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馨卡幫你省薪 2024個人購書報告 2024中圖網(wǎng)年度報告
歡迎光臨中圖網(wǎng) 請 | 注冊

忍學(xué)詮解

出版社:天津古籍出版社出版時間:2018-01-01
開本: 16 頁數(shù): 401
中 圖 價:¥20.2(3.6折) 定價  ¥56.0 登錄后可看到會員價
加入購物車 收藏
運費6元,滿39元免運費
?新疆、西藏除外
溫馨提示:5折以下圖書主要為出版社尾貨,大部分為全新(有塑封/無塑封),個別圖書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劃線標(biāo)記、光盤等附件不全詳細(xì)品相說明>>
本類五星書更多>
買過本商品的人還買了

忍學(xué)詮解 版權(quán)信息

忍學(xué)詮解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普通大眾 ★《忍學(xué)詮解》從居家之忍、做官之忍的典型事例中,體會“忍”之真精神,闡述了儒家思想的精髓,進(jìn)而探求修補世道人心的捷徑,希望探索出一條擺脫精神困境的道路。可以說是當(dāng)今世人精神文明和道德規(guī)范建設(shè)的重要參考資料。 ★《忍學(xué)詮解》并非勸人忍氣吞聲,茍且偷生,而是引導(dǎo)讀者積極向上,奮發(fā)圖強,培養(yǎng)寬宏氣量和遠(yuǎn)大目光。讀者只有體會了忍之真精神,才能對無常的世事保有一份平和、通透的理解,從而獲得達(dá)悅而坦蕩的人生。

忍學(xué)詮解 內(nèi)容簡介

《忍學(xué)詮解》一書是將《忍經(jīng)》與《勸忍百箴》合二為一的論忍佳作。它從中選錄了廣為流傳的著名篇章,在原著的基礎(chǔ)上加入了詳盡的譯文,并從浩繁的典故中精選了許多富含哲理與智慧的小故事!度虒W(xué)精粹》對“忍學(xué)”進(jìn)行了全面闡釋,使人掌握“忍”的原則,達(dá)到“忍”的至高境界!度探(jīng)》用淺近的文言散文,選輯了歷代名人有關(guān)“忍”的語錄、歷史人物的隱忍事跡,以及箴銘、謠諺,共計156條!秳袢贪袤稹肥恰叭虒W(xué)”的集大成者,涉及為官、治國、治學(xué)、修身、養(yǎng)性各方面內(nèi)容和對社會、自然、人生的思考,共計100條。

忍學(xué)詮解 目錄

目錄

忍經(jīng)
一 細(xì)過掩匿
二 醉飽之過,不過吐嘔
三 圯上取履
四 出胯下
五 尿寒灰
六 誣金
七 誣褲
八 羹污朝衣
九 認(rèn)馬
十 雞肋不足以當(dāng)尊拳
十一 唾面自干
十二 五世同居
十三 九世同居
十四 置怨結(jié)歡
十五 鞍壞不加罪
十六 萬事之中,忍字為上
十七 盤碎,色不少吝
十八 不忍按
十九 遜以自免
二十 盛德所容
二十一 含垢匿瑕
二十二 未嘗見喜怒
二十三 語侵不恨
二十四 釋盜遺布
二十五 愍寒架橋
二十六 射牛無怪
二十七 代錢不言
二十八 認(rèn)豬不爭
二十九 鼓琴不問
三十 唯得忠恕
三十一 益見忠直
三十二 酒流滿路
三十三 不形于言
三十四 未嘗峻折
三十五 非毀反己
三十六 辭和氣平
三十七 委曲彌縫
三十八 詆短遜謝
三十九 直為受之
四十 服公有量
四十一 寬大有量
四十二 呵辱自隱
四十三 容物不校
四十四 德量過人
四十五 眾服公量
四十六 還居不追直
四十七 持燭燃鬢
四十八 物成毀有時數(shù)
四十九 罵如不聞
五十 佯為不聞
五十一 罵殊自若
五十二 為同列斥
五十三 不發(fā)人過
五十四 器量過人
五十五 動心忍性
五十六 受之未嘗行色
五十七 與物無競
五十八 忤逆不怒
五十九 潛卷授之
六十 俾之自新
六十一 未嘗按黜一吏
六十二 小過不懌
六十三 拔藩益地
六十四 兄弟訟田,至于失敗
六十五 將憤忍過片時,心便清涼
六十六 憤爭損身,憤亦損財
六十七 十一世未嘗訟人于官
六十八 無疾言劇色
六十九 子孫數(shù)世同居
七十 愿得金帶
七十一 恕可成德
七十二 公誠有德
七十三 所持一心
七十四 人服雅量
七十五 終不自明
七十六 逾年后杖
七十七 終不自辯
七十八 自擇所安
七十九 稱為善士
八十 得金不認(rèn)
八十一 一言齏粉
八十二 無入不自得
八十三 不若無愧而死
八十四 未嘗含怒
八十五 謝罪敦睦
八十六 處家貴寬容
八十七 憂患當(dāng)明理順受
八十八 同居相處貴寬
八十九 親戚不可失歡
九十 待卑仆當(dāng)寬恕
九十一 事貴能忍耐
九十二 王龍舒勸誡

