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補遺雷公炮制便覽 (一函2冊)
-
>
方劑學
-
>
(精)河南古代醫(yī)家經驗輯
-
>
中醫(yī)珍本文庫影印點校(珍藏版):醫(yī)案摘奇·雪雅堂醫(yī)案合集
-
>
中醫(yī)珍本文庫影印點校(珍藏版):外科方外奇方
-
>
中醫(yī)珍本文庫影印點校(珍藏版):用藥禁忌書
-
>
中醫(yī)珍本文庫影印點校(珍藏版):沈氏女科輯要箋疏
思考中醫(yī)(第4版對自然與生命的時間解讀)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9808998
- 條形碼:9787559808998 ; 978-7-5598-0899-8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思考中醫(yī)(第4版對自然與生命的時間解讀) 本書特色
在平常人眼里,中醫(yī)是治療慢性病的,或者說西醫(yī)治標,中醫(yī)治本?傆X得西醫(yī)幫助渡過了急、危、重等諸道難關,然后讓中醫(yī)來收尾,讓中醫(yī)來調養(yǎng)。因此,說到底,中醫(yī)只能用來治一些“死不了的病”。而在另一些人眼里,中醫(yī)只是啼鳴的公雞。你啼,天也亮;你不啼,天也亮。中醫(yī)究竟是不是這么回事呢?就讓《思考中醫(yī)》來回答這個問題。
劉力紅教授認為,經典是中醫(yī)這門學問的基礎學科,而這個基礎迄今為止還沒有任何一個東西能夠代替。欲學好中醫(yī),欲在中醫(yī)這門學問里達到較高的境界,就必須重視經典這個基礎學科。
醫(yī)術以治人,醫(yī)道以度人。中醫(yī)之道除了治病救人,更是從生活方式上度人心、救世道。劉力紅教授的《思考中醫(yī)》便是由醫(yī)術而論醫(yī)道,并將中國傳統(tǒng)文化之精髓融于其中,幾近于道矣!本書將學術性和可讀性很好地結合,一出版即引發(fā)中醫(yī)文化討論熱潮,十余年暢銷不衰,此次為第四版,內容作了修訂,作者新寫了長序,同時對裝幀設計進行升級,使內容與形態(tài)都得到了提升。
近年來,全國上下越來越重視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與弘揚,中醫(yī)藥學作為我國古代科學的瑰寶,是打開中華文明寶庫的鑰匙,勢必會越來越受重視,中醫(yī)類圖書也將越來越受讀者歡迎,《思考中醫(yī)》作為中醫(yī)文化的代表性著作,是shou選之列。同時,《思考中醫(yī)》是常讀常新的,任何時候閱讀,都有收獲。
思考中醫(yī)(第4版對自然與生命的時間解讀) 內容簡介
劉力紅著的《思考中醫(yī)》又名《傷寒論導論》,按照天人合一的觀念,從陰陽、傷寒的角度,結合自然的季節(jié)、時辰來研究人的疾病與健康,分析了太陽病、陽明病、少陽病、太陰病、少陰病、厥陰病六類病證及診治綱要,是一部依托《傷寒雜病論》又超越《傷寒雜病論》,從更廣闊的視角思考中醫(yī)理論、中醫(yī)文化、中華文化的著作。本書竭力避免深奧晦澀,將學術性與大眾化相結合,取名為“思考中醫(yī)”,是取思考時空、思考生命、思考健康之意,它既是中醫(yī)專業(yè)書,也是有益于大眾的很好傳統(tǒng)文化書讀物。
《思考中醫(yī)》自2002年出版以來,引起強烈反響,掀起了一波中醫(yī)文化熱潮,不斷加印,并根據需要再版三次,此為第四版。第四版在前版的基礎上對部分內容做了修訂,使之更加完善,內容質量得到提升。作者新撰寫的萬字長序,回憶了當年撰著出版本書前后的故事,并談了他近年在中醫(yī)領域的新經歷和新思考。第四版還進行了新的裝幀設計,采用更加便于閱讀的開本和版式,更換了新封面,內文用紙也予升級,面貌煥然一新。
思考中醫(yī)(第4版對自然與生命的時間解讀) 目錄
**章 略說中醫(yī)的學習與研究
一、樹立正確的認識
1. 理論認識的重要性
2. 楊振寧教授所認識的中國文化
3. 傳統(tǒng)理論的構建
二、學問的傳承
1. 現代中醫(yī)教育的模式
2. 形而上與形而下
3. 師徒相授
三、尋找有效的方法——依靠經典
1. 歷史的經驗
2. 掃清認識經典的障礙
3. 三種文化
4. 學習經典的意義
5. 認識經典與現代
6. 如何學好經典
第二章 傷寒之意義
一、傷寒論說什么?
