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補遺雷公炮制便覽 (一函2冊)
-
>
方劑學
-
>
(精)河南古代醫(yī)家經驗輯
-
>
中醫(yī)珍本文庫影印點校(珍藏版):醫(yī)案摘奇·雪雅堂醫(yī)案合集
-
>
中醫(yī)珍本文庫影印點校(珍藏版):外科方外奇方
-
>
中醫(yī)珍本文庫影印點校(珍藏版):用藥禁忌書
-
>
中醫(yī)珍本文庫影印點校(珍藏版):沈氏女科輯要箋疏
功能性便秘的中西醫(yī)結合診療 版權信息
- ISBN:9787030726162
- 條形碼:9787030726162 ; 978-7-03-072616-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功能性便秘的中西醫(yī)結合診療 內容簡介
本書的編寫本著“在總結中求創(chuàng)新”的原則,一是要著重介紹功能性便秘的病因及發(fā)病機制,從解剖學開始,到各種發(fā)病機制、癥狀、體征、輔助檢查、治療方法等進行詳細的論述;中醫(yī)方面著重分析便秘的相關中醫(yī)理論,并歸納總結的便秘的病因及發(fā)病機制,收集名老中醫(yī)對本病的認識及經驗,精選名老中醫(yī)的臨床醫(yī)案,縱向體現(xiàn)中醫(yī)理法方藥的用藥特點,提高讀者對功能性便秘的理論及臨床認識水平。
功能性便秘的中西醫(yī)結合診療 目錄
前言
**章大腸的解剖結構和生理1
**節(jié)解剖結構1
第二節(jié)生理功能5
第二章排便的生理過程7
第三章功能性便秘的發(fā)病機制8
**節(jié)慢傳輸型便秘8
第二節(jié)功能性排便障礙11
第三節(jié)正常傳輸型便秘11
第四章功能性便秘的診斷、鑒別診斷14
**節(jié)診斷標準14
第二節(jié)鑒別診斷15
第五章功能性便秘的輔助檢查16
**節(jié)直腸指診16
第二節(jié)結腸傳輸試驗16
第三節(jié)肛門直腸測壓16
第四節(jié)全結腸測壓17
第五節(jié)球囊逼出試驗17
第六節(jié)排糞造影17
第七節(jié)盆底肌電圖17
第八節(jié)盆底超聲18
第六章功能性便秘相關中醫(yī)理論20
**節(jié)古代文獻中對便秘的認識20
第二節(jié)大腸的生理功能及特性21
第三節(jié)其他臟腑對大腸功能的影響23
第七章功能性便秘的病因病機及辨證論治28
**節(jié)病因病機28
第二節(jié)辨證分型30
第三節(jié)治則治法33
第八章功能性便秘常用的中藥和中成藥37
**節(jié)中藥的應用37
第二節(jié)中成藥的應用51
第九章功能性便秘的中醫(yī)外治療法60
**節(jié)古代文獻研究60
第二節(jié)中醫(yī)外治特色療法61
第十章功能性便秘的西醫(yī)治療70
**節(jié)一般治療70
第二節(jié)藥物治療71
第三節(jié)生物反饋治療75
第四節(jié)其他治療76
第五節(jié)外科治療78
第十一章療效評價標準89
第十二章功能性便秘的健康教育與隨訪91
**節(jié)健康教育的意義91
第二節(jié)健康教育的途徑91
第三節(jié)健康教育的內容92
第十三章特殊人群的功能性便秘94
