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功用快快記憶法 第2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122211422
- 條形碼:9787122211422 ; 978-7-122-21142-2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方劑組成功用快快記憶法 第2版 本書特色
一種全新的“快速、快樂”的記憶法顛覆背記方劑枯燥乏味的觀念快速牢記方劑組成、功用和君藥
方劑組成功用快快記憶法 第2版 內容簡介
本書依據《方劑學》九版教材,引入諧音聯(lián)想為主的綜合趣味記憶法,可幫助讀者很快記住教材全部182首正方的組成、功用和君藥,使讀者獲得學習樂趣,改變背記方劑枯燥乏味的觀念,從而增強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為記憶法、教學法研究增添新實例,填補方劑組成功用科學記憶法的空白。本書可作為各層次中醫(yī)專業(yè)學生的輔導用書,也可作為各類中醫(yī)藥學校教師的教學參考書
方劑組成功用快快記憶法 第2版 目錄
上篇方劑組成記憶(210方)1
一、解表劑(17方)2
(一)辛溫解表劑(6方)2
麻黃湯2
大青龍湯2
桂枝湯2
九味羌活湯2
小青龍湯3
止嗽散3
(二)辛涼解表劑(5方)4
銀翹散4
桑菊飲4
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4
柴葛解肌湯(《傷寒六書》)4
升麻葛根湯5
(三)扶正解表劑(6方)5
敗毒散5
參蘇飲6
再造散6
麻黃細辛附子湯6
加減葳蕤湯6
蔥白七味飲6
二、瀉下劑(13方)7
(一)寒下劑(3方)7
大承氣湯7
大陷胸湯7
大黃牡丹湯7
(二)溫下劑(3方)8
大黃附子湯8
溫脾湯8
三物備急丸8
(三)潤下劑(3方)8
麻子仁丸8
五仁丸8
濟川煎9
(四)逐水劑(2方)9
十棗湯9
禹功散9
(五)攻補兼施劑(2方)9
黃龍湯9
增液承氣湯10
三、和解劑(7方)10
(一)和解少陽劑(3方)10
小柴胡湯10
蒿芩清膽湯10
截瘧七寶飲11
(二)調和肝脾劑(3方)11
四逆散11
逍遙散11
痛瀉要方12
(三)調和寒熱劑(1方)12
半夏瀉心湯12
四、清熱劑(23方)13
(一)清氣分熱劑(2方)13
白虎湯13
竹葉石膏湯13
(二)清營涼血劑(2方)14
清營湯14
犀角地黃湯14
(三)氣血兩清劑(1方)14
清瘟敗毒飲14
(四)清熱解毒劑(6方)15
黃連解毒湯15
涼膈散15
普濟消毒飲16
仙方活命飲16
五味消毒飲16
四妙勇安湯16
(五)清臟腑熱劑(9方)17
導赤散17
龍膽瀉肝湯17
左金丸17
瀉白散17
葦莖湯17
清胃散18
玉女煎18
芍藥湯18
白頭翁湯18
(六)清虛熱劑(3方)19
青蒿鱉甲湯19
清骨散19
當歸六黃湯20
五、祛暑劑(4方)20
(一)祛暑解表劑(1方)20
香薷散20
(二)祛暑利濕劑(2方)21
六一散21
桂苓甘露散21
(三)祛暑益氣劑(1方)21
清暑益氣湯(《溫熱經緯》)21
六、溫里劑(10方)22
(一)溫中祛寒劑(4方)22
理中丸22
小建中湯22
吳茱萸湯23
大建中湯23
(二)回陽救逆劑(2方)23
四逆湯23
回陽救急湯(《傷寒六書》)24
(三)溫經散寒劑(4方)24
當歸四逆湯24
黃芪桂枝五物湯25
暖肝煎25
陽和湯25
七、表里雙解劑(5方)26
(一)解表清里劑(1方)26
葛根黃芩黃連湯26
(二)解表溫里劑(1方)26
