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懷仁集字圣教序
¥9.3(3.7折)定價:¥25.0唐代玄奘取經(jīng)歸來,便開始翻譯經(jīng)文。唐太宗親為作序,太子李治為其作記。後來,長安弘福寺僧人懷仁從唐內(nèi)府所藏王羲之行書遺墨中集字,將太宗序,太子記以及太宗答、太子箋答、玄奘所譯心經(jīng)等五種集出。唐高宗鹹亨三年(公元六七二年)由諸葛神力勒石,朱靜藏鐫刻,將其共刻一石而立。此碑計三十行字。行八十三字至八十八字不等,碑高三米多,寬一點四米多,碑首刻有七佛像,因而此碑又名「七佛聖教序」。現(xiàn)此碑存於西安碑林。 因此碑由王羲之真跡中直接摹出,故為歷代書
-
多寶塔碑
¥9.3(3.7折)定價:¥25.0「多寶塔碑」全稱「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寶佛塔感應(yīng)碑文」。此碑於唐天寶十一載(公元七五二年)為千福寺和尚費全而立,由岑勳撰文,顏真卿楷書,史華刻石。碑高二點六三米,寬一點四米,碑文三十四行,滿行六十六字。顏真卿四十四歲書寫此碑,其時書家正值壯年。此碑書法整密勻穩(wěn),秀媚多姿。後世學(xué)顏書者,以其字小便於臨寫,故多從此入手。 此碑宋拓本極為珍貴,F(xiàn)藏於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的這件宋拓本,有清代學(xué)者錢大昕隸書「宋拓顏魯公書多寶塔感應(yīng)碑」十二字,清代書家
-
神策軍碑-歷代拓本精華-拾叁
¥12.0(6折)定價:¥20.0《神策軍碑》全稱《皇帝巡幸左神策軍紀(jì)圣德碑》,唐武宗會昌三年(公元843年)立于皇宮禁地,碑石大小不明,崔鉉撰文,柳公權(quán)書。現(xiàn)有譚敬影印本、藝苑真賞社翻印本以及北京文物出版社珂鑼版影印本等,均是學(xué)習(xí)柳字的好范本。 此本從"皇帝巡幸左神策軍"起至"來朝上京嘉其誠"止約七百余字,但已有二百多字漫漶不清。僅就字口清晰的四百多字來看,此碑不愧為柳氏傳世的最佳書跡。其點畫遒勁而富于變化,筆力凝練內(nèi)含,骨力洞達(dá),結(jié)體內(nèi)斂外放,欹正相生,顧盼天成
-
沈粲草書千字文-陸拾貳
¥22.8(6折)定價:¥38.0明代人稱「云間二沈」的沈度和沈粲兄弟二人,同以善書而深得明成祖賞識。沈粲,字民望,號簡庵,松江府華亭(今上海松江)人,由其兄沈度舉薦而為中書舍人,后官至大理寺少卿。他專長于草書,名擅一時...
-
泰山刻石-歷代拓本精華-貳拾肆
¥15.0(7.5折)定價:¥20.0公元前二百一十九年,秦始皇東巡泰山,刻辭于石上。秦二世胡亥即位第一年,又刻詔書于同一石上。據(jù)傳秦始皇辭和二世詔書均由李斯書。宋代大觀二年(一一o八年)春,劉跛隨鄉(xiāng)人登臨泰山,探訪秦代刻石。時隔五年,劉跛再次登上泰山,宿于絕頂,查看并傳拓泰山刻石。據(jù)其記述,這塊刻石埋置土中,高不過四五尺,形制似方而非方,四面廣狹不等,皆有刻字。其中,有十二行字是始皇辭,有十行是秦二世詔。 在流傳于世的泰山刻石拓本中,明代安國收藏的一百六十五
-
弘歷草書千字文-館藏國寶墨跡-柒拾
¥11.1(3.7折)定價:¥30.0本書為“館藏國寶墨跡”系列叢書之一,精選館藏底本,為首次四色精印,并延請專家釋文。愛新覺羅·弘歷(1711-1799),滿族,1736-1795年在位,年號乾隆,廟號高宗。于詩書繪畫皆能。執(zhí)政后也十分重視文化建設(shè),特建“淳化軒”藏《淳化閣帖》,一時帖學(xué)之風(fēng)大熾。乾隆雅賞趙孟頫的書法,心慕手追,身體力行。書法起步于康熙時流行的宮廷書法,后在承學(xué)各家中選定趙孟頫豐圓肥潤的書法。其書圓潤均勻,結(jié)體婉轉(zhuǎn)流暢,有承平之象,其擅書之名流傳普遍。本
-
陳道復(fù)書古詩十九首-歷代拓本精華-零捌
¥16.8(6折)定價:¥28.0明代中期著名書畫家陳道復(fù)(一四八三年~一五四四年》,初名淳、宇道復(fù),后以字行,自號白陽山人,長洲《今蘇州》人。他天資秀發(fā),經(jīng)學(xué)、古文、詩詞、書法、繪畫,無不精研通曉。曾在文征明門下學(xué)書畫,文征明有言:「吾于道復(fù)僅舉業(yè)師耳,其書畫自有門徑!拐龝鯇W(xué)文征明,行草書學(xué)楊凝式、米芾等人,融合變化,自成風(fēng)貌。在其流傳于世的墨跡中,藏于故宮博物院的這卷古詩十九首,以金粟紙寫就,可謂一件不可多得的杰作。 此作縱三十點五厘米,橫七百一十一點七
-
豐坊草書杜甫詩-館藏國寶墨跡-三十
¥16.8(6折)定價:¥28.0明代著名書家豐坊,字人叔、存禮,更名道生,更字人翁,號南禺外史,鄞縣(今浙江寧波)人。嘉靖二年(公元一五二三年)進士,官至吏部考功主事。其博學(xué)工文,兼通書法、篆刻,尤長于草書...
