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宗慶后:有一種人生叫“大器晚成”
-
>
蘇軾全傳(特裝版)
-
>
人類的群星閃耀時
-
>
水滸人物之最
-
>
愛因斯坦(藏文)
-
>
張之洞督鄂紀年
-
>
我還能看到多少次滿月升起
桐城大先生:吳汝綸 版權(quán)信息
- ISBN:9787520533577
- 條形碼:9787520533577 ; 978-7-5205-3357-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桐城大先生:吳汝綸 本書特色
科舉考試的具體細節(jié),科場連捷的超級學(xué)霸的人格魅力,桐城派古文長什么樣,在科舉考場如何攻城拔寨,晚清中國歷史有哪些重大事件,“中興之臣”曾國藩去世慈禧痛哭流涕,李鴻章把袁世凱罵得狗血淋頭,曾國藩躬身入局“挺經(jīng)”內(nèi)涵,一個傲氣十足的知識分子為晚清這艘破船而力圖自救的種種作為……《桐城大先生吳汝綸》為你一一道來。
桐城大先生:吳汝綸 內(nèi)容簡介
晚清桐城派古文大師吳汝綸是當時北方文化圈的領(lǐng)袖人物,中國近代兩大風云人物曾國藩、李鴻章的得力軍師,也是嚴復(fù)《天演論》背后的推波助瀾者。他既是科舉制度的受益者,又是現(xiàn)代學(xué)校的創(chuàng)辦者,還是中國近代教育**個學(xué)制——“壬寅學(xué)制”的奠基者。 本書作者在充滿血和淚的晚清歷史中,探尋吳汝綸救亡圖存的恥辱與激憤,以及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愛恨交加的溫良知識分子的內(nèi)心世界。以有溫度的文字,描寫了吳汝綸在中國處于危亡之際為救亡圖存而改革教育的種種努力,真實再現(xiàn)吳汝綸傲岸而燦爛的一生,展現(xiàn)了大先生光耀天地,山高水長的精神遺存。
桐城大先生:吳汝綸 目錄
縱觀科舉考場,從秀才、舉人、進士,“一試輒中”的人可謂鳳毛麟角,吳汝綸學(xué)霸級的考試成績,重要的是在思想上的成熟,寫有“思想”的八股文,一舉登上科舉考試的巔峰。桐城,因為桐城派,曾經(jīng)被譽為“文章甲天下”,桐城派古文是打開科舉大門的利器,吳汝綸憑借滿腹桐城派古文,走出桐城,走向人生更加廣闊的舞臺。
1.兄弟二人桐城縣趕考
2.吳家出了兩個秀才
3.人生**個貴人:方宗誠
4.行看黃榜點朱衣
5.差點兒成為狀元
6.桐城古文創(chuàng)造“一試輒中”的科場奇跡
7.呼馬呼牛任自嘩
8.桐城吳氏承繼桐城派淵源有自
9.避亂讀書膜拜鄉(xiāng)賢大俠
10.思想,讓我們行得更遠
第二章 曾幕時光
在曾國藩幕府的日子,是吳汝綸一生中*快樂的時光,有良師,多益友;有高雅學(xué)術(shù)的沉靜,有戎事倥傯的緊張。吳汝綸作為一個傳統(tǒng)的知識分子,對學(xué)術(shù)的追求是高于名利的。作為桐城派的后進,能夠得到當時古文領(lǐng)袖曾國藩的指點能夠步入曾國藩幕府這個桐城派文士的薈萃之地,是人生一大幸事充滿理想與機會的時光總是那樣短暫。
