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野菊花
-
>
我的父親母親 - 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
>
吳宓日記續(xù)編.第7冊.1965-1966
-
>
吳宓日記續(xù)編.第4冊:1959-1960
-
>
吳宓日記續(xù)編.第3冊:1957-1958
-
>
吳宓日記續(xù)編.第2冊:1954-1956
-
>
吳宓日記續(xù)編.第1冊:1949-1953
中國當代文學影視改編的民族性問題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389211
- 條形碼:9787520389211 ; 978-7-5203-8921-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當代文學影視改編的民族性問題研究 內(nèi)容簡介
本書從寬泛的“民族性”概念的角度出發(fā)并運用多學科的理論框架來研究中國當代文學影視改編的民族性問題,包括概論、結語及五個部分的正文。概論部分對“民族性”概念的內(nèi)涵與外延進行界定,并對當代文學民族性問題及影視改編研究現(xiàn)狀進行梳理。正文部分聚集“抗戰(zhàn)”主題的文學作品的影視改編,以反映特殊時代背景下中國“民族主義”話語在文藝作品中的呈現(xiàn)。第二部分立足民族歷史與民族認同的關系探討當代歷史題材小說的影視改編。第三部分主要探討跨族群寫作及其影視改編作品中民族文化認同與身份認同的異同。第四部分析西部文學及其改編影視中的中華民族性格、民族精神及國家形象構建,從而探討上述文藝作品尤其是改編影視劇對外傳播國家形象的意義。第五部分探討中華民族審美心理對中國當代文學影視改編的民族風格的作用機制。結語部分是全書內(nèi)容的總結。立足文藝作品的民族性與世界性之關系,梳理了當代文學及其影視改編文本的民族性構建歷史,并探究在優(yōu)選化和多媒介融合的背景下,文學和電影互相借鑒、互相提升,構建積極的民族形象并實現(xiàn)有影響力的靠前傳播的路徑。
中國當代文學影視改編的民族性問題研究 目錄
**編 民族主義:當代“抗戰(zhàn)”題材小說的影視改編
**章 紅色經(jīng)典“抗戰(zhàn)”題材小說的影視改編
**節(jié) 紅色“抗戰(zhàn)”題材小說創(chuàng)作與影視改編概況
第二節(jié) 從文學到影視:民族國家意識的一脈相承
第三節(jié) 從小說到影視:“鄉(xiāng)紳”形象的衍變
第四節(jié) 女性主義與民族主義:紅色經(jīng)典“抗戰(zhàn)”小說及改編影視劇中的婦女與民族國家
第二章 莫言《紅高粱家族》及其影視改編文本研究
**節(jié) 時空敘述與文本主旨的變遷
第二節(jié) 人物形象與文本民族性變遷
第三節(jié) 倫理觀念的變遷
第三章 小說《生存》與電影《鬼子來了》的比較
**節(jié) 民族性格的弘揚與國民性批判
第二節(jié) 民族主義與鄉(xiāng)村日常生活
第二編 歷史敘述與民族認同:當代歷史題材小說的影視改編
第四章 當代歷史小說與改編影視劇的民族文化書寫
——以幾部清史題材作品為例
**節(jié) 凌力與二月河清史題材小說的文化內(nèi)涵與創(chuàng)作風格
第二節(jié) 清史題材正劇與官斗。赫挝幕c大眾文化
第三節(jié) 清史題材文藝作品的文化價值觀問題評析
第五章 當代歷史小說影視改編中的歷史意識問題
——以革命歷史題材為例
**節(jié) 歷史意識與悲劇精神
第二節(jié) 改編影視劇中民族英雄的世俗化、喜劇化
第三節(jié) 改編影視劇中悲劇沖突的簡化
第四節(jié) 改編影視劇的“大團圓”結局
第三編 民族文化與身份認同:跨族群
寫作的影視改編
第六章 全球化背景下跨族群華語寫作及其影視改編作品的民族性分析
**節(jié) 文化“雜交”狀態(tài)的書寫與文化認同問題
第二節(jié) 跨族群寫作的身份認同問題
第三節(jié) 跨族群寫作文化癥候的解決之道
第四節(jié) 文化邊緣地帶的批判與反思
第七章 漢族作家的蒙古族題材創(chuàng)作與其影視改編文本的比較
——以《狼圖騰》《東歸英雄傳》為例
**節(jié) 《東歸英雄傳》及其影視文本中的民族意識與文化認同
……
第四編 中華民族性格、民族精神及國家形象構建西部文學的影視改編
第五編 民族審美心理與中國當代文學的影視改編
中國當代文學影視改編的民族性問題研究 節(jié)選
