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野菊花
-
>
我的父親母親 - 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
>
吳宓日記續(xù)編.第7冊.1965-1966
-
>
吳宓日記續(xù)編.第4冊:1959-1960
-
>
吳宓日記續(xù)編.第3冊:1957-1958
-
>
吳宓日記續(xù)編.第2冊:1954-1956
-
>
吳宓日記續(xù)編.第1冊:1949-1953
百年選學--回顧與展望(第十三屆文選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下)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1328514
- 條形碼:9787301328514 ; 978-7-301-32851-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百年選學--回顧與展望(第十三屆文選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下) 本書特色
本書即集結了目前《文選》學研究領域代表學者的相關論文75篇,既總結了過往成就,又為今后的《文選》學研究指出了新方向。
百年選學--回顧與展望(第十三屆文選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下) 內(nèi)容簡介
自1919年“五四”新文化運動以來,文學界、學術界對《昭明文選》進行了重新審視和研究,至今已有百年。本書即集結了目前《文選》學研究領域代表學者的相關論文75篇,既總結了過往成就,又為今后的《文選》學研究指出了新方向。 本書共分為四部分。**部分為《文選》文本研究,共有論文20篇,主要就《文選》中收錄的具體作品進行分析研究。第二部分為《文選》學史研究,共有論文15篇,總結回顧了對《文選》研究作出重要貢獻的中外學者和他們的學術觀點、學術成就。第三部分為《文選》文獻學研究,共有論文19篇,注重從傳統(tǒng)的訓詁、注釋、辭章、音義之學入手,從文獻學角度對《文選》進行考察。第四部分為《文選》與先唐文學史研究,共有論文21篇,則是將《文選》置于更廣闊的文學史背景中,以《文選》學為中心,在《文選》學視域中考察這一階段的文學發(fā)展和作家作品的地位、價值。 對《文選》的研究雖已進行了近15個世紀,但絕非題無剩義,《文選》研究是中古文學研究的大本營,研究中古文學就繞不開《文選》;研究文體、文類等文學理論問題,也繞不開《文選》;研究文學經(jīng)典化問題,研究中國古代的文學批評、傳播和教育問題,也離不開《文選》。 本書為近年來《文選》學研究成果的集中體現(xiàn)?梢钥闯瞿壳斑x學研究首先是呈現(xiàn)出靠前化的特點。如日本、韓國、美國等海外漢學家的成果陸續(xù)引入,中國學者與海外漢學家的交流日益密切。其次,研究的內(nèi)容、范圍和方法發(fā)生了新變。傳統(tǒng)《選》學主要是訓詁、注釋、辭章、音義之學,在新時期,理論研究的比重大為增加。另外,將《文選》放在文學史、學術史、書籍史中去考察,擴大了研究視野,拓展了《文選》研究的學術意義。
百年選學--回顧與展望(第十三屆文選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下) 目錄
上 冊
**部分 《文選》文本研究
論《赭白馬賦》……………………………………………………… 朱曉海(3)
多與一:雜體與總集
———《雜體詩三十首》之選人命題與《文選》之詩體別裁…… 程章燦(18)
“詭辭”以見義
———論《太史公自序》的書寫策略…………………………… 程蘇東(36)
從《喻巴蜀檄》到《難蜀父老》……………………………………… 樊 榮(57)
再讀《報任少卿書》………………………………………………… 李 俊(67)
關于《幽通賦》曹大家注的學術性所在………………………… 栗山雅央(76)
舊題蕭統(tǒng)《錦帶書》(《十二月啟》)辨?zhèn)巍?羅 寧(93)
《洛神賦》:幻覺體驗與赴水隱喻………………………………… 孫明君(110)
《文選》“張茂先《女史箴》”與兩晉的箴文書寫………………… 鐘 濤(124)
《文選》“符命”類名詮解………………………………………… 王 楚(137)
《文選》李善注“再見從省”義例探微…………………………… 王翠紅(157)
王粲《七哀詩》二題……………………………………………… 王曉東(172)
論劉令嫻和她的詩………………………………………………… 許云和(182)
《文選》錄文篇題的流動性與穩(wěn)固性
———以“賦”類幾篇作品為例……………………………… 楊曉斌(204)
再論《文選》的編纂問題………………………………………… 高明峰(224)
亡佚還是失收
———《文選》未收阮瑀的表檄等原因管窺………………… 尹玉珊(232)
論孫綽《游天臺山賦》有無色空思想之近源及意義…………… 張富春(237)
《文選》詠史詩新探:歷史記憶與左思《詠史》…………………… 張 月(248)
都邑、游覽與文學主題的新變
———從《登樓賦》《蕪城賦》談起…………………………… 吳沂沄(271)
《文選·陶征士誄并序》“文取指達”說平議…………………… 邊利豐(281)
第二部分 《文選》學史研究
從現(xiàn)代《文選》學史的角度看曹道衡先生的《文選》研究……… 王立群(297)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緬懷曹道衡先生的提攜指導…………………………… 樊 榮(320)
永遠的懷念
———憶曹道衡先生…………………………………………… 冷衛(wèi)國(323)
王運熙的《文選》研究…………………………………………… 王立群(330)
傅山《文選》第三意義閱讀法
———創(chuàng)造性闡釋示例………………………………………… 徐華中(346)
劉咸炘文選學新方法的啟示及其開展
