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它們:水怪時代
-
>
尋找中國龍立體書
-
>
非遺里的中國(全3冊)一千年國粹 匠心巧思 薪火相伴
-
>
郁金香①+②(全10冊)
-
>
數(shù)學簡史
-
>
汴京的一天
-
>
地圖上的地理故事-長城
古詩里的絲綢之路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8911972
- 條形碼:9787558911972 ; 978-7-5589-1197-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古詩里的絲綢之路 本書特色
《古詩里的絲綢之路·城市篇》和《古詩里的絲綢之路·風物篇》是專為少年兒童寫作的以絲綢之路為主題的詩歌讀本。兩部作品精選50首課內(nèi)外經(jīng)典詩歌,結(jié)合150張全彩手繪插圖,表現(xiàn) 25 座與絲綢之路相關的城市,以及與這些城市相關的自然風光、人文景觀和民俗傳統(tǒng)。每篇以一首詩為核心,從創(chuàng)作背景、字詞解析到內(nèi)容鑒賞,“手把手”教孩子品析詩歌語言、理解詩歌情感;語文、歷史和地理的跨學科內(nèi)容,將提升孩子對中國歷史、古典文學的興趣和理解。在這兩本互為參照的詩歌選集中,通過詩歌和歷史的互鑒,少兒讀者能夠?qū)z綢之路有更為整體的理解,也會對我們的民族與傳統(tǒng)有更為細致的認知。
古詩里的絲綢之路 內(nèi)容簡介
本書精選25首與古代絲綢之路景觀相關的古詩,用可愛的繪圖與扎實的文字,帶你發(fā)現(xiàn)絲路的歷史和奧秘。書中為你提供了豐富的古詩鑒賞技巧,你可以一邊品讀古詩,一邊了解大明宮、青海湖、莫高窟、玉門關、火焰山等景觀的傳奇歷史。如果將來有機會,你還可以試著帶上本書,去這些地方參觀打卡,做一個有深度的絲路漫游者!
古詩里的絲綢之路 目錄
古詩里的大明宮 《和賈舍人早朝大明宮》王維 8
古詩里的大雁塔 《禮慈恩寺題詩》呂大防 14
古詩里的渭水 《憶江上吳處士》賈島 20
古詩里的咸陽橋 《咸陽值雨》溫庭筠 26
古詩里的茂陵 《茂陵》李商隱 32
古詩里的大散關 《書憤》陸游 38
古詩里的麟州 《留題麟州》范仲淹 44
古詩里的蕭關 《塞上曲(其一)》王昌齡 50
古詩里的五泉山 《五泉山》黃諫 56
古詩里的青海湖 《從軍行(其四)》王昌齡 62
古詩里的祁連山 《關山月》李白 68
古詩里的焉支山 《從軍行(其三)》區(qū)大相 74
古詩里的居延 《使至塞上》王維 80
古詩里的嘉峪關 《出嘉峪關感賦(其二)》林則徐 86
古詩里的玉門關 《涼州詞(其一)》王之渙 92
古詩里的莫高窟 《莫高窟詠》佚名 98
古詩里的陽關 《題陽關圖》黃庭堅 104
古詩里的星星峽 《哈密道中(其一)》王樹枏 110
古詩里的交河故城 《入塞》劉希夷 116
古詩里的柳中城 《魯陳城》陳誠 122
古詩里的火焰山 《經(jīng)火山》岑參 128
古詩里的坎兒井 《四十八坎兒》施補華 134
古詩里的鐵門關 《題鐵門關樓》岑參
古詩里的輪臺 《水調(diào)詞(其十)》陳陶 146
古詩里的龜茲樂《聽安萬善吹觱篥歌》 152
古詩里的絲綢之路 節(jié)選
