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大家小書:蘇辛詞說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墨繪
-
>
(精)中國人的稱呼(簽名鈐印本)
-
>
楓涇史話
-
>
風詩的情韻:李山講《詩經(jīng)》
東西問 : 文明的碰撞與互鑒 版權(quán)信息
- ISBN:9787511061720
- 條形碼:9787511061720 ; 978-7-5110-6172-0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東西問 : 文明的碰撞與互鑒 內(nèi)容簡介
《東西問:文明的碰撞與互鑒》緊扣當下全球熱點話題,以“文明互鑒”“時代脈搏”“如是中國”“中美觀察”“文化生活”為五大主題,選取中國新聞社《東西問》欄目中近60位中外重磅嘉賓的觀點表達。本書旨在搭建東西方文明的多元對話平臺,通過通俗易懂的語言,展示這些權(quán)威嘉賓的精彩觀點,讓讀者理解東西方文化的“和而不同”,消弭存在于普羅大眾中對“他者”文化的刻板印象和諸多誤解,尤其是澄清針對中國的錯誤認知,倡導、呼吁包容心態(tài)和理性思考。
東西問 : 文明的碰撞與互鑒 目錄
汪德邁:跨文化視野下,如何看待西方個人主義和東方集體主義?
馬丁·雅克:為什么說中國是“文明型國家”的成功?
宋怡明:東西方之間存在“文明的沖突”嗎?
雷立柏:如何用拉丁語為中西對話“架橋”?
萬百安:美國法院門楣為何有孔子像?
法比奧·馬西莫·帕蘭迪:中國與西方的發(fā)展模式有何不同?
S.R.巴特:為什么說“文明的沖突”是不明智的?
理查德·西爾斯:中西文化交流如何為漢字“尋根”?
張國剛:東西文明以何種路徑才能走得更近?
王輝耀:完善全球治理,東西方如何“求同存異”?
許杰:文化交流之橋,如何跨越中西?
Part 2 時代脈搏
杜贊奇:解決全球現(xiàn)代性危機,東西方之間要競爭還是合作?
理查德·龐德:為何說抵制奧運會是短視和消極的?
阿里·扎希里:阿聯(lián)酋為何說要做中國好的伙伴?
韓貞愛:面對環(huán)保議題,韓中如何“雙向奔赴”?
鄭永年:誰是國際秩序的破壞者?
張?zhí)N嶺:為什么說全球化沒有死亡,不存在“修昔底德陷阱”?
方李邦琴:美國還是移民的“樂園”嗎?
艾明如:美國為何會對亞裔有“系統(tǒng)性”歧視?
埃伯哈德·桑德施奈德:動輒質(zhì)疑中國“滲透”為何暴露了西方的不自信?
丹·斯坦伯克:為什么說“WTO當初接受中國是一個錯誤”的論調(diào)是錯的?
易陽:西方“中國威脅論”的實質(zhì)是什么?
Part 3 如是中國
潘基文:恢復(fù)聯(lián)合國合法席位50年,中國為世界帶來了什么?
勝雅律:我如何“觀中國”?
王紹光:中國全過程人民民主何以豐富人類政治文明形態(tài)?
金刻羽:西方人眼中,中國經(jīng)濟為何總是“瀕臨崩潰”?
柯文思:能用“柴米油鹽”講述中國故事嗎?
大衛(wèi)·弗格森:如何向西方準確傳遞中國政治話語?
龍安志:中國文化價值觀之我見
馬克·力文:為什么說西方人理解中國需要“眼見為實”?
雷小山:中國推進共同富裕給跨國公司帶來新機遇
博拉特·努爾加利耶夫:走過二十年的上合組織蘊藏哪些“東方智慧”?
帕特里克·奈斯:中國道家生態(tài)思想與西方“永續(xù)農(nóng)業(yè)”理念有何相似之處?
唐瑞:如何看待中國對生物多樣性的保護?
Part 4 中美觀察
尼爾·布什:美國如何正確應(yīng)對中國崛起?
林毅夫:中美能躲過“修昔底德陷阱”嗎?
芮效儉:美國“從實力地位出發(fā)”與中國打交道為何不可行?
何慕理:美國處處反對中國,沒有前途
約翰·桑頓:中美關(guān)系如何“破冰”重建互信?
克雷格·艾倫:中美經(jīng)貿(mào)如何“再掛鉤”?
斯蒂芬·佩里:為什么說美國“錯過”了中國的崛起?
博爾格·布倫德:為何中美合作對全球氣候治理具有關(guān)鍵意義?
馬凱碩:中美關(guān)系需要贏家嗎?
戴維·蘭普頓:美國沒有加入亞投行是個戰(zhàn)略性錯誤
卡爾·勞斯迪亞:尼克松訪華50周年,中美如何重拾融冰初心?
孟德士:中美關(guān)系這種“勢頭”會持續(xù)嗎?
Part 5 文化生活
卜松山:如何以翻譯為徑展示中國文化之“美”?
吳漠。何覟楹畏g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
哥舒璽思:荷蘭語《紅樓夢》翻譯為何歷時13年?
松岡榮志:中國古典文學如何在現(xiàn)代日本“著陸”?
樸宰雨:“迅哥兒”和“閏土”為何讓我產(chǎn)生親近感?
大山:中國相聲界“洋面孔”如何笑貫中西?
馮浩烈:一戰(zhàn)停戰(zhàn)紀念日,為何要永久銘記一戰(zhàn)華工?
艾維他:為何說傳統(tǒng)中藥對現(xiàn)代藥物研發(fā)是一座寶庫?
竹內(nèi)亮:我如何用鏡頭講述中國、消弭偏見?
扶霞·鄧洛普:中餐在海外是被夸大還是被低估?
佐藤貴子:日本的中華料理熱何以經(jīng)久不衰?
東西問 : 文明的碰撞與互鑒 作者簡介
中國新聞社是以對外報道為主要新聞業(yè)務(wù),以海外華僑華人、港澳同胞、臺灣同胞和與中國有關(guān)系的外國人為主要服務(wù)對象的國家通訊社。中新社成立于1952年10月1日,經(jīng)過70年的發(fā)展,目前已建有多渠道、多層次、多功能的新聞信息發(fā)布體系,每天24小時不間斷向世界各地播發(fā)各類新聞信息產(chǎn)品,用戶遍及五大洲逾百個國家和地區(qū),形成了涵蓋海外主要華文媒體的全媒體客戶網(wǎng)絡(luò)。
中新社是中央7家主要新聞單位之一,被列入中央確定的首批6家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shè)的重點媒體。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煙與鏡
- >
隨園食單
- >
回憶愛瑪儂
- >
姑媽的寶刀
- >
唐代進士錄
- >
莉莉和章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