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它們:水怪時代
-
>
尋找中國龍立體書
-
>
非遺里的中國(全3冊)一千年國粹 匠心巧思 薪火相伴
-
>
郁金香①+②(全10冊)
-
>
數(shù)學簡史
-
>
汴京的一天
-
>
地圖上的地理故事-長城
我們小時候:侯家路 版權信息
- ISBN:9787020164301
- 條形碼:9787020164301 ; 978-7-02-016430-1
- 裝幀:一般書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我們小時候:侯家路 本書特色
一個時代的童年“老照片” “我們小時候……”長輩對孩子如是說。接下去,他們會說他們小時候沒有什么,他們小時候不敢 怎樣,他們小時候還能看見什么,他們小時候夢想什么……翻開這套書,如同翻看一本本珍貴的童年老照片。老照片已經(jīng)泛黃,或者折了角,每一張照片講述一個故事,折射一個時代。 一套大作家寫給小讀者的兒時回憶 王安憶、遲子建、畢飛宇、蘇童、葉兆言、周國平、張煒、郁雨君、宗璞、張梅溪……作家們沒有美化自己的童年,沒有渲染貧困,更不是“為賦新詞強說愁”,而是從童年記憶中汲取養(yǎng)分,把童年時的心靈感受訴諸筆端。 一套*適合家長與孩子共讀的名家美文 我們希望,少年讀了這套書可以對父輩說:“我知道,你們小時候……”我們希望,父母們翻看這套書則可以重溫自己的童年,喚醒記憶深處殘存的兒時夢想。
我們小時候:侯家路 內容簡介
《侯家路》一書由著名散文家周國平寫作。主要由作者本人的童年回憶選編構成。該書文字風格清新雋永。一個又一個的細節(jié),將童年心理刻畫得歷歷在目。無論是*初的人際交往還是*初的懵懂情感,作者都以客觀細膩的文筆再現(xiàn)。一個纖細敏感的少年形象在散文中栩栩如生。
我們小時候:侯家路 目錄
我們小時候:侯家路 節(jié)選
精彩內容節(jié)選 我從小好靜不好動,也不善于交往。這一點像母親,她非常靜,可以一整天不出門,一整天沒有一點聲音。父親是喜歡交往的,時常帶著我去親戚、朋友、同事那里走動,還經(jīng)常主辦朋友間的聚餐。聚餐一般在我家,由父親掌勺,他有一手好廚藝。因為是湊份子,母親和我們都不能上桌,所以我不喜歡父親辦聚餐的日子。 小時候去做客,大人們常常夸我乖。我真是夠乖的。我的乖一開始可能源于怕羞,因為怕羞而只好約束自己,后來卻更多是受大人們夸獎的約束了,竭力要保持他們眼中的乖孩子形象。大約還是父親在新新公司的時候,我才四五歲吧,父親帶我參加一個同事的婚禮,新娘披著婚紗,叔叔阿姨們朝她身上拋五顏六色的紙屑,撒得滿地都是。我心里惋惜極了,這么漂亮的紙屑給我玩多好,我很想對他們說,可就是不敢。后來,父親又帶我參加我的一個遠房堂兄的婚禮,新郎新娘很喜歡我,把我?guī)нM新房,抱到一張椅子上,給我吃糖。有一顆糖滾到角落里去了,我多么想去撿啊,可是,我雙腳懸空坐在椅子上,聽著新郎新娘的贊美,就是沒好意思下地。母親用她自己的一件紅綢棉襖給我改做了一件小棉襖,我不肯穿,有一次終于還是穿上了,跟著父親去大伯父家。我知道一個男孩穿大紅衣服是可羞的,便躲在父親的背后,于是愈加受到了大伯父和堂兄的取笑。 我想我生性還是比較老實的,在跟父親做客的經(jīng)歷中,有一個很小的事例。那是在他工作的稅務局里,他的一個同事也帶來了自己的孩子,一個伯伯給我們每人一小包白糖,我們倆就躲在職工宿舍的一間空屋里玩起了過家家。其結果是,我的那一份白糖基本上都轉移到了他的手中,被吞進了他的肚里。 我的性情似乎更接近女孩子。小時候看連環(huán)畫——上海人稱作小人書——我喜歡的多是《紅樓》、《西廂》、 《聊齋》一類關于才子佳人的,不喜歡《三國》、《水滸》一類關于英雄好漢的,并且因此被熏陶得柔腸百結。不過,我絕無性別錯位的心理,我始終是站在才子的位置上傾心于佳人。父母偶爾帶我們去戲院看戲,臺上演著才子佳人戲,我就自作多情得不行。我清楚地記得,有一回,在上海大世界的一個劇場,我目不轉睛地盯著臺上那位佳人,心中充滿不可思議的沖動,想擠到臺前去,讓她看見我,注意我。