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野菊花
-
>
我的父親母親 - 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
>
吳宓日記續(xù)編.第7冊.1965-1966
-
>
吳宓日記續(xù)編.第4冊:1959-1960
-
>
吳宓日記續(xù)編.第3冊:1957-1958
-
>
吳宓日記續(xù)編.第2冊:1954-1956
-
>
吳宓日記續(xù)編.第1冊:1949-1953
禾薌 版權(quán)信息
- ISBN:9787530683545
- 條形碼:9787530683545 ; 978-7-5306-8354-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禾薌 本書特色
麥花,豆苗,禾薌,谷穗,尹桂寧把記憶中的母親、奶奶和姥姥,用情感的絲線串連起來,小角度大切口,為我們展現(xiàn)出一幅如此青綠的時代畫卷。散文的靈魂是情,讀著尹桂寧的散文,仿佛在和一位朋友走在路上,隨意地、毫不設(shè)防地聊天,那是用真情寫意人生。她用細膩的筆觸描繪那素色的人間煙火。春天里,下場雪便能催發(fā)出《青黃覆雪》,吃個雞蛋也能生出《兩個雞蛋》中的腥氣與矜持,隨著嗅覺奇敏、忠于主人的狗狗進入了《我家小灰》,《病房里的春天》通過母親同幾位病友閑話嘮嗑來贊美生活,《修鞋記》里則表現(xiàn)對修鞋匠的抱怨不屑終又寬容釋懷的情感變化。一次晨練、一次遛彎、一次聚餐、甚至一句交談,都會讓她有感而發(fā),落筆成文。
禾薌 內(nèi)容簡介
本書是一部鄉(xiāng)土散文集。全書共分為四輯,分別是“麥花”“豆苗”“禾薌”“谷穗”,以谷物的生長過程來寓意人的生命歷程,構(gòu)思巧妙。作者以生于斯長于斯的家鄉(xiāng)為背景,以時代發(fā)展為線索,真實記錄了四代人的人生故事。既有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老一輩人的坎坷經(jīng)歷,也有當下與孩子的情感交流。語言流暢自然,富有感情,將時代的變遷與當?shù)氐娘L土人情娓娓道來,表現(xiàn)了普通人的幸福。
禾薌 目錄
**輯 麥花
家住淄河沿兒
母親老了
橋上橋下
西南一隅
進城記
兩個雞蛋
搖啊搖,搖到外婆橋
又是一年槐花香
父親
那口鍘刀
紡車嗡嗡轉(zhuǎn)人生
欄桿興起的年代
媽媽,我想對您說
一寫給母親的一封信
第二輯 豆苗
散落的金豆
年味
炒花生
鳳凰涅槳地,清苦度三年
那人
那事
說鼠
成長與責任——讀《走夜路大聲唱》有感
福窩
饞嘴丫頭
第三輯 禾薌
春來薺菜香
捋榆錢
樂安晨語
濃濃桑葚情
美麗校園我的家
霧里看花
雨中即景
離歌
青黃覆雪
初冬**場雪
怎一個情字了得
太極情緣
長了短了
修鞋記
方寸之間
夜行
微笑的空殼
紅色的綠道
魚來魚往
一籠不容二鳥
我家小灰(上)
我家小灰(中)
我家小灰(下)
祖輩傳下來的絕活——葦編
病房里的春天
秋天的孫武湖
網(wǎng)紅橋上網(wǎng)紅忙
秋蟲唧唧龍居夜
黃河日出
第四輯 谷穗
鞭策前行
仲夏之夜
貼心小棉襖
成人禮,讓你的青春有跡
可循
我被閨女炒了魷魚
媽,俺輸了
考前記事三則
高考在即
高考記事三則
買單
三斤排骨
后記
禾薌 節(jié)選
家住淄河沿兒 中國幅員遼闊,形成了兩百三十六萬兩千多個自然村,這些村莊有的高居山間,有的低處山腳,有的坐落于盆地,我的家鄉(xiāng)則橫臥平原。 每個村莊都有自己的記憶,在一馬平川的大平原上,村莊星羅棋布。兩村之間,百米之隔的有之,三五里的有之,多是雞犬相聞,阡陌縱橫,楊柳成蔭,田野之上青苗蔥綠,夏割小麥秋收玉米。 在廣袤的魯北平原上流淌著一條河,名日淄河,它流經(jīng)山東省東營市廣饒縣境內(nèi),后匯流小清河入海,位于淄河北岸的南高村,便是生我養(yǎng)我的地方。 村子不大,六十多戶人家,一家一戶挨著,說不盡的親密,鄰里共用的一堵墻把兩個院子分開來,組成一個個不規(guī)則的正方體。 這里沒有山清,卻不缺水秀。萬物在廣闊富饒的土地上孕育生長,果真是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明洪武二年(1369),高姓由山西省洪洞縣遷此立村,取名高莊村,后來村子分為南北兩部分,靠南的取名小高家莊,靠北的依舊稱高家莊。1950年,按照方位小高家莊定名南高村,高家莊也就稱北高村了。 