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野菊花
-
>
我的父親母親 - 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
>
吳宓日記續(xù)編.第7冊.1965-1966
-
>
吳宓日記續(xù)編.第4冊:1959-1960
-
>
吳宓日記續(xù)編.第3冊:1957-1958
-
>
吳宓日記續(xù)編.第2冊:1954-1956
-
>
吳宓日記續(xù)編.第1冊:1949-1953
舊時光很玉壺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7850489
- 條形碼:9787517850489 ; 978-7-5178-5048-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舊時光很玉壺 本書特色
玉壺的山水、民俗、風土、人物、建筑、童謠、俚語等許多消失在遙遠時空中的文明碎片,猶如一幅幅水墨畫,都在本書中呈現(xiàn)。每個人都有自己獨有的故鄉(xiāng),而這些獨有的,卻偏偏又是我們共鳴的。各花各眼,各人各名,褪去皮表各色,故鄉(xiāng)的內(nèi)里都是一腔熱血沸騰,翻江倒海,又不露聲色。
舊時光很玉壺 內(nèi)容簡介
《舊時光 很玉壺》是一本描寫地方文化的散文集,作者著眼于溫州文成縣玉壺鎮(zhèn),以走訪鄉(xiāng)村,尋找村莊故事的形式記錄當?shù)貧v史、人文、民俗、古建筑等方面的內(nèi)容。為更好地挖掘、闡釋、弘揚、傳承地方文化,作者從多個角度,以圖文并茂的形式和自然細膩的筆觸,描繪玉壺當?shù)氐牡乩須v史、風土人情、傳統(tǒng)習俗與鄉(xiāng)土記憶。
舊時光很玉壺 目錄
陳山 陳事陳情惹人醉
外村 那寺那屋那樹那古道走遍天涯海角忘不了
底村 多少往事繞心頭愿有歲月可回首
中村 糧管所染布坊古井都停留在時光深處
上村 古道酒廠老醫(yī)院縱有執(zhí)念留不住
山背 清流門前過傳說處處說
炭場 故事不多宛如平常一段歌
下東溪 一曲清水繞村走四面青山側耳聽
李山 世外桃源地百年“無賭村”
林龍 坑水蘊故事青山藏奇巖
玉壺棟 風風雨雨六百年能否再立數(shù)百載
獅巖寨 寨門寨碑斷墻嘹望臺都付與了悠悠歲月
天妃宮 臺上臺下都是戲前塵往事說不盡
筏運 小小竹筏江中游玉泉溪水向東流
下新屋 雕梁畫棟三百年一聲惋惜嘆不休
華僑影劇院 有過多少往事仿佛就在昨天
漈門坑水庫 揮灑青春與汗水收獲電燈和光明
木器社 相逢一笑話當年
竹器社 谷簟谷篋番薯筇悠悠往事君記否
后記 抓取經(jīng)年的時光略記幾筆
舊時光很玉壺 節(jié)選
老街 逝去了繁華逝不去記憶 有一種吆喝聲總在我心里流淌,那聲音溫暖、熱烈,伴著四季的風和雨,伴著樓頭店(玉壺方言,“店”在這里不發(fā)第四聲,而是念第三聲)屋檐上的陽光,伴著下園南貨特殊的氣味,伴著店橋頭穿梭的人流,伴著店橋嶺青石板上清脆的腳步聲,伴著店橋街此起彼伏的說笑聲,伴著店橋尾濃郁撲鼻的酒香,從底村到中村,稠稠地彌漫而來,那么遙遠,那么悠長,又那么切近,那么短促…… “涼腐哎,涼腐哎!薄邦侒遥ㄓ駢胤窖,斗笠)哎,顏笠,快來買顏笠……”“蝦皮,蝦皮,新鮮的蝦皮……”在我兒時的記憶里,店橋街是玉壺*熱鬧的地方,各種叫賣聲此起彼伏。 翻開《瑞安縣志》,得見如下記載:據(jù)1931年調(diào)查,玉壺街長八十丈,寬六尺,有店屋五十間,商業(yè)七十六戶。玉壺街即玉壺老街,位于玉壺鎮(zhèn)中村。玉壺老街從上至下可分為樓頭店、下園、店橋頭、店橋嶺、店橋街和店橋尾。 有一種記憶在樓頭店 底村村主任胡希勃和中村村支書胡興虎告訴我:玉壺人自古以來口口相傳,玉壺商業(yè)發(fā)展的起點在樓頭店。 樓頭店在底村店樓墩下首,位于新宅巷與直路交叉路口北側上方。說起樓頭店,這多少還與玉壺胡氏始祖胡秀成(字孟遷)有關:宋雍熙四年(987)十月,胡秀成家遭回祿(火災),由萬全胡陽遷至安固縣(今屬瑞安)嘉嶼鄉(xiāng)胡岙(今文成縣周壤鎮(zhèn)胡岙村)而居,至八世孫隆卅二由周壤胡岙分居玉壺象崗(也稱象崗寮和外樓垟)。