福歸江東
157少年行(四首)
163營州歌
165夜月
171三絕句
175解悶(十二首錄四)
186絕句四首(錄一)
190江南逢李龜年
197春夢
□0□楓橋夜泊
□07滁州西澗
□11寒食
□18逢病軍人
□□4夜上受降城聞笛
□□7邊思
□30上汝州郡樓
□33觀祈雨
□40宮詞(一百首錄四)
□50秋思
□54王昭君
□63燕子樓(三首)
□73金陵五題
□89竹枝詞(二首錄一)
□94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戲贈看花諸君子
□97再游玄都觀
301題都城南莊
306酬曹侍御過象縣見寄
311聞樂天授江州司馬
318南園(十三首錄二)
3□6詠內人
3□9閨意獻張水部
333赤壁
340過華清宮絕句(三首錄一)
349江南春絕句
351贈別(二首錄一)
354夜雨寄北
360離亭賦得折楊柳(二首)
369嫦娥
375賈生
383瑤池
388咸陽值雨
39□白蓮
399淮上與友人別
403新上頭
408再經胡城縣
413臺城
417附錄:舊釋二十三首
431后記
展開全部

大家小書—大家寫給大家看的書:唐人七絕詩淺釋(精裝) 節(jié)選

送孟浩然之廣陵

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這是李白在武昌黃鶴樓為送孟浩然去揚州(廣陵,今江蘇省揚州市)而寫下的一首詩。前二句敘事。故人指孟,武昌在揚州之西,行人自長江順流東下,所以說“西辭黃鶴樓”。三月,點明季節(jié)。煙花,極其概括而形象地寫出了春天濃麗的景色。揚州,則是別去的故人所要到的地方。起句是將別,次句則是竟別。

故人當此陽春煙景,出游繁華的揚州,固然可喜可羨,但對自己來說,則留戀仍所不免。因此,后二句即寫其掛帆而去之后,自己的依依難舍之情。再度登樓,憑高縱目,惟見一片孤帆,愈去愈遠,漸漸地只留下一點影子,而□后,就連這一點模糊的遠影也消失在碧空之中了。在眼中,剩下的只是浩蕩的長江,一望無際,如在天邊流動而已。極寫水天空闊之狀,以暗示自己空虛寂寞的心情。這兩句本是寫離情,但詩人用“有聲畫”,畫出了一幅江干送別圖,將別時景物、別后情懷,細致地、曲折地傳出。此詩不但境界闊大,風格高遠,而且文辭一氣直下,也如“長江天際流”,和李白豪邁不羈的個性非常相近。此所謂文如其人,或風格即人。

送別的詩,著重寫景,而將別情暗寓其中,則其欲達之情,有余不盡,含蘊無窮,耐人尋味,反較直抒為有力。李白此詩,即是如此。它如冷朝陽的《送紅線》,也采用了這種表現(xiàn)手段:

采菱歌怨木蘭舟,送客魂消百尺樓。

還似洛妃乘霧去,碧天無際水空流。

據(jù)《唐詩紀事》,冷朝陽曾任潞州節(jié)度使薛嵩的幕僚。薛嵩有個丫鬟名叫紅線(因為她“手紋隱起如紅線”,因此取了這樣一個名字),很會彈奏阮咸琴(即月琴,相傳為晉人阮咸所造)。后來她離開了薛家,冷朝陽就寫了這首詩送別。(在袁郊的小說集《甘澤謠》里,卻把這個人物加工,變成一位有異術的女俠了。后人所知道的紅線,往往是袁郊所塑造的藝術形象,而不是她的本來面目。)

詩首寫遠行者所乘之舟,次寫將別時所登之樓。舟稱木蘭,意在襯托其人之芬芳,樓夸百尺,意在顯示其地可眺望。采菱歌是操舟之人所唱。送客登樓而魂消,行人解舟而歌怨,總是傷離惜別之情,而情中有景。