起初,高家莊派生出來的南高村與北高村如雙胞胎般親密無間,孩子上學(xué)下學(xué)、村民上坡下坡無不從村里穿行,彼此間也像沒有隔墻的鄰居,家長里短互相傳送,逢過年過節(jié)互打問候。只是,后來北高村遷移到濰高路南側(cè),庭院整齊劃一不說,交通也更加便利,幾年后,舉村搬進了錦湖社區(qū),一院換得兩套樓房,自然是幸福得像城里人一樣,留下南高村有點找不到北。 如今,南高村僅有人口二百五十一人,村子雖小,卻是個人杰地靈的風水寶地。村里有退休的工人,有替班的年輕人,有考學(xué)出去的學(xué)生,也有在城里打工做生意的,總之,越來越多的人走出去,留下的大多是老弱病殘。隨著城鄉(xiāng)一體化的發(fā)展,南高村也將面臨著搬遷的趨勢,想到此,不免對即將消亡的村莊平添了幾分惆悵。 自改革開放以來,村里人憑借著吃苦耐勞的品質(zhì),又沾了縣城周邊的光,日子過得也算殷實,除了在外的上班族,還有不少人進城買了樓房,成為名正言順的城里人。 橋上橋下 村西有座橋,名日南高橋。 橋是跨在西里溝上的,遇到雨水充足的季節(jié),淄河開閘,水便泄到西里溝。 河溝兩旁的溝沿兒上錯落有致地生長著楊樹、榆樹和槐樹,在青黃不接的年月里,榆樹和槐樹可是救命的樹,曾填飽過無數(shù)人的肚皮,甚至救活過不少人的性命;靠近橋頭,依水而生的便是生命力旺盛的蘆葦,一到夏天,它們便竄過橋欄,晃動著毛茸茸的穗頭和長披針形的葦葉,熱情地和人打著招呼。貪玩的小孩子是比較識趣的,趴在橋欄上掐上幾根,舉過頭頂四下招搖,引來小伙伴的爭搶,瞬間橋頭上就熱鬧起來;低處的溝沿兒上爬滿了各種野菜,散了學(xué)的娃們,就跑到這里,揮舞鐮刀,撿拾豬草,紅撲撲的小臉蛋上掛滿密麻麻的汗珠,衣衫被打濕了一大塊,貼在脊背上。 出了村,一眼就能看到在晨光云影中靜臥的石橋,記不清多少次夢到站在石橋上。在我心里,這座石橋,宛如小家碧玉般,成為家鄉(xiāng)四周景物畫中*美的一幀。 聽母親說,石橋修建于1971年春。這座橋是青石條欄,東西走向,長約十米。從建成之日起它就一如既往地以拙樸又平靜的心境,橫臥在村頭的西里溝上,承載村里人上坡下地,外出打工,忙收忙種,歇腳聊天,還有南來北往從此經(jīng)過的外鄉(xiāng)人,不管是塵土飛揚或風吹雨淋,它都以淡定的心弦,連通人情的血脈,流動生命的元氣。如今,歷經(jīng)四十多年風雨的南高橋完成了使命,向時代交出了滿意的答卷。 回憶童年,大部分都是在橋上橋下度過的。春天,在溝沿兒上采摘榆錢和槐花,和小伙伴們在橋上追逐;夏天,從田間歸來,跑到橋下,在水里玩耍嬉戲;秋天,繁星點點,明月朗照的夜晚,坐在橋欄上聽大人講古說今;初冬,南高橋下的蘆葦,還頑強地抖擻出一分綠意,向即將來臨的嚴冬釋放出*后的活力,不久,迎來入冬后的**場雪,被雪覆蓋的橋安靜了下來,靜默地臥在那里,就像一位睡熟的老人。 隨著農(nóng)閑的到來,橋上出現(xiàn)了許多外鄉(xiāng)人,繼而,村子里便熱鬧起來。貨郎挑著擔子來了,一進村就晃動起撥浪鼓招攬生意:爆棒子(玉米)花的來了,一聲驚天動地的轟鳴招來了端著棒子粒的長龍;唱京韻大鼓的來了,村民們耳朵閑下來太久了,安靜地附耳傾聽,飽飽耳福;連戴墨鏡的瞎子也來了,讓他掐掐手指算上一卦,以求心安…… 在來來往往的擦肩中,不知發(fā)生過多少個鐫刻在時光里的故事。有親人的遠別,陌生人的初識,男子的娶親,女子的出嫁,老幼的扶持,故去者的送離……小小的一座石橋,能使遙遠變得親近,陌生變得熟悉,讓生活中的一切,都染上了溫馨的底色。 夜間,石橋也像疲憊了一般進入夢鄉(xiāng)。 也曾走過不少長橋、大橋,但家鄉(xiāng)的這座石橋,卻像臍帶般連通我的血脈,教我時不時地懷念,時不時地回想,讓自己像一滴淡墨,永遠地浸潤在石橋那一塊塊的青石中。 2007年,因修建孫武湖,淄河河道得以加寬,兩岸拓出大片土地,綠化林帶向兩側(cè)縱深綿延近幾公
禾薌 作者簡介
尹桂寧,山東省廣饒縣人,東營市作家協(xié)會會員,廣饒縣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兼秘書長,作品散見于《青年文學(xué)家》《渤海風》《魯中晨報》《黃河口文學(xué)》《黃河口晚刊》。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xué)叢書:一天的工作
- >
自卑與超越
- >
唐代進士錄
- >
煙與鏡
- >
詩經(jīng)-先民的歌唱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推拿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