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光臨中圖網(wǎng) 請 | 注冊
> >>
無鄭永年論中國:中國通往海洋文明之路

無鄭永年論中國:中國通往海洋文明之路

作者:鄭永年
出版社:東方出版社出版時間:2017-03-01
開本: 32開 頁數(shù): 256
讀者評分:5分1條評論
本類榜單:政治軍事銷量榜
中 圖 價:¥14.4(3.2折) 定價  ¥45.0 登錄后可看到會員價
加入購物車 收藏
運費6元,滿39元免運費
?新疆、西藏除外
溫馨提示:5折以下圖書主要為出版社尾貨,大部分為全新(有塑封/無塑封),個別圖書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劃線標記、光盤等附件不全詳細品相說明>>
本類五星書更多>
買過本商品的人還買了

無鄭永年論中國:中國通往海洋文明之路 版權(quán)信息

  • ISBN:9787520703918
  • 條形碼:9787520703918 ; 978-7-5207-0391-8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無鄭永年論中國:中國通往海洋文明之路 本書特色

這些年來,中國的海洋地緣政治正在面臨巨大的的挑戰(zhàn),而中國“走出去”勢在必行,海洋戰(zhàn)略已經(jīng)不可避免地成為國家地緣政治的新因素和新核心。
作者在思考中國崛起的時候,越來越意識到今天的中國必須要警惕 “明朝陷阱”,即在沒有真正崛起之前開始衰落。
中國目前的對外貿(mào)易高度依賴于南海航道,一旦這個航道失去安全,就會對中國內(nèi)部發(fā)展構(gòu)成威脅,所以,一定要守住南!吧”。
地緣政治背景下的中美貿(mào)易戰(zhàn),我們不會懷疑中國人對和平和正義的訴求,但國際和平與國際正義等諸多價值絕對不會從天上掉下來,而是要斗爭出來的!
本書把作者多年來對中國如何崛起成為海洋大國的思考收錄在一起,以饗讀者。

無鄭永年論中國:中國通往海洋文明之路 內(nèi)容簡介

選題收錄了作者過去數(shù)年對中國的海洋地緣政治研究的論文和演講稿。一方面以歷史唯物主義的視角分析中國自古代的重視陸地地緣政治向重視海洋地緣政治的轉(zhuǎn)變歷程, 并以英美等大國崛起成為海洋大國為例闡明中國走向海洋大國之路的必要性。選題還對“一帶一路”倡議,南海問題,與中國海洋地緣政治有聯(lián)系的復雜靠前關(guān)系進行了精辟的講解論述,并且就如何處理海洋地緣政治與陸地地緣政治、靠前外交關(guān)系提出了政策性建議。

無鄭永年論中國:中國通往海洋文明之路 目錄

**章:中國的海洋地緣政治形勢分析


一、中國海洋地緣環(huán)境:東海、南海和印度洋


二、中國傳統(tǒng)國際定位的困局


三、G2結(jié)構(gòu)和中美關(guān)系


四、亞洲是中國地緣政治的重心


五、非洲和拉丁美洲:商業(yè)利益和戰(zhàn)略考量


簡單的結(jié)論


第二章 中國如何崛起成為海洋大國?


一、海洋國家與海洋地緣政治


二、中國地緣政治:從陸地向海洋


三、如何實現(xiàn)軍事上的崛起


第三章 如何守住南海生命線?


一、對中國南海問題局勢分析


二、為什么美國的地緣政治轉(zhuǎn)向亞太


三、如何考量南!敖┚帧钡恼鎸嵡闆r


四、中國在南海問題上必須要有所作為


五、在南海問題是避免陷入中國“夢想”


六、反思中國在南海問題上的老思路


簡單的結(jié)論


第四章:地緣政治大變動時代的國周邊關(guān)系


一、地緣政治的大變動時代


二、地緣政治大變動的原因


三、應當追求東亞共同體嗎


四、和印度要確立一種什么樣的關(guān)系


第五章地緣政治背景下的中美博弈


一、貿(mào)易戰(zhàn)還是技術(shù)冷戰(zhàn)?


