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大家小書:蘇辛詞說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墨繪
-
>
(精)中國人的稱呼(簽名鈐印本)
-
>
楓涇史話
-
>
風詩的情韻:李山講《詩經》
非物質文化遺產學術精粹·傳統(tǒng)手工藝卷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387118
- 條形碼:9787520387118 ; 978-7-5203-8711-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非物質文化遺產學術精粹·傳統(tǒng)手工藝卷 內容簡介
本書是近20年來學術期刊上發(fā)表的傳統(tǒng)手工藝類非物質文化遺產方面的論文。包括民間紡織、刺繡、雕塑、陶瓷制造、竹、木、金屬制造等民間工藝技術以及手工藝傳統(tǒng)的師徒傳承問題等非物質文化遺產領域的高水平論文。全面梳理20年來傳統(tǒng)手工藝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學術成果,經篩選、整理后結集成書。按專題進行編目。編目包括:變遷中的手工藝:機器、工業(yè)化與現代性;傳統(tǒng)中的創(chuàng)造:個人與群體;技與藝:道體與器用;手藝傳承與地方文化;生產性保護:政府與市場。
非物質文化遺產學術精粹·傳統(tǒng)手工藝卷 目錄
在生產中保護和發(fā)展
——談傳統(tǒng)手工技藝的“生產性方式保護”
民間傳統(tǒng)手工藝傳承中的“隱性知識”及其當代轉化
從本雅明“光韻”理論看手工技藝類非遺的價值與傳承
第二編 變遷中的手工藝:機器、工業(yè)化與現代性
本土性的現代化如何實踐
——以景德鎮(zhèn)傳統(tǒng)陶瓷手工技藝傳承的研究為例
老字號的技藝傳承
——以北京盛錫福皮帽制作為例
傳統(tǒng)工藝遺產的保存與再利用
——以石羊鎮(zhèn)鹽文化博物館的工藝展示為例
20世紀中國年畫的時代變遷
——兼及民間文化的自身規(guī)律
第三編 傳統(tǒng)中的創(chuàng)造:個人與群體
生產性保護理念下傳統(tǒng)手工藝傳承的固守與通變
法度中的創(chuàng)造:西藏唐卡畫師對造像量度的藝術實踐
西藏銅佛像制作“昌都工匠群”的考察
論多工序性民間制作技藝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
——以非遺宣紙制作技藝為例
第四編 技與藝:道體與器用
巖茶產制中的“技”與“術”
——兼論非物質文化遺產中的“傳統(tǒng)手工藝”
從楊柳青年畫看天津年俗
——兼論年畫的文獻價值
文化邊界上的道器傳承
——非遺視野下的拉卜楞唐卡藝術
第五編 手藝傳承與地方文化
讓傳統(tǒng)手工技藝進入當代知識系統(tǒng)
民間工藝傳承中的“家族”、市場與展演
——以山東菏澤穆李面塑工藝調查為例
手工藝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困境闡釋及發(fā)展路徑探究
——以江西文港毛筆為例
“非遺”后的傳統(tǒng)手工技藝傳承
——以水族馬尾繡為例
第六編 生產性保護:政府與市場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田野思考
——中國北方民間布老虎現狀反思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下的市場“巴澤爾困境
——以香云紗染整技藝保護為例
非遺生產性保護的短板和解決的可能:壯錦的實踐
走出瓶頸:浙江青田石雕的生產性保護經驗
傳統(tǒng)技藝的生產保護與生活傳承
思考手工(代后記)
非物質文化遺產學術精粹·傳統(tǒng)手工藝卷 作者簡介
彭牧,復旦大學文學學士,北京大學民間文學碩士,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民俗學博士,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人類學系訪問學者(2017-2018)。1997-2001年任教于北京大學中文系民間文學教研室,現為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民間文學研究所副教授。中國民俗學會-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審查機構專家組成員(2015-2017)。,
- >
史學評論
- >
二體千字文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山海經
- >
煙與鏡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唐代進士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