勸忍百箴
言之忍**
氣之忍第二
色之忍第三
酒之忍第四
聲之忍第五
食之忍第六
樂之忍第七
權(quán)之忍第八
勢之忍第九
貧之忍第十
富之忍第十一
賤之忍第十二
貴之忍第十三
寵之忍第十四
辱之忍第十五
安之忍第十六
危之忍第十七
忠之忍第十八
孝之忍第十九
仁之忍第二十
義之忍第二十一
禮之忍第二十二
智之忍第二十三
信之忍第二十四
喜之忍第二十五
怒之忍第二十六
疾之忍第二十七
變之忍第二十八
侮之忍第二十九
謗之忍第三十
譽之忍第三十一
諂之忍第三十二
笑之忍第三十三
妒之忍第三十四
忽之忍第三十五
忤之忍第三十六
仇之忍第三十七
爭之忍第三十八
欺之忍第三十九
淫之忍第四十
懼之忍第四十一
好之忍第四十二
惡之忍第四十三
勞之忍第四十四
苦之忍第四十五
儉之忍第四十六
貪之忍第四十七
躁之忍第四十八
虐之忍第四十九
驕之忍第五十
矜之忍第五十一
侈之忍第五十二
勇之忍第五十三
直之忍第五十四
急之忍第五十五
死之忍第五十六
生之忍第五十七
滿之忍第五十八
快之忍第五十九
取之忍第六十
與之忍第六十一
乞之忍第六十二
求之忍第六十三
失之忍第六十四
利害之忍第六十五
頑嚚之忍第六十六
不平之忍第六十七
不滿之忍第六十八
聽讒之忍第六十九
無益之忍第七十
苛察之忍第七十一
屠殺之忍第七十二
禍福之忍第七十三
茍祿之忍第七十四
躁進(jìn)之忍第七十五
特立之忍第七十六
勇退之忍第七十七
挫折之忍第七十八
不遇之忍第七十九
才技之忍第八十
小節(jié)之忍第八十一
隨時之忍第八十二
背義之忍第八十三
事君之忍第八十四
事師之忍第八十五
同寅之忍第八十六
為士之忍第八十七
為農(nóng)之忍第八十八
為工之忍第八十九
為商之忍第九十
父子之忍第九十一
兄弟之忍第九十二
夫婦之忍第九十三
賓主之忍第九十四
奴婢之忍第九十五
交友之忍第九十六
年少之忍第九十七
將帥之忍第九十八
宰相之忍第九十九
好學(xué)之忍**百
展開全部

