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湖南省志(1978-2002)?鐵路志
-
>
公路車寶典(ZINN的公路車維修與保養(yǎng)秘籍)
-
>
晶體管電路設計(下)
-
>
基于個性化設計策略的智能交通系統(tǒng)關鍵技術
-
>
德國克虜伯與晚清火:貿易與仿制模式下的技術轉移
-
>
花樣百出:貴州少數(shù)民族圖案填色
-
>
識木:全球220種木材圖鑒
煤礦安全事故成因的技術哲學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4376796
- 條形碼:9787564376796 ; 978-7-5643-7679-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煤礦安全事故成因的技術哲學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部論述煤礦安全事故成因的技術哲學方面的學術著作,主要闡述人的需求與技術風險之間的辯證關系,探討技術本身的不確定性特征以及引發(fā)煤礦安全事故的機制;從技術風險的社會場域出發(fā)考察煤礦管理制度,探討煤礦安全事故發(fā)生的心理背景,深度探究安全事故的成因,揭示技術風險發(fā)生的文化根源,從技術哲學層面提出排除煤礦安全風險的具體對策。本書對于指導煤礦安全生產、實現(xiàn)人性化和科學化的煤礦安全生產管理具有一定的現(xiàn)實指導意義。
煤礦安全事故成因的技術哲學研究 目錄
**節(jié) 技術:人的生存方式
第二節(jié) 技術本質:人的生存關系
第三節(jié) 技術風險:人的生存狀態(tài)
第四節(jié) 煤礦安全事故:特殊的技術風險事件
第二章 煤礦安全事故的技術不確定性成因
**節(jié) 技術不確定性的根源
第二節(jié) 技術不確定性的主要表現(xiàn)
第三節(jié) 煤礦安全事故技術不確定性成因分析
第四節(jié) 煤礦安全事故技術不確定性成因案例研究
第三章 煤礦安全事故的制度成因
**節(jié) 技術風險制度成因的根源
第二節(jié) 技術風險制度成因的主要因素
第三節(jié) 煤礦安全事故制度成因分析
第四節(jié) 煤礦安全事故制度成因案例研究
第四章 煤礦安全事故的權力成因
**節(jié) 技術風險權力成因的根源
第二節(jié) 技術風險權力成因的形成途徑
第三節(jié) 煤礦安全事故權力成因分析
第四節(jié) 煤礦安全事故權力成因案例研究
第五章 煤礦安全事故的心理成因
**節(jié) 技術風險心理成因的根源
第二節(jié) 技術風險心理成因機制
第三節(jié) 煤礦安全事故心理成因分析
第四節(jié) 煤礦安全事故心理成因案例研究
第六章 煤礦安全事故的文化成因
**節(jié) 技術風險文化成因的根源
第二節(jié) 技術風險的主要文化成因
第三節(jié) 煤礦安全事故文化成因分析
第四節(jié) 煤礦安全事故文化成因案例研究
第七章 煤礦安全事故對策的路徑考察
**節(jié) 實現(xiàn)煤礦技術的人性化轉向
第二節(jié) 促進煤礦安全事故規(guī)避的制度創(chuàng)新
第三節(jié) 完善煤礦安全事故規(guī)避的心理機制
第四節(jié) 加快煤礦安全事故規(guī)避的文化建構
參考文獻
后記 走向中國采煤技術的未來
煤礦安全事故成因的技術哲學研究 節(jié)選
《煤礦安全事故成因的技術哲學研究》: **,技術風險演化的時空擴展性。技術風險研究誕生于第二次工業(yè)革命前后,*早關注的是與工廠相關的職業(yè)性危險,后來漸漸地轉變到對技術造成的負面效應的認定和評價。實現(xiàn)這一“轉變”的原因是技術風險的日益社會化和全球化,即技術風險的發(fā)生不再是局部的,而是空間上跨越式存在和演化的。技術風險及其災難性后果,已經并且正在打破國家與國家之間的界限,出現(xiàn)由點及面、從區(qū)域向全球擴展的趨勢。洛倫茲一定想不到,他在1963年提出的“蝴蝶效應”理論,會被如此多的技術風險驗證:蘇聯(lián)切爾諾貝利核事故產生的放射性物質,對千里之外的中東歐和部分西歐國家都有很大的影響;計算機病毒借助網絡擴散可以席卷全球。