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馨卡幫你省薪 2024個人購書報告 2024中圖網(wǎng)年度報告
歡迎光臨中圖網(wǎng) 請 | 注冊
> >>
混凝土結構基本原理(中英雙語版)

混凝土結構基本原理(中英雙語版)

作者:史美東 編
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時間:2024-08-01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372
本類榜單:建筑銷量榜
中 圖 價:¥57.0(7.6折) 定價  ¥75.0 登錄后可看到會員價
加入購物車 收藏
運費6元,滿39元免運費
?新疆、西藏除外
本類五星書更多>

混凝土結構基本原理(中英雙語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2668060
  • 條形碼:9787302668060 ; 978-7-302-66806-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混凝土結構基本原理(中英雙語版) 本書特色

本書采用中文和英文對照編寫,每章開始設置教學目標、導讀、引例、核心詞匯等內容,每章正文中穿插拓展知識、特別提示、任務、例題、數(shù)字資源等,每章結束引入小結、習題等。配套英文翻譯、拓展知識、特別提示、視頻等數(shù)字資源。

混凝土結構基本原理(中英雙語版) 內容簡介

   本書采用中英文對照體例編寫,由教學目標、導讀、引例、核心詞匯、正文、拓展知識、特別提示、任務、例題、小結、習題、數(shù)字資源等內容組成,配套視頻、圖片、拓展知識、特別提示、英文翻譯等數(shù)字資源,參照《混凝土結構設計標準》(GB/T50010-2010)、《工程結構通用規(guī)范》(GB55001-2021)、《混凝土結構通用規(guī)范》(GB55008-2021)和《混凝土結構施工圖平面整體表示方法制圖規(guī)則和構造詳圖(現(xiàn)澆混凝土框架、剪力墻、梁、板)》(22G101-1)等編寫。

本書共分9章,內容包括緒論,混凝土和鋼筋的材料性能,混凝土結構設計基本原則,受彎構件的正截面受彎承載力,受彎構件的斜截面承載力,受壓構件的截面承載力,受拉構件的截面承載力,受扭構件的扭曲截面承載力,裂縫、變形及耐久性等。

本書既可作為土木工程專業(yè)及相關專業(yè)的教材和指導書,也可作為土木工程專業(yè)人員及相關工程技術人員的學習參考書及職業(yè)資格考試參考用書,還可作為土木工程專業(yè)人員學習理解新規(guī)范、新圖集的參考用書。