□□兩句,卻換了一種寫法。以紅線之離開,好比洛水女神乘霧而去,則其人風姿如神仙般的美麗,蹤跡如神仙般的飄忽,均在其內,不必更贊以他詞,而此去為人所惋惜,自然可知。末句全以景結,不更抒情。惟見碧天無際,河水空流,無盡空闊,無限蒼茫,而其人已不見,則留戀悵惘,更是不言而喻了。

這首詩也是借景言情,但前兩句中,“歌怨”“魂消”,已生別緒,使全詩染上一層凄涼的情調,讀之有黯然之感,不如李詩前兩句之俊快可喜,全詩雖寫離別,并不傷悲。由于贈別之詩,傷悲是題中應有之義,我們就更感到李白在此詩以及《贈汪倫》等篇中所表現(xiàn)的開朗豪放的性格之可貴了。

再看許渾的《謝亭送別》:

勞歌一曲解行舟,紅葉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遠,滿天風雨下西樓。

謝亭在今安徽省宣城市北,南齊謝朓任太守時所建。他曾在其地送別范云,后人因以其地為送別之處。

此詩起句寫被送者離去之匆忙,舟行之迅速,勞歌唱罷 (《事文類聚》:“勞勞亭,送客處也。于此歌以送遠,故謂之勞歌!眲趧谕す手吩诮衲暇┦心,此借用),解纜即行。次句完全寫景。兩岸青山,滿林紅葉,一江碧水,相映成趣。著色鮮艷,如見畫圖!八绷鳌,應上“解行舟”,啟下“人已遠”。這兩句是被送的人出發(fā)時的情景,而從送行的人眼中看出。

第三句寫送者。日已傍晚,原先在別筵中飲酒餞別的那一點醉意,現(xiàn)在全消了。由醉意之消才意識到行人之遠,因此有突然的感覺,更使人惘然若失。第四句不接上寫情,而只敘事寫景。在酒已全醒,人已去遠的時候,風雨西樓,更沒有可以流連之處,只有默默地獨自走了下來,這時,真是李后主詞中所謂“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了。這里只寫凄黯之景,而迷惘之情自在其中。作者對于離別的感傷,全詩中雖一字不提,卻仍然強烈地感染了讀者。

這首詩和李白送孟之作,題材、主題、結構、意境都非常相似,但風格情調不同。李詩開闊爽朗,許詩凄惻纏綿,因而給人們的感受也不一樣。

以上都是借景抒情的送別之作,另外還有一些作品,寫遠離故鄉(xiāng)或重游舊地的,寫行者送給居者的,也往往用這種因景見情,因而使人讀之,見景生情的方法。如李白的《早發(fā)白帝城》:

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這首詩是作者在肅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三月,因參加李璘幕府獲罪,流放夜郎(今貴州省西部),行到夔州白帝城(在今重慶市奉節(jié)縣境內),遇赦得還而作的。詩人以愉快的心情、輕快的筆調,為白帝到江陵這一段旅程畫了一幅速寫。

起句寫早發(fā)白帝城。城建筑在白帝山上,故用“彩云間”以形容其高峻。次句寫暮到江陵縣。江流浩蕩,順水行船,非常迅速,雖相距千里,而一日可到。因是遇赦東歸,故用“還”字。酈道元《水經·江水注》云:“有時朝發(fā)白帝,暮宿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加疾也!保ㄊ⒑胫肚G州記》略同。)李白寫此詩時,胸中顯然有這一段文字。

后兩句進一步描寫了在這一段航程中水急船快的特征。舟行如飛,兩岸風景,目不暇給,但聞猿啼不絕,不知不覺就已經駛過萬嶺千山了。猿啼既系峽中景物,又以聞猿見舟行之速,所以下文接說“輕舟”,說“已過”,說已過的是“萬重山”,極寫水急舟輕,一日千里。所寫皆屬景物,而詩人意外遇赦,心情舒暢,歸心似箭之情也就自然透露了出來!端洝そⅰ酚衷疲骸懊恐燎绯跛,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囀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边@首詩顯然襲用了《水經注》的描寫,但同時又按照詩人自己的生活切身感受加工改造了它。如酈道元寫猿聲,著重其悲。杜甫《秋興》用這事,也說“聽猿實下三聲淚”,而此詩卻略去了這一點,因為它與詩人當時的心情是不符合的。從這里,我們也可以看出在藝術創(chuàng)作中,素材的剪裁取舍,必須服從于主題的需要。