忍學(xué)詮解 節(jié)選

書中精彩語段: 《易·損卦》云:“君子以懲忿窒欲! 《書》周公戒周王曰:“小人怨汝詈汝,則皇自敬德!庇衷唬骸安秽床桓液!庇衷唬骸皩捑b其心。” 成王告君陳曰:“必有忍,其乃有濟;有容,德乃大! 《左傳·宣公十五年》:“諺曰:‘高下在心,川澤納污,山藪藏疾,瑾瑜匿瑕,國君含垢,天之道也! 《昭公元年》:“魯以相忍為國也! 《哀公二十七年》:“知伯入南里門,謂趙孟入之。對曰:‘主在此!唬骸異憾鵁o勇,何以為子?’對曰:‘以能忍。恥庶無害趙宗乎?’” 楚莊王伐鄭,鄭伯肉袒牽羊以迎。莊王曰:“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 《左傳》:“一慚不忍,而終身慚乎?” 《論語》:“孔子曰:‘小不忍,則亂大謀! 又曰:“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親,非惑歟?” 又曰:“君子無所爭。” 又曰:“君子矜而不爭。” 曾子犯而不校。 戒子路曰:“齒剛則折,舌柔則存。柔必勝剛,弱必勝強。好斗必傷,好勇必亡。百行之本,忍之為上! 《老子》曰:“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 又曰:“大直若屈,大智若拙,大辯若訥! 又曰:“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又曰:“天道不爭而善勝,不言而善應(yīng)! 荀子曰:“傷人之言,深于矛戟! 藺相如曰:“兩虎共斗,勢不俱生。” 晉王玠嘗云:“人有不及,可以情恕! 又曰:“非意相干,可以理譴,終身無喜悒之色! 《易經(jīng)·損卦》說:“有德行的人用受打擊所引起的警戒來抑制憤怒和欲望! 《尚書》記載周公告誡周成王說:“壞人怨恨你,責(zé)罵你,那么你自己應(yīng)該修養(yǎng)你的德行!庇终f:“不僅僅是不敢動怒!庇值溃骸斑要放寬你自己的心胸! 周成王告誡君陳說:“必須有忍耐之心,這樣才能辦成事情;有寬容之心,道德才能高尚。” 《左傳·宣公十五年》記載:“民諺說:‘所謂高低之分,在于心中,河流和沼澤容納著污泥,群山和草叢隱藏著禍患,質(zhì)地美好的玉石藏匿著瑕疵,國家君主有些缺點,這是大自然的規(guī)律! 《左傳·昭公元年》記載:“魯國人是靠相互忍讓來治理國家的! 《左傳·哀公二十七年》記載:“知伯進(jìn)入南里門,叫趙孟也進(jìn)來。趙孟對他說:‘君主在這里。’知伯說:‘你沒有勇敢的精神,憑什么被尊稱為子呢?’趙孟回答道:‘憑我能夠忍耐。你的恥笑對我趙孟有什么損害呢?’” 楚莊王攻打鄭國,鄭伯裸露胸脯,牽著羊來迎接楚軍。楚莊王說:“鄭國的君主能夠甘居人下,忍受侮辱,必定能取得人民的信任! 《左傳》記載:“一次羞辱都不愿忍受,難道要一輩子羞愧嗎?” 《論語》記載:“孔夫子說:‘小事不能忍讓,就會損害到大事。’” 《論語》還記載孔夫子的話說:“因為一時的憤怒而忘記自己以及親人,這豈不是太糊涂了嗎?” 《論語》還記載孔夫子的話說:“君子沒有什么可跟別人相爭的! 《論語》還記載孔夫子的話說:“君子為人處世矜持謹(jǐn)慎,不跟別人相爭。” 《論語》記載曾子被別人欺侮了,也不跟人計較。 孔夫子告誡子路,說:“牙齒因為剛硬,所以容易折斷;舌頭因為柔軟,所以容易保存。柔軟必定勝過剛硬,弱小的事物必定勝過強大的事物。愛好爭斗必定受到損傷,一味逞強必定導(dǎo)致滅亡。做各種事情的根本態(tài)度,忍讓是*好的! 《老子》說:“知道它是雄性的,就可以用雌性的來對付它;知道它是白色的,就可以用黑色的來對付它。” 《老子》又說:“世界上*直的東西看起來就像是彎曲的,*聰明的人看起來好像很笨拙,*善辯論的人看起來好像很木訥。” 《老子》又說:“至高無上的美好品德就像水一樣,而像水一樣善良就有利于萬物而不會發(fā)生爭斗! 《老子》又說:“符合自然規(guī)律的事物不與別的事物相爭,卻容易戰(zhàn)勝對方;不說話,卻善于應(yīng)對對方! 荀子說:“傷害別人的話語,其傷害程度比用矛戟刺入身體所造成的傷害更大! 藺相如說:“兩只老虎爭斗,必定不能都保全性命! 