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野菊花
-
>
我的父親母親 - 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
>
吳宓日記續(xù)編.第7冊.1965-1966
-
>
吳宓日記續(xù)編.第4冊:1959-1960
-
>
吳宓日記續(xù)編.第3冊:1957-1958
-
>
吳宓日記續(xù)編.第2冊:1954-1956
-
>
吳宓日記續(xù)編.第1冊:1949-1953
生活在樹上:卡爾維諾傳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4797375
- 條形碼:9787544797375 ; 978-7-5447-9737-5
- 裝幀:平裝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生活在樹上:卡爾維諾傳 本書特色
《生活在樹上:卡爾維諾傳》是一份知識分子的傳記,一本作家作品框架指南,追憶卡爾維諾的寫作與人生軌跡,紀念不可磨滅的歲月記憶:卡爾維諾已離我們而去,但他的作品依舊是我們認識我們所處的日益復雜的現(xiàn)實的精妙工具。
卡爾維諾的家族記憶 學生歲月——
“我父母在加勒比海旅居多年之后決定回到祖國,我就在此時出生了。由此,這種漂泊不定感一直讓我對別處充滿憧憬。
“我父母在植物王國中施展才智,展現(xiàn)植物界的神奇現(xiàn)象與演化規(guī)律。我則被另一個植物界——文字叢林所吸引,因而拒絕了父母本來要教給我的那些知識;人類的智慧對我而言同樣是陌生的。
“我在里維埃拉,在那個獨有的小天地中度過了童年和青年時期。那里海灣擁著大海,崇山峻嶺崢嶸而崔嵬,似天然屏障護佑著我。狹窄的沿海公路將我與意大利分隔開來,近在咫尺的國界線將我與世界分隔開來。走出那方天地是我在重蹈出生的創(chuàng)傷,只是直到現(xiàn)在我才明白。”
“在米蘭和都靈奔波了一段時間之后,我在都靈停下了腳步,成為朱利奧·埃伊納烏迪以及與他共事的其他人的朋友與合作者……于是,此后大約十五年我一直是出版社的編輯。在這段時間里,我花在別人書上的時間要比花在自己書上的時間多。簡而言之,盡管表面上我處于樶有利的境地,但我仍設法在我自己和我的作家職業(yè)之間設置了一道屏障。”
六七十年代的卡爾維諾是國際化的卡爾維諾,是旅行家、數(shù)學家,是一位百科全書式的學者,他在大量科學讀物以及與“烏力波”的巴黎學者之間的友誼中得到滋養(yǎng),攻克了維托里尼所指出的關于《分成兩半的子爵》的二元論,從而獲得了新的概念工具。
“我寫作就是為了溝通,因為寫作是一種方式,通過這種方式我可以傳達一些東西,一些從我身處其中的文化、生活、經驗和文學中產生的東西。文學先行于我,而我賦予它很多個人的東西,賦予它通過人類傳遞并再次流傳的經驗。這就是我為什么寫作:使我成為某事某物的工具。當然這一工具肯定比我強大,它是人類觀察、判斷、評價、表達世界的方式,讓世界通過我進行傳遞并再次流傳的方式。它是一種文明、一種文化、一個社會存在并吸收經驗再讓其流傳的諸多方式之一。”
我想成為茂丘西奧。他具有很多美好的品質。首先,我欽佩他在那個野蠻的世界中所具有的輕盈、奇妙的幻想,他是描繪麥布女王的詩人,另外,我還欽佩他在凱普萊特與蒙太古的深仇宿怨中所具有的智慧和充滿理性的聲音。茂丘西奧遵守舊的騎士精神準則,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價,也許這只是出于作品風格的需要,但他是一位現(xiàn)代的、充滿懷疑精神和諷刺精神的人,是非常清楚什么是夢幻和什么是現(xiàn)實的堂吉訶德,他穿梭在現(xiàn)實與夢幻之間,一直心明眼亮。《生活在樹上:卡爾維諾傳》是一份知識分子的傳記,一本作家作品框架指南,追憶卡爾維諾的寫作與人生軌跡,紀念不可磨滅的歲月記憶:卡爾維諾已離我們而去,但他的作品依舊是我們認識我們所處的日益復雜的現(xiàn)實的精妙工具。
《生活在樹上:卡爾維諾傳》簡體中文版首度面世,在日記、信件、私人回憶、同時代文章中,你可以讀到:
卡爾維諾的家族記憶 & 學生歲月——
“我父母在加勒比海旅居多年之后決定回到祖國,我就在此時出生了。由此,這種漂泊不定感一直讓我對別處充滿憧憬。
“我父母在植物王國中施展才智,展現(xiàn)植物界的神奇現(xiàn)象與演化規(guī)律。我則被另一個植物界——文字叢林所吸引,因而拒絕了父母本來要教給我的那些知識;人類的智慧對我而言同樣是陌生的。
“我在里維埃拉,在那個獨有的小天地中度過了童年和青年時期。那里海灣擁著大海,崇山峻嶺崢嶸而崔嵬,似天然屏障護佑著我。狹窄的沿海公路將我與意大利分隔開來,近在咫尺的國界線將我與世界分隔開來。走出那方天地是我在重蹈出生的創(chuàng)傷,只是直到現(xiàn)在我才明白。”