與空間上的特征相比,技術風險在時間上往往是代際存續(xù)的。很多技術風險不僅影響當事人和當代人的現(xiàn)時生存,還會影響他們的未來生存,甚至還殃及下一代或下幾代人。例如高強度核輻射以及有毒有害物品攝人人體等,都會對當事人造成長期傷害,并對后代人產生長遠影響。當然,包括技術風險在內的“各類風險在各種時空范圍內傳遞和蔓延的準確模式至今還依然是一個無法解開的謎團”①,技術風險的時空擴展性還有待于進一步研究! 〉诙,技術風險后果的高度危害性。隨著技術功能的日益彰顯,技術作為人類進步的強大動力,越來越刺激人們?yōu)橹恍傅刈非,技術也因此在攀越一個又一個的高峰中不斷升級。但是,技術在醞釀成功的同時,也醞釀風險。研究表明,技術風險的等級與技術的等級成正比例關系,技術越是“高、精、尖”,技術風險的后果就越嚴重,危害性就越大。核技術是高技術的代表。核能源曾經被譽為“既干凈又安全的能源”,可是自切爾諾貝利核事故以來,核泄漏事故是如此頻發(fā),以至于在未發(fā)生核戰(zhàn)事的情形下,“核威脅”也已經成為全球性的危機。退一步而言,即使是傳統(tǒng)技術,其危害性也常常令世界震驚。1984年12月,美國的跨國公司設在印度博帕爾的一家農藥廠毒氣泄漏致3000多人死亡,20萬人身體受到嚴重損害,67萬人身體健康受到傷害,受影響人口達到150多萬! 〉谌,技術風險出現(xiàn)的遲滯性。技術風險主要存在于技術的應用過程。從問世到推廣普及,一項新技術需要經歷很長一段時間,因此,技術開始應用到出現(xiàn)大規(guī)模技術災難的爆發(fā),常常要經歷相對漫長的時間,本書把這種現(xiàn)象稱為技術風險的遲滯性。研究表明,不同的技術引發(fā)災難的遲滯時間有很大的差距,如核物理技術約為50年,化學技術多在100年以上。隨著科技的發(fā)展,技術成果的轉化周期在逐漸縮短,技術風險遲滯的時間也會相應縮短。技術風險遲滯性十分有害。正因為存在遲滯性,在技術應用之初,人們容易忽視和忽略技術風險的存在,而一旦技術風險和災難大規(guī)模爆發(fā),就已經失去了應對技術風險的*佳時機。這就要求我們重視和認真研究技術風險,比如在技術風險的“潛伏期”就要做好技術風險的預測、評估和防治方案,做到防患于未然,盡量避免或推遲技術風險的“高峰期”! 〉谒,技術風險結果的逆目的性。一般認為,人類對技術進行消極應用是技術產生惡結果的根源。比如通過遺傳工程技術生產抗藥物和疫苗的致病菌來制造基因武器。但是,“善技術”也會出現(xiàn)惡結果。比如,生產阿司匹林的本意是治療感冒頭疼,阿司匹林也一度因為特效被列入完美藥物的名冊,但意想不到的是,20世紀70年代,醫(yī)學界通過重癥出血病人的研究意外發(fā)現(xiàn)該藥對人的血象有危害,轉而又警告人們謹慎服用該藥品。毫無疑問,當初開始生產阿司匹林,純粹是出于治病救人的善良愿望,然而大量服用卻會給病人帶來負面的后果。我們把這種技術或者技術產品應用結果與初衷相悖的特征稱為技術風險的逆目的性。技術風險的逆目的性使人類難以十分自信地面對新技術,因為新技術應用的遠期后果是不可預料的。技術風險的逆目的性對我們有兩點啟示:一是技術應用的初衷不是檢驗技術善惡的標準,評價技術善惡要從后果出發(fā);二是對技術應用的后果要做長期、全面、反復的預測、分析和評估!
煤礦安全事故成因的技術哲學研究 作者簡介
繆成長,中共黨員,安徽無為人,南京大學哲學博士,黔南民族師范學院教師,教授,碩士生導師,校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自然辯證法研究會自然哲學專業(yè)委員會理事,貴州省科技廳、河北省科技廳項目評審專家?guī)斐蓡T。研究方向:技術哲學、思想政治教育和民族學。近年來,在《自然辯證法研究》《科學技術哲學研究》《東北大學學報(社科版)》等刊物上發(fā)表學術文章13篇。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山海經
- >
回憶愛瑪儂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巴金-再思錄
- >
莉莉和章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