-
董其昌書濬路馬湖記-館藏國寶墨跡-叁拾叁
¥18.0(6折)定價:¥30.0董其昌此卷「浚路馬湖記」紙本行書、烏絲欄界格,原為大收藏家安儀周所藏,鈐有其「安儀周家珍藏」印。后為康熙朝大收藏家王鴻緒所得,鈐有「王鴻緒印」、「賜金園主人」及「儼齋秘玩」三印...
-
宋徽宗書秾芳詩-館藏國寶墨跡-貳拾貳
¥13.2(6折)定價:¥22.0《宋徽宗書秾芳詩》為“館藏國寶墨跡”系列之一,“以畫冊質(zhì)量印碑帖”,裝幀別致,并延請專家釋文,方便讀者研究學(xué)習(xí)!抖尫荚姟番F(xiàn)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為大字楷書,是宋徽宗瘦金書的杰作。此作縱二十七點七厘米,橫三百四十厘米,卷后有陳邦彥觀款“宣和書畫超軼千古,此卷以畫法作書,脫去筆墨畦逕,行間如幽蘭叢竹,冷冷作風(fēng)雨聲,真神品也”。其筆法犀利、鐵畫銀鉤、飄逸勁特,筆致勁健,富有鮮明的個性。 “館藏國寶墨跡”的底本多選自故宮博物院、上海
-
文徵明書草書七言詩-館藏國寶墨跡-二十九
¥16.8(6折)定價:¥28.0《文徵明書草書七言詩》為“館藏國寶墨跡”系列叢書之一,精選館藏底本,為首次四色精印,并延請專家釋文。 文徵明(1470-1559),長洲(今江蘇蘇州)人。初名壁,或作壁,以字行,更字徵仲,號衡山居士。工書善畫,書模宋、元,亦專法晉、唐。行草筆法智永,大、小楷學(xué)黃庭堅,隸書法鐘繇,山水師沈周,人稱其兼有趙孟頫、倪瓚、黃公望之體。又善畫花、鳥、竹、果。為明代四大家之一,創(chuàng)吳門畫派。此為文徵明的《七言律詩》草書,師張旭、懷素狂草風(fēng)范,縱橫
-
董其昌書樂毅論-館藏國寶墨跡-叁拾肆
¥16.8(6折)定價:¥28.0「樂毅論」為三國時期魏夏侯玄所撰寫,文中論述的是戰(zhàn)國時代燕國名將樂毅及其征討各國之事。王羲之曾書寫過此文,董其昌此本并非臨帖,而是以意為之。卷前一段有二處筆誤,故重書一通于后。董字從王、米而出,深究古人筆意而發(fā)古人神韻,重用筆不重結(jié)構(gòu)。董氏所提出的一妙在能合,神在能離一臨古觀點對后世帖學(xué)書家影響極為深遠(yuǎn)...
-
玄秘塔碑
¥9.3(3.7折)定價:¥25.0金裝版·歷代拓本精華系列共二十本,精選歷代碑帖精粹,印刷精美,版面清晰,是賞書、習(xí)書的典范。本系列品種多樣、書體豐富,適合習(xí)書者觀賞、臨習(xí)。本書為金裝版·歷代拓本精華系列之一《玄秘塔碑》!缎厮啡Q《唐故左街僧錄內(nèi)供奉三教談?wù)撘{大德安國寺上座賜紫大達(dá)法師玄秘塔碑銘并序》,唐裴休撰文,柳公權(quán)書并篆額!缎厮妨⒂谔茣(公元841年)十二月,碑在陜西西安碑林?瑫28行,行54字...