與卡爾維諾政治與文學生涯息息相關的都靈,埃伊納烏迪出版社的編輯時光——
“在米蘭和都靈奔波了一段時間之后,我在都靈停下了腳步,成為朱利奧·埃伊納烏迪以及與他共事的其他人的朋友與合作者……于是,此后大約十五年我一直是出版社的編輯。在這段時間里,我花在別人書上的時間要比花在自己書上的時間多。簡而言之,盡管表面上我處于樶有利的境地,但我仍設法在我自己和我的作家職業(yè)之間設置了一道屏障。”
在羅馬、巴黎間游歷的卡爾維諾——
六七十年代的卡爾維諾是國際化的卡爾維諾,是旅行家、數(shù)學家,是一位百科全書式的學者,他在大量科學讀物以及與“烏力波”的巴黎學者之間的友誼中得到滋養(yǎng),攻克了維托里尼所指出的關于《分成兩半的子爵》的二元論,從而獲得了新的概念工具。
卡爾維諾談“為什么寫作”,寫作的必要條件、特殊筆調——
“我寫作就是為了溝通,因為寫作是一種方式,通過這種方式我可以傳達一些東西,一些從我身處其中的文化、生活、經驗和文學中產生的東西。文學先行于我,而我賦予它很多個人的東西,賦予它通過人類傳遞并再次流傳的經驗。這就是我為什么寫作:使我成為某事某物的工具。當然這一工具肯定比我強大,它是人類觀察、判斷、評價、表達世界的方式,讓世界通過我進行傳遞并再次流傳的方式。它是一種文明、一種文化、一個社會存在并吸收經驗再讓其流傳的諸多方式之一。”
對《紐約時報書評》“想成為哪個文學人物”的回答——
我想成為茂丘西奧。他具有很多美好的品質。首先,我欽佩他在那個野蠻的世界中所具有的輕盈、奇妙的幻想,他是描繪麥布女王的詩人,另外,我還欽佩他在凱普萊特與蒙太古的深仇宿怨中所具有的智慧和充滿理性的聲音。茂丘西奧遵守舊的騎士精神準則,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價,也許這只是出于作品風格的需要,但他是一位現(xiàn)代的、充滿懷疑精神和諷刺精神的人,是非常清楚什么是夢幻和什么是現(xiàn)實的堂吉訶德,他穿梭在現(xiàn)實與夢幻之間,一直心明眼亮。
依據(jù)蒙達多利出版社2022年樶新百年誕辰紀念版本譯介,書中大部分影像資料來自卡爾維諾檔案館,現(xiàn)存于羅馬國立中央圖書館。
《生活在樹上:卡爾維諾傳》收錄編選者盧卡·巴拉內利、埃內斯托·費里羅的前言導讀,后附全書參考書目、照片出處,方便比照閱讀。
平裝大開本設計,封面采用卡爾維諾肖像,綴以全球統(tǒng)一百年誕辰logo,更具紀念意義。
內文觸感溫潤柔和,堅韌不易發(fā)黃。雙色印刷,圖片高清還原,開啟度舒適。
生活在樹上:卡爾維諾傳 內容簡介
“我對別處充滿憧憬!笨柧S諾在羅馬、都靈、巴黎與圣雷莫之間游歷,留下輕盈奇妙的幻想和溫暖明亮的記憶。《生活在樹上:卡爾維諾傳》是一份知識分子的傳記,兩位昔日摯友在日記、信件、私人回憶、同時代文章中追憶卡爾維諾的寫作與人生軌跡,紀念那段不可磨滅的歲月。如今,卡爾維諾已離我們而去,但他的作品依舊是認識我們所處的日益復雜的現(xiàn)實的精妙工具。 依據(jù)蒙達多利出版社2022年百年誕辰紀念版本譯介。書中部分圖片來自家庭珍藏,由埃絲特·卡爾維諾首度公開,其余大部分來自卡爾維諾檔案館,現(xiàn)存于羅馬國立中央圖書館。
生活在樹上:卡爾維諾傳 目錄
都靈
閱讀城市
作家的工作
茂丘西奧 參考書目
照片出處
生活在樹上:卡爾維諾傳 作者簡介
關于生平,卡爾維諾寫道:“我仍然屬于和克羅齊一樣的人,認為一個作者只有作品有價值,因此我不提供傳記資料。我會告訴你你想知道的東西。但我從來不會告訴你真實。”1923年10月15日生于古巴,1985年9月19日在濱海別墅猝然離世,而與當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失之交臂。
父母都是熱帶植物學家,“我的家庭中只有科學研究是受尊重的。我是敗類,是家里唯yi從事文學的人。”
少年時光里寫滿書本、漫畫、電影。他夢想成為戲劇家,高中畢業(yè)后卻進入大學農藝系,隨后從文學院畢業(yè)。
1947年出版《通向蜘蛛巢的小徑》,從此致力于開發(fā)小說敘述藝術的無限可能。
曾隱居巴黎15年,與列維—施特勞斯、羅蘭·巴特、格諾等人交往密切。
1985年夏天準備哈佛講學時患病。主刀醫(yī)生表示自己未曾見過任何大腦構造像卡爾維諾的那般復雜精致。
- >
我與地壇
- >
二體千字文
- >
名家?guī)阕x魯迅:故事新編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自卑與超越
- >
煙與鏡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史學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