1. 傷寒的含義
2. 雜病的含義
3. 論的含義
二、認識陰陽探求至理
1. 認識陰陽
2. 傷寒總說
第三章 陰陽的工作機制
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1. 易有太極,是生兩儀
2. 三陰三陽
二、陰陽的離合機制
1. 門戶概念的引入
2. 陰陽的開合樞
3. 開合樞病變
4. 傷寒傳足不傳手
第四章 治病法要
一、醫(yī)者的兩個層次
1. 下工層次
2. 上工層次
二、臨證察機
1. 何以察機
2. 十九病機
3. 抓主證,識病機
第五章 太陽病綱要
一、篇題講解
1. 辨釋
2. 太陽釋
3. 病釋
4. 脈釋
5. 證釋
6. 治釋
二、太陽病提綱
1. 太陽病機條文
2. 釋義
三、太陽病時相
1. 謹候其時,氣可與期
2. 欲解時
3. 欲作時
4. 總觀六經病欲解時
第六章 陽明病綱要
一、陽明釋
1. 陽明本義
2. 陽明經義
3. 陽明府義
4. 陽明的運氣義
二、陽明病提綱
1. 總義
2. 脾約
3. 正陽陽明
4. 少陽陽明
三、陽明病時相
1. 申至戌上
2. 陽明病要
3. 欲解時相要義
4. 陽明治方要義
5. 陽明欲劇時相
6. 對高血壓病的思考
第七章 少陽病綱要
一、少陽解義
1. 少陽本義
2. 少陽經義
3. 少陽府義
4. 少陽運氣義
二、少陽病提綱
1. 總義
2. 別義
三、少陽病時相
1. 寅至辰上
2. 少陽病要
3. 少陽時相要義
4. 少陽持方要義
5. 《本經》中兩味特殊的藥
6. 少陽之脈
第八章 太陰病綱要
一、太陰解義
1. 太陰本義
2. 太陰經義
3. 太陰藏義
4. 太陰運氣義
二、太陰病提綱
1. 太陰病機
2. 太陰的位性特征
3. 太陰的病候特征
三、太陰病時相
1. 亥至丑上
2. 欲解時要義
3. 欲劇時相
4. 太陰治方要義
第九章 少陰病綱要
一、少陰解義
1. 少陰本義
2. 少陰經義
3. 少陰藏義
4. 少陰運氣義
二、少陰病提綱
1. 微妙在脈
2. 但欲寐
3. 少陰病形
三、少陰病時相
1. 子者復也
2. 欲解何以占三時
四、對AD病的思考
第十章 厥陰病綱要
一、厥陰解義
1. 厥陰本義
2. 厥陰經義
3. 厥陰藏義
4. 厥陰運氣義
二、厥陰病提綱
1. 消渴
2. 氣上撞心,心中疼熱
3. 饑而不欲食
4. 食則吐蛔
5. 厥陰禁下
三、厥陰病時相
1. 丑時義
2. 厥陰方義
結語
《思考中醫(yī)》九問
跋
思考中醫(yī)(第4版對自然與生命的時間解讀) 節(jié)選
驀然回首 四版序 驀然回首,《思考中醫(yī)》面世已經整整十四個年頭,很多朋友見面,熟悉或不熟悉,行內或者行外,都說讀過這本書,都說曾從中受益,有的朋友甚至不止一次地讀過它。從前看起來,這是一本由劉力紅撰著的書籍,今日細細回味,劉力紅不過是個代號、窗口或管道,該流淌的,只要因緣具足,自然會流淌出來,不管是由張三或李四。所以,此刻很想就來來往往中我所能領會到的因由做一回顧,并期望讀者能對這些因由有所感念。 一、進藏 《思考中醫(yī)》的主干脈絡源自《傷寒論》,是跟隨李陽波師父心路歷程的寫照,當然也不乏碩、博期間跟隨導師所做的思考。1991年3月29日,也就是女兒出世的前一天,陽波師去世。對我而言,這個打擊是多方面的,我?guī)缀跏窃诔劣艉蜏I水中迎接自己作為父親的身份。很長一段時間,我陷入迷茫和沮喪,不知道前路何在。1996年暑假,或許是為了填補內心的空白,或許是為了信仰,我踏上去甘孜藏地的路。之后的好些年,我的寒暑假幾乎都泡在那里,算來在藏地過了六個春節(jié)。
