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光臨中圖網 請 | 注冊
> >
神話之魅 中國古代神話圖像研究(全2冊)

神話之魅 中國古代神話圖像研究(全2冊)

作者:朱存明
出版社: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時間:2021-03-01
開本: 16開 頁數: 704
本類榜單:歷史銷量榜
中 圖 價:¥93.2(6.3折) 定價  ¥148.0 登錄后可看到會員價
加入購物車 收藏
運費6元,滿39元免運費
?新疆、西藏除外
本類五星書更多>
買過本商品的人還買了

神話之魅 中國古代神話圖像研究(全2冊)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8064516
  • 條形碼:9787108064516 ; 978-7-108-06451-6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神話之魅 中國古代神話圖像研究(全2冊) 本書特色

中國文化的大傳統(tǒng)就來源于神話時代的意識,它已構成民族文化的“文化基因”,在不斷輪回的朝代中彰顯。 漢畫像藝術,便是這一圖像世界的典型代表。漢代在中國民族統(tǒng)一性精神形成的同時也在漢代人想象的神仙世界的營造中,刻下了源于中國先秦時期*古老的圖像呈現的智慧。 走進神話的圖像世界,用生命去感受神圣的世界,用身心去體驗瞬間的感動。 世俗的歡娛剎那就轉為空幻,神話的魅力則使我們體驗永恒。

神話之魅 中國古代神話圖像研究(全2冊) 內容簡介

中國文化的大傳統(tǒng)就來源于神話時代的意識,它已構成民族文化的“文化基因”,在不斷輪回的朝代中彰顯。神話思維便是中國詩性智慧的根柢。漢畫像藝術,則是這一圖像世界的典型代表,漢代在神仙世界的營造中,刻畫了源于中國先秦時期很古老神話圖像呈現的智慧。本書就是在漢畫像圖像中尋求神話時代民族文化的大傳統(tǒng)、集體無意識意識的原型意象,借以展示中國神話之魅的審美特征。

神話之魅 中國古代神話圖像研究(全2冊) 目錄

上卷 導語 **章 中國古神話與漢畫像 一、神話的理解 二、神話與漢畫 三、漢畫像中的神話宇宙 四、天圓地方 五、天地創(chuàng)化 六、漢畫像中的仙界 七、漢畫像神話內容的審美意義 第二章 漢畫像中的英雄神話 一、英雄神話的文化溯源 二、漢畫像英雄神話的圖像表現 三、漢畫像英雄神話圖像的文化觀念 四、結語 第三章 漢畫像圖騰神話遺跡 一、漢畫像圖騰神話的鏡像 二、圖騰遺存面面觀 三、圖騰文化傳承中的文化變異 四、結語 第四章 神話與儀式在漢畫像中的表現 一、中國儀式的建立——禮儀 二、儀式圖像在祠堂畫像石上的呈現 三、神話圖像在祠堂畫像石上的呈現 四、結語 第五章 漢畫像中的太陽鳥神話 一、太陽鳥神話形象的起源 二、漢畫像中的太陽鳥形象 三、漢畫像中太陽鳥形象的審美內涵 四、結語 第六章 漢畫像伏羲女媧的對偶性 一、漢畫像中伏羲、女媧圖像概述 二、伏羲、女媧神話與圖像中的對偶性 三、伏羲、女媧對偶性的意義 四、結語 下卷 第七章 漢畫像西王母的神怪侍者 一、漢畫像西王母神怪侍者探析 二、怪誕主題下的文化探析 三、從動物人格化到神格化看漢代審美精神的底蘊 四、結語 第八章 西王母神話的圖文互釋 一、文本記載與漢畫表現的西王母 二、語言敘事與圖像表征 三、西王母宗教信仰與審美接受 四、結語 第九章 神話文物中的神人操蛇問題 一、神人操蛇肖形印的分類 二、操蛇圖像的產生及演變 三、神人操蛇肖形印的文化內涵 四、神人操蛇肖形印的功能探析 五、結語 第十章 漢畫像“九頭人面獸”研究 一、“九頭人面獸”的源流 二、“九頭人面獸”的圖像分析 三、“九頭人面獸”圖像的審美意蘊 四、結語 第十一章 漢代墓室畫像中鋪首銜環(huán)圖像的研究 一、漢代墓室中鋪首銜環(huán)圖像的符號性及其空間詩學意義 二、漢代墓室中鋪首銜環(huán)圖像的綜合研究 三、漢代墓室中鋪首銜環(huán)圖像的要素研究 四、結語 第十二章 漢畫像神話中的理想樂土 一、先秦諸子的理想樂土與神仙觀的形成 二、漢畫像神話中理想樂土的空間性與象征性 三、漢畫像神話中的理想樂土的審美分析 四、結語 后記
展開全部