———論“雙文學”的建構…………………………………… 游志誠(357)
日本《文選》學的新成果
———讀日本新出的兩種《文選》學新著…………………… 李 慶(371)
中國文選學研究會與當代“文選學”發(fā)展史
———以歷屆“文選學”年會論文為研究中心……………… 劉志偉(382)
何以妖孽:清代民初《文選》派的一個考古學考察……………… 郭寶軍(432)
朱緒曾《〈玉臺新詠〉與〈文選〉考異》小箋……………………… 汪春泓(458)
黃侃———現(xiàn)代文選學創(chuàng)立者……………………………………… 陳延嘉(468)
王同愈批!段倪x》述略………………………………………… 南江濤(501)
《文選》蕭氏家學鉤沉…………………………………………… 胡耀震(513)
王念孫《讀文選雜志》志疑……………………………………… 金少華(519)
奧地利漢學家贊克的《文選》德譯初探………… 羅靜 林琳 張原(529)
下 冊
第三部分 《文選》文獻學研究
《文選》用《漢書》證……………………………………………… 傅 剛(557)
新出墓志所見《文選》注者李善世系事跡考述………………… 胡可先(583)
讀《文選集注》札記……………………………………………… 靜永健(592)
宋玉《九辯》的語音技巧………………………………………… 孫玉文(600)
《文選》的語料價值……………………………………………… 吳曉峰(627)
論正德本《文選》音注的聲調系統(tǒng)特征………………………… 鄒德文(633)
《文選·兩都賦》題下李善注辨證
———兼論李善題注之適用度與整體觀照及
潛意識諸問題…………………………………………… 力 之(640)
宋明州刊六家注《文選》發(fā)微…………………………………… 劉 明(657)
從《文選》李善注論《列子》并非偽書…………………………… 劉群棟(672)
《文選集注》中江淹《雜體詩》的研究價值
———兼論先唐文本研究的方法……………………………… 宋展云(690)
漢代文賦校釋拾零………………………………………………… 郜同麟(706)
《文選》李善音注的版本演變
———從敦煌本到胡刻本……………………………………… 韓 丹(715)
從“母本”到“變本”:蕭《選》舊貌之構建嘗試
———以敦煌善注寫本與日藏白文古鈔的對校為中心……… 高 薇(743)
尤袤本《文選》的刊刻及選學價值……………………………… 王 瑋(772)
李善注引《論語》及各家注考論………………………………… 吳相錦(782)
《文選》李善注引《漢書》芻議…………………………………… 張 珊(816)
李善《文選注》引書義例考……………………………………… 趙建成(831)
《文選集注》傳入日本后的流傳與保管
———以金澤文庫所藏《文選集注》為中心………………… 鄭月超(861)
從蒙古國發(fā)現(xiàn)《封燕然山銘》來考察《昭明文選》
的文本變遷……………………………………………………… 董宏鈺(875)
第四部分 《文選》與先唐文學史研究
竹林之游分期考…………………………………………………… 張亞新(903)
《文選·王簡棲頭陁寺碑文》及寺碑文論……………………… 胡大雷(917)
從“五柳先生”到“六一居士”
———中國傳統(tǒng)文人的一種處世心態(tài)………………………… 衛(wèi)紹生(926)
漢魏六朝“詩賦”整體論抉隱…………………………………… 錢志熙(937)
兩漢辭賦文明與文集“首賦”體制
———兼釋蕭統(tǒng)《文選》“甲賦乙詩”問題…………………… 吳光興(954)
漢魏六朝詩歌韻腳字異文?肌 杜曉勤(980)
喉轉、胡笳與長嘯
———對繁欽《與魏文帝箋》和成公綏《嘯賦》的音樂學闡釋… 范子燁(1002)
鄒、枚諫吳王書文本生成考辨………………………… 胡 旭 劉美惠(1052)
試論中古辭賦與奏議的關系…………………………………… 冷衛(wèi)國(1071)
《文選》“難”體與先秦“語”體
———兼及“對問”“設論”的文體溯源……………………… 李 佳(1090)
《文選》科舉學引論……………………………………………… 劉 鋒(1102)
六朝時期今鄂湘地區(qū)詩歌創(chuàng)作考論…………………………… 陸 路(1113)
由《古風》組詩看李白創(chuàng)作、編集對《文選》的因與革………… 任雅芳(1159)
梁陳之際的文學典籍流傳
———以建康、江陵及襄陽三地為中心……………………… 童 嶺(1177)
江淹創(chuàng)作所體現(xiàn)的文體分類意識……………………………… 王大恒(1184)
阮籍《詠懷》詩旨趣探微………………………………………… 王京州(1199)
《文選顏鮑謝詩評》與方回的六朝詩學觀……………………… 趙厚均(1210)
早期總集的生成與演進:從《鄴中集》到《文章流別集》……… 徐昌盛(1222)
詩與雜傳:陶淵明與魏晉《高士傳》…………………………… 卞東波(1248)
讖緯思想與東漢明、章之際的禮樂改革………………………… 蔡丹君(1269)
文體側重與文學史觀
———從文體角度論《文心雕龍》《詩品》《文選》文學史判斷之不同…………………………………… 陳 特(1294)
百年選學--回顧與展望(第十三屆文選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下) 作者簡介
傅剛,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大學中國古代詩歌研究中心主任,長江學者,博雅講席教授,日本東京大學文學部教授,中國臺灣大學中文系客座教授,韓國外國語大學客座教授。兼任中國文選學研究會會長。主要從事先秦兩漢魏晉南北朝文學研究。出版專著有《魏晉南北朝詩歌史論》《(昭明文選)研究》《(文選)版本研究》《漢魏六朝文學與文獻論稿》等。
- >
回憶愛瑪儂
- >
巴金-再思錄
- >
莉莉和章魚
- >
自卑與超越
- >
名家?guī)阕x魯迅:故事新編
- >
隨園食單
- >
名家?guī)阕x魯迅:朝花夕拾
- >
二體千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