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馨卡幫你省薪 2024個人購書報告 2024中圖網(wǎng)年度報告
歡迎光臨中圖網(wǎng) 請 | 注冊
> >>
詩說唐朝三百年:5:安史危局

詩說唐朝三百年:5:安史危局

作者:劉娟著
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時間:2024-08-01
開本: 23cm 頁數(shù): 147頁
本類榜單:少兒銷量榜
中 圖 價:¥37.8(6.3折) 定價  ¥60.0 登錄后可看到會員價
加入購物車 收藏
運費6元,滿39元免運費
?新疆、西藏除外
本類五星書更多>

詩說唐朝三百年:5:安史危局 版權(quán)信息

詩說唐朝三百年:5:安史危局 本書特色

這是一部寫“詩唐”的書。所謂詩唐,即詩的唐朝。這個概念來自聞一多先生。他曾說:“一般人愛說唐詩,我卻要講‘詩唐’,詩唐者,詩的唐朝也,懂得了詩的唐朝,才能欣賞唐朝的詩。”
唐詩以其美妙的韻律、豐富的情感、凝練的語言,成為中華民族文化基因的一部分,幾乎每個中國人都能背出幾首,然而對于聞一多先生說的“詩唐”——詩的唐朝,卻不是每個中國人都了解的。
也許是因為唐詩太美了,人們往往陶醉于它的美,而忽略了它誕生的時代背景。那些穿越千年仍然閃閃發(fā)光的詩行,在時間的流轉(zhuǎn)中擁有了自身普遍的審美意義,同時也丟失了它特定的歷史語境。
其實,從初唐的王績、“四杰”、陳子昂到盛唐的李白、杜甫、王維、孟浩然,從中唐的元稹、白居易、劉禹錫、柳宗元到晚唐的杜牧、李商隱、溫庭筠,成為詩人從來不是他們的終極追求,“致君堯舜上”“終與安社稷”才是他們的人生目標,因此,他們的人生際遇、生命意趣,都與波譎云詭的大時代有著密切的勾連,他們的詩歌滲透和反映了大量的歷史的信息——政治的、經(jīng)濟的、軍事的、文化的、民俗的……
援詩入史,詩史互鑒,是史學大家陳寅恪先生首創(chuàng)的研究方法,這套《詩說唐朝三百年》是對這一方法的一次實踐,它以300首唐詩為媒介,用115個引人入勝的故事,鮮活地演繹了大唐王朝289年的大歷史。
1.呈現(xiàn)完整的唐朝歷史。市面上寫唐詩的書,多采用詩人傳記的形式,通過梳理詩人的生平,講詩人不同時期的詩作,作為背景的歷史比較碎片化。而這套書按照時間的順序,循序漸進地呈現(xiàn)了從公元618年李淵建立唐朝到公元907年朱溫代唐稱帝三百年間大唐帝國經(jīng)歷的沉浮起落、興衰演變。
2.敘事上采用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講故事方式。這套書在尊重史實的前提下,對史料進行了科學的剪裁,于歷史的空白處“添枝加葉”,設(shè)置人物對話,模擬事件發(fā)生的場景,讓每個故事充滿生動又豐富的細節(jié)。
3.故事與故事之間環(huán)環(huán)相扣,因果相承,流暢得就像精彩的連續(xù)劇,幫助孩子立體地感知唐朝歷史發(fā)展的脈絡(luò)。每個故事展現(xiàn)2-3年的歷史,其密度也是同類書不能比的。這是一部寫“詩唐”的書。所謂詩唐,即詩的唐朝。這個概念來自聞一多先生。他曾說:“一般人愛說唐詩,我卻要講‘詩唐’,詩唐者,詩的唐朝也,懂得了詩的唐朝,才能欣賞唐朝的詩。” 唐詩以其美妙的韻律、豐富的情感、凝練的語言,成為中華民族文化基因的一部分,幾乎每個中國人都能背出幾首,然而對于聞一多先生說的“詩唐”——詩的唐朝,卻不是每個中國人都了解的。 也許是因為唐詩太美了,人們往往陶醉于它的美,而忽略了它誕生的時代背景。那些穿越千年仍然閃閃發(fā)光的詩行,在時間的流轉(zhuǎn)中擁有了自身普遍的審美意義,同時也丟失了它特定的歷史語境。 