混凝土結構基本原理(中英雙語版) 目錄

第1章緒論 1.1混凝土結構的概念和分類 1.2混凝土結構的特點 1.2.1配筋的作用與要求 1.2.2鋼筋和混凝土共同工作的原因 1.2.3鋼筋混凝土結構的特點 1.3混凝土結構的應用與發(fā)展 1.3.1混凝土結構的歷史與應用 1.3.2混凝土結構的發(fā)展 1.4課程學習目標、內容及要求 1.4.1課程的學習目標 1.4.2課程的學習內容 1.4.3課程的學習要求 本章小結 習題 第2章混凝土和鋼筋的材料性能 2.1混凝土的基本性能 2.1.1混凝土的強度 2.1.2混凝土的變形 2.2鋼筋的基本性能 2.2.1鋼筋的化學成分、品種和選用 2.2.2鋼筋的強度和變形 2.2.3鋼筋的本構關系 2.2.4鋼筋的疲勞性能 2.2.5混凝土結構對鋼筋性能的要求 2.3混凝土和鋼筋的黏結 2.3.1混凝土與鋼筋間的黏結作用 2.3.2拔出試驗 2.3.3黏結破壞機理 2.3.4影響?zhàn)そY強度的因素 本章小結 習題 第3章混凝土結構設計基本原則 3.1結構上的作用和荷載 3.1.1結構上的作用、效應及結構抗力 3.1.2結構上的荷載 3.1.3結構的荷載代表值 3.2結構的功能 3.2.1結構的功能要求 3.2.2設計工作年限、設計基準期和結構安全等級 3.3結構功能的極限狀態(tài) 3.3.1承載能力極限狀態(tài) 3.3.2正常使用極限狀態(tài) 3.3.3耐久性極限狀態(tài) 3.3.4結構的設計狀況 3.4極限狀態(tài)設計法和設計表達式 3.4.1功能函數(shù)和極限狀態(tài)方程 3.4.2結構的可靠度、可靠概率與失效概率 3.4.3可靠指標與目標可靠指標 3.4.4承載能力極限狀態(tài)設計表達式 本章小結 習題 第4章受彎構件的正截面受彎承載力 4.1受彎構件一般構造要求 4.1.1受彎構件的材料選擇、截面形式與尺寸 4.1.2混凝土保護層厚度 4.2受彎構件正截面受彎性能的試驗研究 4.2.1簡支試驗梁受彎承載力試驗 4.2.2鋼筋混凝土梁正截面的三個工作階段 4.2.3受彎構件正截面的破壞形態(tài) 4.3正截面受彎承載力計算原理 4.3.1受彎構件正截面承載力計算的基本假定 4.3.2受壓區(qū)等效矩形應力圖形 4.3.3相對受壓區(qū)高度和界限相對受壓區(qū)高度 4.3.4縱向受拉鋼筋的配筋率 4.4單筋矩形截面受彎承載力計算 4.4.1基本計算公式及適用條件 4.4.2截面設計 4.4.3截面復核 4.5雙筋矩形截面受彎承載力計算 4.5.1雙筋截面概述 4.5.2基本計算公式及適用條件 4.5.3截面設計 4.5.4截面復核 4.6T形截面受彎承載力計算 4.6.1T形截面概述 4.6.2T形截面的分類和判別 4.6.3基本計算公式及適用條件 4.6.4截面設計 4.6.5截面復核 本章小結 習題 第5章受彎構件的斜截面承載力 5.1概述 5.2斜裂縫、剪跨比及斜截面受剪破壞形態(tài) 5.2.1腹剪斜裂縫和彎剪斜裂縫 5.2.2剪跨比 5.2.3無腹筋梁的斜截面受剪破壞形態(tài) 5.2.4有腹筋梁的斜截面受剪破壞形態(tài) 5.3斜截面受剪承載力的計算 5.3.1斜截面受剪承載力計算原則 5.3.2無腹筋梁混凝土剪壓區(qū)受剪承載力的試驗結果及計算公式 5.3.3板類受彎構件的斜截面受剪承載力計算公式 5.3.4有腹筋梁斜截面受剪承載力計算公式 5.3.5計算公式的適用范圍 5.3.6斜截面受剪承載力的計算截面 5.3.7截面設計 5.3.8截面復核 5.4保證斜截面受彎承載力的構造要求 5.4.1箍筋的構造要求 5.4.2彎起鋼筋的構造要求 5.4.3抵抗彎矩圖 5.4.4縱向鋼筋的彎起 5.4.5鋼筋的錨固 5.4.6縱向鋼筋的截斷 5.5梁、板內鋼筋的其他構造要求 5.5.1梁中構造鋼筋的構造要求 5.5.2鋼筋的連接 本章小結 習題 第6章受壓構件的截面承載力 