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光臨中圖網(wǎng) 請 | 注冊
> >
中國文獻學-張大可文集-第十卷

中國文獻學-張大可文集-第十卷

作者:張大可
出版社:商務(wù)印書館出版時間:2013-05-01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496
本類榜單:社會科學銷量榜
中 圖 價:¥30.7(2.4折) 定價  ¥128.0 登錄后可看到會員價
加入購物車 收藏
運費6元,滿39元免運費
?新疆、西藏除外
溫馨提示:5折以下圖書主要為出版社尾貨,大部分為全新(有塑封/無塑封),個別圖書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劃線標記、光盤等附件不全詳細品相說明>>
本類五星書更多>

中國文獻學-張大可文集-第十卷 版權(quán)信息

  • ISBN:9787100093897
  • 條形碼:9787100093897 ; 978-7-100-09389-7
  • 裝幀:70g純質(zhì)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文獻學-張大可文集-第十卷 內(nèi)容簡介

  《中國文獻學(第10卷)(精)/ 張大可文集》,編列文集為第十卷。      《中國文獻學(第10卷)(精)/張大可文集》既是作者編著的一部高校教材,也是作者建構(gòu)綜合性通論文獻學理論的嘗試。作者認為,《中國文獻學》不是傳統(tǒng)文獻工作產(chǎn)生的分支文獻學,即目錄學、版本學、?睂W等的疊加,而是20世紀產(chǎn)生的一門綜合型的文獻學新興學科,它的理論建構(gòu)還在探索之中。該書重新定義文獻,指出:“一切人類社會實踐活動的史實和經(jīng)驗,通過某種載體表現(xiàn)的文字資料、圖物資料、音像資料等等,均為文獻。”文獻學應(yīng)以一切歷史文獻為研究對象,也就是包括古今文獻為研究對象的新理論。全書十二章,前十章以20世紀傳世的古文獻和新增的歷史文獻為對象,考察它的載體形式、內(nèi)容類別、整理利用以及歷史發(fā)展四個方面的內(nèi)容,別具一格。第十一章為本次入集時所增,從作者主編的《中國歷史文獻學》中移來。本章補充論述中國文獻學發(fā)展的歷史與成就,回照全書。《中國歷史文獻學》是本書《中國文獻學》的前身。讀者對照兩書的目錄,可以領(lǐng)略作者建構(gòu)中國文獻學理論探索的足跡。第十二章繼續(xù)探討文獻學理論的架構(gòu)。書后兩個附編。附編一,典籍評介四篇,為相關(guān)的文獻研究。附編二,收錄作者主編三部高校教材《中國歷史文選》、《中國歷史文獻學》、《史記教程》的前言,從一個側(cè)面記錄作者致力于教材建設(shè)的艱辛歷程。