晉代的王玠曾經(jīng)說過:“別人有達(dá)不到要求的地方,可以從情誼上原諒他! 王玠又說:“不要意氣用事,冒犯別人,可以通過講道理來責(zé)備他,一生都不要有歡喜或憂郁不安的神色。” 【評析】 古人早已認(rèn)識到一味地生別人的氣與別人相爭所帶來的害處,因此,古之君子都是那些能夠忍受別人的責(zé)罵,寬容他人,嚴(yán)格要求自己的人。他們不僅能夠做到寬容別人,更可貴的是,他們懂得通過別人對自己的責(zé)罵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不足,進(jìn)而改正自己身上的缺點,不斷完善自我。 “若以恕己之心恕人,是謂大公;以責(zé)人之心責(zé)己,是謂大勇!睆娜穗H交往的角度來看,嚴(yán)厲指責(zé)對方只能惡化彼此之間的關(guān)系,看不到自己身上存在的缺點,從而導(dǎo)致自己一意孤行,*終鑄下大錯。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蔽覀儜(yīng)該懂得物極必反的道理,什么事情都應(yīng)該有個度,超過這個限度就會走向事情的反面。我們對待每一件事、每一個人都應(yīng)該采取認(rèn)真的態(tài)度,但是如果太過認(rèn)真了,就會成為苛求,這樣會使我們陷入細(xì)枝末節(jié)的計較中,從而失去了對事情實際效果的基本評判。只有我們心胸開闊,能夠包容一切,才能避免走向苛求,贏得他人的認(rèn)可和尊重。 在治理國家的問題上,國君要有忍耐之心,與民休養(yǎng)生息,使老百姓能夠安然度日,不能對臣民太嚴(yán)厲,如果采用嚴(yán)刑峻法來治理國家,苛捐雜稅繁多,就會使百姓不堪忍受,*終導(dǎo)致百姓流離失所、生靈涂炭,這個國家也會走向滅亡。 通常,能夠忍受侮辱的人,才能成就一番偉業(yè)。因為他們能夠甘居人下,發(fā)現(xiàn)自己的失誤,有志氣,有遠(yuǎn)見,關(guān)心別人,誠信為人,所以會采取正確的行動策略來完善自己,*終獲得成功。 人生在世,每個人都應(yīng)該培養(yǎng)自己的度量,這樣才能使自己不因小事而與人爭執(zhí),擁有容人的雅量,將自己的時間、精力都用于更加有意義的事情上,為了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和抱負(fù)而努力。如果只因一時的憤怒沒有忍住,*終導(dǎo)致家破人亡的悲慘結(jié)局,那就太不值得了。 柔軟的東西很隨意,能夠進(jìn)行各種變化,從而有效地保護自己。為人處世也是這樣,僅僅靠率直、剛毅的性格是很難在這個社會上生存下去的。現(xiàn)實生活中有些人就是因為自己直來直去,說話、辦事不善于顧及對方的想法和顏面而引起別人的反感,他們在為人處世方面是失敗的。如果能夠更委婉一些、更含蓄一些,那么,自己的社交范圍將更大,處事將更通達(dá)。 “木秀于林,風(fēng)必摧之”,懂得這個道理的話,就應(yīng)該善于隱藏自己的才能和技藝,不要過于招搖和炫耀。否則,自己身上所具有的這些光環(huán)往往會招致別人的嫉妒,甚至憤怒、憎恨,*終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日常生活中,如果別人冒犯了自己,不要發(fā)怒,也無須跟別人理論,只要靜下心來,心平氣和地給對方擺事實、講道理,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就能妥善地化解雙方的沖突。這種方法還可以讓對方感覺到你的寬宏大量,明白事理。 一 細(xì)過掩匿 曹參為國相,舍后園近吏舍。日夜飲呼,吏患之,引參游園,幸國相召,按之。乃反,獨帳坐飲,亦歌呼相應(yīng)。見人細(xì)過,則掩匿蓋覆。 ■ 曹參擔(dān)任宰相時,他家后園與一些官吏的官邸距離很近。官吏們?nèi)找癸嬀聘吆,所以很?dān)心曹參會惱怒,于是帶著曹參去后園游玩,以試探曹參的態(tài)度。恰好此時朝廷有事召見宰相,所以沒有試探成。曹參從朝廷歸來后,獨自坐在帳中飲酒、唱歌,與后園的官吏們遙相呼應(yīng)。