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光臨中圖網(wǎng) 請 | 注冊

上河記

黃河遠(yuǎn)上,上河為記,走過河邊的英雄與凡人,玫瑰、羔羊肉與酒,花兒會上的歌聲和笑靨,城堡和老渡口的夢……著名作家評論家李敬澤旅行與寫作,在大地上行走,看本真的黃河。

作者:李敬澤
出版社:浙江文藝出版社出版時間:2022-11-01
開本: 其他 頁數(shù): 297
讀者評分:5分1條評論
本類榜單:文學(xué)銷量榜
中 圖 價:¥37.0(5.3折) 定價  ¥69.8 登錄后可看到會員價
加入購物車 收藏
運(yùn)費(fèi)6元,滿39元免運(yùn)費(fèi)
?新疆、西藏除外
本類五星書更多>
買過本商品的人還買了

上河記 版權(quán)信息

上河記 本書特色

黃河遠(yuǎn)上,上河為記,走過河邊的英雄與凡人,玫瑰、羔羊肉與酒,花兒會上的歌聲和笑靨,城堡和老渡口的夢……著名作家評論家李敬澤旅行與寫作,在大地上行走,看本真的黃河。本書是作者對田野、對山河故人、對實際的而不是理念的人世與人事的持久熱情和向往。

上河記 內(nèi)容簡介

本書是著名作家、評論家李敬澤的黃河旅行圖文隨筆集。2000年,漫游黃河流域。從苦水的玫瑰到河州的花兒與少年,從記憶中的蕭關(guān)道到西吉寂寞的城堡,從廣福寺的百靈鳥到米脂街頭的堂吉訶德,李敬澤帶著異鄉(xiāng)人的眼光踏上旅途,漸漸地,黃河成為熟悉的故鄉(xiāng)。2019年,重返黃河,恰如久別重逢。呂梁山的夜晚,帶著酒香,讓人沉醉……十五篇文,記錄下河邊難忘的日夜。走過歷經(jīng)時光雕琢的渡口和村莊,與往昔的和此世的靈魂暗通款曲,在古老的故事與鮮活的日常經(jīng)驗中,遙望壯闊的文明上游,勘探這大河本真的面貌。