中國文獻學-張大可文集-第十卷 目錄


**章 緒 論
 **節(jié) 文獻與歷史文獻新界說
 第二節(jié) 傳統(tǒng)的文獻整理與古文獻學
 第三節(jié)。玻笆兰o的文獻學
第二章 文獻載體
 **節(jié) 印刷術(shù)通行前的古文獻及其載體
 第二節(jié) 雕版印刷文獻
 第三節(jié) 活字印刷———20世紀的主流載體文獻
 第四節(jié) 現(xiàn)代技術(shù)載體文獻
第三章 20世紀新發(fā)現(xiàn)的古文獻及古今檔案與考古文獻
 **節(jié) 甲骨文獻
 第二節(jié) 簡牘文獻
 第三節(jié) 敦煌文獻與吐魯番文獻
 第四節(jié) 檔案文獻
 第五節(jié) 考古文獻
第四章 典籍類別文獻
 **節(jié) 四部典籍文獻
 第二節(jié) 類書、叢書
 第三節(jié) 方志文獻
 第四節(jié) 佛藏、道藏
 第五節(jié)。玻笆兰o的當代文獻
 第六節(jié) 少數(shù)民族文字歷史文獻
第五章 目錄學
 **節(jié) 目錄與目錄學
 第二節(jié) 中國古典書目分類法的演變
 第三節(jié)。玻笆兰o目錄工作的擴展
 第四節(jié) 圖書分類法的變革
 第五節(jié) 目錄學的功能
 第六節(jié)。玻笆兰o的目錄學家及其成就
第六章 版本學、?睂W
 **節(jié) 版本學
 第二節(jié) ?睂W
第七章 考據(jù)學、辨?zhèn)螌W、輯佚學
 **節(jié) 考據(jù)學
 第二節(jié) 辨?zhèn)螌W
 第三節(jié) 輯佚學
第八章。玻笆兰o的古籍整理
 **節(jié) 古籍整理的方法
 第二節(jié) 結(jié)集整理
 第三節(jié) 資料匯編
 第四節(jié) 古籍整理的發(fā)展與成績
第九章 古籍的今注今譯
 **節(jié) 古代的注疏
 第二節(jié) 古籍的今注
 第三節(jié) 古籍的今譯
第十章 文獻的收藏與檢索
 **節(jié) 現(xiàn)代的圖書館藏書
 第二節(jié) 檢索工具———索引書目
 第三節(jié) 文獻的檢索原理和方法
 第四節(jié) 音像文獻的檢索
 第五節(jié) 電子文獻的檢索與利用
第十一章 中國文獻學的發(fā)展與成就
 **節(jié) 中國文獻學的產(chǎn)生———先秦時期
 第二節(jié) 中國文獻學的形成———兩漢時期
 第三節(jié) 中國文獻學的發(fā)展———魏晉至宋元
 第四節(jié) 中國古典文獻學的高峰———明清時期
 第五節(jié) 近現(xiàn)代的文獻工作與文獻學——— “五四”
 以來的新時期
第十二章 中國文獻學的理論建構(gòu)
 **節(jié) 綜合型通論文獻學是文獻學體系中的新興學科
 第二節(jié) 鄭鶴聲建構(gòu)文獻學理論的嘗試
 第三節(jié) 張舜徽建構(gòu)文獻學理論的奠基性貢獻
 第四節(jié)。玻笆兰o80年代文獻學論著的興起
 第五節(jié) 文獻學理論研究
 引及參考主要書目
 附編一:典籍評介四篇
 紀傳體全史概述
 《晉書》評介
 《水經(jīng)注》評介
 《資治通鑒》導讀
 附編二:教材建設(shè)
 《中國歷史文選》四題
 **題 談?wù)劇吨袊鴼v史文選》教材的改革
 第二題 《中國歷史文選》教學大綱研討
 第三題 商務(wù)版《中國歷史文選》前言
 第四題 求真求實,打造精品
 《中國歷史文獻學》前言
 商務(wù)版《史記教程》前言
展開全部

中國文獻學-張大可文集-第十卷 節(jié)選

張大可編著的本卷《中國文獻學(第10卷)(精)/張大可文集》,編列文集為第十卷。
《中國文獻學(第10卷)(精)/張大可文集》既是作者編著的一部高校教材,也是作者建構(gòu)綜合性通論文獻學理論的嘗試。
《中國歷史文獻學》是本書《中國文獻學》的前身。讀者對照兩書的目錄,可以領(lǐng)略作者建構(gòu)中國文獻學理論探索的足跡。第十二章繼續(xù)探討文獻學理論的架構(gòu)。書后兩個附編。附編一,典籍評介四篇,為相關(guān)的文獻研究。附編二,收錄作者主編三部高校教材《中國歷史文選》、《中國歷史文獻學》、《史記教程》的前言,從一個側(cè)面記錄作者致力于教材建設(shè)的艱辛歷程。

中國文獻學-張大可文集-第十卷 作者簡介

張大可,1940年生,重慶長壽人,1966年畢業(yè)于北京大學中文系古典文獻專業(yè)。曾任蘭州大學歷史系教授、甘肅省中青年歷史學會會長。中國歷史文獻研究會常務(wù)理事、中華伏羲文化研究會常務(wù)理事、中國史記研究會常務(wù)副會長。 主要從事中國歷史文獻學和秦漢三國史的教學與研究,在這兩個方面已發(fā)表論文100余篇,出版?zhèn)人學術(shù)專著8部,主編論著10余種,其中5種論著獲全國及省級社科優(yōu)秀圖書獎。主要論著有《三國史研究》、《三國史》、《史記研究》、《史記全本新注》、《史記文獻研究》、《史記精言妙語》、主編《中國歷史文選》、《中國歷史文獻學》、《史記教程》等。

商品評論(0條)
暫無評論……
書友推薦
本類暢銷
編輯推薦
返回頂部
中圖網(wǎng)
在線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