曹參看見別人有小的過錯,就為他掩飾。 ■ 曹參身為宰相,卻有容人的雅量。后園的官吏們?nèi)找癸嬀聘吆,影響了他的正常生活,但是他并沒有怪罪于別人,反而自己也坐在帳中飲酒、唱歌,以此來掩飾別人的過錯。 寬容不僅需要“海量”,更是一種修養(yǎng)促成的智慧,事實上只有那些胸襟開闊的人才會自然而然地運用寬容;反之,大發(fā)雷霆或是批評責(zé)罰倒是人們心中認(rèn)為理所當(dāng)然的事,可是這樣做的結(jié)果未必會讓當(dāng)事人真正反省,也不會取得很大的成效。因為人通常都會有逆反心理,即使自己做錯了,在別人的指責(zé)下也會為了維護自尊心而硬著脖子說沒錯。 我們從小就在不斷地接受與人為善的教育,并對外部世界抱有美好的幻想和想象。但是,我們經(jīng)常會高估現(xiàn)實世界的情形,遇到令人失望的情況便常常陷入悲觀絕望的狀態(tài),失去了斗志和前進(jìn)的動力,或是開始苛責(zé)令自己感到不滿的一切。這是值得我們警惕的事情。 典例闡幽 稀世珍寶不翼而飛 清代學(xué)者金櫻在《格言聯(lián)璧》中這樣寫到:“度量如海涵春育,應(yīng)接如流水行云!币馑际钦f君子應(yīng)該大度,要不拘小節(jié),才能使彼此和睦相處,維持雙方之間的良好關(guān)系。在我國歷史上,擁有曹參那種容人之量的人物比比皆是。 南朝梁代人羊侃,字祖忻,是泰山梁文人。起初任北朝魏國的泰山太守。因為他祖父羊規(guī)曾是宋高祖的祭酒從事,所以他有回歸南朝的志向。于是就回南朝了;貧w途中,在漣口擺起宴席。有個賓客張孺才,喝醉了,在船上失了火,燒掉70多艘船,所燒金銀財物無可計數(shù)。羊侃聽到消息后根本不記在心上,酒還是要大家繼續(xù)喝。張孺才既羞愧又害怕,就逃走了。羊侃派人去安慰他,并把他帶回來了,羊侃還是像以前一樣對待他,到南朝后,羊侃任了粱武帝的軍司馬。 南朝粱代的張率,字士簡,12歲就能寫好文章。天監(jiān)時期官為司徒。但他愛好喝酒,不理家務(wù)事,力求淡忘一切。他在新安做官時,派遣手下人運3000擔(dān)米回家。等米運到家里,就耗去一大半了。張率詢問緣故,手下人回答說:“米被老鼠鳥雀吃了。”張率笑著說:“好厲害啊,老鼠鳥雀!”竟然再也不追問這件事。 唐代柳公權(quán),在唐文宗時期為翰林學(xué)士。他家的東西經(jīng)常給傭人們偷走。曾經(jīng)收藏了一小筐銀杯,筐外的包裝還是老樣子,里面的銀杯卻沒了。而傭人們都說不知道,柳公權(quán)笑道:“銀杯都成仙飛走了!痹僖矝]有追問這件事。 唐代裴行儉,字守約,高宗時做吏部尚書。家中有皇上賜的好馬和很珍貴的馬鞍,手下人私自將馬騎了出去,馬摔了一跤,跌壞了馬鞍,那人害怕就逃走了。行儉把他招了回來,沒有責(zé)罰他。行儉曾經(jīng)率兵平定都支李遮匐,獲得的珍寶不可計量。有一次請客,將珍寶給客人觀看。有個瑪瑙盤,直徑約2尺,非常漂亮。手下軍士跑來跌了一跤,盤子弄碎了,那人驚惶失措,叩頭至于出血。裴行儉笑著說:“你不是故意的!蹦樕蠠o可惜的表情。

忍學(xué)詮解 作者簡介

吳亮,字明卿,錢塘人。前有馮寅序,稱吳君精于經(jīng)術(shù)吏事,至元癸巳解海運元幕之任,恬淡自居,于纂述歷代帝王世系之暇,思其平生行己惟一“忍”字,會集群書中格言大訓(xùn),以為一編。所采皆習(xí)見之書,蓋姑以見意云爾。 許名奎,出生于元代,他博學(xué)多才,注重修身養(yǎng)性。他認(rèn)為,“忍”是一個人為人處世、事業(yè)成敗的關(guān)鍵。元武宗至大三年庚萬戌(1310年),許名奎把古代史籍中有關(guān)“忍”的格言、要訓(xùn)和歷史典故搜集成冊,共100條,名為《勸忍百箴》。 譯者簡介:胡磊,2001年畢業(yè)于遼寧大學(xué),現(xiàn)為古代文學(xué)、古典文獻(xiàn)學(xué)碩士研究生導(dǎo)師,一直致力于對古典文化小說研究工作,著有《今古奇觀》、《笑林廣記》等。

商品評論(0條)
暫無評論……
書友推薦
本類暢銷
返回頂部
中圖網(wǎng)
在線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