上河記 目錄

厚土紅城/001

從渡口到渡口/023

合作的夜晚/046

在草原,在大夏河邊/063

蝴蝶與花兒之浪/087

尋常蕭關(guān)道/106


海原狼至雨/130

城堡/147

天翻地覆時/174

同心路上/189


百靈地/217

瓷盅下的榆林/232

米脂街頭的堂吉訶德/251

夢一場及遍地紅花/266


自呂梁而下/278


我一無所知/293


展開全部

上河記 節(jié)選


我一無所知
——2001年的序,2022年的跋 有一段時間,有句話在朋友中間流傳:
我對世界一無所知。
這話是劉震云說的,是劉震云隨口而出的諸多格言中的一句。像所有的格言一樣,它有炫目的表面效果,也有經(jīng)不起深究的混亂,它是一個把水?dāng)嚋喌钠羷幼鳌?
它很有效。有一天,有記者問:“能不能用一句話說出你對黃河的感覺?”
我愣了一下,我知道我必須說出一句格言,我靈機(jī)一動,萬分誠懇地說:
“我對黃河一無所知!
那位記者很滿意。 沿著黃河,我從甘肅、寧夏、內(nèi)蒙古走到陜西,從六月走到九月,我當(dāng)然不是一無所知,我的問題是難以確切地說出自己所知的是什么。我不僅在旅行,我*終還要寫作,面對電腦時我審視我的經(jīng)歷和感覺,努力逼近,看清它。
史蒂文斯曾把這樣的工作比作“擦玻璃窗”,這真是一件不容易的活兒。 關(guān)于黃河,人們說得太多了,玻璃窗上有厚厚的塵埃落定。它幾乎不是一條被看到的河,而是被說出的河。
我曾經(jīng)設(shè)想,我可以把自己擦得干干凈凈,似乎我從未見過這條河、從未聽說這條河,這條河似乎**次被人,也就是被我看到和描述。但我發(fā)現(xiàn)這很難做到,黃河不是異域,黃河就流在我的血管里,流過一個中國人的前生今世,你得拿出絕頂?shù)某C情才能假裝自己從不認(rèn)識它。
我認(rèn)識它,就像認(rèn)識我家樓下的那條街道。但我真的認(rèn)識那條街道嗎?冷清的店鋪里神色恍惚的店員、無休無止拉著胡琴的乞丐、擦車的孩子、站在深夜寒風(fēng)中的女人、兜售盜版光盤的瘸子、遛狗的老人,還有街上匆匆走過的所有人,我認(rèn)識他們嗎?
同樣,行于河邊,我感到熟悉、親切,我也感到巨大的陌生。我見到了很多的人和事,但見得越多,我越覺得在這一切下面肯定有更廣闊更深邃的事物是我沒有見到、難以接近的,我時時意識到它們的存在——就像一個人行于黑夜的荒原,你的火把或手電照亮你眼前的路,這時你敢說你對世界不是一無所知嗎?
所以,行走黃河的結(jié)果就是我不敢輕易地談?wù)擖S河。在此之前,我可以滔滔不絕地談?wù)撍,談(wù)擖S河兩岸的土地、人民、歷史和文化,但現(xiàn)在,我不敢了。我回到北京,回到書齋生活,我看到報紙、雜志和一本本的書中,我的同行們在高談闊論,黃河哺育了一個古老民族的文明和文化,關(guān)于這種文明和文化,這個民族的知識分子可以像解剖一具尸體一樣超然自信地做出分析和判斷,似乎我們已經(jīng)完全掌握了它的本質(zhì),就像牢牢地抓住了一塊石頭。
但黃河不是石頭,文化也不是,它們是水。行于河邊時,我為它浩大的、流動不居的多樣性而驚嘆。地質(zhì)、氣候、血緣、語言、飲食、服飾、房屋、作物……還有人的表情、人的信仰、人的記憶,人們感受、思想和表達(dá)的方式,等等等等,十里不同風(fēng),百里不同俗,這千里萬里的河流和大地是如此紛繁多彩。沒有這種無限的多樣性就沒有這個民族,沒有這個被人談?wù)摰闹腥A文明和文化。
那么,反過來看,我們究竟是憑借什么論定和說出它的“本質(zhì)”的呢?不是憑著對這種多樣性的認(rèn)識,而是憑著對這種多樣性的麻木不仁,憑著一種遮蔽和抹去民族生活豐厚、復(fù)雜質(zhì)地的強(qiáng)大沖動。我們從未站在河邊,過去一百年來人們實際上是站在塞納河邊或泰晤士河邊看黃河,以為一目了然。
我們的話如同塵埃泥沙,黃河如果干了,也是被人說干的。 我為什么還要說?
原因有二:
**,我答應(yīng)了人家,從黃河回來,我要說點什么;
第二,我要說的在很大程度上不是黃河,而是我在河邊的日子。黃河使我有了幾十個富饒豐滿的日子:喧鬧、沉靜、鮮艷、晦暗、快樂、沮喪、放浪、莊重。它們在此前此后的日子里閃閃發(fā)光,我樂于回憶它們,從中選出十幾個日子在電腦上重新過一遍。 我盡量避免對著黃河夸夸其談,我只對著我自己:這個人行于河邊,他看到了什么?他如何理解他所看到的事物?他做出理解的背景是什么?他真的理清他的印象和思想了嗎?
對這一切,我毫無把握,寫的時候我感到比行走更為困難,我常常覺得很多話是說不清的,我還不能把“玻璃窗”擦得锃亮,達(dá)到一種堅硬透徹的確切和明晰。
但事情的有趣之處也在這里,我在差不多一個月的時間里寫完了這本書,這是一次激越的寫作經(jīng)驗,如同飛翔,御風(fēng)而飛,飛在廣大、混沌、難以測度的地方。
每到一個地方,我都得告訴那里的人們我是誰,我來干什么。我看他們,他們也用陌生的目光看我,我這輩子不曾那樣沒完沒了不厭其煩地自我介紹。
“我是誰?”——這漸漸成了一個重大問題,在河邊的日子里,它成了面對黃河時必須解答的問題。
那么,至少,我確認(rèn),我是黃河的后裔。

上河記 作者簡介

李敬澤 作家、評論家。1964年生于天津。1984年畢業(yè)于北京大學(xué)中文系。曾任《人民文學(xué)》雜志主編,現(xiàn)為中國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
著有理論批評文集和散文隨筆集十余種。2017年出版散文集《青鳥故事集》《詠而歸》,2018年出版評論集《會議室與山丘》、長篇隨筆《會飲記》,2021年出版評論集《跑步集》。
曾獲魯迅文學(xué)獎文學(xué)理論評論獎,《南方都市報》華語文學(xué)傳媒大獎年度文學(xué)評論家獎、年度散文家獎,十月散文雙年獎杰出成就獎等多種獎項。

商品評論(1條)
書友推薦
本類暢銷
編輯推薦
返回頂部
中圖網(wǎng)
在線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