1.曾國藩嘆為“異材”的桐城青年
2.濟寧躍馬揚鞭入曾幕
3.醉心桐城古文的曾國藩是個好老師
4.流連家鄉(xiāng)山水人文:羊山磯、蟂磯
5.讀書而不曉事皆廢才
6.新廳堂紅喜字,歸覲吳牛莊
7.曾國藩幕府的“詩詞大會”
8.在曾幕躬與其盛
9.歸家辭行北上百感交集
10.千里行程一路歡歌
11.升任擬奏幕僚,深得曾國藩倚重
12.不計毀譽,與曾國藩風雨同舟“天津教案”
13.曾國藩回任兩江,李鴻章“掠美”
14.曾國藩的三次保奏
第三章 亦官亦幕
吳汝綸官場人事“懵懂”,但在晚清亂局中是清醒者。為官深州、冀州,代理天津知府,文教、治水、捕盜,官譽日隆恢復(fù)文廟樂舞,均徭于畝,吳公渠,青史有聲。李鴻章對以古文顯揚天下的吳汝綸垂青有加,是因為其能寫一手好文章,尤其擅長奏章,李鴻章的奏稿、電報,很多都是吳汝綸擬寫。善于策劃、計謀,這也是為李鴻章所器重的一個重要因素。
1.千里之行赴任深州
2.初登仕版唯有“勤慎”
3.年輕吳知州的官府生活
4.曾國藩死了,兩棵大樹倒了一棵
5.樂的教化:恢復(fù)文廟樂舞
6.“均徭于畝”,百姓利益為先
7.丁憂中斷仕途,重然諾居張樹聲幕
8.行走三個多月的“北游”
9.正式步入李鴻章幕府
10.衡水,衡水
11.俠肝義膽亦書生
12.青史留名“吳公渠”
13.晚清亂局中的清醒者
14.人事“懵懂”在官場
15.做個紅媒添十歲
第四章 蓮池歲月
棄官從教的吳汝綸在蓮池書院,不辱使命開創(chuàng)新局。蓮池歲月,頗顯文人之清苦,但雅集文事、“觴詠唱酬”盛況空前北方文化圈的形成,使桐城派在走向衰亡的歲月里仍然保持了一個全國性學(xué)術(shù)派別的雍容大度。痛徹骨髓的甲午之殤為大清“裱糊匠”李鴻章洗刷罵名。吳汝綸遇到嚴復(fù)的《天演論》,似乎出于偶然,其實是一種必然。庚子亂局,蓮池夷為廢墟,若不是朋友多,轉(zhuǎn)移得快,差點就丟了性命。
1.蓮池山長:花落吳家
2.初居蓮池,銳意革新
3.吾桐城不能再見此人矣
4.良士相交,垂范若此
5.桐城派北方古文圈子的形成
6.甲午之殤誰之罪
7.為李鴻章“止謗”
8.為嚴復(fù)《天演論》作序
9.吳先生的五個女婿
10.洞悉世情,不愧李鴻章高參
11.袁世凱的“投機”,國人似乎看到了希望
12.庚子亂局中的蓮池書院
13.晚清“裱糊匠”李鴻章之死
第五章 東瀛壯游
應(yīng)承京師大學(xué)堂總教習之職,赴日本考察學(xué)制,本屬無奈之舉,但由于遇事總是不愿茍且的吳氏作風,這無心插柳,倒成就了吳汝綸在近代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日本人對飽學(xué)大儒的禮遇,對中國棄之如敝屣的國學(xué)的珍視,讓吳汝綸找回了中華文化的自信。與伊藤博文一席話,“其言絕痛”,國勢危殆,中國再不變化,將有亡國滅種之禍,作為一個有責任感的知識分子,如芒刺在背!