-
神策軍碑
¥9.3(3.7折)定價:¥25.0金裝版·歷代拓本精華系列共二十本,精選歷代碑帖精粹,印刷精美,版面清晰,是賞書、習(xí)書的典范。本系列品種多樣、書體豐富,適合習(xí)書者觀賞、臨習(xí)。本書為金裝版·歷代拓本精華系列之一《神策軍碑》!渡癫哕姳啡Q《皇帝巡幸左神策軍紀(jì)圣德碑》,唐武宗會昌三年(公元843年)立于皇宮禁地,碑石大小不明,崔鉉撰文,柳公權(quán)書,F(xiàn)有譚敬影印本、藝苑真賞社翻印本以及北京文物出版社珂鑼版影印本等,均是學(xué)習(xí)柳字的好范本。此本從"皇帝巡幸左神策軍"起至"來朝上
-
九成宮醴泉銘
¥15.0(6折)定價:¥25.0貞觀五年,太宗皇帝命令修復(fù)隋文帝之仁壽宮,改名九成宮。第二年,太宗帝避暑來到九成宮,在遊覽宮中臺觀時,偶然發(fā)現(xiàn)有一清泉。太宗帝萬分欣喜,便令魏徵撰文、歐陽詢書寫而立一石碑。這便是「九成宮醴泉銘」。此碑高二點四米多,寬一點二米,字二十四行,滿行五十字。 歐陽詢書寫此銘,時年七十六歲,其書法藝術(shù)已是爐火純青,加之又是奉勑用心之作,因而,此銘是書家之代表作。自古以來,此銘一致被譽為「楷書之極則」,倍受人們喜愛。 「九成宮醴泉銘」原石村雨陝西
-
乙瑛碑
¥15.0(6折)定價:¥25.0金裝版·歷代拓本精華系列共二十本,精選歷代碑帖精粹,印刷精美,版面清晰,是賞書、習(xí)書的典范。本系列品種多樣、書體豐富,適合習(xí)書者觀賞、臨習(xí)。本書為金裝版·歷代拓本精華系列之一《乙瑛碑》!兑溢啡Q《漢魯相乙瑛請置孔廟百石卒史碑》,又稱《孔廟置守廟百石卒史碑》、《孔廟置守廟百石孔和碑》,東漢桓帝永興元年(153年)立!兑溢肥菨h隸成熟時期的典型作品。它的藝術(shù)成就,備受后世學(xué)者和書家的贊美。書法工整精細(xì),秀麗而有骨力,風(fēng)格秀逸多姿
-
曹全碑
¥9.3(3.7折)定價:¥25.0此碑全稱「漢陽令曹全碑」。碑主曹全,字景完,曾任郃陽令。此碑又稱「曹景完碑」,與東漢靈帝中平二年(公元一八五年)立。明代萬曆初年在郃陽(今山西合陽縣)出土,一九五六年移存於西安碑林。碑陽共二十行,行四十五字。碑陰刻名五列,五十三行。此碑是漢碑中的名品代表作之一,碑字結(jié)體扁平勻整,秀美飛動,不束縛,不馳驟,為歷代習(xí)書者所喜愛。 碑陽「因」字未損本為明初拓本,「因」字已損而碑未斷者,則為明末拓本。現(xiàn)存於上海圖書館的「因」字未損本,被認(rèn)為是
-
張遷碑
¥15.0(6折)定價:¥25.0金裝版·歷代拓本精華系列共二十本,精選歷代碑帖精粹,印刷精美,版面清晰,是賞書、習(xí)書的典范。本系列品種多樣、書體豐富,適合習(xí)書者觀賞、臨習(xí)。本書為金裝版·歷代拓本精華系列之一《張遷碑》!稄堖w碑》篆額題《漢故轂城長蕩陰令張君表頌》,亦稱《張遷表頌》,有碑陰題名,刻于東漢中平三年(186年)無鹽(治今山東省東平)境內(nèi),于明代出土。張遷碑現(xiàn)存于山東泰安岱廟。《張遷碑》和《曹全碑》都為漢末名碑。碑中字體大量滲入篆體結(jié)構(gòu),字型方正,用筆棱角分
-
禮器碑
¥18.8(7.5折)定價:¥25.0「禮器碑」又名「魯相韓勑造孔廟禮器碑」,略稱「韓勑碑」。內(nèi)容為讚揚韓勑修飾孔廟合製作禮器之事。此碑於東漢永壽二年(公元一五六年)刻立,現(xiàn)存於山東曲阜孔廟內(nèi)。其隸書四面環(huán)刻,碑正十六行,行三十六字;碑陰三列,每列十七行;左側(cè)三列,每列四行;右側(cè)四列,每列四行。全碑書法細(xì)勁雄健,端莊典雅,且有厚重流麗之美。清代王澍評說:隸法以漢為極,每碑各出一奇,莫有同者,而此碑較為奇絕。瘦勁如鐵,變化若龍,一字一奇,不可端倪。楊守敬「平碑記」雲(yún):漢隸如