很慶幸自己趁著年輕,能在這片土地上留下一段苦苦煎熬的歲月,于我而言,這是永遠值得珍惜與憶念的時光。在這里我值遇人生的導師,獲得了信心與菩提心是人生*上訣竅的教授。因為導師的指引,人生的路不再迷茫,知道了學中醫(yī)的目的是什么,更明晰了此生的目標和方向。
大約在1998年的暑期,我與朋友張軍(碩士期間同學)一道進藏,出來時徑直到青城山與海吶博士會面。海吶雖是我的師弟(我們一同拜在王慶余師門下),但之前卻一直未曾相見。我們一見如故。我從跟師談到進藏,意猶未盡,于是相約于次年的暑假在瀘沽湖來一場暢談。1999年的暑期,我們如約而至。海吶帶來了近三十位老外,我除夫人外還帶去了一位特殊的朋友,就是張軍。本來,張軍不是去聽我的課而是去蹭學英語的,因為他一直在做出國夢。只是聽著聽著,聽入了迷。他沒想到中國文化和中醫(yī)可以這樣理解,更沒想到枯燥的《傷寒論》竟然這般有趣!他被徹底顛覆了,當然也包括這一幫老外。
在瀘沽湖的十天課程,沒有講稿,全都信手拈來。**次跟老外講課就如此“放肆”,這得益于陽波師父的教示。在師父的眼里,中醫(yī)是能夠講清楚的,講不清是因為你自己不明白。有了這條底線,已弄明白的自然講得清楚,沒弄明白的,任你如何準備仍是個不清楚。所以任何形式的課其實是沒法做準備的,唯一能夠準備的就是平時你要弄明白。瀘沽湖的這一課,牢牢奠定了之后暑期的外教因緣。臨別,大家自然依依不舍,又相約明年的事,而這位張兄則硬往我褲兜里塞錢,幾番推阻沒有推掉。塞錢干嗎?要我回去買磁帶,上《傷寒論》的時候為他錄音。 二、98傳統(tǒng)班 時間到了2000年的下半年,該是我為廣西中醫(yī)學院首屆(98級)傳統(tǒng)班上課的時候了。傳統(tǒng)班是我們學院的創(chuàng)舉,顧名思義,是為了在現代的環(huán)境里為中醫(yī)尋一條出路,它凝聚著時任院長王乃平博士的心血。這次《傷寒論》課程總共100個學時,為了這次課程,也因為傳統(tǒng)班所蘊含的意義,我做了很長時間的醞釀,**次認真地寫了很完整的備課題綱。因為有令在身,從**節(jié)課便開始錄音,直到100節(jié)課圓滿完成。課程結束的時候,我的案頭已堆了一大摞錄音磁帶。面對這一摞將要寄出的磁帶,我的心中突然浮現出南老(懷瑾)的《論語別裁》,這是我讀過且愛不釋手的一本好書。
恐怕沒幾個讀書人沒有翻閱過《論語》,于我而言,每次翻閱多是半途而廢。東一榔頭西一棒子,弄不清孔子與弟子們究竟要說些什么。自從讀了懷師的《論語別裁》,對于《論語》的領悟便可謂別開生面。不僅東西相貫,而且首尾相連。師徒之間的話語每每叩動心弦,精妙處忍不住擊案叫絕!墩撜Z》的零散不見了,《論語》的晦澀也不見了。《論語》可以這樣說、這樣寫,《傷寒論》就不行嗎?行,一定行!隨著文字的轉錄、梳理,完全地無意插柳卻成蔭,這便是后來大家看到的《思考中醫(yī)》。 三、去我 雖說只是文字的梳理,這個過程著實不輕松,費時年余。不少看過《思考中醫(yī)》的人,都說我很博覽。其實恰恰相反,我讀的書甚少。原因一則是不夠勤奮,更重要的是閱讀太慢。我自詡是不折不扣的讀書人,因為不論什么書,我必讀出聲來,至少是心里要讀出來,否則根本不知道什么意思?磿梢砸荒渴校x書只能一字一字地讀。這樣的讀書,當然也就讀不了幾部。有一段時間也曾為此苦惱過,買來一堆訓練速讀的書,結果是不了了之。后來轉念一想,天生我材必有用,讀書有讀書的好,看書有看書的妙,何必求全呢?