其實,從初唐的王績、“四杰”、陳子昂到盛唐的李白、杜甫、王維、孟浩然,從中唐的元稹、白居易、劉禹錫、柳宗元到晚唐的杜牧、李商隱、溫庭筠,成為詩人從來不是他們的終極追求,“致君堯舜上”“終與安社稷”才是他們的人生目標,因此,他們的人生際遇、生命意趣,都與波譎云詭的大時代有著密切的勾連,他們的詩歌滲透和反映了大量的歷史的信息——政治的、經(jīng)濟的、軍事的、文化的、民俗的…… 援詩入史,詩史互鑒,是史學大家陳寅恪先生首創(chuàng)的研究方法,這套《詩說唐朝三百年》是對這一方法的一次實踐,它以300首唐詩為媒介,用115個引人入勝的故事,鮮活地演繹了大唐王朝289年的大歷史。 1.呈現(xiàn)完整的唐朝歷史。市面上寫唐詩的書,多采用詩人傳記的形式,通過梳理詩人的生平,講詩人不同時期的詩作,作為背景的歷史比較碎片化。而這套書按照時間的順序,循序漸進地呈現(xiàn)了從公元618年李淵建立唐朝到公元907年朱溫代唐稱帝三百年間大唐帝國經(jīng)歷的沉浮起落、興衰演變。 2.敘事上采用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講故事方式。這套書在尊重史實的前提下,對史料進行了科學的剪裁,于歷史的空白處“添枝加葉”,設(shè)置人物對話,模擬事件發(fā)生的場景,讓每個故事充滿生動又豐富的細節(jié)。 3.故事與故事之間環(huán)環(huán)相扣,因果相承,流暢得就像精彩的連續(xù)劇,幫助孩子立體地感知唐朝歷史發(fā)展的脈絡(luò)。每個故事展現(xiàn)2-3年的歷史,其密度也是同類書不能比的。 4.120位詩人的300首唐詩回到了各自特定的歷史語境:當煬帝聽說表兄李淵攻占了長安,一首“求歸不得去,真成遭個春。鳥聲爭勸酒,梅花笑殺人”透露了他不安的心境;李世民通過玄武門之變上位,詩人王績用“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諷刺他骨肉相殘,卻不知道一個盛世即將來臨;繼承貞觀遺風,打造了永徽之治的高宗李治被武則天凄婉哀怨的《如意娘》“看朱成碧思紛紛,憔悴支離為憶君。不信比來長下淚,開箱驗取石榴裙”打動,從而中斷李唐國運;為了鞏固武周江山,武則天重用酷吏,陳子昂勸諫無果,被迫隨軍出征,途中吟下千古絕唱:“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神龍革命后,武則天退位,李唐國運得以延續(xù)。等到玄宗即位,他將唐朝國力推向巔峰,締造“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的開元盛世,晚年時卻沉溺于個人享樂,并寵信楊國忠等奸臣,導致“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在郭子儀、李光弼的努力下,安史之亂被平定,消息傳到蜀地,杜甫手舞足蹈,高唱:“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xiāng)”;然而,經(jīng)此一亂,加上宦禍黨爭的侵蝕,大唐已病入膏肓,深陷黨爭旋渦的李商隱慨嘆:“向晚意不適,驅(qū)車登古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終,大唐在藩鎮(zhèn)崛起中走向滅亡,公元907年,朱溫代唐稱帝,詩人高蟾傷心不已:“曾伴浮云歸晚翠,猶陪落日泛秋聲。世間無限丹青手,一片傷心畫不成。” 那些穿越千年仍然閃閃發(fā)光,在時間的流轉(zhuǎn)中擁有了普遍審美意義的詩行,至此回到了它們誕生的時代背景,從而獲得了豐厚又深邃的歷史內(nèi)涵。 5.與故事情節(jié)*緊密相關(guān)的115首主題詩有注釋、譯文、賞析,作為專門的學習板塊,從語詞、形象、意境三個層面,講解詩歌獨特的語言、結(jié)構(gòu)、韻律、修辭,幫助孩子理解詩歌的意義、詩人的情感與思想,并在潛移默化中提高他們對文學作品(詩歌)的審美(分析)能力。 6.如果說通過歷史來證詩,能讓我們更深刻地理解詩歌,那么通過詩歌來觀史,則有助于我們更形象地理解歷史的變遷:皮日休的“盡道隋亡為此河,至今千里賴通波。