1.張百熙“為天下學(xué)子”一跪
2.受命東游,考察日本學(xué)制
3.朝野驚睹大儒風
4.留學(xué)生事件背后的新舊之爭
5.滿國皆是李傅相
6.馬關(guān):傷心之地
7.歸國,歸國
第六章 創(chuàng)辦學(xué)堂
吳汝綸創(chuàng)辦桐城學(xué)堂的動機就是教育救國,“東西合璧”,培養(yǎng)經(jīng)世濟變?nèi)瞬牛瑢崿F(xiàn)振興國家理想。排除困難,凝聚各方之力,籌辦桐城學(xué)堂,功莫大焉。開創(chuàng)的事業(yè)還未起步,就溘然長逝,后繼者賡續(xù)學(xué)堂,告慰在天之靈。
1.欲救國,惟有先辦學(xué)堂
2.肖店:尋訪嬉子湖西岸風水之地暨張宰相祖墳之行
3.為學(xué)堂籌資多方謀求幫助
4.親手擬定學(xué)堂辦學(xué)文稿
5.溘然而逝天亦悲
6.桐溪塥,清流潺湲
附錄
差點“滿分”的殿試考卷:《對制科策》
自喻之文:《矮栝說》
鄉(xiāng)曲儒生的“自得”與“氣類相感”:《跋〈蔣湘帆尺牘〉》
桐城大先生:吳汝綸 節(jié)選
**章 科場連捷 縱觀科舉考場,從秀才、舉人、進士,“一試輒中”的人可謂鳳毛麟角,吳汝綸學(xué)霸級的考試成績,重要的是在思想上的成熟,寫有“思想”的八股文,一舉登上科舉考試的巔峰。桐城,因為桐城派,曾經(jīng)被譽為“文章甲天下”,桐城派古文是打開科舉大門的利器,吳汝綸憑借滿腹桐城派古文,走出桐城,走向人生更加廣闊的舞臺。 1.兄弟二人桐城縣趕考 同治二年(1863年)農(nóng)歷九月的一天,天剛蒙蒙亮,安徽省桐城縣南鄉(xiāng)老橋村吳牛莊(今屬銅陵市樅陽縣),背負行囊的兄弟二人,從一戶農(nóng)家走了出來。 晨風微涼。高大的楓香樹,在九月純凈的天空枝椏靜穆,粼粼的池塘,閃著秋的波光,四周田畈黑乎乎的靜默著,抬頭不遠處的玉屏山,濡染出一副筆架的模糊輪廓。 哥哥吳汝經(jīng),三十一歲,弟弟吳汝綸,二十四歲。 他們這么早出門,是去桐城縣趕考,他們是去考“秀才”。徒步八十多里,還要背著應(yīng)考的行囊,要有足夠的體力。 同治元年(1862年),湘軍攻陷安徽大部,太平軍退守南京,安徽境內(nèi)的戰(zhàn)事基本結(jié)束。清政府的統(tǒng)治秩序在安徽又重新建立,層層篩選士子的科舉考試自然也很快恢復(fù)了。 戰(zhàn)亂將近十年,吳汝綸從一個十四歲的翩翩少年,長成了一個二十四歲的大小伙子。在松脂的熏照中,早就吃透了古文章法,摩拳擦掌,就等著正式考試這一天了。 大哥吳汝經(jīng)因為戰(zhàn)亂,錯過了人生*好的應(yīng)試時光,但有機會仍然不會放棄。咸豐八年(1858年),江南處在戰(zhàn)亂之中,大哥吳汝經(jīng)通過父親朋友的幫助,曾經(jīng)在京城“異地”考了一次,只不過運氣不佳,落第而歸。“吾伯兄肫甫徒步入京就試”,“不中第”。 清代的科舉制度,讀書人在未取得“秀才”身份之前稱“童生”!巴背蔀椤靶悴拧表毥(jīng)過縣試、府試、院試三級考試。 吳汝綸兄弟倆大清早就出了門,到了五里拐,哥哥說:“歇一會吧!钡艿軕(yīng)聲道:“好!倍朔畔卤衬,歇息了一刻,趕忙起身趕路。到了孔城,兄弟倆知道距離縣城不遠了,坐在路邊的樹蔭下,拿出母親準備的干糧,打了一個尖。趕到桐城縣城已經(jīng)是下午一點多鐘了。 縣試在縣衙門的“考棚”舉行。**場考試對于“童生”們來說*重要,四點鐘,天還沒亮,一聲炮響震耳欲聾,這是對住在縣城各處的童生發(fā)出的起床信號。