有時候,我自以為佳人的眼神與我相遇了,在對我眉目傳情,她的唱詞都是向我而發(fā),便感到無比甜蜜。散場后,我悵然若失,好幾天緩不過來。 在家里,我比姐姐受寵得多,同時也比她心眼多得多,壞得多。她從小非常忠厚,而我卻比較自私。有一回,她向我提一個問題:“如果愿望可以隨意滿足,你*想要什么?”我立刻回答是錢。我覺得這是理所當然的,有了錢,我想要什么都可以買到了。她的回答是睡覺,因為睡著了就可以忘記一切苦惱。這個回答使我十分不解,我心想:你想睡覺現(xiàn)在就可以睡,用得著作為特別的愿望提出來嗎?也許她是從某一本書中讀來的,我不得而知,但至少我的回答證明了我當時的境界之平庸。 還有一件事是我終身難忘的。有一回,我和姐姐都養(yǎng)金魚,每人兩條,各養(yǎng)在一只小碗里。不幾天,我的金魚都死了,我再去買兩條,又都死了,而她的兩條始終活潑。強烈的嫉妒使我失去自制,干下了可恥的勾當。趁沒有人時,我走近她的小碗,心臟怦怦亂跳,撈起那兩條魚,緊緊握在手心里,估計它們死了,才放回碗中。沒想到它們翻了幾個筋斗,又游了起來。一不做,二不休,我把它們放進開水里,再放回碗中。姐姐當然做夢也不會想到事情的真相,她發(fā)現(xiàn)她的金魚也死了,只是嘆息了一聲,又出去玩了。現(xiàn)在她肯定早忘記小時候養(yǎng)金魚這回事了,但我永遠記得她的那兩條金魚,一條是紅的,一條是黑的。這件事使我領教了嫉妒的可怕力量:它甚至會驅使一個孩子做出瘋狂的事。 上小學時,我還偷過同學的東西,共有兩次。一個男生把一件玩具帶到教室里,那是一只上了發(fā)條會跳的青蛙。看著他玩,我羨慕極了,我從來不曾有過這樣可愛的玩具。我想象如果我有這一只青蛙,我該多么幸福。這個想象使我激動萬分,終于在一天課后,我從那個男生的課桌里偷走了這一只青蛙;丶液,我只能藏著偷偷玩,不久就把它玩壞了。另一次是偷書。班上的同學把自己的圖書湊起來,放在一只箱子里,辦起了一個小小圖書館。我從中借了一本名為《鐵木兒的故事》的書,書中的主人公是一個喜歡惡作劇的男孩,諸如把蒼蠅包在包子里給人吃之類。我一邊看,一邊笑個不停。我實在太想擁有這本有趣的書了,還掉后就又把它偷了出來。 現(xiàn)在我交代自己童年時的這些“罪行”,并不是要懺悔。我不認為這些“罪行”具有道德含義。我是在分析童年的我的內在狀態(tài)。作為一個內向的孩子,我的發(fā)展存在著各種不同的可能性。如果一個孩子足夠天真,他做壞事的心情是很單純的,興奮點無可救藥地聚焦在那件事上,心情當然緊張,但沒有罪惡感。我慶幸我的偶爾不軌未被發(fā)現(xiàn),否則幾乎必然會遭到某種打擊和屈辱,給我的生長造成陰影。這就好像一個偶爾犯夢游癥的人,本來他的病完全可以自愈,可是如果叫醒他就會發(fā)生嚴重后果。 廣場一角的大院 許多年前,在上海人民廣場的西南角,有一個圍著黑色竹籬笆的大院,門牌號為黃陂北路184號。院子里的幾棟二層小樓,解放前是賽馬場老板的房產(chǎn),而人民廣場這一帶原是賽馬場的地盤。解放后,這位瞿姓老板的財產(chǎn)被剝奪,他一家人租居在其中一棟小樓的第二層,其余房子被分配給了別的住戶。除小樓外,院里還蓋了許多簡易的茅草房,居住的人家都是上海人所說的江北佬,是過去從江蘇北部逃荒到上海來的。搬離侯家路后,我家便住進了這個大院,并且成了瞿家的鄰居。 搬遷**年,為了方便上學,我和姐姐仍住在侯家路。每逢星期六下午,我倆就結伴去人民廣場的新居度周末。這給我一種很新鮮的感覺,**次和父母有別有聚,說是回家,又像是做客。爸爸媽媽待我們也真像待客人一樣,媽媽幾乎每次必做我們愛吃的豬油菜飯款待我們。現(xiàn)在人們都認為豬油是不健康之物,可在當年豬油卻是珍貴之物,現(xiàn)在的人們想象不出,把青菜碎葉、炸黃豆、咸肉丁攪拌在大米里,放上豬油,如此煮成的菜飯多么噴香可口。我家平時都是媽媽做飯,技高一籌的爸爸只在逢年過節(jié)上陣,做平時吃不到的腌篤鮮、燒二冬之類,可是此刻讓我流口水的是記憶中媽媽做的蔥炒新蠶豆、雪菜炒毛豆之類的家常菜。小學畢業(yè)后,我到新居和父母住在一起了,姐姐繼續(xù)在南市區(qū)的第八女中上學,所以在外婆家一直住到離開上海前夕。 