讀書一個*大的好處就是能夠培育語感,尤其是好的古書。好的語感一旦形成,寫文章就自然天成,不需要訓練。讀書是眼看、口讀,然后入心,寫東西正好反過來,是由心入口,由口達筆,等到由筆落紙,自然可以入目了。
在梳理文字的過程中,益發(fā)覺得這本書不一定只給搞專業(yè)的人讀,非專業(yè)的人群一樣能讀。這是一個重大的定位轉變!隨著這個轉變,原來擬定的書名——《傷寒論導論》就不大適合了,因為這個書名太過專業(yè)。那該給它安個什么名呢?漸漸地,“我對中醫(yī)的思考”呈現在心里,是了,好像就是它了。我懷揣著些許的疑慮,帶著這七個字四處征詢意見,都認為這是很貼切的名字,是量身定做的。直到有一天,家里來了一位方外朋友,徑直在這七個字上打了三把叉,剩下孤零零的“思考中醫(yī)”,這才一錘定音了。
今天看來,這三把叉打得太好,打得太妙!因為叉掉了“我”,使原屬于某個人的思考變成了大眾的思考,變成了人人的思考。之所以很多人一遍兩遍甚至數十遍地讀這本書,讀到要緊處或慨然長嘆或熱淚盈眶或拍案叫絕,就因為這本是屬于他們的心里話,是他們的思考!當思考不再局限于自我,當自我的界限被打破,神來之筆便隨處涌現。不是因為你博覽群書,而是群書中的某個話題需要在這里呈現。亦非你見解獨到,而是某處正需要呈現獨到的見解。
去我是開放生命的過程,是展現生命的過程。因為去我,生命的格局變得廣大;因為去我,生命獲得升華。 四、感懷子仲 從書稿完成到選定出版社還是頗費周折,因為之前為陽波師整理出版《運氣學導論》(即《開啟中醫(yī)之門》)的過程,讓我對出版一事畏懼三分。所以,《思考中醫(yī)》的出版我*先選擇了南寧,因為可以找到熟人。但*終又因為在圖書編輯的問題上與出版社意見相左,便準備送到北京去出。這時我就此詢問了一位對出版內行的北京朋友,想聽聽應該放在哪家出版社合適。不意這位朋友反過頭來問我:廣西有那么好的出版社,你為什么不在廣西出?我疑惑地問道:廣西有很好的出版社嗎?他堅定地回答:廣西師大出版社!看來球被踢回來了。
我回了回神,然后撥通了另一位久未聯(lián)系的老朋友俞凡的電話。俞凡一直做出版,當我跟她談起《思考中醫(yī)》、談起廣西師大社時,她很肯定地說:整個師大社也就只有龍子仲能做你的書!后來在俞凡的引薦下,我認識了子仲先生,并因為他對這本書的喜愛,我們成為莫逆之交。在編輯的過程中,有一段時間我們冒著酷暑,赤膊上陣,熱烈而深入地討論書的內涵、書的結構,頁邊那頗為生動的一個個小手指,便是子仲先生的創(chuàng)意。先生稟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于浮華世界,素位而行,卻不幸英年早逝。嗚呼,知吾者子仲,子仲去矣! 五、訪問清華 事物之間的因因果果,看起來偶然,其實都是必然。辦完了《思考中醫(yī)》的出版事宜,我獲得了去清華大學人文學院訪問一年的資格,那是2002年的9月。踏入清華,對我來說,是做夢也不會想到的事。清華跟我一介中醫(yī)有什么關系呢?這一年雖不是躊躇滿志,但也有了卻一樁大事后的輕松。我很愜意地往來于清華北大,除完成導師吳彤教授關于復雜性的思考,便是自由地選擇我想聽的課程。