**節(jié)老年功能性便秘94
第二節(jié)兒童功能性便秘96
第三節(jié)妊娠期功能性便秘99
第十四章當代名醫(yī)診治經驗104
**節(jié)李佃貴經驗104
第二節(jié)李玉奇經驗106
第三節(jié)李桂賢經驗107
第四節(jié)朱良春經驗109
第五節(jié)劉啟泉經驗110
第六節(jié)朱秉宜經驗112
第七節(jié)王生義經驗114
第八節(jié)張小萍經驗115
第九節(jié)田振國經驗116
第十節(jié)石志超經驗117
第十一節(jié)王琦經驗118
第十二節(jié)劉鐵軍經驗118
第十三節(jié)柯曉經驗119
第十五章當代名醫(yī)驗案分析122
**節(jié)李佃貴醫(yī)案122
第二節(jié)李玉奇醫(yī)案123
第三節(jié)李桂賢醫(yī)案124
第四節(jié)劉啟泉醫(yī)案125
第五節(jié)朱秉宜醫(yī)案126
第六節(jié)王生義醫(yī)案126
第七節(jié)石志超醫(yī)案128
第八節(jié)劉鐵軍醫(yī)案129
第九節(jié)張小萍醫(yī)案129
第十節(jié)朱良春醫(yī)案130
第十一節(jié)柯曉醫(yī)案131
功能性便秘的中西醫(yī)結合診療 節(jié)選
**章大腸的解剖結構和生理 **節(jié)解剖結構 大腸(large intestine)是消化管的下段,全長1.5 m,全程圍繞于空、回腸的周圍,可分為盲腸、闌尾、結腸、直腸和肛管5部分。大腸的主要功能為吸收水分、維生素和無機鹽,并將食物殘渣形成糞便,排出體外。 除直腸肛管和闌尾外,結腸和盲腸具有三種特征性結構,即結腸帶(colic bands)、結腸袋(haustra of colon)和腸脂垂(epiploicae appendices)。結腸帶由腸壁的縱行肌增厚所形成,沿大腸的縱軸平行排列,分為獨立帶、網膜帶和系膜帶3條,均會聚于闌尾根部。結腸袋是腸壁由橫溝隔開并向外膨出的囊狀突起,這是由于結腸帶短于腸管的長度使腸管皺縮所形成的。腸脂垂是沿結腸帶兩側分布的許多小突起,由漿膜和其所包含的脂肪組織形成。在正常情況下,大腸管徑較大,腸壁較薄,但在疾病情況下可有較大變化。 一、盲腸 盲腸(caecum)是大腸的起始部,長6~8 cm,其下端為盲端,上續(xù)升結腸,左側與回腸相連接。盲腸位于右髂窩內,其體表投影在腹股溝韌帶外側半的上方。但在胚胎發(fā)育過程中,有少數(shù)情況,由于腸管旋轉異常,可出現(xiàn)異位盲腸,既可高達髂嵴以上,也可低至骨盆腔內,甚至出現(xiàn)于腹腔左側。 一般情況下,盲腸屬于腹膜內位器官,其各面均有腹膜被覆,因無系膜或僅有短小系膜,故其位置相對較固定。少數(shù)人在胚胎發(fā)育過程中,由于升結腸系膜不同程度保留,使升結腸、盲腸具有較大的活動范圍,稱移動性盲腸。這種情況可導致腸扭轉的發(fā)生。另外,由于結腸系膜過長,在盲腸和升結腸后面,形成較深的盲腸后隱窩,小腸易突入,形成盲腸后疝。 回腸末端向盲腸的開口,稱回盲口。此處腸壁內的環(huán)行肌增厚,并覆以黏膜而形成上、下兩片半月形的皺襞稱回盲瓣(ileocecal valve),此瓣的作用為阻止小腸內容物過快地流入大腸,以便食物在小腸內充分消化吸收,并可防止盲腸內容物逆流回小腸。在回盲口下方約2 cm處,有闌尾的開口(圖1-1)。 