古詩里的玉門關(節(jié)選) 涼州詞(其一) 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王之渙以善寫邊塞風光而著稱,雖然從生平記載中,無法確認他是否到過邊塞,但本詩歷來是邊塞詩名作,被大學者章太炎稱為“絕句之*”。 本詩借樂府曲名,描繪了邊地蒼茫壯麗的景象,也表達出邊防將士們的思鄉(xiāng)之情。 一、二句寫詩人遠眺所見的壯闊景色。用“黃河”“白云”“孤城”“萬仞山”等意象,拼接出一幅遼闊宏大的畫卷。**句中,詩人以仰望的視角自下而上看黃河,一個“上”字,突顯黃河奔騰千里、浩浩蕩蕩的恢宏氣勢。第二句則轉(zhuǎn)向?qū)懭宋木坝^,孤零零的城池與高聳入云的群山形成對比,用地理上的荒涼表現(xiàn)情感上的孤寂。這兩句詩形成句內(nèi)對比,以“黃”與“白”、“一”與“萬”形成顏色和數(shù)字上的鮮明對照,為詩句增添了工整的美感。 三、四句在前文的鋪墊上,轉(zhuǎn)而寫事寫人!扒嫉选笨梢岳斫鉃榍嫉堰@種樂器本身,詩人將其擬人化,借羌笛之“怨”寫內(nèi)心之“愁”;也可以理解為吹奏羌笛的人因為不舍征人,而有哀傷之情,從聽覺角度渲染出濃厚的別離氛圍!按猴L不度玉門關”是戍邊將士強烈的思鄉(xiāng)之情,“春風”在這里不僅是自然意義上的春天,也指代著家鄉(xiāng)親人們的消息;但無論是春天的景象,還是傳遞了思念的消息,都很難達到遙遠的玉門關外。 整首詩層層深入,格調(diào)悲壯,體現(xiàn)了征人的離愁別緒和詩人對戍邊將士的關懷之情,自有一種寬闊的盛唐氣韻。 俗話說:“一座玉門關,半部河西史。”常常出現(xiàn)在古代詩歌中的玉門關,早已成為河西走廊的一個標記。西漢時,漢武帝西征河西走廊,先設立了武威郡和酒泉郡,后來又分設張掖郡和敦煌郡。伴隨“河西四郡”一同建設的還有玉門關和陽關兩大關口。 說起玉門關,很多人都會聯(lián)想到古代西域產(chǎn)出的美玉、寶石,經(jīng)由此地源源不斷地運往中原。這種說法與中國的玉文化有關,不過也從側(cè)面向我們證明了,玉門關是古代絲綢之路上的重要驛站。在敦煌中轉(zhuǎn)的行人既可以選擇絲路北道出玉門關,也可從南道過陽關繼續(xù)向西。據(jù)《漢書·西域傳》記載,當時的玉門關商隊云集,駝鈴聲悠長延綿,各國的使者和商販要在這里換取通行證才能出入關口。 不過,這種繁榮的景象只持續(xù)了百余年。西漢末年,中原戰(zhàn)亂,絲路貿(mào)易陷入停頓,玉門關也就關閉了。直到東漢班超出使西域,才重啟了東西往來。后來,敦煌至羅布泊一帶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惡化,沙塵暴頻繁,到了隋唐,人們更傾向于天山北麓從瓜州至伊吾(今新疆哈密)的新北道,原本漢代的絲綢之路北道就變成了中道。因此隋唐時期的玉門關,一般具體是指瓜州晉昌的玉門關。但在古詩中,詩人們還是更喜歡用漢代玉門關的意象。
古詩里的絲綢之路 作者簡介
吳舒靜,華東師范大學文學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古典文獻學、古籍整理等。曾參與編寫《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地名詞典》,參加《新出土戰(zhàn)國漢代簡帛經(jīng)部典籍研究》等國家社科項目。 張思橋,華東師范大學文學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詩學,現(xiàn)為中華詩詞學會會員。詩詞、詩論散見于《中華詩詞》《中華辭賦》等刊物。出版有《溪云文集》《風雅流觴》《古典詩學與比較詩學》等專著。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二體千字文
- >
經(jīng)典常談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自卑與超越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