若無水殿龍舟事,共禹論功不較多”讓我們明白了隋煬帝開鑿的大運河對此后歷代漕運格局的作用和意義。盧照鄰的“長安大道連狹斜,青牛白馬七香車。玉輦縱橫過主第,金鞭絡(luò)繹向侯家”向我們展示了大長安的城市格局和面貌。白居易的“座中泣下誰*多?江州司馬青衫濕”讓我們了解了唐朝官員的官階、服色、流品,“一車炭,千余斤,宮使驅(qū)將惜不得。半匹紅紗一丈綾,系向牛頭充炭直”則讓我們見識了唐朝不公平的內(nèi)廷采買制度,而“慈恩塔下題名處,十七人中*少年”和孟郊的“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讓我們知道了古代人才選拔制度的演變和唐朝科舉制的特點。杜牧的“春風十里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暗示唐朝經(jīng)濟重心的南移,“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則讓我們聯(lián)想到唐朝完善而高效的交通體系。蘇味道的“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游伎皆秾李,行歌盡落梅。金吾夜不禁,玉漏莫相催”描繪了武則天時期的節(jié)日風情,也讓我們認識了唐朝的宵禁制度。陳陶的“自從貴主和親后,一半胡風似漢家”的背后是唐朝的民族關(guān)系,而在戎昱的“漢家青史上,計拙是和親。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婦人。豈能將玉貌,便擬靜胡塵。地下千年骨,誰為輔佐臣”里,我們看到和親政策在唐朝的變化。當然,詩歌不能窮盡歷史,但歷史將因為這些詩人和他們的詩,變得更加有底蘊和生命力。 7.教材里絕大多數(shù)問題都能在這套書里找到答案。比如,《中國歷史》七年級下冊第1課《隋朝的統(tǒng)一與滅亡》開篇預設(shè)了一個問題:“盡道隋亡為此河,至今千里賴通波。若無水殿龍舟事,共禹論功不較多。”這是唐朝詩人皮日休的詩《汴河懷古》,詩中評論的是隋朝大運河和隋煬帝。那么,隋朝是如何統(tǒng)一全國的?有哪些建樹?它為什么僅存在30多年就滅亡了?答案可以在這套書第1冊《貞觀氣象》第1篇《煬帝夢碎江都》里找到。又比如,語文八年級上冊第13課《唐詩五首》,其中3首——王績的《野望》、王維的《使至塞上》、白居易的《錢塘湖春行》在這套書里有詳細的注釋和分析。 8.500多處涉及古代地名、官職、時令節(jié)氣、天文星象、民風民俗等的腳注勾連著一個個知識點,這也是同類書里是沒有的,它們既把歷史學習引向縱深,又拓展了孩子的知識面,可謂小腳注里有大乾坤。 9.每個篇名既活潑有趣,又緊貼故事核心。比如,黃巢起義那篇,因為黃巢參加過幾次科舉考試,但都名落孫山,激憤之下,他寫下《不第后賦菊》“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后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然后起兵造反,所以這篇被取名《落第秀才的報復》。像這樣口語化、生活化的篇名隨處可見,《“唐僧”原是偷渡客》《鉆床底的孟浩然》《捧尿壺的詩人》《玄宗一日殺三子》《大肚里的“赤心”》《理財高手進了“鬼門關(guān)”》《白居易的“易”與“不易”》《敬宗把自己“玩”死了》《劉禹錫的桃花劫》《“作弊高手”溫庭筠》《兩個無賴搶皇帝》……不同于同類書中規(guī)中矩的標題,這些篇名好理解,有懸念,會讓人好奇背后的故事,產(chǎn)生閱讀的欲望。 10.給難字注音,是這套書在細節(jié)上的用心之處,既排除閱讀障礙,也讓小讀者認識更多的漢字。 11.彩色插圖線條干練流暢,色彩明快亮麗,細節(jié)豐富,人物生動,演繹出一個個精彩的歷史瞬間,為孩子的想象插上翅膀,更深地走進歷史現(xiàn)場,感受歷史的魅力。