-
歷代拓本精華 :多寶塔碑.07
¥13.2(6折)定價:¥22.0“多寶塔碑”全稱“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寶佛塔感應(yīng)碑文”。此碑于唐天寶十一年(公元七五一年》為千福寺和尚費全而立,由岑勛撰文,顏真卿楷書,史華刻石。碑高二點六三米,寬一點四米,碑文三十四行,滿行六十六宇。顏真卿四十四歲書寫此碑,其時書家正值壯年。此碑書法整密勻穩(wěn),秀媚多姿。后世學(xué)顏書者,以其宇小便于臨寫,故多從此入手。 此碑宋拓本極為珍貴,F(xiàn)藏于日本柬京國立博物館的這件宋拓本,有清代學(xué)者錢大昕隸書“宋拓顏魯公書多寶塔感應(yīng)碑”十二字,清代書
-
新書--歷代拓本精華叢書: 顏勤禮碑
¥22.8(6折)定價:¥38.0金裝版·歷代拓本精華叢書精選歷代碑帖精粹,印刷精美,版面清晰,是賞書、習(xí)書的典范。本系列品種多樣、書體豐富,適合習(xí)書者觀賞、臨習(xí)。本書為金裝版·歷代拓本精華叢書之一《顏勤禮碑》。顏真卿,字清臣,京兆萬年(今西安)人。玄宗開元進士,曾為平原太守,後封魯郡公,因此有"顏平原"、"顏魯公"之稱。他精於書法,師承褚遂良、張旭,而自成一代宗師。"顏勤禮碑"全稱《唐故秘書省著作郎夔州都督府長史上護軍顏君神道碑》。顏勤禮乃顏真卿曾祖父,顏真卿撰并刊
-
新書--歷代拓本精華叢書: 九成宮醴泉銘(李祺本)
¥15.0(6折)定價:¥25.0金裝版·歷代拓本精華系列精選歷代碑帖精粹,印刷精美,版面清晰,是賞書、習(xí)書的典范。本系列品種多樣、書體豐富,適合習(xí)書者觀賞、臨習(xí)。本書為金裝版·歷代拓本精華系列之一《九成宮醴泉銘(李祺本)》。唐代碑刻。公元632年鐫立于麟游(今屬陜西)。魏徵撰文,歐陽詢正書。記述唐太宗在九成宮避暑時發(fā)現(xiàn)醴泉之事。筆法剛勁婉潤,兼有隸意,是歐陽詢晚年經(jīng)意之作,歷來為學(xué)書者推崇,F(xiàn)將故宮博物院李祺藏本影印出版。全文敘述了"九成宮"的來歷和其建筑的雄偉壯觀
-
新書--歷代拓本精華叢書: 龍門四品
¥15.0(6折)定價:¥25.0金裝版·歷代拓本精華叢書,精選歷代碑帖精粹,印刷精美,版面清晰,是賞書、習(xí)書的典范。本系列品種多樣、書體豐富,適合習(xí)書者觀賞、臨習(xí)。本書為金裝版·歷代拓本精華叢書之一《龍門四品》。河南省洛陽龍門石窟,有多達(dá)三千六百余件造像題記。這些造像題記,是我國北魏時期的書法藝術(shù)瑰寶,也是中國書法藝術(shù)長河中的璀璨明珠。著名的造像記有所謂"龍門四品"、"龍門十品"、"龍門二十品"之名。清代黃易(小松)最早在龍門石窟拓碑四品,世稱"龍門四品",即《楊大
-
新書--歷代拓本精華叢書: 石鼓文
¥15.5(6.2折)定價:¥25.0金裝版·歷代拓本精華叢書精選歷代碑帖精粹,印刷精美,版面清晰,是賞書、習(xí)書的典范。本系列品種多樣、書體豐富,適合習(xí)書者觀賞、臨習(xí)。本書為金裝版·歷代拓本精華叢書之一《石鼓文》石鼓文,是我國最早的石刻文字,世稱"石刻之祖"。石鼓文處于承前啟后的時期,承秦代書風(fēng),為金文向小篆發(fā)展的一種過渡性書體。石鼓文刻于十座花崗巖石上,因石墩形似鼓,故稱為"石鼓文"。現(xiàn)存的石鼓文是宋朝收集的十石鼓,上面刻有文字,是描述秦穆公時代出獵的場面,有的字已經(jīng)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