五積散26
(三)解表攻里劑(3方)27
大柴胡湯27
防風通圣散28
疏鑿飲子28
八、補益劑(23方)29
(一)補氣劑(5方)29
四君子湯29
參苓白術散29
補中益氣湯29
玉屏風散29
生脈散29
(二)補血劑(3方)30
四物湯30
當歸補血湯30
歸脾湯30
(三)氣血雙補劑(2方)31
八珍湯31
泰山磐石散31
(四)補陰劑(6方)32
六味地黃丸32
左歸丸32
大補陰丸32
一貫煎32
百合固金湯33
益胃湯33
(五)補陽劑(2方)34
腎氣丸34
右歸丸34
(六)陰陽并補劑(3方)35
地黃飲子35
龜鹿二仙膠35
七寶美髯丹35
(七)氣血陰陽并補劑(2方)36
炙甘草湯36
補天大造丸36
九、固澀劑(10方)37
(一)固表止汗劑(1方)37
牡蠣散37
(二)斂肺止咳劑(1方)37
九仙散37
(三)澀腸固脫劑(3方)38
真人養(yǎng)臟湯38
四神丸38
桃花湯38
(四)澀精止遺劑(3方)39
金鎖固精丸39
桑螵蛸散39
縮泉丸39
(五)固崩止帶劑(2方)40
固沖湯40
易黃湯40
十、安神劑(6方)41
(一)重鎮(zhèn)安神劑(2方)41
朱砂安神丸41
磁朱丸41
(二)補養(yǎng)安神劑(4方)41
天王補心丹41
酸棗仁湯42
甘麥大棗湯42
養(yǎng)心湯42
十一、開竅劑(5方)43
(一)涼開劑(4方)43
安宮牛黃丸43
紫雪43
至寶丹44
抱龍丸44
(二)溫開劑(1方)45
蘇合香丸45
十二、理氣劑(15方)45
(一)行氣劑(9方)45
越鞠丸45
柴胡疏肝散46
金鈴子散46
瓜蔞薤白白酒湯46
半夏厚樸湯46
枳實消痞丸46
厚樸溫中湯47
天臺烏藥散47
加味烏藥湯47
(二)降氣劑(6方)48
蘇子降氣湯48
定喘湯48
四磨湯49
旋覆代赭湯49
橘皮竹茹湯49
丁香柿蒂湯49
十三、理血劑(14方)50
(一)活血祛瘀劑(9方)50
桃仁承氣湯50
血府逐瘀湯50
補陽還五湯50
復元活血湯51
溫經湯51
生化湯51
桂枝茯苓丸52
失笑散52
大黃蟲丸52
(二)止血劑(5方)53
十灰散53
咳血方53
小薊飲子54
槐花散54
黃土湯54
十四、治風劑(11方)55
(一)疏散外風劑(6方)55
川芎茶調散55
大秦艽湯55
消風散56
牽正散56
小活絡丹56
玉真散57
(二)平息內風劑(5方)57
羚角鉤藤湯57
鎮(zhèn)肝熄風湯58
天麻鉤藤飲58
大定風珠59
阿膠雞子黃湯59
十五、治燥劑(7方)59
(一)輕宣外燥劑(3方)59
杏蘇散60
桑杏湯60
清燥救肺湯60
(二)滋潤內燥劑(4方)61
麥門冬湯61
養(yǎng)陰清肺湯61
瓊玉膏61
玉液湯61
十六、祛濕劑(21方)62
(一)化濕和胃劑(2方)62
平胃散62
藿香正氣散62
(二)清熱祛濕劑(7方)62
茵陳蒿湯62
八正散63
三仁湯63
甘露消毒丹63
連樸飲64
當歸拈痛湯64
二妙散64
(三)利水滲濕劑(4方)65
五苓散65
豬苓湯65
防己黃芪湯65
五皮散65
(四)溫化寒濕劑(4方)66
苓桂術甘湯66
甘草干姜茯苓白術湯66
真武湯66
實脾散66
(五)祛濕化濁劑(2方)67
萆薢分清飲(《楊氏家藏方》)67
完帶湯67
(六)祛風勝濕劑(2方)68
羌活勝濕湯68
獨活寄生湯68
十七、祛痰劑(11方)69
(一)燥濕化痰劑(3方)69
二陳湯69
茯苓丸69
溫膽湯69
(二)清熱化痰劑(3方)70
清氣化痰丸70
小陷胸湯70
滾痰丸71
(三)潤燥化痰劑(1方)71
貝母瓜蔞散71
(四)溫化寒痰劑(2方)71
苓甘五味姜辛湯71
三子養(yǎng)親湯72
(五)治風化痰劑(2方)72