大鑿至底村的古道途經(jīng)胡岙至玉壺,從胡岙始,經(jīng)半嶺、五鋪嶺、潘山橋、拔稻窟、三官亭、梅園路口、店樓墩、樓頭店,至此分為兩條路:向東過玉泉街和塘下街交叉路口、店橋頭(從店橋頭向下可到店橋街、塘下街等地)、外樓樟樹根墩、象崗;向南過新宅巷到象崗。樓頭店就位于這兩條老路的交叉點上。隆卅二所生活的年代,玉壺尚是沙灘和荊棘叢生的原始森林。其后代子孫逐漸向象崗周邊的外樓、大祠堂、樓頭店、店樓墩等地分居。漸漸地,有人在樓頭店一帶進行農(nóng)產(chǎn)品交易。樓頭店到底何時形成?不詳。據(jù)玉壺人流傳下來的說法:清乾隆、嘉慶時期至20世紀七八十年代,這里一直有店鋪。 為什么會起名樓頭店呢?因為這里的路面高于下方的壺山路和店橋頭。一樓位于路面下方,二樓與路面平行,這里的住戶就在二樓開店,因而起名樓頭店。對于樓頭店,我還有一點不明白:玉壺人念“店”字發(fā)的是第四聲,為什么樓頭店的“店”發(fā)第三聲?這與胡秀成和隆卅二的原居住地有沒有關系?答案你來說。 胡希勃告訴我:古時候,新宅巷和直路交叉路口西側有一個道坦,道坦很大,平時是孩子們玩耍的好地方。轉銅鈿、打紙板、跳繩、追逐、嬉鬧,孩子們在這里盡情地玩耍著。大人們有事沒事也來這里站站、坐坐,聊聊天、吃吃“煙酒”(即烤煙)。樓頭店*早的商品交易點就在道坦對面的草寮里。 關于樓頭店的書面記載,目前能找到的只有吳步行“乾生”中藥店的一點點資料。 據(jù)《徐村吳氏族譜》記載,生于清咸豐丁巳年(1857)的吳步行家住大鑿鎮(zhèn)徐村,因醫(yī)術高明,會調(diào)制膏藥,在大鑿一帶小有名氣。玉壺鎮(zhèn)垟頭村有一位名叫胡國勛的地主得了一種病,遍訪名醫(yī)都無法治愈。得知吳步行醫(yī)術好,胡國勛就派一位長工去大鑿把吳步行請到玉壺蟬頭。經(jīng)過一段時問的治療,胡國勛的病好了。為了答謝吳步行,胡國勛給了吳步行一些銀番鈿(方言,銀圓的意思)。有了錢,吳步行就買下了樓頭店道坦上方的一塊空地,蓋了一間房子,開了一家店號為“乾生”的中藥店,兼制膏藥專治跌打損傷。由于吳步行醫(yī)術高明、誠實守信,中藥店生意興隆。有了錢,有了房子,該安家了。不久,吳步行娶了林龍的胡義聰之女,生兒育女,安心待在玉壺。每天來吳步行店里看病的人很多,有時也會有人來請吳步行出診,說是家中的病人走不動,只能請醫(yī)生去一趟。于是,吳步行經(jīng)常走路去林龍、金星、朱雅、周壤等地給人看病,有時也會坐竹排去瑞安東坑、上林等地給人看病。吳步行對所有病人一視同仁,有人沒錢治病,他就把膏藥送過去,且不收分文。由此,玉壺人普遍都很敬重他。古時候,人們一般尊稱有學問有地位的人為“先生”,像冰心、楊絳和林徽因皆是女性中的“先生”。剛開始,人們也稱其為吳步行先生,久而久之,就簡稱為“吳先”。據(jù)說當年的玉壺,一些有錢人一旦得了病,都會叫家人去請“吳先”。后來,隔壁一戶人家開了一家小店,以賣香煙和烤煙為主,香煙的品牌有大前門、老刀牌、紅金、飛馬、強盜等。店主勤勞善良,生意很好。不久,對面下方有一戶人家從大壤搬到這里,男主人姓名的*后一個字是“進”,做豆腐的手藝很好,人稱“大壤進”。后來的后來,道坦一帶也蓋起新房子,這一帶就成了如今的直路。 在我的記憶里,“大壤進”家的豆腐白白的、嫩嫩的,味道可好了。猶記得,清晨的外樓路上,我常遇見一名個子不高、身材結實的三十歲左右的男子(“大壤進”的兒子)頭頂一塊豆腐板,兩手垂著。說也奇怪,那豆腐板竟穩(wěn)穩(wěn)地貼在他
舊時光很玉壺 作者簡介
胡曉亞,浙江文成人,“70后”,漢語言文學本科畢業(yè),中學一級教師,當過記者和編輯,熱衷散文創(chuàng)作,曾在《延河》《海燕》《東甌》《溫州日報》等報紙雜志發(fā)表作品若干。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姑媽的寶刀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巴金-再思錄
- >
名家?guī)阕x魯迅:故事新編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