圖1-1直腸的解剖 二、闌尾 闌尾(vermiform appendix)是一長220 cm、直徑0.5~1.0 cm的盲管,內腔與盲腸相通,其末端游離。闌尾是盲腸末端在進化過程中退化形成的,形如蚯蚓,又稱蚓突(圖11)。闌尾被有腹膜,闌尾系膜連于末端回腸系膜下部。闌尾全長都附有闌尾系膜,其活動性較大。闌尾開口于回盲瓣后下方2 cm處,口有半月形闌尾瓣,防止糞汁或異物進入腔內。闌尾的組織結構和結腸其余部分相同,其上皮含大量杯狀細胞及腸內分泌細胞,黏膜層和黏膜下層有發(fā)達的淋巴組織,是其結構上的特點,特別在中青年中十分發(fā)達。慢性炎癥后,其正常結構被纖維組織替代。闌尾的闌尾根部在體表的投影位置,通常以臍和右髂前上棘連線的外、中1/3交界處作標志,臨床上稱麥克伯尼點(McBurney point),此點壓痛是診斷急性闌尾炎的一個重要體征。 三、結腸 結腸(colon)是介于盲腸與直腸之間的一段大腸,整體呈M形,包繞于空、回腸周圍。結腸分為升結腸(ascending colon)、橫結腸(transverse colon)、降結腸(descending colon)和乙狀結腸(sigmoid colon)4部分。結腸的直徑自起端6 cm,逐漸遞減為乙狀結腸末端的2.5 cm,這是結腸腔*狹窄的部位。 結腸形態(tài)特征:①有半球形隆起的結腸袋,袋間有深的切痕,從腔內看是結腸半月形皺襞向腸腔突出處。②表面有3條平行等距縱行的結腸帶,由外層肌層構成,其中一條位于橫結腸腸系膜附著處(結腸系膜帶),另一條在大網膜(大網膜帶)。③沿結腸帶有許多蒂內含脂肪的臟腹膜突起,稱腸脂垂,長2~3 cm,它可以發(fā)生扭轉、炎癥和壞死病變。 (一)升結腸 升結腸長約15 cm,在右髂窩處,起自盲腸上端,沿腰方肌和右腎前面上升至肝右葉下方,轉折向左前下方移行于橫結腸,轉折處的彎曲稱結腸右曲(right colic flexure),或稱肝曲。升結腸屬腹膜間位器官,無系膜,其后面借結締組織貼附于腹后壁,故活動性甚小。 (二)橫結腸 橫結腸長約50 cm,起自結腸右曲,先行向左前下方,后略轉向左后上方,形成略向下垂的弓形彎曲,至左季肋區(qū),在脾臟面下份處,折轉成結腸左曲(left colic flexure),或稱脾曲,向下續(xù)于降結腸。橫結腸屬腹膜內位器官,由橫結腸系膜連于腹后壁,活動度較大,其中間部分可下垂至臍或低于臍平面。 (三)降結腸 降結腸長約25 cm,起自結腸左曲,沿左腎外側緣和腰方肌前面下降,至左髂嵴處續(xù)于乙狀結腸。降結腸與升結腸一樣屬腹膜間位器官,無系膜,借結締組織直接貼附于腹后壁,活動性很小。 (四)乙狀結腸 乙狀結腸(sigmoid colon)長約40 cm,在左髂嵴處起自降結腸,沿左髂窩轉入盆腔內,全長呈乙字形彎曲,至第3骶椎平面續(xù)于直腸。乙狀結腸屬腹膜內位器官,由乙狀結腸系膜連于盆腔左后壁。由于乙狀結腸系膜在腸管中段幅度較寬,所以乙狀結腸中段活動范圍較大,常成為乙狀結腸扭轉的因素之一。乙狀結腸也是憩室和腫瘤等疾病的多發(fā)部位。 四、直腸 直腸(rectum)位于骶骨前方,在第3骶椎高度,上續(xù)乙狀結腸,向下穿過盆膈續(xù)為肛管,全長約12 cm。直腸從上向下,由腹膜間位逐漸移行為外位。在直腸上部,兩側及前方均有腹膜包裹;下行至第4~5骶椎高度,腹膜僅包被直腸的前面,在男性則移行于膀胱的后面,被蓋精囊的上部,構成直腸膀胱陷凹;在女性則反折至陰道穹后部,形成直腸子宮陷凹。