半夏白術天麻湯(《醫(yī)學心悟》)72
定癇丸72
十八、消食劑(5方)73
(一)消食化滯劑(3方)73
保和丸73
枳實導滯丸74
木香檳榔丸74
(二)健脾消食劑(2方)74
健脾丸74
肥兒丸75
十九、驅蟲劑(2方)75
烏梅丸75
化蟲丸75
二十、涌吐劑(1方)76
瓜蒂散76
下篇方劑功用記憶(210方)77
一、解表劑(17方)78
(一)辛溫解表劑(6方)78
麻黃湯78
大青龍湯78
桂枝湯78
九味羌活湯79
小青龍湯79
止嗽散79
(二)辛涼解表劑(5方)80
銀翹散80
桑菊飲80
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80
柴葛解肌湯(陶氏)81
柴葛解肌湯(程氏)81
升麻葛根湯81
(三)扶正解表劑(6方)81
敗毒散81
參蘇飲82
再造散82
麻黃細辛附子湯82
加減葳蕤湯82
蔥白七味飲83
二、瀉下劑(13方)83
(一)寒下劑(3方)83
大承氣湯83
大陷胸湯83
大黃牡丹湯84
(二)溫下劑(3方)84
大黃附子湯84
溫脾湯85
三物備急丸85
(三)潤下劑(3方)85
麻子仁丸85
五仁丸85
濟川煎86
(四)逐水劑(2方)86
十棗湯86
禹功散86
(五)攻補兼施劑(2方)87
黃龍湯87
增液承氣湯87
三、和解劑(7方)87
(一)和解少陽劑(3方)87
小柴胡湯87
蒿芩清膽湯88
截瘧七寶飲88
(二)調和肝脾劑(3方)88
四逆散88
逍遙散89
痛瀉要方89
(三)調和寒熱劑(1方)89
半夏瀉心湯89
四、清熱劑(23方)90
(一)清氣分熱劑(2方)90
白虎湯90
竹葉石膏湯90
(二)清營涼血劑(2方)91
清營湯91
犀角地黃湯91
(三)氣血兩清劑(1方)91
清瘟敗毒飲91
(四)清熱解毒劑(6方)92
黃連解毒湯92
涼膈散92
普濟消毒飲92
仙方活命飲92
五味消毒飲93
四妙勇安湯93
(五)清臟腑熱劑(9方)93
導赤散93
龍膽瀉肝湯94
左金丸94
瀉白散94
葦莖湯95
清胃散95
玉女煎95
芍藥湯95
白頭翁湯96
(六)清虛熱劑(3方)96
青蒿鱉甲湯96
清骨散96
當歸六黃湯96
五、祛暑劑(4方)97
(一)祛暑解表劑(1方)97
香薷散97
(二)祛暑利濕劑(2方)97
六一散97
桂苓甘露散97
(三)祛暑益氣劑(1方)98
清暑益氣湯98
六、溫里劑(10方)98
(一)溫中祛寒劑(4方)98
理中丸98
小建中湯99
吳茱萸湯99
大建中湯100
(二)回陽救逆劑(2方)100
四逆湯100
回陽救急湯100
(三)溫經散寒劑(4方)101
當歸四逆湯101
黃芪桂枝五物湯101
暖肝煎101
陽和湯102
七、表里雙解劑(5方)102
(一)解表清里劑(1方)102
葛根黃芩黃連湯102
(二)解表溫里劑(1方)102
五積散102
(三)解表攻里劑(3方)103
大柴胡湯103
防風通圣散103
疏鑿飲子104
八、補益劑(23方)104
(一)補氣劑(5方)104
四君子湯104
參苓白術散104
補中益氣湯105
玉屏風散105
生脈散105
(二)補血劑(3方)106
四物湯106
當歸補血湯106
歸脾湯106
(三)氣血雙補劑(2方)106
八珍湯106
泰山磐石散107
(四)補陰劑(6方)107
六味地黃丸107
左歸丸107
大補陰丸107
一貫煎107
百合固金湯108
益胃湯108
(五)補陽劑(2方)108
腎氣丸108
右歸丸108
(六)陰陽并補劑(3方)109
地黃飲子109
龜鹿二仙膠109
七寶美髯丹109
(七)氣血陰陽并補劑(2方)110
炙甘草湯110
補天大造丸110
九、固澀劑(10方)110