此詩將祖國雄偉壯麗的山河與詩人俊偉的形象、愉快的心情熔于一爐,而且文勢奔放,如飛電過隙,駿馬注坡,與詩中所寫景物心情相與一致,在唐人作品中是稀有的。

我們再看同一作者的《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fā)青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這首詩當是詩人早年離川出峽,途中所作。他游罷峨眉,沿著平羌江(今青衣江),由嘉州(州治在今樂山市)進入岷江,在犍為縣的清溪驛乘船夜發(fā),駛向渝州(今重慶市),準備由三峽東下。(三峽,指四川湖北之間的三個峽。這一帶,江峽很多,因而是哪三個峽,其說不一。一般指重慶市奉節(jié)縣東的瞿塘峽、巫山縣東的巫峽和湖北省宜昌市西北的西陵峽。)在夜發(fā)清溪的時候,他寫下了這篇詩,懷念住在附近的一位友人。

前兩句是清溪舟中所見夜景。才從峨眉山下來不久,回憶名山,猶有余戀。當在清溪即將夜發(fā)之際,峨眉山上高懸著半輪秋月;而平羌江中,又流動著投射的月影。仰觀山上之月色,俯視江中之月影,不但覺得景色極為幽美,而且月光照夜,月影隨波,依依有情,因此接以后兩句。這時,怎么能夠不懷念就住在附近可是又無緣相見的友人呢?對景懷人,已極可念,何況自己還要下渝州,出三峽,相離愈遠,相見也就愈難了。此日之相思,他日之相憶,只以“思君不見”四字略加點發(fā),不更明說、深說,而全詩的景色行程,就從而都染上了一層濃厚的感情色彩,達到了景中見情、情景交融的境界。

前人講究修詞,認為作品中使用過多的名詞或數(shù)字,容易給人以堆砌、累贅之感。楊炯好用人名作對,如“張平子之略談,陸士衡之所記”“潘安仁宜其陋矣,仲長統(tǒng)何足知之”之類,被譏為點鬼簿;駱賓王好用數(shù)字作對,如“秦地重關一百二,漢家離宮三十六”之類,被譏為算博士。(見《全唐詩話》)但此詩卻連用了峨眉山、平羌江、青溪、三峽、渝州五個地名,而不顯痕跡,是很不容易的。所以在王世貞《藝苑卮言》等書中,都指出了這一點,認為難能可貴。其所以能夠達到這種效果,固然由于他沒有采用對句,所以地名雖多,但不呆板,而更重要的則是作者筆力雄渾,全詩氣勢奔放,能夠將這么多質實的名詞寫入詩句,而仍然舉重若輕。

大家小書—大家寫給大家看的書:唐人七絕詩淺釋(精裝) 作者簡介

沈祖棻(1909-1977),女,字子苾,別號紫曼,筆名絳燕、蘇珂。祖籍浙江海鹽。我國現(xiàn)當代優(yōu)秀的詞人、詩人、文學家,文論家,有“當代李清照”美譽。1949年,《涉江詞》結集出版;新中國國成立后,詩詞研究著作《宋詞賞析》《唐人七絕淺釋》獲得廣泛好評。

商品評論(1條)
  • 主題:唐人七絕詩淺釋(精裝)

    沈先生此書聯(lián)通古今,學識豐富,見識獨到,雖然自謙“淺釋”,實際是不可多得的好書、大書。

    2024/3/14 15:18:55
    讀者:liu***(購買過本書)
書友推薦
本類暢銷
編輯推薦
返回頂部
中圖網
在線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