6.1軸心受壓構件正截面受壓承載力計算 6.1.1概述 6.1.2軸心受壓普通箍筋柱的正截面受力分析和破壞形態(tài) 6.1.3軸心受壓普通箍筋柱的正截面承載力 6.1.4軸心受壓構件的截面設計和截面復核 6.2偏心受壓構件正截面受壓破壞形態(tài) 6.2.1偏心受壓短柱的破壞形態(tài) 6.2.2偏心受壓長柱的破壞形態(tài) 6.3偏心受壓構件的二階效應 6.3.1結構無側移時由受壓構件自身撓曲產生的P-δ二階效應 6.3.2考慮P-δ二階效應后控制截面的設計彎矩 6.3.3結構有側移時偏心受壓構件的P-Δ二階效應 6.4矩形截面非對稱配筋偏心受壓構件正截面受壓承載力計算 6.4.1基本計算公式及適用條件 6.4.2非對稱配筋偏心受壓構件截面設計 6.4.3非對稱配筋偏心受壓構件截面承載力復核 6.5矩形截面對稱配筋偏心受壓構件正截面受壓承載力計算 6.5.1對稱配筋偏心受壓構件截面設計 6.5.2對稱配筋偏心受壓構件截面承載力復核 6.6I形截面對稱配筋偏心受壓構件正截面受壓承載力計算 6.6.1I形截面對稱配筋大偏心受壓 6.6.2I形截面對稱配筋小偏心受壓 6.7受壓構件的一般構造要求 6.7.1截面形式和尺寸 6.7.2材料強度要求 6.7.3縱向鋼筋 6.7.4箍筋 本章小結 習題 第7章受拉構件的截面承載力 7.1軸心受拉構件承載力計算 7.1.1軸心受拉構件的受力特點 7.1.2軸心受拉構件正截面承載力計算 7.1.3軸心受拉構件的構造要求 7.2偏心受拉構件承載力計算 7.2.1偏心受拉構件正截面的受力特點 7.2.2矩形截面偏心受拉構件正截面承載力計算 本章小結 習題 第8章受扭構件的扭曲截面承載力 8.1純扭構件的扭曲截面承載力計算 8.1.1純扭構件的試驗研究 8.1.2純扭構件的破壞形態(tài) 8.1.3矩形截面純扭構件的開裂扭矩 8.1.4按變角度空間桁架模型的扭曲截面受扭承載力 8.1.5按《混凝土結構設計標準》的純扭構件受扭承載力 8.2復合受扭構件截面承載力計算 8.2.1剪扭構件承載力計算 8.2.2彎扭構件承載力計算 8.2.3彎剪扭構件承載力計算 8.3受扭構件的構造要求 8.3.1截面尺寸控制條件 8.3.2受扭鋼筋的構造要求 本章小結 習題 第9章裂縫、變形及耐久性 9.1概述 9.2鋼筋混凝土構件的裂縫寬度計算 9.2.1混凝土構件裂縫概述 9.2.2構件裂縫寬度的驗算 9.3受彎構件的撓度計算 9.3.1受彎構件的撓度和剛度 9.3.2受彎構件的撓度驗算 9.4混凝土結構的耐久性 9.4.1耐久性的一般概念 9.4.2影響混凝土結構耐久性的因素 9.4.3混凝土結構的耐久性設計 本章小結 習題 參考文獻 附錄1《混凝土結構設計標準》(GB/T 50010—2010)和《混凝土結構通用規(guī)范》 (GB/T 55008—2021)規(guī)定的混凝土和鋼筋的力學性能指標 附錄2鋼筋的公稱直徑、公稱截面面積及理論質量 附錄3《混凝土結構設計標準》(GB/T 50010—2010)和《混凝土結構通用規(guī)范》 (GB/T 55008—2021)的有關規(guī)定
展開全部

混凝土結構基本原理(中英雙語版) 作者簡介

史美東,副教授,主持:省水利廳課題,省教育科學規(guī)劃研究課題,市哲學社會科學規(guī)劃課題,省教育技術研究規(guī)劃課題,省高等教育課堂教學改革研究項目,示范核心課程建設,省本科院校一流課程建設,“課程思政”示范課程建設,省普通高校“十三五”新形態(tài)教材等。主審、主編、副主編、參編各類教材10余本。為云班課2017-2019年“浙江省十大魅力教師(本科院校組)”, 獲得校教學展示活動教學課件一等獎,優(yōu)秀主講教師等。

商品評論(0條)
暫無評論……
書友推薦
編輯推薦
返回頂部
中圖網(wǎng)
在線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