詩說唐朝三百年:5:安史危局 內(nèi)容簡介

聞一多曾說,只有懂得了詩的唐朝,才能欣賞唐朝的詩。《詩說唐朝三百年》便是“援詩入史”“詩史互鑒”的一次實踐,它以300首唐詩為媒介,用115個引人入勝的故事,鮮活地演繹了大唐王朝289年的歷史。全書共8冊,本書為第5冊——《安史危局》。 盡管在郭子儀、李光弼等人的努力下,再加上回紇的助力,朝廷*終平定了安史之亂,但這場持續(xù)八年的叛亂,嚴重削弱了大唐國力。吐蕃趁唐朝西北防務(wù)空虛,屢屢進犯,一度攻入長安。 本書通過13個故事,如張巡守睢陽、肅宗出了個昏招、杜甫仗義救房琯、賠了戰(zhàn)馬又折兵、從皇帝到囚徒、代宗出逃、郭子儀單騎退回紇、瘋狂的石頭、理財高手進了“鬼門關(guān)”、萬古真卿義不磨等,生動呈現(xiàn)了這段內(nèi)憂外患不斷的歷史。

詩說唐朝三百年:5:安史危局 目錄

1.張巡守睢陽 2.白衣山人 3.肅宗出了個昏招 4.杜甫仗義救房琯 5.賠了戰(zhàn)馬又折兵 6.史思明千里送櫻桃 7.從皇帝到囚徒 8.代宗出逃 9.郭子儀單騎退回紇 10.知道浮榮不久長 11.瘋狂的石頭 12.理財高手進了“鬼門關(guān)” 13.萬古真卿義不磨
展開全部