一小時后,炮聲第二次響起,于是童生們手拎竹籃奔赴考場;@子里是考試**用具,硯臺、墨、筆、盒飯等物品。 吳汝綸和哥哥吳汝經(jīng)早就洗漱完畢收拾停當,安靜地吃完早餐,沒有說一句話。哥哥神情有點緊張,弟弟則顯得相當輕松,一副勝券在握的模樣。 不久,隨著第三聲炮響,考點大門打開,童生和陪伴他們的父兄、朋友一起蜂擁進入考場,對號入座。吳汝綸兄弟倆在考場內(nèi)相互對望了一眼,弟弟對哥哥點了一下頭,似乎給大哥鼓勁,然后各自尋找座位,就分開了。 童生就座,陪同人員離場?紙鰞(nèi)鴉雀無聲,一瞬間沉悶的空氣籠罩全場。 作為考官的知縣穿著禮服,率領(lǐng)縣學(xué)的教官和學(xué)校的生員們徐徐走出。負責人員對考生逐一點名,被點名者來到知縣面前行禮,由作擔保人的前輩生員確認其身份后,考生再領(lǐng)取答題紙退回座位。答題紙也稱為試卷,是用厚白紙做成的折本,紙上有用紅色顏料印制的方格。待答題紙分發(fā)完畢,縣學(xué)的生員們?nèi)客藞觯挥凶鳛橹骺脊俚闹h和其下屬的負責人員留下來。知縣親自到入口將門上鎖,并加上封印,然后回到自己的座位公布考題。轉(zhuǎn)眼之間已經(jīng)過了七點。 **道考題出自“四書”。考題用一張大紙寫好,貼在布告板上,于考場中緩緩行進。在公布考題后大約一小時,負責人員會來巡視考生寫到了哪里,然后在作答的末尾處蓋上印章。 從九點到十點的這段時間里公布第二道考題。它可以細分為兩道問題,**道還是出自“四書”,另一道則是要求寫一首五言詩,并指定了韻腳。加上之前的**道題,考生到傍晚為止需要對三道問題作答。 縣試一共要考五場。在首次公布成績的翌日舉行第二場考試,這一場共有三道題,一道出自“四書”,一道出自“五經(jīng)”,另外還有一道詩題。在第二場成績公布的翌日舉行第三場考試,這一場除了一道“四書”題、一道詩題外,還有一道古風韻文形式的賦題。這一場成績公布后的第二天舉行第四場考試,所出的題目除了一道“四書”題和一道詩題以外,還要求做一道論題,需要對歷史事件作出評論。第五場考試被稱為“終場”,*為形式化,考題雖然有一道“四書”題,但成績并不受重視,只要寫下自己*想寫的開頭幾句就行。而*重要的是后面的那道默寫題,考生要準確無誤地默寫出雍正皇帝《圣諭廣訓(xùn)》十六條中被指定的一條。 P1-5
桐城大先生:吳汝綸 作者簡介
吳春生,安徽桐城人,深圳市翠園中學(xué)教師,教育部表彰的全國優(yōu)秀班主任,***骨干教師培訓(xùn)班首屆學(xué)員,安徽省優(yōu)秀教師,深圳市優(yōu)秀教師。1989年9月至2003年2月在安徽省桐城中學(xué)工作,2003年3月調(diào)至深圳市翠園中學(xué)任教,曾任語文科組長。在中文核心期刊發(fā)表教育教學(xué)論文11篇,有教育文集《風過留痕:我在翠園的教育敘事》,主編、參編校本教材及教輔用書5本,在紙質(zhì)及電子媒體發(fā)表散文隨筆等各類文稿20余萬字。
- >
詩經(jīng)-先民的歌唱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推拿
- >
朝聞道
- >
羅庸西南聯(lián)大授課錄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xué)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有舍有得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