神話之魅 中國古代神話圖像研究(全2冊) 節(jié)選

2001年2月成都金沙遺址出土的太陽神鳥金箔飾(見圖5-35),堪稱太陽神鳥的絕唱。“其形制為圓形,用很薄的金箔制作而成,圖案可分為內外兩層,內層圖案中心為一鏤空的圓圈,周圍有十二道等距離分布的象牙狀的弧形旋轉芒。外層圖案是四只逆向飛行的神鳥,引頸伸腿,展翅飛翔,首足前后相接,圍繞在內層圖案周圍,排列均勻對稱。整幅圖案好似一個神奇的漩渦,又好像是旋轉的云氣或是空中光芒四射的太陽,四只飛行的神鳥則給人以金烏馱日翱翔宇宙的聯想。” 太陽鳥的金飾可以看作是古蜀文化的載體,也可以看作是一種信仰的載體。除“太陽神鳥”金飾外,同樣在金沙出土的帶柄銅璧(見圖5-36),其環(huán)面近邊緣處有兩道同心弦紋,在弦紋與孔壁間鑄有三只相同的首尾相接的鳥,圓眼鉤喙,長冠長尾,長頸前伸,一對翅膀作展開飛翔狀。這兩種鳥形的器物,尤其太陽鳥金箔與《山海經》中“金烏載日”的神話相吻合,與同屬于古蜀文明的“三星堆文化”出土文物共同印證了一脈相承的“崇鳥崇日”的習俗。 另外,“太陽鳥”形象的巖畫在臺州亦有發(fā)現。2002年12月臺州市路橋區(qū)桐嶼街道共和村茅山頭發(fā)現秦漢時期的巖畫,《臺州市志》編者嚴振非先生在《東甌國研究·東甌文化考》認為,所刻的太陽、鳥、禾的圖案可能是古越先民圖騰崇拜的反映,F今出土的漢代有關太陽與鳥的文物如漢畫像磚、墓葬帛畫、漆畫、巖畫等器物的數量則更多,這時太陽鳥形象不僅形式多樣而且題材豐富。如西漢時期湖南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出土的帛畫(見圖5-37),通長205厘米,頂端寬92厘米,末端寬47.7厘米,呈T字形狀。這幅帛畫的畫面,大體可以分成兩個部分:上部繪日、月、升龍及蛇身神人等圖像;下部繪交龍及墓主人等圖像。在帛畫的右上角繪一輪紅日,日中有一只黑色的鳥,應為“金烏”?梢姟敖馂酢毙蜗笤诖讼笳髦焐系奶枴U嫻蠢粘鰸h代人心目中的宇宙世界。 經過對各個時期太陽鳥形象的梳理,筆者發(fā)現,古代先民的太陽鳥的信仰至少延續(xù)了7000余年。歷史上至少出現過三個階段的高潮,以河姆渡文化時期為**階段,其次是與良渚文化前期相當的大汶口文化期,再次是兩漢畫像石階段。太陽鳥形象從*初的“雙鳥太陽圖”到“日烏山”的族徽,再到“⊙”作為太陽黑子的象征,*后抽象簡化成漢文字“日”,可以發(fā)現,太陽鳥形象由于人文信仰和歷史文化的發(fā)展,在每個階段都呈現出不同的特點。

神話之魅 中國古代神話圖像研究(全2冊) 作者簡介

朱存明,男,1956年10月生,徐州市人。江蘇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臺灣輔仁大學客座教授,江蘇高等學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地江蘇師范大學漢文化研究院院長,江蘇省重點建設學科藝術學理論學術帶頭人。兼任中國漢畫學會副會長、中華美學學會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中外文藝理論研究學會理事、江蘇省地域文化研究會副會長、中國比較文學學會會員、中國文學人類學學會會員、江蘇省美學學會常務理事。

商品評論(0條)
暫無評論……
書友推薦
本類暢銷
編輯推薦
返回頂部
中圖網
在線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