(一)固表止汗劑(1方)110
牡蠣散110
(二)斂肺止咳劑(1方)111
九仙散111
(三)澀腸固脫劑(3方)111
真人養(yǎng)臟湯111
四神丸112
桃花湯112
(四)澀精止遺劑(3方)112
金鎖固精丸112
桑螵蛸散112
縮泉丸112
(五)固崩止帶劑(2方)113
固沖湯113
易黃湯113
十、安神劑(6方)113
(一)重鎮(zhèn)安神劑(2方)113
朱砂安神丸113
磁朱丸114
(二)補養(yǎng)安神劑(4方)114
天王補心丹114
酸棗仁湯114
甘麥大棗湯115
養(yǎng)心湯115
十一、開竅劑(5方)115
(一)涼開劑(4方)115
安宮牛黃丸115
紫雪116
至寶丹116
抱龍丸116
(二)溫開劑(1方)116
蘇合香丸116
十二、理氣劑(15方)117
(一)行氣劑(9方)117
越鞠丸117
柴胡疏肝散117
金鈴子散117
瓜蔞薤白白酒湯117
半夏厚樸湯117
枳實消痞丸118
厚樸溫中湯118
天臺烏藥散118
加味烏藥湯118
(二)降氣劑(6方)119
蘇子降氣湯119
定喘湯119
四磨湯119
旋覆代赭湯119
橘皮竹茹湯120
丁香柿蒂湯120
十三、理血劑(14方)120
(一)活血祛瘀劑(9方)120
桃核承氣湯120
血府逐瘀湯121
補陽還五湯121
復元活血湯121
溫經湯(《金匱要略》)121
生化湯121
桂枝茯苓丸122
失笑散122
大黃蟲丸122
(二)止血劑(5方)122
十灰散122
咳血方123
小薊飲子123
槐花散123
黃土湯123
十四、治風劑(11方)124
(一)疏散外風劑(6方)124
川芎茶調散124
大秦艽湯124
消風散124
牽正散125
小活絡丹125
玉真散125
(二)平息內風劑(5方)125
羚角鉤藤湯125
鎮(zhèn)肝熄風湯126
天麻鉤藤飲126
大定風珠126
阿膠雞子黃湯126
十五、治燥劑(7方)127
(一)輕宣外燥劑(3方)127
杏蘇散127
桑杏湯127
清燥救肺湯127
(二)滋潤內燥劑(4方)128
麥門冬湯128
養(yǎng)陰清肺湯128
瓊玉膏129
玉液湯129
十六、祛濕劑(21方)129
(一)化濕和胃劑(2方)129
平胃散129
藿香正氣散130
(二)清熱祛濕劑(7方)130
茵陳蒿湯130
八正散130
三仁湯131
甘露消毒丹131
連樸飲131
當歸拈痛湯131
二妙散131
(三)利水滲濕劑(4方)132
五苓散132
豬苓湯132
防己黃芪湯132
五皮散132
(四)溫化寒濕劑(4方)133
苓桂術甘湯133
甘草干姜茯苓白術湯133
真武湯133
實脾散133
(五)祛濕化濁劑(2方)134
萆薢分清散(楊氏)134
完帶湯134
(六)祛風勝濕劑(2方)134
羌活勝濕湯134
獨活寄生湯135
十七、祛痰劑(11方)135
(一)燥濕化痰劑(3方)135
二陳湯135
茯苓丸136
溫膽湯136
(二)清熱化痰劑(3方)136
清氣化痰丸136
小陷胸湯136
滾痰丸136
(三)潤燥化痰劑(1方)137
貝母瓜蔞散137
(四)溫化寒痰劑(2方)137
苓甘五味姜辛湯137
三子養(yǎng)親湯137
(五)治風化痰劑(2方)138
半夏白術天麻湯138
定癇丸138
十八、消食劑(5方)138
(一)消食化滯劑(3方)138
保和丸138
枳實導滯丸139
木香檳榔丸139
(二)健脾消食劑(2方)139
健脾丸139
肥兒丸140
十九、驅蟲劑(2方)140
烏梅丸140
化蟲丸140
二十、涌吐劑(1方)141
瓜蒂散141
附:方劑組成、功用快速復習表143
一、解表劑(17方)144