二、地緣政治、世界秩序與中國


三、美國對中國的冷戰(zhàn)思維


四、如何掌握中美博弈的主動權(quán)


第六章 “印太”概念的興起與“一帶一路”倡議


一、印太概念背后的國際秩序變遷


二、“一帶一路”回答中國要如何“走出去”


三、“一帶一路”探索新國際規(guī)則

展開全部

無鄭永年論中國:中國通往海洋文明之路 節(jié)選

中國傳統(tǒng)上一直是一個陸地國家, 盡管有很長的海岸線, 但海洋地緣政治從來就不是政府要考慮的事情。原因也不難理解, 那就是, 中國從來就沒有計劃要成為一個海洋國家。只有一個國家要成為海洋國家的時候, 海洋地緣政治才會變得重要起來。而中國要成為海洋國家, 只是近來的事情。盡管中國不可避免也必須成為海洋國家, 但從海洋國家的歷史看, 這會是一個艱苦的過程。在現(xiàn)在這個階段, 有兩個相關(guān)的問題已經(jīng)變得非常重要。**, 中國要成為海洋國家, 首先必須培養(yǎng)海洋意識。海洋國家首先是一種海洋文化和海洋意識。中國數(shù)千年里是陸地國家, 具有濃厚的陸地意識和陸地文化, 要培養(yǎng)一種海洋意識和海洋文化需要艱苦的努力。第二, 這種新的海洋意識和文化的需要并不是說陸地意識和文化就不需要了。中國需要認識到, 盡管海洋變得重要起來, 中國的陸地也仍然重要。中國所需要的是一種平衡, 一種海洋地緣和陸地地緣之間的平衡, 一種海洋意識和陸地意識之間的平衡。如果中國繼續(xù)僅僅強調(diào)陸地的傳統(tǒng), 或者放棄陸地專注于海洋, 中國的生存和發(fā)展都難以得到持續(xù)。
近代海洋國家起源于歐洲, 這并非偶然。海洋國家不僅僅是特殊的地緣政治的產(chǎn)物, 而且更是文化的產(chǎn)物。起源于地中海區(qū)域的歐洲文化就其本質(zhì)來說就是海洋文化。與此不同, 歐亞大陸國家屬于大陸文化。波斯是典型的歐亞大陸文化, 而希臘則是典型的地中海文化。古希臘所產(chǎn)生的文明, 在很長的歷史時間里, 其影響傳播到從地中海地區(qū)、南歐到北非的廣大地區(qū), 并且涉及政治、文化、經(jīng)濟和文明活動的方方面面。地中海地區(qū)也利用其海洋的優(yōu)勢, 抵擋住了來自陸地的外來入侵,包括蒙古和阿拉伯世界。歷史地看, 歐亞大陸國家依賴的是陸地。陸地國家所爭取的一切都是和土地相關(guān), 它們之間的所有貿(mào)易和人口流動都在土地上進行。屬于地中海文化的西歐國家到處擴張, 但他們*終在從北非到中東一線被伊斯蘭國家擋住, 因此他們就開始另找出路。葡萄牙、西班牙首先開始成為海洋國家, 荷蘭、英國隨后, 它們從不同的路徑到達了新世界, 印度洋、東亞、東南亞, 幾乎是世界的各個角落。
與陸地國家相比較, 海洋國家體系產(chǎn)生了無比巨大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和社會互動以及大量的人類活動。在海洋文明從地中海傳播到大西洋, 跨過印度洋而到達太平洋和東亞的過程中, 海洋國家的擴張導致了國家間和文明間的巨大沖突。今天的世界體系無疑深受海洋文化遺產(chǎn)的影響。歐洲國家體系是16 世紀之后海洋力量造就的, 這個體制在大英帝國時期到達了頂峰, 隨后是美國。盡管美國既是海洋力量, 也是陸地力量, 但其陸地力量可以忽略不計, 因為美國不面臨來自陸地的任何威脅。因此, 不難理解, 近代以來, 海洋主導著國際經(jīng)濟, 誰主導海洋,誰就主導世界經(jīng)濟。

無鄭永年論中國:中國通往海洋文明之路 作者簡介

鄭永年(1962—)
浙江省余姚人。中國政治、社會問題與國際關(guān)系專家,現(xiàn)任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國際中國研究雜志》(國際社會科學核心期刊)和《東亞政策》主編,羅特里奇出版社《中國政策叢書》主編和世界科技書局《當代中國研究叢書》共同主編。
歷任北京大學政治與行政管理系助教、講師,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研究員、資深研究員,英國諾丁漢大學中國政策研究所教授和研究主任。先后獲得美國社會科學研究會\麥克阿瑟基金會(1995-1997)和美國麥克阿瑟基金會(2003-2005)研究基金。
主要從事中國內(nèi)部轉(zhuǎn)型及其外部關(guān)系研究。其主要興趣和研究領(lǐng)域為民族主義與國際關(guān)系;國際和東亞地區(qū)安全;中國的外交政策;全球化、國家制度和社會轉(zhuǎn)型;社會運動與民主化;中國政治與中央地方關(guān)系。

商品評論(1條)
書友推薦
本類暢銷
編輯推薦
返回頂部
中圖網(wǎng)
在線客服