大院里的小樓都已陳舊,瞿家住的一棟算是其中*好的。底層有一個門廳只通二樓,一樓的居民不從這里出入。二樓有三間房,我家住靠外的那一間。這間房原來也是瞿家用的,大約因為總面積超標,他們被迫讓了出來。當時住房由公家分配,如果我家不住進來,也會住進別的人家。盡管如此,瞿太太仍不免心懷不滿。她沒有工作,兩家做飯都在走廊上,因而她天天都會和我的母親見面,母親常為她的指桑罵槐感到傷心。然而,每年過年,她又必定會端一盤糕團送到我家,糕團上印著鮮艷的紅點,如同進行一種儀式。瞿先生在房產(chǎn)公司做事,見了我的父母只是點一點頭,從不說話。我能感覺到兩家之間的鴻溝,而使我的這個感覺格外鮮明的是他們的獨生子。他們的居室在頂頭那一扇門里,我從未瞥見過門里的情形,這位風度翩翩的公子就深居在里面苦讀。當時他剛從育才中學畢業(yè),后來考上了清華大學。偶爾在走廊上遇見,他對我們看也不看一眼,好像我們根本不存在。我倒并不因此感到自卑,只是仿佛**次看見了一種高貴青年的類型。這是一個與我無關的類型,所以我不會用它來衡量自己。那時候我做夢也沒想到,不久之后,我會進上海中學、北京大學這樣的名牌學校。 在這個家庭里有一個奇怪的人物,我們叫他老公公。他大約六七十歲,滿臉皺紋,須發(fā)花白,永遠弓著腰,不能直立,戴一頂破氈帽,穿一件臟兮兮的藍布短褂。據(jù)說他是瞿先生的父親,但他的地位實在連奴仆也不如。他是無權踏進瞿家的門檻的。原先他住在我們現(xiàn)在住的這間房里,我們搬來以后,屬于他的只有樓梯下一個黑暗的角落,那里搭了一塊木板,鋪一床破爛的被褥,他就在那里起居。他的親密同伴是一只貓,它總是蜷縮在他的床上。他專干掃走廊、倒垃圾之類的粗活,自己單獨用餐,做一點簡單的飯菜,或者就吃殘羹剩飯。瞿太太動輒叱罵他,而他總是低聲下氣,逆來順受。我的父親多次替他打抱不平,向瞿家夫婦提出抗議,在街道整風時還寫了大字報,但無濟于事。老公公不是一個孤僻的人,他顯然歡迎新房客,我們住進來后,他不那么寂寞了。他很喜歡同我們這幾個孩子逗玩,給每人起了綽號,結果我們一吵架就用他起的綽號互罵。 住慣了邑廟區(qū)的鴿子籠,乍一搬到人民廣場,不用說,是感到新鮮而又愉快的。那時候,人民廣場一帶還很有野趣,到處雜草叢生。從我家對面,橫穿過廣場,就到了人民公園。我們這些孩子完全不必買門票,因為我們知道公園圍墻的什么位置有一個洞,可以讓我們的身體自由地穿越。院子里有大片的泥土地,我在我家樓前的籬笆旁埋下牽牛、鳳仙、雞冠等花的花籽和黃豆、綠豆之類,頭一回領略了種植的快樂。家里的住房比以前寬敞多了,光線也好,打開窗子,看見的是寬闊的廣場。每年五一和十一,廣場中心搭起主席臺,我家的窗戶就在主席臺的斜對面,坐在家里可以觀看游行和焰火。一到節(jié)前,母親便忙碌起來,做許多饅頭和點心,準備招待來我家看游行的親友們,節(jié)日的氣氛格外濃郁。 我在這個大院子里只住了兩年,就遇上人民廣場整修,這個大院子被拆除了。其后,我家搬到了江寧路一處石庫門建筑的一間暗屋子里,從此再沒有搬遷。對于瞿家來說,拆遷的消息不啻是一聲晴天霹靂,他們對于所安排的新居一律表示不滿意,始終拒絕搬離。當然,拆遷不可阻擋,聽說他們后來搬到了一個親戚家里寄居,而瞿太太則因為承受不了這個刺激而精神失常了。
我們小時候:侯家路 作者簡介
周國平,1945年生于上海,現(xiàn)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主要代表作有學術專著:《尼采:在世紀的轉折點上》《尼采與形而上學》,散文集《人與永恒》《憂傷的情欲》《守望的距離》《各自的朝圣路》《安靜》《妞妞:一個父親的札記》《歲月與性情:我的心靈自傳》等。
- >
朝聞道
- >
詩經(jīng)-先民的歌唱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莉莉和章魚
- >
自卑與超越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名家?guī)阕x魯迅:朝花夕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