(一)辛溫解表劑(6方)144
(二)辛涼解表劑(5方)145
(三)扶正解表劑(6方)146
二、瀉下劑(13方)147
(一)寒下劑(3方)147
(二)溫下劑(3方)147
(三)潤下劑(3方)148
(四)逐水劑(2方)148
(五)攻補兼施劑(2方)149
三、和解劑(7方)149
(一)和解少陽劑(3方)149
(二)調和肝脾劑(3方)150
(三)調和寒熱劑(1方)151
四、清熱劑(23方)151
(一)清氣分熱劑(2方)151
(二)清營涼血劑(2方)152
(三)氣血兩清劑(1方)152
(四)清熱解毒劑(6方)153
(五)清臟臟熱劑(9方)154
(六)清虛熱劑(3方)155
五、祛暑劑(4方)156
(一)祛暑解表劑(1方)156
(二)祛暑利濕劑(2方)156
(三)祛暑益氣劑(1方)157
六、溫里劑(10方)157
(一)溫中祛寒劑(4方)157
(二)回陽救逆劑(2方)158
(三)溫經散寒劑(4方)159
七、表里雙解劑(5方)160
(一)解表清里劑(1方)160
(二)解表溫里劑(1方)160
(三)解表攻里劑(3方)160
八、補益劑(23方)161
(一)補氣劑(5方)161
(二)補血劑(3方)162
(三)氣血雙補劑(2方)163
(四)補陰劑(6方)163
(五)補陽劑(2方)164
(六)陰陽并補劑(3方)164
(七)氣血陰陽并補劑(2方)165
九、固澀劑(10方)166
(一)固表止汗劑(1方)166
(二)斂肺止咳劑(1方)166
(三)澀腸固脫劑(3方)167
(四)澀精止遺劑(3方)167
(五)固崩止帶劑(2方)168
十、安神劑(6方)169
(一)重鎮(zhèn)安神劑(2方)169
(二)補養(yǎng)安神劑(4方)169
十一、開竅劑(5方)170
(一)涼開劑(4方)170
(二)溫開劑(1方)171
十二、理氣劑(15方)172
(一)行氣劑(9方)172
(二)降氣劑(6方)173
十三、理血劑(14方)174
(一)活血祛瘀劑(9方)174
(二)止血劑(5方)176
十四、治風劑(11方)177
(一)疏散外風劑(6方)177
(二)平息內風劑(5方)178
十五、治燥劑(7方)180
(一)輕宣外燥劑(3方)180
(二)滋潤內燥劑(4方)180
十六、祛濕劑(21方)181
(一)化濕和胃劑(2方)181
(二)清熱祛濕劑(7方)182
(三)利水滲濕劑(4方)183
(四)溫化寒濕劑(4方)184
(五)祛濕化濁劑(2方)185
(六)祛風勝濕劑(2方)185
十七、祛痰劑(11方)186
(一)燥濕化痰劑(3方)186
(二)清熱化痰劑(3方)186
(三)潤燥化痰劑(1方)187
(四)溫化寒痰劑(2方)187
(五)治風化痰劑(2方)187
十八、消食劑(5方)188
(一)消食化滯劑(3方)188
(二)健脾消食劑(2方)189
十九、驅蟲劑(2方)189
二十、涌吐劑(1方)190
索引191
展開全部
方劑組成功用快快記憶法 第2版 作者簡介
王滿恩,山西生物應用職業(yè)技術學院,教授,執(zhí)業(yè)中藥師。1951年出生,從事中藥鑒定教學25年,是山西省優(yōu)秀教師、省級優(yōu)秀知識分子,山西省\"五一\"勞動獎章(二等功)獲得者,山西省中醫(yī)藥學會中藥專業(yè)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國家中醫(yī)藥職業(yè)教育委員會委員,國家級中藥職業(yè)技能鑒定考評員。曾獲省教學能手大獎賽特等獎、全省德育滲透教學大賽一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