2002年農歷十月初一,又一位重要的歷史人物進入了我的生命,他就是生于清同治年間的王樹桐先生。如果說生于唐貞觀十二年(638)的一位農民——惠能大師,影響和改變了他之后的中國文化,那么,1226年后,生于遼寧朝陽的另一位農民——王樹桐,亦將對其后的中國文化產生今人尚難全知的影響。又,如果孔子五十之后學易,并用其后來的歲月向世人演繹出《周易》的宏偉事業(yè),那么,2300多年后,這位農民則用其一生盡情展現了《歸藏易》的風采。他在100余年前就預知了世界格局的變化,預見女性將步入社會并發(fā)揮重要作用。為了迎接時代的這一重大變化,自1911年起他便開始醞釀女性教育,以一個農民的身份,在25年的時間內,興辦了700余所女子義務學校。他重視女性的社會地位,強調女性的社會作用,提倡新時期的婦德女道,根據女性的不同年齡及家庭身份,總結出姑娘道、媳婦道和老太太道。于我而言,他更是一位三醫(yī)具足(上醫(yī)以德治國、中醫(yī)以禮齊人、下醫(yī)以刑治。┑尼t(yī)王。他深刻揭示了情緒對生命的根本作用,揭示了情緒之于家庭的重要關聯(lián),家道的核心就是不良情緒的化解過程。這既是家庭和諧的根源,更是社會和諧的根源。先生樸實的話語每如醍醐灌頂,大大拓展了我醫(yī)的格局,三和的理念便是在這個過程中漸漸形成。
子仲曾經與我相約,要我寫一本《中醫(yī)環(huán)境學》,其實人生*大的環(huán)境不在外邊,而在生命與什么樣的情緒相伴相隨。 六、欽安盧氏 又一番無心插柳柳成蔭。歷經了“非典”的恐怖,及廣東運用中醫(yī)藥治療“非典”的意外收獲,此時舉國上下對中醫(yī)的期待可謂迫切。亦正是在這個時候,《思考中醫(yī)》面世了。僅僅半月的時間,首印即空。一月之內,便二次印刷,這在師大社出版史上,尚是**回。而我原本平靜的生活亦就此打破,往來應接不暇,甚至會在機場、在國際航班上被人認出,儼然成了公眾明星。往后十余年間的很多故事,都與《思考中醫(yī)》有關。
瀘沽湖授課帶來的另一個意想不到的收獲是,海吶將他的業(yè)師曾榮修老先生推薦給了我。這讓我有機會認識清末鄭欽安,學習他的《醫(yī)理真?zhèn)鳌贰夺t(yī)法圓通》,并將學習的感受寫進《思考中醫(yī)》。這對于我日后進入盧門,修習欽安盧氏醫(yī)學,無疑是重要的前緣。
盧門雖不說深似海,但由于不得已的歷史原因,祖上制訂了不收外姓的規(guī)矩。要想進入盧門,就得跨越這條規(guī)矩,可想而知,這是異常艱難的。十一年過去了(我們于2006年元旦正式拜師),想到投師的這段經歷,亦禁不住唏噓感嘆。其間若非師母的憐憫,若非師母大智大勇的周旋,我等斷不能成為盧門的弟子。
思考中醫(yī)(第4版對自然與生命的時間解讀) 作者簡介
劉力紅,男,1958年生,湖南湘鄉(xiāng)人,F任廣西中醫(yī)藥大學經典中醫(yī)臨床研究所首席教授、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中醫(yī)扶陽流派傳承工作室主任、北京同有三和中醫(yī)藥發(fā)展基金會理事長。曾就讀于廣西中醫(yī)學院、成都中醫(yī)學院、南京中醫(yī)學院,1992年獲醫(yī)學博士學位。在校受教于陳治恒、陳亦人教授,此后師承李陽波、鄧鐵濤等名師,2006年拜于欽安盧氏門下,依止盧崇漢師習醫(yī)。2014年起,師從楊真海先生修習黃帝內針。因著作《思考中醫(yī)》,主編《中醫(yī)名家絕學真?zhèn)鳌,整理出版《黃帝內針》,以及長期不遺余力地挖掘民間優(yōu)秀中醫(yī)流派、弘揚傳播傳統(tǒng)文化及中醫(yī)理念而蜚聲海內外。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名家?guī)阕x魯迅:故事新編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羅庸西南聯(lián)大授課錄
- >
二體千字文
- >
史學評論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