腹膜反折高度男女有差異,女性比男性低1.5~2 cm。直腸子宮陷凹距肛門5.5~6 cm;直腸膀胱陷凹距肛門7.5~8 cm。 毗鄰直腸后借疏松結締組織與骶骨、尾骨和梨狀肌相鄰,其間有直腸上血管、骶叢和盆內臟神經及盆交感干等結構。直腸兩側借直腸側韌帶連于盆側壁。韌帶內有直腸下血管和盆內臟神經等結構;韌帶后方有盆叢及髂內血管的分支。男性直腸前面隔著直腸膀胱陷凹與膀胱底上部精囊和輸精管壺腹毗鄰,凹中有回腸和大網膜等,凹底腹膜反折線以下則有膀胱底下部、精囊、輸精管壺腹、前列腺和輸尿管盆段,它們與直腸之間隔以直腸膀胱隔;女性直腸前面隔著直腸子宮陷凹,與子宮和陰道穹后部相鄰,凹內有腹腔臟器,凹底腹膜反折線以下、直腸前面與陰道之間有直腸陰道隔分隔。 五、肛管 肛管(anal canal)上段的黏膜形成6~10條縱行的皺襞,稱肛柱。各肛柱下端間有半月形黏膜皺襞相連,稱肛瓣。兩個相鄰肛柱下端與肛瓣圍成的袋狀小陷窩,稱肛竇(圖12)。竇內易積存糞屑,引起感染,甚至可發(fā)展為肛瘺等。各肛瓣和肛柱的下端共同連成一鋸齒狀的環(huán)形線,稱齒狀坊(肛皮線),是皮膚和黏膜的分界線。齒狀線以下有一寬約1 cm的環(huán)狀帶,表面光滑而略有光澤,稱肛梳(痔環(huán))(圖1-2)。在齒狀線以上的黏膜和肛梳的皮下有豐富的靜脈叢,病理情況下靜脈叢淤血曲張則形成痔,在齒狀線以上者稱內痔,以下者稱外痔。肛梳下緣有一環(huán)狀線,稱白線,此線恰為肛門內、外括約肌的交界處,活體指診時可觸知一環(huán)狀溝,即上述兩肌的分界溝。白線以下的皮膚顏色較深,下方不遠即終于肛門(圖12)。但此處的環(huán)形肛管的平滑肌層和其他部分的腸壁一樣,都是由內環(huán)、外縱兩層肌構成。但此處的環(huán)形肌層特別厚,形成肛門內括約肌,此肌可協(xié)助排便;環(huán)繞在肛門內括約肌周圍的骨骼肌則構成肛門外括約肌,有較強的控制排便功能。 圖1-2肛管的解剖 六、血液供應、淋巴引流和神經支配 (一)動脈 大腸動脈主要源于腸系膜上下動脈的分支,兩者以結腸左曲為分界。①腸系膜上動脈,右結腸動脈、中結腸動脈→升結腸、結腸右曲和橫結腸。②腸系膜下動脈→左結腸動脈、乙狀結腸動脈、上直腸動脈→降結腸、乙狀結腸和直腸上部。此外,直腸中部由髂動脈的分支中直腸動脈供應,直腸下部由髂內動脈分支下直腸動脈(痔中動脈)、陰部內動脈分出的肛門動脈和腹主動脈分出的骶中動脈供應。 (二)靜脈 靜脈與同名動脈伴行,盲腸至直腸上部的腸管血液經腸系膜上、下靜脈匯入門靜脈。直腸中下部血液經髂內靜脈匯入下腔靜脈。直腸肛管壁內外的靜脈有較粗大靜脈支互相吻合,形成發(fā)達的靜脈叢,此處是門靜脈系和下腔靜脈系吻合交通部,當門靜脈高壓時常發(fā)生痔靜脈怒張。 (三)淋巴回流 結腸淋巴管液依次注入下述淋巴結:結腸上淋巴結(腸脂肪垂內)→結腸旁淋巴結(結腸系膜緣)→中間組淋巴結(腸系膜內,沿結腸動脈)→中央組淋巴結(腸系膜動脈根部),*后歸入胸導管。直腸淋巴液大部分歸入髂內淋巴結,在齒狀線以下部分歸入腹股溝淋巴結,故肛管癌常轉移至腹股溝淋巴結,有別于直腸癌。結腸黏膜層中無淋巴管,淋巴管只從結腸黏膜下層始,故結腸癌浸潤全黏膜下層后才會發(fā)生淋巴結轉移。 (四)神經支配 大腸的平滑肌運動和腺體分泌由自主神經支配,左半結腸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來自腹腔神經叢和腸系膜上神經叢,右半結腸交感神經來自腸系膜下神經叢和腹下叢,副交感神經來自第2、3骶神經的盆內臟神經。副交感神經有興奮直腸肌,抑制肛門括約肌的作用。直腸的內臟感覺纖維末梢廣泛分布于直腸黏膜,形成大量內臟感受器,感受壓力、張力和各種化學刺激,對痛覺不敏感。肛管和肛門外括約肌由來自第3、4骶神經的肛門神經支配,感覺神經末梢豐富,受刺激后可引起括約肌收縮、痙攣而出現(xiàn)劇痛。因膀胱的神經也來自骶神經,故直腸或膀胱有病時可相互影響,如肛門疾病可發(fā)生反射性尿閉,而膀胱炎癥可引起里急后重等癥狀。 第二節(jié)生理功能 大腸的主要功能是進一步吸收糞便中的水分、電解質和其他物質(如氨、膽汁酸等),形成、儲存和排泄糞便。同時大腸還有一定的分泌功能,如杯狀細胞分泌黏液中的黏液蛋白,能保護黏膜和潤滑糞便,使糞便易于下行,保護腸壁防止機械損傷,免遭細菌侵蝕。 (一)水、電解質的運轉和吸收 大腸主要調節(jié)糞便的容量和電解質成分。人結腸吸收Na+和Cl-而分泌K+和碳酸氫鹽。Na+的運轉是小腸的特點之一,在霍亂和感染性腹瀉時可以飲用葡萄糖電解質溶液,但結腸上皮卻不存在這一性能。醛固酮能顯著增加結腸的離子運轉,鹽皮質激素只能輕度增加小腸對Na+的吸收,而糖皮質激素不但能刺激小腸與大腸中Na+的運轉,且增強生電Na+的吸收,結腸還顯著保留吸收Na+的能力,即結腸中很高的Na+濃度梯度時吸收Na+,也就是說當結腸腔內Na+濃度減低至30~50 mmol/ L時,結腸停止吸收Na+,而空腸腔內Na+濃度>130 mmol/L時才吸收Na+。 對水的吸收,健康人回盲部的流率為2 000 mL/24 h時,結腸24小時內可吸收5 000~6 000 mL水。影響結腸吸收水分的因素有腸腔內液體容量、成分和流率。結腸腔內有二羥膽汁酸時,可減少結腸對水的吸收。醛固酮和糖皮質激素增加生電和電中性的Na+吸收;腎上腺素和生長抑素增加電中性的NaCl吸收。當回盲部流率超過結腸吸收電解質的能力時,糞水排出量增加,但當小腸吸收和回盲部流率正常時,結腸吸收僅稍增加,而糞便內水排出顯著增加。人結腸的離體研究,Na+和水主要在升、橫結腸吸收,而直腸吸收較少,降結腸黏膜細胞頂部雖有Na+通道,但被一種保鉀利尿劑阿米洛利阻斷,說明不同結腸腸段對水和Na+的吸收有差別。Na+為轉運而Cl-卻是通過被動彌散。Na+ 和Cl-的吸收與其在腸腔內的濃度有關,腔內Na+濃度低至25 mmol/L時也有Na+吸收,高于25 mmol/L時 Na+吸收顯著增加。Cl-的吸收也有賴于腸腔內Cl-和HCO-3的濃度,同樣的腔內濃度,Cl-的吸收大于Na+的吸收。正常情況下Na+和Cl-均為主動轉運而部分Cl-依靠被動彌散。Na+在黏膜細胞頂膜進入細胞,當黏膜Na+濃度增高
- >
月亮與六便士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我與地壇
- >
煙與鏡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巴金-再思錄
- >
名家?guī)阕x魯迅:故事新編
- >
經典常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