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馨卡幫你省薪 2024個人購書報告 2024中圖網(wǎng)年度報告
歡迎光臨中圖網(wǎng) 請 | 注冊
> >>
成都風土人文叢書:武侯街巷

成都風土人文叢書:武侯街巷

出版社:成都時代出版社出版時間:2021-03-01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196
本類榜單:歷史銷量榜
中 圖 價:¥30.8(5.5折) 定價  ¥56.0 登錄后可看到會員價
加入購物車 收藏
運費6元,滿39元免運費
?新疆、西藏除外
本類五星書更多>
買過本商品的人還買了

成都風土人文叢書:武侯街巷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6427829
  • 條形碼:9787546427829 ; 978-7-5464-2782-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成都風土人文叢書:武侯街巷 本書特色

本書系統(tǒng)挖掘和整理特色街巷和消失街巷背后的歷史變遷與趣聞軼事,以及一般街巷的基本信息,并以文圖結合的形式記錄下來,化武侯城市脈絡間的歷史碎片為統(tǒng)一,延續(xù)天府文化的根脈和記憶為武侯區(qū)建設踐行新發(fā)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范區(qū)提供街巷歷史文化參考。

成都風土人文叢書:武侯街巷 內容簡介

武侯區(qū)作為“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成都的中心城區(qū)之一,歷史文化底蘊深厚。街巷是城市的基本構成元素,延續(xù)城市歷史文脈、封存城市根脈記憶的重要載體。如今,城市的超速建設和開發(fā)使得一些街巷逐漸淡出人們的視野。本書以武侯轄區(qū)內11個街道辦事處為單位,按照特色街巷、消失街巷和一般街巷分類,挖掘特色街巷和消失街巷背后的歷史變遷與趣聞軼事,整理一般街巷的基本信息,并以文字結合圖片的形式記錄下來,旨在為大家提供認識老成都和武侯區(qū)的歷史文化名片。

成都風土人文叢書:武侯街巷 目錄

武侯區(qū)簡介
漿洗街街道
特色街巷
漿洗街
武侯祠大街
高升橋路
洗面橋街
大石東路
廣福橋街
建國巷
涼水井街
染靛街
通祠路
倒桑樹街
肥豬市街
菊樂路
燃燈寺路
其他街巷
漿洗街街道其他街巷基本情況
已消失街巷
漿洗瞞·漿黼·漿瓣
殺牛巷
老車站街·新車站街·南郊路·澄清街·川藏公路初始段
清潔巷
珠寶巷
大通巷
元通巷
……
望江路街道
火車南站街道
玉林街道
紅牌樓街道
晉陽街道
機投橋街道
簇錦街道
華興街道
簇橋街道
金花橋街道
城市主干道
參考文獻
后記
展開全部

成都風土人文叢書:武侯街巷 節(jié)選

據(jù)《三國志·先主傳》記載,章武三年(223年)八月,劉備葬于成都惠陵。諸葛亮去世29年后(263年),后主劉禪“詔為亮立廟于沔陽”。沔陽即今陜西省勉縣,說明在三國時,祭祀諸葛亮的廟宇在陜西勉縣。 成都何時有武侯祠?正史未有記載。宋祝穆《方輿勝覽》載,武侯廟“在府西北二里今為乘煙觀……李雄稱王始為廟于少城內,桓溫平蜀,夷少城,獨存孔明廟”。由此可知,李雄于公元304年在成都稱王,則所建孔明廟的時間應在西晉末東晉初,位置在當時的少城內。公元760年,杜甫曾春游武侯祠,留下流傳千年的名句“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數(shù)年之后詩人又在夔州作《古柏行》回憶道:“昨路繞錦亭東,先主武侯同悶宮!庇纱说弥,在唐代,武侯祠已位于錦官城外,且與先主劉備的漢昭烈廟相鄰。明初,蜀獻王朱椿對武侯祠、昭烈廟進行了全面的修繕和整合,將原來武侯祠的諸葛亮像移人漢昭烈廟,由原來毗鄰的一祠、一廟,變成了君臣合祀的格局?滴跄陠,清政府恢復重建成都時對武侯祠進行調整,形成如今基本格局。現(xiàn)存祠廟主體建筑為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修復,坐北朝南,排列在一條中軸線上,占地面積約3。7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約1.25萬平方米。武侯祠中軸線上依次分布著大門、二門、劉備殿、過廳、諸葛亮殿五重建筑,另有桂荷樓、船舫、桂荷池、聽鸝苑等附屬建筑位于西側。文臣廊、武將廊位于二門與劉備殿之間兩側,東面為文臣廊,西面為武將廊,建筑面積約600平方米。東廊、西廊造像各14尊。碑刻50余通,尤以唐《蜀丞相諸葛武侯祠堂碑》*為知名,人稱“三絕碑”。武侯祠內供奉著劉備、諸葛亮、關羽、張飛等蜀漢人物塑像50尊,有匾額楹聯(lián)70余塊(副),其中清代趙藩撰書的“能攻心則反側自消,從古知兵非好戰(zhàn);不審勢即寬嚴皆誤,后來治蜀要深思”四海聞名。館內還藏有蜀漢“直百五銖錢”等文物及字畫近千件,三國典籍上萬冊。 武侯祠有上千年的歷史,然而武侯祠大街的歷史卻很短。這條街是由南郊路、老車站街、新車站街、澄清街、川藏路初始段(武侯祠大門至高升橋)等幾段道路逐步演變形成。1968年,這幾段路連同原橋南正街、原漿洗上街的一小段曾被更名為解放路南路。1981年,解放南路中的原南郊路、老車站街、新車站街、澄清街和川藏路初始段四街一路段合并被命名為武侯祠大街。20世紀90年代起,武侯祠大街兩側改建為仿古建筑,并在街口修建了標志性建筑——仿漢闕立柱,逐漸有了今天獨具特色的雛形。2012年,武侯區(qū)對武侯祠大街實施外立面整治,通過對其背景文脈的梳理,將街道按“千秋序曲”“蜀漢禮儀”“萬里古道”三個部分進行打造,使其風貌與區(qū)域歷史文化相輔相成,貫通古今!扒镄蚯敝改虾訕颍ㄋ追Q彩虹橋)至太成賓館段,為明清民居風格與現(xiàn)代建設融合,翼角起翹、花格窗*為獨特,于細微處體現(xiàn)出川西地區(qū)的人文氣息與地域特色,顯得質樸又有親和力;“蜀漢禮儀”指太成賓館至欽善齋路段,建筑風格為西蜀地域特色,以蜀漢禮儀為主線,通過雕塑、壁畫等建筑元素串聯(lián)故事,形象展現(xiàn)蜀國當時的繁榮景象;“萬里古道”是指欽善齋至高升橋一段,是川藏公路起點段,建筑風格以西蜀建筑為主,融合各民族各時期建筑風格,包羅萬象,青灰、冷灰、朱紅、暗紅、淺黃等色彩的運用,更使得這一段顯得豐富而多元。 與武侯祠相關的街巷還有武侯祠東街、武侯祠橫街。 P8-9

商品評論(0條)
暫無評論……
書友推薦
本類暢銷
編輯推薦
返回頂部
中圖網(wǎng)
在線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