“漢奸”在辭海中的解釋是“原指漢族的敗類。現(xiàn)泛指中華民族中投靠外國侵略者、出賣祖國利益的人”。該詞源于何時,學界尚有爭議,能達成共識的是,該詞在清代已經(jīng)廣泛使用,與清中期及清末的邊境沖突有密切關系,并在清末詞義范圍從漢人擴展為中華民族,同國家主權聯(lián)系在一起。①到了抗日戰(zhàn)爭時期,“漢奸”問題再次凸顯,一是因為此時民族意識高漲,二是因為這一時期確實出現(xiàn)了形形色色出賣國家的行為,所謂“漢奸”數(shù)目眾多,正如陳興中所言“在入侵者的行列里,竟有超過百萬人數(shù)的中國人在為日本侵略者奴役自己的同胞服務。這些就是被人所鄙棄的‘漢奸’。世界上任何一個侵略與反侵略的戰(zhàn)爭中,總避免不了一些個人或群體為了謀取自己的私利置國家民族利益而不顧,成為侵略者的幫兇。但是像中國這樣存在著如此龐大的叛國者的隊伍,在世界各國各民族中卻是極為罕見的”②。在“抗戰(zhàn)”題材文藝作品中堪稱**人反派的通常不是日本鬼子,而是各類漢奸形象,他們往往沖在鬼子殘殺國人的前線,對同胞比鬼子還要兇殘,所以也成為抗日民眾的主要敵人,是小說或影視劇中矛盾沖突的主要對立一方,在很多小說或改編的影視劇中,大部分情節(jié)都圍繞展現(xiàn)漢奸之惡及對漢奸的斗爭展開,篇幅遠大于表現(xiàn)與鬼子斗爭的情節(jié)。這樣的敘述輕重選擇一方面反映了抗戰(zhàn)時期與漢奸斗爭的史實,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傳統(tǒng)文化浸染下的一種民族情緒。小說《苦菜花》中在公審王唯一時有段反映群眾心理的描述形象地反映了上述仇視漢奸甚于鬼子的民族情緒:“人們都很激動,怒視著這群東洋的奴才。淳樸的人們,往往仇恨漢奸更甚于日本鬼子。他們的想法是:日本鬼子生來就是壞的,就和狼一定要吃人的道理一樣;可是這些同國土同民族的敗類,卻出賣自己的祖國和同胞,做敵人的幫兇;他們就像是失去人性變成豺狼的人,比野獸更加可惡!雹佟 榱吮磉_對漢奸的仇恨,“抗戰(zhàn)”題材文藝作品除了渲染鋪陳漢奸之甚于日寇的對中華民族利益的侵害,還將倫理道德與民族性問題捆綁在一起,形成正相關的關系,即凡背叛本民族利益的也必違反傳統(tǒng)倫理價值觀,道德水準低下。所以,在“抗戰(zhàn)”題材文藝作品中,漢奸普遍道德敗壞,人格低下,不僅同族的人仇視唾棄他們,即便日本人也瞧不起他們! ≡凇翱箲(zhàn)”題材小說中,漢奸的道德敗壞*常見的表現(xiàn)就是男女關系混亂,或者說傳統(tǒng)倫理中作為萬惡之首的“淫”。小說《敵后武工隊》《苦菜花》中都有對漢奸荒淫行為的描述,到了1999年版的電視劇《敵后武工隊》中,漢奸將自家眾女眷都獻給鬼子淫樂,反倫常行為到了令人發(fā)指的地步。而這種漢奸之間“共妻”然后獻妻與侵略者的情節(jié)在多部小說及其改編的影視劇中都出現(xiàn)過,成為一種模式化的敘述。比如小說《平原槍聲》中漢奸王百順先是把老婆“紅牡丹”獻給蘇金榮,之后又“轉租到王金蘭名下”,日本人來了后,又獻給了鬼子中村。 2000年以后改編的影視劇在這一方面的表現(xiàn)上有了微妙的變化,盡管漢奸仍是反面的丑類的群像,但影視劇開始表現(xiàn)人物內(nèi)心的復雜和掙扎,使得反面人物在男女婚姻關系中的行為具有了人性的真實和文化的真實。比如2010年版電視劇《平原槍聲》中楊百順的妻子“紅牡丹”盡管也與蘇金榮和日本人私通,但與小說中心甘情愿的奉獻不同的是,劇中的楊百順是迫于對方壓力而不得已為之的,所以他的內(nèi)心對霸占其妻的蘇金榮和日本人暗暗仇恨,這種仇恨導致他暗殺了蘇金榮。同樣,2005年版的電視劇《敵后武工隊》中的漢奸“哈巴狗”對于其妻二姑娘和漢奸劉魁勝的私通起初并不知情,知道了以后表現(xiàn)得非常痛苦,甚至準備去找劉魁勝拼命。和原著差別更大的是,劇中的劉魁勝對二姑娘不僅僅是欲的念想,而且有了情感的因素摻雜,所以他打算娶她。總體而言,改編后的影視劇中的漢奸雖然婚姻男女關系和小說一樣仍是混亂的、不潔的,但不再是只有本能沖動,而是有了情感的因素,表現(xiàn)出了宗法倫理的影響。實際上,傳統(tǒng)的宗法倫理對于家族血緣的純潔性有著非常高的要求,出身于鄉(xiāng)土社會的漢奸不可能不受這一宗法倫理的影響,小說中描述的漢奸們主動情愿的獻妻行為的真實性確實令人生疑,應該是敘述者基于民族主義立場的一種敘述策略,其敘述功能類似于上述《白毛女》中黃世仁的反倫理行為。
中國當代文學影視改編的民族性問題研究 作者簡介
韓元,2001年畢業(yè)于復旦大學中文系并獲得博士學位,現(xiàn)為上海財經(jīng)大學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國當代文學、影視文化、文化傳播等。在《文學評論》《學術月刊》《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等報刊上發(fā)表論文數(shù)十篇,曾獲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獎。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回憶愛瑪儂
- >
我與地壇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自卑與超越
- >
隨園食單
- >
史學評論
- >
巴金-再思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