詩說唐朝三百年:5:安史危局 相關(guān)資料

在中小學階段,教育的主要手段還是引導學生讀書,讀好書。這套《詩說唐朝三百年》既是優(yōu)秀的歷史讀物,也是優(yōu)秀的語文讀物。它以300首唐詩為媒介,把唐朝300年的歷史講得清清楚楚,讓學生在通曉歷史的同時,又能欣賞到傳誦千年的古詩。 ——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語文教育專家 錢理群 千姿百態(tài)的唐詩背后是大唐獨有的風流,時代的萬千氣象為唐詩注入了豐富多變的內(nèi)容和超然高蹈的氣度。在這些詩作中,既有胸懷天下的書生慷慨,也有寄情山水的隱士逍遙;有壯志凌云的激情澎湃,亦有落花流水的哀婉悱惻,還有低回宛轉(zhuǎn)的心語低吟。那是詩人對宇宙、家國、自我的發(fā)現(xiàn)和表達!对娬f唐朝三百年》將唐詩和唐史巧妙織合,詩史交融,互為鏡照,是對“詩可以觀”傳統(tǒng)的拓新與發(fā)展。 ——華中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 戴建業(yè) 三百年大唐風華,山奔海立,波卷云涌,千山花開,大江落葉!对娬f唐朝三百年》,詩史互證、互鑒,為讀者呈現(xiàn)華夏之史,唐朝盡其壯觀;華夏之詩,唐人盡其宏麗。展卷遙想,英雄勒馬而歌,才士舉杯起舞;蛞娙漳和靖F,翠巾揾淚;難忘壯志騰霄,男兒不死。誦其詩,識其人,共說興亡生死,豈不快哉! ——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古典文學專家 駱玉明 《詩說唐朝三百年》以唐詩為索引,幫你了解唐朝三百年的歷史,你一定能讀得更有趣,想得更明白,記得更清晰。要了解歷史,就得了解地理這個舞臺?墒沁@舞臺太大,怎么分清東西南北,怎么知道高低遠近?這套書為你準備了古代地名注釋,給這大舞臺打上了準確的坐標,一目了然。 ——復旦大學歷史學系教授、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圖書館館長 葛劍雄 打通文學與歷史的界限,將三百年的大唐歷史講得清楚明白,讓讀者在領(lǐng)略大唐王朝由盛而衰的過程中,也同時走進那個時代的詩人的生命世界;唐朝于我們而言,不再陌生,變成了一幅包含著世事變遷與人情冷暖的畫卷,而畫卷上的每一個詩人,離我們也不再遙遠,變得真實而生動,有自己的喜怒哀樂,有自己的抱負與理想。《詩說唐朝三百年》這本書的價值,正在于此。 ——華東師范大學中文系教授、著名B站知識類UP主 倪文尖 詩與史從來難分彼此。一首首美麗的唐詩背后,隱藏著深邃的歷史意識與動人心魄的歷史故事。本書用115個唐詩故事串聯(lián)起大唐三百年的歷史,歷史因為有了詩而更加鮮活,詩因為有了歷史而更顯深沉。 ——華東師范大學中文系教授、央視《中國詩詞大會》命題專家 方笑一 “以詩證史”是史學大家陳寅恪開辟的研究途徑,為學界所贊賞。這部《詩說唐朝三百年》是對這一方法的一次很好的實踐,它能讓你在讀詩時,因為有史的加持,從而更深刻地理解詩,讀史時因為有詩的穿插,更覺得故事鮮活生動。 ——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 嚴鋒 陸游曾有詩云:“千載詩亡不復刪,少陵談笑即追還。常憎晩輩言詩史,《清廟》《生民》伯仲間。”似乎為將杜甫稱為“詩史”而略有不平。其實,出自《詩經(jīng)》的《清廟》《生民》本身就具有史詩品格,體現(xiàn)了詩史魅力!对娬f唐朝三百年》以唐人之詩寫唐代之史,在當代閱讀的視野中凸顯了詩與史的互證和互動,使古老的“詩史”傳統(tǒng)煥發(fā)了新鮮的活力! ——華東師范大學中文系教授 羅崗 詩中有史,史中有詩,中國文學有現(xiàn)實主義精神,中國歷史書寫也有史騷傳統(tǒng)。因此才會有文史互證,作為詩歌巔峰的唐朝尤其有這樣的典型性。詩歌是歷史的凝練總結(jié)。這套書以唐詩為節(jié)點帶出確鑿連續(xù)的歷史故事,歷史幫助讀者充分理解詩歌;讓詩歌回到各自的歷史語境中,詩歌也豐富了對歷史的理解;讓兒童閱讀這套書,既牢記了詩歌,也讀懂了歷史。 ——華東師范大學中文系教授 孫曉忠 孟子曰:“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論其世也。”讀唐詩,不但要從審美的角度品味詩歌之美,更需重視詩歌的創(chuàng)作背景與作者對時勢的感觀。通過歷史來證詩,更能夠體悟詩歌當中的情感與思想。通過詩歌來觀史,有助于理解世道與人心之變遷。本書以通俗的筆調(diào),將讀詩與講史相結(jié)合,雅俗共賞,值得一讀。 ——華東師范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 王銳

詩說唐朝三百年:5:安史危局 作者簡介

劉娟,南京師范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yè)畢業(yè),多年從事一線語文教學工作,后進入出版行業(yè),做了五年童書編輯,同時進行專業(yè)寫作,代表作為百萬字少兒歷史普及讀物《少年讀》(全20冊)、《成語說》(全8冊)。另著有《中華成語故事》《國學啟蒙經(jīng)典》等。

商品評論(0條)
暫無評論……
書友推薦
編輯推薦
返回頂部
中圖網(wǎng)
在線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